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代幣就是網際網路原生企業的股權?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Mika Honkasalo

摘 要:

加密協議與傳統公司類似,它們都提供了某種服務(例如檔案儲存、借貸或交換)去換取費用。

目前傳統公司和和加密協議一個最大的不同是加密協議缺乏法律意義上的追索權。因此其服務必須可靠,只能使用經濟激勵。

代幣持有人是加密協議的所有者。他們既管理著協議的發展,又可以從提供的服務中獲取一部分利潤。

加密協議是網際網路原生企業

也許今天對數字資產最常見的誤解就是:加密貨幣只與錢有關。在使用者訪問的大多數主要價格跟蹤器上,"'加密貨幣'"一詞仍然是描述這些資產的典型方式。然而,隨著去中心化金融的發展,以及加密貨幣找到了支付以外的用例,”加密貨幣是貨幣”將轉變為一種更有力的說法--加密代幣是網際網路原生企業的股權。

我們仍然停留在過時的術語上,這並不奇怪。畢竟,比特幣是被設計成為一種新的貨幣的(當時也是一種支付網路),而市值排名前八的加密資產大多都被描述為加密貨幣。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就清楚地認識到,一個具有數字稀缺性的系統(如比特幣)可以用來創造貨幣,而這確實是它的第一個用例。像去中心化交易所0x這樣的專案就採用了應有程式特有貨幣(application-specific currencies)的概念,ZRX代幣最初是用來支付平臺上的交易費用,後來才改為更類似股權的模式。

加密貨幣技術的大部分發展並不只是對於錢的程式設計。相反,它是程式設計關於錢進行轉手的規則(即用於服務的功能)。去中心化金融中的熱門服務,鎖定的總價值已經增長到36.6億美元(今年增長了675%),這些服務都在傳統金融中有直接對應的業務。衍生品、借貸市場、資產交易所、資產管理、穩定的交易媒介等,都是傳統金融領域存在的服務。

最主要的區別在於,當這些業務建立在區塊鏈上時,它們是由代幣持有者而不是股東組成的線上社羣來進行管理的。加密技術將全球的供求關係帶入一個單一的市場--無論是檔案儲存還是借貸--理論上,這應該會帶來更有競爭力的價格。由於加密技術中的所有內容都是開源的,這意味著修改和更新其他人的工作將是很容易的。如果說公司運營的規則是由他們所在的司法管轄區(通常是指物理上的管轄區)來定義的,那麼加密專案的管轄區就是網際網路。

資料來源:The Block Research

加密協議就像公司一樣,除了沒有人認識對方以外,在大多情況下這都幾乎沒有法律追索權,而且你應該認為每個人都會想偷你的錢。儘管如此,如果一個加密協議要想成功,集體必須成功地推出一個增值服務。

如果把加密協議看成是公司,那麼很明顯,協議的治理權、財權,以及激勵機制(或是潮人口中所說的代幣經濟學)與傳統公司所使用的那些是非常相似的。代幣只是用來治理加密協議的工具而已。

代幣可以透過現金流被估值

對於權益證明的區塊鏈來說,代幣持有者透過質押自己的代幣去換取交易費,並保證協議服務的質量。這種情況非常直觀,代幣持有者既是主要的服務提供者,也是協議的擁有者,並透過他們的工作獲得補償(交易費)。在實踐中,大多數使用者將自己的代幣委託給服務提供商,並將進賬收入分成。如果服務提供得有問題,即有人試圖建立一個無效的區塊,那麼他們就會受到懲罰,他們的代幣會被沒收(slashing)。而估值是可以從現金流中得出的。

通脹與發行新股相當,任何通脹帶來的質押者收入完全都是透過稀釋非活躍的代幣持有者獲得的。如果所有代幣持有者都持股,通貨膨脹就不算是額外的收入,因為如果每個人被稀釋的數量完全一樣,那就等於沒有稀釋任何人--類似於股票拆分不會創造額外的價值一樣。舉個例子,Cosmos動態鎖定了67%的持股率,並調整參與的激勵(即通貨膨脹)。這是為了確保代幣持有者在所有時間裡都有足夠的動力去保證系統的安全。

Web3計算棧(The Web3 compute stack)大多按照這種直接明瞭的框架工作,以確保服務的質量。Livepeer是一個轉碼直播影片的協議,也使用了類似的質押/通脹獎勵和割裂模型來保證服務質量。雖然The Graph的資料索引服務仍然是中心化的,但去中心化版本的協議工作者需要負責的去交付和儲存資料,他們類似於權益證明區塊鏈中的質押者。

“代幣持有者需要對自己提供的服務負責”的想法也擴充套件到了金融加密協議中。Augur代幣的持有者會被支付一筆報告費,在協議的第一個版本中,平均報告費為1.26%。這個報告費必須足夠高,才能激勵使用者正確的報告市場結果。SNX代幣持有人為Synthetix上的市場提供流動性,並確保有足夠的抵押品使系統具有償付能力。作為交換,他們能獲得0.3%的交易費用。這也使得計算這些協議的歷史收益倍數變得簡單明瞭。

資料來源:Coingecko, Graph Explorer

代幣銷燬(token burns)會讓使用進賬現金流的方法造成一些混淆。例如,當使用者透過鎖定ETH(或其他抵押品)來建立一個MakerDAO資金庫和借出穩定幣DAI的時候。當之後需要償還債務加利息的時候,這些利息就會被用來購買MKR並銷燬掉。Kyber Network和Aave此前也把收入導向了類似的代幣銷燬機制。

代幣銷燬類似於股票回購。值得注意的是,MakerDAO不能將收取的利息作為股息支付,或是用作組織的重新投資,但這並沒有根本的原因去解釋為什麼不能這樣做。現在,銷燬MKR可以被認為發生在一個大多數使用者都將利潤轉移到未來的市場。MKR的持有者透過每次銷燬MKR,但卻不按照比例出售來增加他們在系統中的所有權比例,因此他們就增加了在未來現金流中的份額。因為MakerDAO是一項創收業務,所以在某些時候,這些現金流遲早會到來,在最後他們的所有者也會想要獲得支付。

從代幣銷燬(或者說是有治理權但目前沒有現金流的代幣)轉向分紅模式,會引發合法性的問題。一個能讓所有者有權獲得現金流的金融工具實際上就是一種證券,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加密專案都希望,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在實施現金流之前把決策權去中心化。然而,對於像幣安BNB這樣的交易所代幣而言,只要它們的核心交易所服務仍然是中心化的,那麼想要把它們的原生代幣變成現金流收益資產就會很困難。

代幣銷燬並不會改變一個加密協議的估值,因為它只是一種不同的收入導向方式而已。Kyber Network在最近的Katalyst升級中,轉向了一種動態模式,使用者透過這種模式投票決定如何在代幣銷燬、分紅和做市商的返利之間進行收入分配。

透過代幣激勵的線上社羣

同樣的,治理專用的代幣,如Compound的COMP和流動性挖礦激勵機制,也與傳統公司有類似之處。公司為了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和業務發展,往往會下放一些盈利的機會。一旦公司獲得了大的市場份額,並且有了一定的規模,往往那時才是真正開始讓業務盈利的時候。

流動性挖礦經常被類比成風險投資公司透過補貼市場平臺(如Uber)來促進增長,但更好的類比可能是員工股票期權。

在這種情況下,加密協議不是向員工發放股票,而是向網際網路使用者分發代幣—他們又會被激勵著去發展協議(併為專案注入活力)。簡單地說,任何貢獻價值的人都可以得到獎勵。目前流動性挖礦的方法可能略顯簡陋,在將代幣導向最有價值的使用者方面也不算完美。但重要的是流動性挖礦的核心思想:激勵社羣成員、第三方開發者和使用者。挖礦的方式也會不斷地迅速改進,也許應該在流動性挖礦獎勵中完善股份兌現。

歸根結底,流動性挖礦是一種獲取使用者的工具,同時可以激勵市場的供需雙方。

來源:DefiPulse DefiPulse

目前加密協議不如傳統的同類協議成熟,但現在的目標是讓它們作為並變成成功的企業。

Nexus Mutual採用了保險業的現有做法,正在考慮將其管理的資產進行投資,以獲得額外的收益來源(如使用Compound)。Synthetix最近增加了二元期權,這也可以認為是一個額外的產品線。在未來,我們甚至有可能看到協議併購的活動。

去中心化金融協議的可組合性提供了新的機會,比如像Augur這樣的投注市場與借貸服務進行了整合,這樣使用者就可以在投注的同時不損失資金的時間價值。加密協議還可以透過直接與建立在協議之上的公司共享交易費用來激勵第三方開發者(如Kyber Network分享一部分交易費用,Augur也將在下一個版本中加入這一功能)。

加密企業與傳統公司在建設目標上並無差別,都想推動增長並獲取價值。然而在加密領域,激勵使用者和獲取價值的工具是公開且可程式設計的,並由代幣持有者決定。企業的所有者現在是代幣持有者,而不是傳統的股東了。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