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的夏天”狂歡後,還能留下些什麼

買賣虛擬貨幣

DeFi是這個夏天最火爆的炒作題材,但是幣圈的狂歡過後留下的大多是一地雞毛。泡沫總會戳破,但還在市場中留下的,都是未來去中心化金融發展的基石。那麼這個夏天的DeFi又會如何演繹呢?

最近,有一檔名叫“樂隊的夏天”的綜藝走紅網路,第一個出圈的是一支名叫“五條人”的樂隊,憑藉著所謂塑膠味的音樂和真搖滾範兒的態度受到網友們的喜愛。

而在區塊鏈領域,DeFi可以說是這個夏天最火爆的炒作題材,憑藉著“自動化做市商”“流動性挖礦”“聚合資產”“互助保險”等全新概念,以及動輒十倍百倍的幣價而引爆網路。但歷史告訴我們,幣圈的狂歡過後留下的大多是一地雞毛,那麼這個夏天的DeFi又會如何演繹呢?

破圈-技術願景與財富神話

DeFi的上漲是一個典型的“梯雲縱”模式,Compound、Balancer、AMPL、Aave、YFI、WNXM層出不窮,財富密碼不斷更新。

一開始,是自稱farmer的人衝進到各類DeFi遊戲中不斷挖礦,又因為Uniswap上特殊的聯合曲線類的定價機制,使得只要有人不斷加入就會持續推高幣價的特殊現象。至此這只是一部分割槽塊鏈從業者的小圈子自嗨。之後隨著各類財富神話的傳播和技術願景的膨脹,慢慢的DeFi也破圈了,各大交易所為了使用者流量競爭也加入到了其中。

改變-行業財富邏輯悄然變化

於是整個利(shou)益(ge)鏈條已經清晰。專案方設計一套在智慧合約上執行機制讓farmer們來挖礦,挖出自己的各類代幣上線Uniswap,只需要一點點啟動資金便可實現“上所”;於是便會有第二批人根據社羣的宣傳在Uniswap上“衝”這些代幣(注意Uniswap的AMM交易機制,價格會沿著那條定價函式運動)。於是推高的價格進一步激發社羣的活力。

然後中心化交易所們看到使用者流量在這些專案,原本還“稽覈、收費”的交易所馬上爭相上幣,唯恐丟失使用者。於是我們看到COMP、YFI、AVAE、AMPL等專案從Uniswap陸續登陸CEX們。而這帶來了第三波使用者,那些還沒看懂DeFi的老韭菜們。上幣後的專案由於流通盤有限、話題度和潛在使用者足夠,也很受各類遊資的歡迎,很多專案上所後都有股“背後有莊”的熟悉感。但中心化交易所在這輪DeFi行情中,市場核心地位受到了挑戰、財富邏輯發生了變化。Uniswap帶來了新的交易機制與場所,穩定幣、交易、借貸、資產聚合和互助保險等開放金融的拼圖也逐漸完善。其次,資本和媒體的組合也不再是專案第一推手(主要是國內玩這套),人們首先在區塊鏈的網路中形成一個個社群,吸引使用者,再逐步“出圈”,向外擴散。這樣泡沫也隨之產生了,一堆被資本、韭菜和夢想推高價格,但還沒被驗證有價值的代幣上了天,但總會發生一些契機使得他們重回陽間。

等待-那隻灰犀牛在哪裡

YAM的崩盤是個預警。鎖了上億美元資產的智慧合約,難保不會產生漏洞而導致資產池中代幣被盜,要知道Lendf.me被盜也沒有發生多久。這裡DeFi之間鎖倉的代幣是相互關聯的,比如使用者為了挖礦完全可以從A資金池中借,從B資金池中貸,當然這些都是空轉。如此反覆操作把所有借貸、保險和聚合收益等專案死死的綁在了一起,一旦鏈條中一個專案發生了問題,就會引發連鎖反應。

最後,大盤,特別是ETH的劇烈波動會有系統性風險的爆發,加速負反饋迴圈形成。比特幣作為一個妥妥的美元定價資產,歷史證明價格是盯緊美股走勢的,那麼如果美股走到了盡頭比特幣也就難免會再次被拉下馬。而一旦大盤走衰,DeFi的泡沫也就“不戳自破”了。灰犀牛出現的可能性還有很多,我相信不是沒人看到這些危險,而只是堅信在泡沫破滅時“我比別人跑得快”罷了。

守望-未來通證交易場景

泡沫總會戳破,但還在市場中留下的,都是未來去中心化金融發展的基石。

這輪DeFi,最有價值的便是自動化做市商(AMM)交易制度,以智慧合約中部署聯合曲線的形式實現價格發現與交易,將改變目前通證交換的場景。

原本的區塊鏈世界採取的是傳統股票交易所的交易機制,也就是做市商+訂單簿的形式。之後有許多專案提出了智慧合約+傳統交易機制,包括鏈上/鏈下訂單簿,環路撮合,智慧合約做市商等等,但都沒有脫離訂單撮合交易的思想。之後Bancor所有創新,率先帶火了基於恆定乘積演算法“人機交易”的新模式,而Uniswap在Bancor的基礎上降低了上幣門檻與交易成本,進而帶火了這輪DeFi。

但是AMM也需要大量的流動性才能為使用者提供低滑點的交易體驗,這也是相對傳統交易機制的缺點之一。不過隨著演算法的迭代,資金池擴大以及layer 2 的擴容,AMM的交易體驗最終將超過傳統訂單簿模式,而打破數字資產交易市場的壟斷格局。

加上諸多借貸和聚合收益等場景寫入智慧合約,這就是未來可程式設計金融的雛形。

DeFi+可程式設計通證應用廣闊

截止到8月21日,根據DAppTotal上資料顯示總的DeFi鎖倉資金達到62.7億美元,近一週上漲32.45%。但實際上因為DeFi借貸協議和聚合收益協議的相互關聯特性,我們難以統計其真實的資金增長與鎖倉金額。但是我們僅僅統計價值資產,鏈上鎖倉的ETH達到480萬以上,也就是20億美元左右;DAI僅有不到1億美元;加上EOS、BTC等少量鎖倉。那麼真實的鎖倉資金可能正如Damir Bandalo在推特上表示“DeFi真實總鎖倉價值或只有35億美元”。

就像資金在商業銀行體系中空轉不產生實際效用一樣,DeFi代若最終不與現實經濟場景的話,則也無法長期保持空轉。那麼DeFi與現實場景的橋樑在哪裡?我認為在可程式設計通證的使用與推廣上面。通證發展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編寫的產生、流轉和銷燬的規則還比較簡單,也並沒有大規模的對映現實生活中的資產進行上鍊。但以智慧合約發行的通證是具備高度的可程式設計性的,未來金融衍生品規則、商品屬性與所有權以及各類資產都可以以通證的形式在鏈上表達。到那個時候,DeFi的一系列交易、抵押借貸以及保險等等才能夠真正的與現實經濟相聯絡。

金融的本質是風控

所有的狂歡過後都會有個“Violent Ending”,DeFi的本輪野蠻生長泡沫過後也許就會有人去思考去中心化金融的整體設計規劃與風險控制體系該如何建設。

首先便是數字身份(DID)的搭建,歷史告訴我們沒有監管和規則限制的金融遊戲最終都會失控,而鏈上數字身份體系的建設,既保護了隱私又將增強KYC,無疑會給DeFi體系帶來新的信任錨點。其次是隱私保護,零知識證明等隱私交易技術已經被廣泛認可,而DeFi中目前還缺乏相關使用者資料和資產安全的部分,相信之後會有更多關於隱私保護的專案出現。最後,是完善智慧合約中的風控體系規則,目前金融產品風控規則複雜、合約構建難度大,而且在泡沫沒有破裂前人們也沒有太強的激勵去改善風控機制。

科技的發展往往都伴隨著泡沫的產生於破滅,然後留下真正的價值以改變這個世界。DeFi相關技術需要經過洗禮與沉澱才能在未來數字世界中顯現出足夠的威力,但無論目前這場盛宴會如何結束,我們都記住這個夏天。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