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H和BSV大型“約架”現場:CSW吹過的牛逼到底有哪些實現了

買賣虛擬貨幣

近日,白話區塊鏈舉辦了一期ama,主題簡單粗暴:bch vs bsv,嘉賓分別是bsv群主邱少賢(以下簡稱為bsv方)和bch.club負責人王巨集利(以下簡稱為bch方),此處摘取了幾個有意思的問題,話不多說,進入正文。

主持人:bsv幣價暴漲暴跌被很多人稱為“妖幣”。江卓爾也多次在採訪中說bsv是典型的莊家控盤的幣,誰買誰sb。我自己郵箱裡也經常收到bsv的相關推送。每次有calvin投資收購等新聞,幣價就會暴力拉盤。請問邱少怎麼看待bsv劇烈的價格波動性?有沒有什麼想回應江總的?

bsv方:如果說幣價暴漲暴跌就是“妖幣”的話,兩年前的 bch 也挺妖的,幾年前的比特幣也挺妖的,在傳統股民看起來,整個幣圈都挺妖的。其實換個角度看,這說明了整個數字貨幣市場還是非常地小眾,這裡面其實也體現了巨大的認知偏差。我個人不喜歡那樣的暴漲暴跌,因為這某種程度上說明人們還是投機為主,而脫離了實際的效用的話,單純的炒作只是一個零和遊戲。

支援人:以前覺得tron是所有幣種裡最敢吹牛逼的,後來發現還是bsv最敢吹。縱觀csw吹過的牛逼,從算力大戰揚言要滅了bch到讓網際網路成為bsv的側鏈......你方便給大家縷縷那些年csw吹過的牛逼到底有哪些實現了嗎?還沒實現的牛逼有具體的路線圖嗎?

bsv方:接觸瞭解 metanet 這些年來,我越來越喜歡和聰明人(而不是精明人)打交道了。聰明的人聽到牛逼的構想往往是一點就通,很快就能從中找到潛在的機遇,並找準自己在其中的位置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華。很多事情其實考慮的就兩點:技術上能不能實現,經濟上值得不值得。想通了這兩點的聰明人現在都在努力 build,畢竟這事做就完了,又不是沒那條件。想不通的其實完全可以多學習瞭解跟上來,而至於等著看笑話的嘛……if you don't believe me or don't get it, i don't have time to try to convince you, sorry.

主持人:在社羣管理方面,bsv被稱為異教徒,不能容納不同的聲音。但bch社羣似乎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不能提到csw或bsv,一提到就會被踢出微信群。巨集利你本人也因為這個問題被人截圖指責過。你認為bch在社羣管理方面是否或許敏感了?俗話說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bch對待bsv的態度是不認為它是競爭對手,不值得研究嗎?

bch方:值得研究,比如嘴炮怎麼圓,鬱金香怎麼都過期了沒下文了,官司能怎麼耗等等有趣的話題。什麼時候用錢砸死位元大陸,樓下的豪車還在不在~比方說你加入了一個減肥群,想著要好好交流經驗,爭取減肥成功;結果群裡來了一個人,天天告訴你“我肥我自豪”,“人生短暫,要及時享樂,肥仔快樂水備上”......這個時候你會不會覺得這個人挺煩的?背離自己入群的初衷;如果管理員放任不管,最後這個減肥群就和它的名字不符,又有多少人不滿離開?誰來保障那些想減肥組員的權利?

我的邏輯很簡單,每個群有每個群的討論主題;如果想涉獵其他主題,應該移步到相應的群組織。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這麼簡單。當然,bch 100 club裡有幾個bsv粉,比如趙博士就在bch群裡,因為這個人讓人覺得舒適,為什麼有人能留下,有人就被踢了?這更有可能是素質問題。我個人對bsv的研究更多的是偏宗教上的,這是個人興趣點,跟研究蔡徐坤和某些少年團的粉絲群體差不多。其實bsv非常重視中國大陸使用者(韭菜),從早期的大金龍logo,到csw的人設塑造,刻意在香港參會,加入微信群等等……多了就不說了,bsv在營銷上很成功,我是肯定這一點的。

主持人:近日有訊息稱部分礦工將算力從bch轉移至btc,此舉可能給bch造成嚴重影響,表現之一就是bitcoin.com已經停止招聘工作並大量裁員。同時,4月5日晚的資料顯示bch網路有一個小時沒有出塊。 對此,想請問巨集利,bitcoin.com的裁員動作與bch網路延遲出塊是否與算力下降有關?bch網路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會因此受到影響嗎?

bch方:現在礦工切算力挺常見的,都是市場行為。挖bch收益上去了,礦工自然又切算力過來。

bitcoin.com此前一直是全球分散式辦公,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員工。不需要打卡,沒有kpi稽覈,當時roger說:我不關心你每天在做什麼,只要你是在推廣bch就行了。後期roger ver的一位朋友加入公司擔任高管,換了一種管理方式,員工需要每天打卡,提交今日的to do list。這樣一來,一些自在慣了的人不習慣了就主動辭職;然後一些重複的崗位被取消,比如bitcoin.com有很多社羣經理職位負責舉辦meetup,畢竟企業不是搞慈善的,裁員很正常,但大量裁員的事情需要再次考證下。

主持人:在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加密市場剛剛經歷過一輪瀑布行情的背景下,作為減半大軍中一員的bch和bsv,請問兩位如何看待減半後的幣價走勢?

bsv方:個人覺得期待減半價格翻倍的想法其實是一個現代版的刻舟求劍,一件事情當大家都有預期的時候,它的預期通常會提前反應,因此反而容易不像期望的那樣走。前陣子價格大跌想必傷了不少人的心,不過在幣圈目前還是由投機主導的情況下,這樣的場景並不鮮見。

比特幣是基於經濟激勵的,pow 機制需要不斷地從現實世界汲取能量資源來維持這套系統運作。從大環境上來說,當全球經濟不好時,投入進來的資金會更謹慎。今年新年開始的疫情到現在,已經有一部分人感覺到生活變得更艱辛了,這只是當下的一個縮影,會影響到各行各業。我個人而如果區塊減半後挖礦成本過高無法提供足夠的利潤的話,算力或者價格減半也不足為奇。

本質上,需要比特幣鏈上的賬本資訊提供足夠的價值來支撐這個體系,目前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區塊鏈還不足以撐起其市值。

bch方:價格是市場行為,誰也無法準確預測。以往年減半後價格曲線走勢規律來看,減半後價格會增加 。

複雜的市場環境下(譬如當下冠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產業普遍放緩增長速度,投資者信心不足),不排除減半後短期幣價沒有上漲。 但是bch在全球的商戶應用、技術開發等方面的表現,讓我有信心相信bch的長期價格趨勢走牛。舉個例子來說:在市場環境更加開放的澳大利亞, bch的商戶採納和個人消費就在澳大利亞加密貨幣的零售支付中遙遙領先。(下面我擺上兩個澳大利亞零售業的加密貨幣使用對比圖)。無論是從整體消費金額,還是消費次數,bch的表現都是遙遙領先的。

從這看出,bch是有實實在在的使用基礎的。一個自下而上的東西,是具有反脆弱性的。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澳大利亞,世界各地的bch支持者都以各自的方式建設社羣。再比方說,現在國外疫情蔓延,bch轉而積極組織線上聚會,還用上了vr技術。總的來看,bch路線正確,生態蓬勃。時間長了,使用者量上去,而總供應量一定,還愁價格上不去嗎?

主持人:幣價的這一波下跌導致大量礦機被迫關機或是徘徊在關機邊緣,算力的下降也使比特幣剛剛經歷了史上第二大幅度的難度下調,雖然目前幣價有所回升,但仍存在再次發生較大波動的可能性。請問兩位,如果減半之後幣價真沒迎來人們所期望的暴漲,那麼各自算力會有怎樣的變化?礦工的生存狀況又會如何?有可能發生礦難嗎?

bsv方:關於比特幣產量的減半,我其實在公眾號裡面寫了一篇文章《減半喪鐘為誰響》,這並不代表著我對比特幣的未來悲觀,相反我覺得這是比特幣產業的一個很重要的機會,因為比特幣的減半機制決定了這會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一些沒有效能和資源優勢的礦工會被淘汰出局。

比特幣減半的預期是穩定的,相關的利益相關者其實在很早之前就開始佈局了。但和上次不同的是這一次減半期間出現了比特幣分叉的事情,在這一點上我們需要把所有的 sha256 算力看成一個整體,它們之間現在雖然分成了三條鏈,算力卻是互通的,它們一同決定了這個系統的承載能力有多大。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不到一週的時間裡面,我們將迎來減半的實際到來。而這會有一個先後的順序,首先減半的會相對來說處在一個不太有利的局面,而在減半來臨之際可能會出現大批的算力遷移到其他鏈上去挖以獲取更高的收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堅持挖這條鏈的算力過於少的話,那麼這條鏈實際上就處在一個失血的狀態陷入死亡螺旋之中,直到所有的鏈都減半了算力再重新回到平衡狀態。

根據現在的區塊高度,接下來的兩天 bch 將開始減半,然後到 bsv,然後約一個月後到 btc,其中btc的鏈因為有1m的上限,而且它的難度週期時間是在14天,其容量最小,難度調整時間最長,如果出現算力大規模的遷移或者關機,它的情況將最糟糕,很容易會出現交易長期無法確認的情況。

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搞事情,但這個時候對所有的比特幣礦工都是一個考驗,如何很長一陣時間內礦工得不償失,會有多少礦工願意像中本聰當年那樣幣本位默默挖上一年呢?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是背後支持者的大比拼。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明白挖出一個區塊的成本是高昂的,如果背後的賬本無法提供足夠的價值的話,可以預見的是對應的價格下跌算力縮減直到達到新的平衡,甚至可能出現算力凋零的現象。

bch方:一般來說,減半後礦工收入減半,而隨之的疊加幣價上漲。那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產出減半對礦工的影響。如你所說,假設減半後幣價沒有暴漲,那就有部分礦工因為經濟的考量,努力提高運營水平來壓低成本,調整算力到其他sha256幣種上,或直接退出挖礦業。剩下的挖bch的礦工收益由於競爭減少,算力難度下降,又獲得了比之前更高的收益。此時,逐利的礦工看到bch挖礦有利可圖,又會轉移算力回bch。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挖礦還有利可圖的情況下,就還會有礦工和算力。

回到bch上,可以確定的是bch的算力會短期流失,但由於bch的動態難度調整優勢,很快就會降低難度,不會影響太大。btc會累計太多算力,導致難度提高,極端的情況可能未減半的btc收益甚至不如減半後的bch,當然這樣聽起來比較扯。

btc減半後也會流失算力,非常明顯的流向就是難度更低的bch或者bsv,而btc的難度調整長達一週,這一週造成的區塊擁堵會尤為明顯。btc.com和螞蟻礦池的機槍池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這種可能性,礦工都是逐利的。不可避免的是,礦工的大洗牌,淘汰掉產能不佳的礦機和電費支出高的礦廠,剩下更高效的礦機和更專業化的運營,比如正在執行s19的礦工,最壞的情況,無非就是關機歇業了。

主持人:前段時間bch的基礎設施融資計劃引起很多爭議,初期雖然得到了不少大佬的支援,但最後還是因為社羣強烈的反對聲音而難產。你認為“諾貝爾獎模式”會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嗎?目前社羣捐贈+兼職開發的這種模式會對bch未來的長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嗎?

bch方:首先,“諾貝爾獎模式”是一個“事後認證”的機制;其次,它還涉及評審委員會;最後,“諾獎”模式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價值。 我不知道“在未來不可期”的前提下,有多少開發者能夠十年磨一劍,堅持開發一個主題,而且開發的方向恰好解決技術瓶頸。這中間有太多不確認性;特別還涉及到評審委員的組成和工作,相當於給社羣增加了額外任務。我個人對這種模式不是很有信心。當然,如果能有一整套完整的方案,或許可以考慮。

說bch社羣是捐贈+兼職開發不完全正確。雖然資金全部來源於捐贈,但有少數公司和個人致力於提供必要的協助。但這個捐贈也從側面證實了bch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社羣。 說不正確的地方是兼職開發。準確來說,bch目前是有24小時待命+兼職開發的。之前bch網路突發狀況,也馬上恢復了正常,這就是我們24小時待命開發者的功勞。那比較小一點,新興的開發者團隊,可能專注研究某一部分,比如green verde就是兼職開發的狀態。這些兼職開發者都是在其他領域頗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偶然計劃讓他們想小試身手,那從兼職開發開始其實是不錯的選擇,既能解決恰飯問題,又能真正興趣引領開發。假若開發的東西有用了,自然也會有市場,並助力bch生態發展。

下午有群友批評bch沒錢給開發,哪兒來的錢拉盤。這位群友大概是想每天躺在床上,有錢人往他被窩裡塞錢。我要更正一下,並不是沒人願意給bch開發者提供資金,而是他們明確拒絕了某家公司提供的資金。原因是他們擔心逐漸發展成某家公司份的打工者,開發方向演變成專為某家公司定製服務。所以社羣採取了“捐款”、“礦工集資”等等計劃去讓開發者接收捐助,而且大多數時候都不是開發者主動提出的方案。

主持人:對去中心化系統來說,代幣經濟很重要,考慮到未來bch社羣規模不斷擴大,開發者數量和激勵也會相應增加,那麼,有沒有對開發者或生態參與者來說很好的可持續的激勵機制?

bch方:這是每個追求去中心化的社羣正在面對的難題,有些專案從一開始就留下了基金,有些專案從一開始就是為了賺錢而發幣或者ifo,他們有足夠的方式和套路去賺錢。像bch這種社羣,目前來看比較好的方式就是礦工捐助,像江卓爾前一陣釋出的捐助方案一樣。但很多事情執行起來不像想象的那樣簡單,細枝末節的問題還很多。

結束語:我買了bch,你重倉了bsv,願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