區塊鏈創業之路避坑指南

買賣虛擬貨幣

Comunion 是一個去中心化組織(DAO)協作網路,透過區塊鏈重構傳統的人才組織與交易形式,讓全球人力資源實現高效匹配,讓勞動價值像資本一樣自由流通、交易和積累。

通俗講,我們稱它為:下一代人才組織與交易網路 。

如果你是區塊鏈小白,歡迎過來一起學習;如果你對區塊鏈一知半解,歡迎過來深入學習;如果你是區塊鏈大咖,歡迎過來共同研討。

Comunion 區塊鏈創業互助社羣 旨在構建國內質量最高的區塊鏈資源共享社群,並且為大家營造高質量的區塊鏈技術交流環境。

現由X平行線團隊提供AMA支援,本次是 Comunion - X訪談第 5 期線上活動,後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帶來高質量的區塊鏈領域AMA分享,歡迎持續關注

本次分享嘉賓是火幣Labs顧問——王夢瑤

以下是分享內容:

不知道正在收聽我們這次分享的夥伴們,有多少人正在走自己的創業之路呢?其實創業呀,真的很難。就算你是 all in 進來,做成功的機會其實也並不是百分百的。

那在創業這條路上也有很多的坑。今天的分享呢,就是希望把我十年以來創業的經驗做一些濃縮的精華和總結,希望我的分享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算一算,到今年已經是我創業的第11個年頭了,從09年開始。最早呢,是給政府和大型企業做供應商,做諮詢策劃公關和廣告類的業務。從14年開始呢,進入了網際網路行業。

在那段兒時間呢,也做了一個自己的網際網路的社交產品,有了一定的使用者的流量的資料。之後呢,就開始做流量的變現,開始做自己的遊戲平臺。我們也在遊戲開發遊戲運營這個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

在當時呢,我們也有一款遊戲產品也做到了次日留存60%這樣的一個非常好的成績。那同時呢,我們也是非常的去注重社群的運營和使用者的裂變。那曾經呢,我們的遊戲平臺也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從零到100萬使用者的一個增長和累積。

從17年開始呢,我們也是在遊戲運營平臺當中去結合了區塊鏈的技術來進行改造。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在未來一定可以去創造一些新的商業業態。而遊戲呢,就是離區塊鏈最近的一個行業,同時遊戲有比較高的一個容錯率。

那麼在整個的執行和試驗的過程當中呢,我們不斷的去完善。我們整個的商業邏輯包括我們的運營體系,我們的使用者體系等等。

在19年的年底的時候,也是非常榮幸的參與到了我們火幣 Labs 第一期的創業營當中,在創業營當中呢,跟很多位非常頂尖的區塊鏈的導師,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學習。

同時也把我們整個產品,打磨的更加的精細,更加的完善。把我們的整個的商業邏輯,我們的閉環,以及我們的社群運營的部分都進行了強化。

在參與了第一期的創業營之後呢,我就覺得我個人是得到了非常非常巨大的收穫。那我也希望把我自己的一些經驗和我的能力,能夠更廣泛的去服務於更多的創業者,大家一起共同進步,所以呢,也非常榮幸的成為了我們火幣 Labs 的顧問。

在這裡呢,也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火幣 Labs 。火幣 Labs,是旨在打造區塊鏈領域的創新工廠,為實體經濟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創新創業的團隊,提供資金商業技術市場人力法律培訓等相關的資源和服務,助力更多的優秀區塊鏈創業團隊快速的發展。為行業注入更多活力的同時,推進區塊鏈加實體經濟應用場景的進一步落地。

所以,如果你是正在創業的小夥伴。也希望你能夠關注火幣 Labs,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服務和幫助。

那接下來呢,就來說說我們今天的主題,創業路上的避坑指南。今天我的分享呢,將會分為三大板塊兒的內容。那圍繞這三個部分,其實也是我們自己在創業過程當中深入思考的三個領域。

當然,每一個創業專案和每一個創業者,大家自己所涉及的行業和創業的方向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呢,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借鑑,並且引發自己深入的一些思考。

一、產品設計階段的核心競爭力的提煉 1、痛點與需求——我的專案是否是偽命題?

在產品設計的第一個階段呢,就是要考慮痛點與需求。

我相信痛點這個詞應該不用過多的解釋了,大家對這個詞已經非常的。熟悉了。那我們就來重點的講一下需求。

很多創業者呢,在創業之初,可能就是很天馬行空的,突發奇想的想到了一些點,覺得這個點很有意思,肯定會有人需要,那我把他來做成一個專案吧。

那在這種時候呢,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考慮:你所創造的需求,他的使用者在哪裡。他們是誰?他為什麼要使用你的產品?

這一點非常關鍵。如果你解決了一個痛點,可實際上並沒有人有真正的需求,那麼這就是一個偽命題。

之前,網路上流傳的一個段子:叫我的想法和專案的成功,中間只差一個程式設計師。這往往是很多的創業者踩的第一個坑。

其實,從想法到實踐成功,這個過程當中所需要跨越的鴻溝是有無數個的。

所以,在第一部的時候,就不能僅憑著一腔熱血去思考。一定要想好,我所做的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一個真的痛點和需求? 2、邏輯和體驗——說的好不如用著好

比如說我們現在一些區塊鏈的創業專案,是希望完全用區塊鏈的技術手段,來實現所有的使用者體驗的流程。那這個當中可能就會存在著效能不足,延時比較長等等這樣的各種問題。

那如果他不能給使用者帶來非常好的體驗。就會面臨著使用者可能因為興趣,或者是覺得有趣而加入到這個專案當中,但是你很難做到持久的對他的進行維護,很容易會造成使用者的流失。

所以說,當你在選擇技術實現的手段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的就是使用者的體驗。

如果你無法做到非常流暢的使用者體驗,那麼您可在技術選型上。稍微的去委曲求全一點,去放棄一下自己追求的理想,先解決使用者的體驗感,在逐漸的去完善自己的技術形態的更新。 3、商業模式和盈利點——成功的標誌不是聽起來很好

第三點,也是我認為在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的部分需要最著重去考量的部分。就是你的專案一定要有清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點。

其實有很多的創業者認為,我做的這件事聽起來就很好,這個方向在未來一定是非常有價值的。很有可能,他會是一個改變世界的事。

當然,有這樣的遠大的目標是非常好的,可是一定要想清楚如何讓自己的專案能夠生存。

你實現遠大目標的時候,就一定要在想,當下在什麼樣的一個時間段內,我用一種什麼樣的商業模式可以製造出盈利點。

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其實我們應該聽過很多聽起來很棒的創業專案,但是最終並沒有成功。其實就是可能沒有在短期內,有完整的商業邏輯能夠可持續的發展,所以就結束了。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說你設計了一款非常好用的產品。但是,由於開發的成本是比較高的,同時呢又有投資人對你的一些資料的要求。那本身,在沒有更好的盈利模式的情況之下,你就需要讓你的使用者來為你的產品付費。

可是,在這個時候,市面上已經有一些可以讓大家免費使用的產品能夠起到差不多相同的功能。雖然說可能沒有你的產品更加的最佳化,但它是免費的。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你不能設計出一個更為優質的商業模式,能夠不斷的去造血,那麼你的專案可能很難持續的發展下去。

二、市場與運營的協調同步關係

市場和運營說的簡單一點,其實最終的目的就是要獲取使用者。

獲取使用者的手段,對於一個產品的持續生命力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你的使用者的流量越大,那麼你有可能創造價值的機會也就越大。

那在獲取使用者的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有很多的市場推廣的手段,以及運營的手段。那在這個過程當中,首先第一個要考慮的,不要踩到的坑,就是一定不要自嗨。

那怎樣才能不要自嗨呢?其實就是一定要去劃分清楚,關於聲量和流量的差異。

比如說你自己組建了兩個微信群,每個微信群都有那麼100個使用者。在這兩個微信群當中呢,大家對你的專案是非常認可的。

每天,你可能在群內釋出一些訊息,就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積極的反饋。然後你希望在做裂變和轉化的時候。他們的呼聲也都非常的高,那這個時候呢,你可能會認為我的專案很不錯,我的使用者的使用者度是非常高的。

但這個時候其實你更重要的是要關注流量,流量是什麼,是真正的這些生量型的使用者。有沒有轉化到你的產品。那他的流量進來了之後,是否有轉化為有效使用者是否有轉化為付費使用者。

那這些流量的轉化的資料才是非常非常關鍵的資料,是值得大家最重要去關注的點。

有了流量之後呢,就引入到我們第二個話題就是轉化。

那一個產品,如果有了一個很好的創意點,再加上一些行之有效的市場推廣和宣發的一些手段,那很有可能是在一段時間內會快速的去獲取大量的新使用者的。

那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這些使用者是否是有效使用者,他是否轉化為你的付費使用者。這個轉化的比例關係,這個漏斗形成的資料量,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這個方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一定不要被所謂的註冊量的激增,或者是免費使用者的進入去矇蔽了你的雙眼。一定要去仔細的觀察,在整個產品程序當中,這些資料漏斗形成下來的比例的轉化。

那麼關於如何獲取流量,如何用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社群的運營?如何去轉化有效的使用者如何讓這些使用者能夠自發的去形成裂變關係,去擴大你的社群的影響力。從而對自己的產品,能夠帶來極強的推動力和促進作用。在這些方面,其實是有很完整的方法論和一些實戰經驗可以給到大家詳細的分享的。

今天,也是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專案在做運營的過程當中的一點小經驗。

首先,就是當我們透過一些運營的方式獲得了一批新的使用者,比如說有1000個使用者。那麼首先就要分析這1000個人當中,到底哪些是你真的使用者,真的對你的產品有需求的使用者。

要考慮這些需求,他是否作為我們下一個階段運營轉化的一個主要方向。這些使用者,他可能是不同的職業,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學歷不同的興趣點。那在做精細化的社群運營當中,是一定要能夠把這些使用者做精準的區分的。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在你獲取使用者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你的使用者想聽什麼?而不是你想講什麼。

其實很多的創業專案都會存在這樣的一個避雷的問題,就是首先你要作為一個聆聽者,要能夠聆聽到使用者的心聲和他們的需求。他們想要了解的內容,他們想要得到的反饋,他們想要知道的資訊是什麼。

這個時候再來去組織,你想要傳遞的內容是什麼?不要一味的只是想,我要講些什麼?我們的優勢,我們的亮點,我們的技術形態,有可能這些使用者根本就聽不懂。

所以一定要能夠非常精準的去劃分這些使用者,做精細化的使用者畫像。然後同時,給他們傳遞行之有效的,他們願意接受他們想要聽到的一些資訊。

在運營的這個板塊兒,其實往往還有一個創業者很容易踩的坑,就是關於時間節點的把握。

有很多的創業者,在一開始是想我要先把我的團隊做好,把我的產品打磨好。然後我的產品能夠面試的時候,我再去考慮我如何去進行運營推廣,如何去創造收益。

那麼往往這樣的方式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很可能會錯過很多的時間視窗。包括有可能會因為一些非常意外的情況去打亂你的計劃,使得你這個專案可能很難會推進下去。

比如說像我們今年所面臨著,全國範圍內甚至是全世界範圍內的一個疫情的發生,那這個疫情其實突如其來的就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對於很多的創業者而言,可能在疫情之下,也面臨著自己的專案很難推進,或者說遇到更大的阻力。

所以說,作為一個創業者,尤其是創始人來講。在你一開始創業的時候,就一定要提前的去做好各個方面的規劃和佈局。在什麼樣的時間節點,我要完成什麼樣的目標?要多條線同時去推進。

比如說在整個產品的結構梳理的部分,產品的開發的部分,使用者獲取的部分,使用者的轉化的部分,以及資源融合的部分,甚至是資本運作。

其實在這幾個維度上,都是需要同步的去向前推進的。而不是我做完了一件事,再去想下一件事。並且,要把它儘可能的去形成一個可持續的在階段上聯絡比較緊密的流程。那這樣的才會有助於在短時間內能夠快速的進入到下一個階段,達到你理想的一個狀態。

三、公司的管理體系

很多時候,一個專案創業的時候,可能最早就只有那麼兩三個合夥人,或者是有四五個人的一個小團隊。但是如果你真的是想把這件事情做大,做好做成,那就一定要預見到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你的團隊的規模會擴大。

那麼一定要按照正規的公司經營的體系,去完善你的公司的制度,包括各項的流程,財務制度等等。

那在這個部分,首先要關注的就是人員。在人員的方面,其實一定要做到一專多能,同時,用一些非常有效的激勵制度,去團結你的核心成員。

那尤其是對於創始人來說,在人員的儲備方面一定要能做到心中有數。而且,是要在最開始有創業想法的時候,就要去規劃和執行這些內容。

這個是我認為從公司的管理角度需要去考慮的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對於創業初期的團隊來講,就一定是要一專多能的。可能一個人要負責很多個崗位和不同工種的一些工作。

可能同樣的工作待在大公司,是需要15個人或者是20個人來完成的。但是在創業公司就只需要五個人就應該可以去完成,這樣才是一個創業公司的狀態。

在激勵制度的方面,可能一開始由於創業的資金並不會很雄厚,那麼就要給創業的夥伴們有相應的一些激勵的制度。

基於這種其實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可以激發出人的潛能的一個工具,能夠更好的讓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完成自己手上的工作。

同時,大家也是希望能夠在專案成功之後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那這些,其實都是屬於人之常情,所以一定要在激勵制度上去作相應的考慮。

除了人員,第二個需要著重關注的點,就是財務。

一定要在一開始就做好成本的預算和營收的目標。同時,要給自己做最壞的打算,同時做最好的努力,因為沒有人能夠保證一個專案是一定成功的。

所以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說資金的困難或者是人員組建的困難,要給自己設好止損線。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就要去做止損,這一點也非常的重要。

同時,在專案的開始的時候就要去考慮,我每個月的成本開銷分為哪些部分?目前我們所持有的這個資金能夠維持多長時間的運轉。我們如何能夠快速的去創造盈利,我的盈利大概什麼時候可以去實現?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這些點,都一定要去清晰的設定。才能夠有效的做到控制,短時間內把你的專案推到下一個階段上。

第三個需要關注的就是關於法律法規相關的一些問題,以及你的專案是否需要有一些相關的手續批文,或者是前置批文等等。

比如說,有可能你想到了一個點,特別的好。但是,發現也許在我們的國內,是不允許民營企業或者是私人企業去從事這個領域的。或者說,他在法律上有可能是禁止的。也或者說,你需要一些前置條件啊,拿到某些批文,你才能夠去開展這項業務。

很多創業者,其實都會去踩到這個坑。比如說預付費牌照,很多人可能都不清楚,不瞭解,所以當你的產品當中會去做預付費這樣的業務的時候,你可能覺得這樣可以快速的幫我創造營收,那你可能不知道,其實你已經踩到了一個法律的邊界上。

所以,為了避免你的專案,在準備推向市場的時候,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那麼首先,當你有了相關的這樣的想法的時候,就一定要去做相應的準備。 最後呢,還有兩個我認為非常重要的點,想跟大家來分享。

那第一個,就是創業者一定要有自我進化的能力。

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我們講的第一個部分,關於你的產品的設計,其實他也是一個需要不斷的去迭代,不斷去最佳化的過程。

那對於創業者而言,一定不要認為我在這個階段想的一個idea,或者我的一個專案的方向就是絕對足夠好的。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伴隨著一些科技的手段的進步和技術,這個選型的一些發展。那其實,也許你在此刻想到的一些idea,在半年之後,或者是更長時間,他可能就已經是一個淘汰類的產品。

所以,對於創業者而言,一定要時刻的保持著好奇心,然後時刻要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一定要不斷的去強化自我進化,這樣的一項能力。

創業公司的第一目標是,活著。

這第二個點呢,說起來其實特別扎心。但是,這是非常現實的一個情況,就是創業公司的第一目標一定是活著。

可能我們在創業的時候,我們都認為我們的目標是要改變世界。但實際上,世界真的會因我們而改變嗎?也許未來是可以的。但是當我們遇到一些不可抗力的事情的時候,比如說當疫情這樣的。

事情來臨的時候,我們是否還能夠堅持我們所要實現的理想呢?

這一點非常的關鍵,所以對於一個創業者而言。當你認為你要去幹一件改變世界的事兒的時候,這個理想是很好的。

但是,當你所要做的每一步,重要的決定和決策的時候,首先你要考慮的就是活著,而不是改變世界。

好了,以上呢,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呢,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希望每一個創業者在你們的創業路上,都可以避開即將會踩到的坑,希望大家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能夠獲得成功。

很高興與大家分享,希望在未來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交流。

Q&A Q1:假新聞包括最近疫情大量出現的各種謠言的問題能否用區塊鏈的方法解決?為什麼?

另外,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果一件事情絕大多數人都相信,是否可以認為這件事情就是真理?哪怕這件事情確實有可能是假的或者是謠言。

A1:首先呢,先來回答一下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這種假新聞和謠言的問題。

其實呢,區塊鏈它本身是一種技術手段。這種技術手段呢,能夠解決存真的問題,他是,但是他不能去解決作惡的問題。

比如說我們可以使用區塊鏈的技術來做資料上鍊,那我們能夠確保的是,資料上鍊之後,這個存真的過程之後,資料是一直在的,但是資料本身的真實性,其實是很難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完整的驗證的。

那麼,這兩年,其實大家也一直在去考慮如何把資料上鍊轉化為事實上鍊,把事實上鍊能夠完成的話,其實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那關於第二個問題就是絕大多數人都相信的事情,是否就是真理呢?其實這並不是一個關於區塊鏈技術的問題啊,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據我的瞭解,好像在哲學領域當中,目前對於這個問題還沒有一個非常標準化的答案可以得出。就像這個世界,到底是唯心的,還是唯物的,目前也一樣是存在著爭論一樣。

所以說想要去判定一件事情的真偽,或者他是否是謠言,我想最大的一個基礎就是自己的學識和能力。當你有了對這個世界足夠的認知,你掌握了足夠多的知識和理論。以及你有足夠強的邏輯分析能力的話,那麼你自己就可以去判斷這件事情到底的真偽是如何。

Q2:第一個好的合夥人的標準是什麼?第二是如何尋找好的合夥人?

A2:首先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好的合夥人的標準是什麼?在我看來,透過我這十年的創業經驗來講,我覺得標準是兩個字,叫默契。

無論你們在討論專案的程序或者公司的管理,或者是在日常的一些工作當中。如果能夠很好的去體現默契,那其實這就是一個好的合夥人。

那麼這種默契會從何而來呢,其實我覺得可能會有一些潛質的因素。比如說,大家的學識背景經歷,年齡會大致的相同。那麼有共同的成長經歷的回憶,其實是比較容易在一些認知,尤其是三觀的認知上會比較的契合。

然後另外,其實就是經過時間的打磨。像我的專案的搭檔,我們從09年開始到現在一直是合夥人。所以透過了十年的累積,我們現在就能夠做到比較的默契,無論是在工作的分工上。還有各自去分管的不同的方向上,能夠很好的去配合,去把這個專案做向前推進。

第二個問題,如何尋找好的合夥人?那這個問題呢,就我自己的經驗而言,其實我是比較幸運的。也沒有刻意的去尋找,只是身邊一路走過來的這些夥伴們自動的就成為了我的合夥人。

那我想,對於一個這個正在創業或者是想新創業的夥伴們而言呢,你們選擇合夥人的時候,首先要選擇跟自己互補的人。

比如說你擅長的是社交推廣,擅長的是創意,那麼你需要的就是一個有落地執行能力的人。或者是有技術這個優勢的人,或者是有資本優勢的人。所以在選擇合夥人的時候,首先先要去定位自己,然後去找跟自己能夠互補的人。當然很有可能你並不可能是找到一個人,剛好互補了你其他的所有方面,那麼可能就要找幾個合夥人。

那麼在選擇合夥人的時候,其實,也有幾個關鍵點需要注意,首先就是股權的分配,根據大家為這個專案所作出的不同的貢獻,要有一個合理的分配製度。

然後同時,在合夥人的數量上一定要是單數,為什麼是單數?這個就跟投票表決會產生很大的關係。因為,如果說能夠大家一路一直很合拍的,這個順著一個方向走,那麼很OK。如果說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些重大事項需要進行決策的時候,一定是單數的人,你才能夠把這項事情做出一個決議向前推進。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很多人認為要選擇自己的好朋友來成為合夥人,但我倒覺得這未必是一個真正最好的選擇。

往往很多時候可以成為朋友的人,未必可以一起做事情。一起做事兒的人呢,也未必會真正成為朋友,那關鍵還是剛才我所提到的點,就是一定要找,能夠去跟你互補的人,能夠補你的短處的人,來成為你的合夥人。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