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上的新型商業正規化

買賣虛擬貨幣

一、區塊鏈+金融

區塊鏈的發展,從一開始就與金融緊密結合。比特幣是第一個區塊鏈產品,同時它也是區塊鏈世界第一個金融產品。

後來我們又有了1CO,又有成千上萬種Token,有了交易所,後來又有了Defi金融,這些都是跟金融相關。

如果我們不要那麼苛刻,著重看到其中進步的一方面的話,我們會發現比特幣已經慢慢開始成為世界貨幣體系當中的一員,有不少的跨境貿易已經開始採用比特幣結算;1CO模式確實很高效,在融資過程當中的分發、分紅、登出等行為都可以透過智慧合約執行,這是很大的變化;Defi金融雖然在這幾次極端行情當中表現的不太好,但是這種表現未來是可以提高的,而且我們要看到Defi金融確實是有真實的市場需求的,我曾經看到新聞,有一些非洲國家因為本國貨幣嚴重貶值通脹嚴重而且是負利率,他就把資產全部轉移到Defi金融上,Defi金融給了他更優的選擇。

二、區塊鏈金融之後的下一步

目前區塊鏈與金融的結合已經小有規模了,至少方向是比較清晰了,但是光有金融是不夠的,金融是為實體服務的,如果區塊鏈上只有金融業務在空轉,那它的意義是有限的,問題是:當區塊鏈和金融結合到某一個程度之後,區塊鏈的下一步該往何處發展呢?

我個人覺得方向很明確,區塊鏈與金融的結合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下一步就是與商業的結合,即“區塊鏈+商業”。

區塊鏈有著去中心化的特點,可是去中心化金融還好理解,畢竟金融的邏輯比較簡單,那去中心化的商業要怎麼實現呢?商業的邏輯那麼複雜多變,複雜多變的東西要怎麼去中心化呢?

大家還記得當年的FOMO3D嗎?當時可算是風靡一時,這個業務就是典型的區塊鏈商業。它的業務邏輯比較簡單,所有的規則都上鍊,以程式碼的形式提前確定好,而且對外公開,全網可驗證,任何人都不可篡改。雖然它是一個資金盤業務,被很多人看不起,但是從這裡我們還是能看出來些區塊鏈商業的發展線索。

三、區塊鏈商業的發展過程

第一步:生產要素(資料)上鍊

先有了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才有比特幣的誕生;有了比特幣,才有ICO模式;有了ICO,才有成千上萬種TOKEN;有了成千上萬種TOKEN,才有交易所和大量的交易需求。

當前一個條件具備後,後面的東西才能生長出來;當所有要素都齊全後,後面的東西就會發展壯大。

區塊鏈商業要想發展起來,首先需要大量的商業要素上鍊。

這些生產要素包括你的資料、你的身份、你的信用、你的公司、你的資產、你的股票、你的房地產、你的專利等等,這些東西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很多是需要去線下的某某部門去認定,去排半天隊,去然後拿一個證書,然後才能證明它才屬於你,而且後續每一次轉讓的時候,都需要你重複上述這些複雜的過程,不僅浪費人力物力,而且效率非常低下,快的話得等一天到三天,慢的話10天半個月。正是因為這些生產要素沒有上網,所以很多交易無法直接在網上進行,必須依賴線下。

這些要素不在網上是有原因的,比如目前網際網路的底層架構決定了資料只能儲存在中心化機構當中,當涉及到多個機構的時候就涉及到資料交換,這個過程效率非常低下;而且目前網際網路的安全體系也不支援民間大額資產的點對點轉移,而區塊鏈能解決這些問題。區塊鏈具有安全、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全網可驗證、不可逆、去中心化的特點,能夠承載大量的生產要素上鍊。

隨著區塊鏈的發展,未來大量的生產要素都能夠上鍊。

其實現在的區塊鏈與金融結合,本身就是在為區塊鏈商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生產要素;政府把區塊鏈列入“新基建”,也為後續區塊鏈商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生產要素;當更多的生產要素陸續與區塊鏈結合的時候,區塊鏈商業這條路就慢慢的可以走通了。

第二步:業務上鍊

1、簡單業務上鍊

當年的FOMO3D,就是一個簡單的區塊鏈商業業務。雖然它是資金盤專案,但是人們開玩笑說它是沒有詐騙的資金盤,因為它的一切規則都是提前定好的,童叟無欺。

對於那些業務邏輯比較簡單的商業,它們可以完全在鏈上執行,規則可以完全程式碼化,程式碼可以完全對外公開,利益分配原則可以提前確定,所有的一切都在鏈上透過智慧合約自動執行,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和修改,這可能就是未來簡單的區塊鏈商業雛形。

這些簡單的業務,不需要依賴後續的其它生產要素上鍊,在現有環境下就已經可以獨立存在和運營了,目前區塊鏈世界已經有了不少的這些簡單業務,只不過影響力都還比較小,還沒有被大家關注到。

未來,大量的簡單業務可以脫離公司的組織形式而獨立存在,只需要把程式碼部署的鏈上,然後就等著收益、分紅即可,全程程式碼自動執行。 這些海量的小業務,是真正具有區塊鏈style的業務,它們構成了未來區塊鏈商業的基礎。

2、複雜業務上鍊

簡單業務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商業都是非常複雜多變的,這些複雜多變的商業要怎麼跟區塊鏈結合呢?

區塊鏈並不是一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使用區塊鏈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可能還不低,除非真的有必要,才會與區塊鏈結合;那些可以用區塊鏈也可以不用區塊鏈的業務,基本上都不需要用區塊鏈。

對於稍微複雜一些的業務,不會以純“鏈上”形式存在,而是以“鏈上+鏈下”的形式存在;由鏈下負責“亂七八糟”的事情,然後只將其中極少部分必要的資料和業務上鍊,一旦上鍊之後資料就以標準化、可互動、公開、不可篡改的形式存在。而值得上鍊的那部分資料,一般都是比較有價值的,比如資產(Token)資料、財務資料和少部分的業務資料等等。

當這些大大小小的業務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上鍊之後,它們會像堆積木一樣一層一層的堆起一個大的生態,這個生態非常開放,相互之間的互動非常多,互動程度非常之深,是一個非常“有機”的生態。這種生態是自下而上自發形成的生態,與阿里巴巴這種自上而下的生態有很大不同,有很大的想像空間,我相信未來區塊鏈商業的發展也會沿著這條道路發展。

這麼說可能有些抽象,我們可以用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做類比:現在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都要經過第三方審計,然後對公眾公開,接受公眾的監督,這個過程就有點像上鍊的過程。在沒有財務報表、審計這個過程之前,公眾公司、上市這種模式是很難成功的,因為沒有可信的資料,別人不知道你拿錢幹什麼了,也不知道投資的收益有多少,沒人敢投錢。

財務資料本身沒有多少資料,按位元組算更是少的可憐,但這麼少的財務資料“上鍊”之後,信任慢慢的就建立起來了,股份制、上市公司的模式才得以大規模的開展,融資、上市、IPO、併購這些業務才成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最終也創造了巨大的財富。

資料在精,不在多,只要把一些關鍵資料上鍊,就足以打通整條邏輯鏈條,創造新的商業正規化。

3、商業的AI化

按照目前網際網路的趨勢,提供的資料越豐富,互動程度越深,AI化的趨勢就越明顯。

隨著承載在區塊鏈上的商業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資料在鏈上,越來越多的業務邏輯在鏈上,不同的業務相互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多,可信資料無處不在的時候,會湧現出很多很多奇妙的東西,比如說有這麼一個趨勢:商業的AI化。

什麼叫做商業AI化呢?我們知道在傳統的投資世界裡面做量化投資的那批人,他們並不用人腦來決定什麼時候買入,什麼時候賣出,而是有一套的量化程式來幫他們做決策。數字貨幣領域因為交易所提供的資料更多更全,互動程度深、限制少,而且數字貨幣的波動性比較大,所以量化交易更是普遍,量化交易其實就是一個最簡單的AI商業場景。

我們把眼光再放遠一點,之前出現的“閃電貸”事件,駭客在15秒鐘之內完成了一系列複雜的操作,獲利幾十萬美元。15秒鐘,任何人力都很難搞出什麼貓膩,但是AI可以,甚至再複雜的操作,AI都可以實現,這些都是商業AI化的初步威力。

資料多、互動深的地方,就會被AI佔領。按照這個邏輯,我們可以預料,當未來眾多的資料上鍊之後,眾多的生產要素上鍊之後,眾多的商業業務上鍊之後,當資料之間的連線越來越多,互動越來越深之後,當智慧合約越來越普及之後,商業的AI化程度也會越來越高,商業的AI化趨勢不可避免。

當然了,這些都還比較遙遠,我們只能遠遠的展望一個方向。

四、結語

比特幣、1CO、Token、Defi金融、資產上鍊、“新基建”、單獨看某一部分,可能都不太起眼,甚至醜陋、不成熟。

但是,它們是線索,但是如果把它們當成一個整體來看,我們能從這些細小的線索當中看出一些若隱若現的軌跡,這個軌跡的背後,也許就是一個建立在區塊鏈上的新型商業正規化。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