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永遠不缺故事 2020年的千倍幣你抓住了嗎?

買賣虛擬貨幣

疑惑、猶豫、興奮,所有的情緒交雜在一起,漸漸發酵、升騰,隨著DeFi一波又一波的行情,一路向上,它們終於爆發了。

老陸,這一波DeFi行情的絕對受益者。

從2018年的Maker DAO、Compound到現在的流動性挖礦,老陸可以說是參與了DeFi的全過程。

前有百倍幣Lend,後有千倍幣YFI,現在看來,DeFi就是一個好故事,一個毫不違和的財富故事,一個正在準備彈藥的新故事。

見證者老陸

老陸參與DeFi並非有意為之。

作為麥子錢包的產品經理,老陸一直在關注各個公鏈上的DApps,包括以太坊、EOS、波場、IOST、小蟻等等,幾乎涉及到DApp的公鏈都有老陸的跟蹤研究,而DeFi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應用,瞭解的會更多些。

事實上,DeFi的歷史其實很短,距離第一個DeFi應用Maker DAO誕生的時間,還不到3年。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又稱開放自金融,起源於虛擬貨幣原生社羣,Dharma Labs聯合創始人兼CEO Brendan Forster 首次提出這一概念。

2017年12月,全球首個DeFi應用Maker DAO正式上線。這款應用瞄準了穩定幣市場,支援使用者以超額質押的形式生產對美元的穩定幣Dai。僅僅過了半年多時間,Maker DAO便成為了DeFi領域獨角獸級別的存在。資料顯示,2018年7月Maker DAO上的鎖倉量超過了1.5億美元。

“這時候的應用比較簡陋,有錢包就能夠去交易。”老陸說。

在這期間,DeFi領域有個小小的熱潮——空投0 ETH,即傳送0 ETH到一個智慧合約地址即可獲得一些“糖果代幣”或“空氣代幣”。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運營等問題,大部分糖果代幣不能夠上線中心化交易所(CEX),因此“糖果代幣”的繁榮助長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繁榮發展。

這也是老陸參與DeFi專案的第一種方式。

一直以來,大部分商業行為獲利的一個重要基礎是資訊不對稱。這一問題同樣出現並且一直存在DeFi代幣交易中。

2019年,老陸參與了非以太坊的DeFi專案——EOS鏈上的switcheo,一個去中心化的交易所。

“當時,國內很少有使用者使用DEX,他們不知道DEX上有更便宜的代幣,當然,在國外的使用者也很少知道有中心化交易所支援(DeFi)代幣交易。”老陸注意到了這裡的資訊鴻溝和價格差,開始“搬磚”,盈利簡單高效。

老陸參與DeFi的最後一種模式是借貸——質押ETH兌換穩定幣Dai,賺取流動過程中的溢價。這種方式也最貼合DeFi借貸的基本經濟模型。

有資料顯示,2018年12月相比11月Maker DAO的抵押借貸業務增長了41%,2019年1月環比增長100%。之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MakerDAO都是DeFi領域絕對領頭羊級別的存在,其鎖倉市值長時間佔到了整個DeFi生態的80%以上。

有了Maker DAO的優秀示範,DeFi應用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DeF生態日趨完善。2018年,DeFi應用Compound、dxdy、Uniswap、Dharmar、Augur、WBTC上線;2019年,Synthetix、DDEX、dForce、Veil、Kyber、InstaDapp上線;2020年,Loopring、Balancer、Aave相繼上線,並在短短時間內就佔據了DeFi應用鎖倉量的前幾名。同年,Compound上市Coinbase,並以借貸即挖礦的模式分發佔總量42%的治理代幣,掀起了DeFi的鎖倉狂潮。2020年6月底,DeFi全網抵押額達到18.7億美元。

錯過的百倍幣

改變發生在今年5月。

5 月底,去中心化借貸平臺 Compound 公佈了治理代幣 COMP 的分配方案,推出了“借貸即挖礦”激勵機制。隨後,Compound 迅速成為 DeFi 領域的一匹黑馬,超越 MakerDAO,坐上 DeFi 借貸賽道的頭把交椅,其代幣 COMP 的價格更是最高漲到了 372.27 美元。

Compound 的“成功”給 DeFi 注入了新的活力,越來越多的專案推出相類似的“流動性挖礦”激勵機制,DeFi 總市值也順勢突破了 70 億美元大關,要知道在今年 4 月中旬,DeFi 總市值才 10 億美元。三個月的時間,可謂突飛猛進。

伴隨著越來越多DeFi協議發行治理代幣,並向流動性提供者分發這些代幣,加密貨幣社羣誕生了新的Meme術語"Yield Farming"-流動性挖礦。

之後,YFI 無預挖的方式可以說是將流動性挖礦推到了一個高潮階段。隨後硬分叉出來的 YFII 、YYFI引爆了分叉潮流,多個十倍幣、百倍幣誕生。

近期火熱的DeFi專案

“收益頗豐”,老陸回憶這一波行情。

“中國市場後知後覺,但國內一些大玩家進入之後也是非常瘋狂的,一週內能賺到百萬美元的級別。”

7月27日-8月2日資料

誰在貢獻流動性?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以“流動性挖礦”躁動起來的DeFi,自然以流動性為重,許多DApp也需要可靠的流動性池來支撐其執行。

那麼究竟是誰在默默貢獻著流動性?

dForce創始人楊民道曾經在社群中用數字描述了現在DeFi的使用者畫像,他說:“現在基本上5000-1萬美金單筆交易才划算,這已經從根本上排除了大部分C端使用者。”

虎符聯合創始人長安對金色財經表示,我們經常開玩笑地講,DeFi上的科學家非常多。“DeFi的參與門檻確實會高一些,同時,很多代幣的時效性會更強。很多代幣只有非常短的紅利期,使用者要在第一時間入場,誰能最先掌握第一手資訊,研究明白該去哪個平臺如何操作,誰就能搶佔先機。”

有需求就有市場。為了解決資訊壁壘,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專攻DeFi的研究機構和相對成熟的社群,如加密閣、區塊方舟等。這些組織形式鬆散,一般有突出的KOL帶領,他們有比較強的金融知識和資訊獲取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也很強;另外,至少對以太坊生態很熟悉,包括各種錢包、轉賬、認購等。老陸就是其中一位。

所以,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DeFi民間型的研究氛圍已經形成,而這也是它與其他傳統山寨幣的主要區別。

作為直接參與者,老陸對DeFi的使用者描述得更直觀。

“近兩個月以來的DeFi使用者已經完全變了。”老陸說。

在老陸看來,過去的DeFi參與者已經有了貶義詞的味道,他們依舊堅守著一些腐朽的觀點,忘卻了初心,沒有緊跟現在的發展趨勢。而現在DeFi使用者更多是趨利的套利者,他們沒有很強的DeFi應用使用需求,而僅僅是為了套利和賺錢。

當DeFi失去造富效應,這些人自然會離開。

小白沒有機會了?

事實上,金色財經在近期整理了有關DeFi專案的介紹,但很多小白使用者最直白的問題是“就想知道,怎麼買xxx幣”。

“說實話,看到那麼多(DeFi)代幣,我凌亂了。”一位自稱幣圈新韭菜名叫小灰的使用者告訴金色財經,“它們在哪個主網上進行開發?是借貸平臺的平臺幣,還是抵押時兌換的穩定幣,還是服務於DeFi的第三方平臺所發行的幣種?這些我都不瞭解。”

大熊進入幣圈已經三年的時間,說起DeFi也直搖頭。“已經下載了Metamask,簡單的借貸能玩玩兒,但是什麼流動性挖礦,算了吧。一些小交易所裡的十倍幣也不敢入手了,漲得太高了。”

那麼,以DeFi的邏輯去操作,該怎麼玩兒?以YFI為例,Primitive Ventures 創始合夥人Dovey 在其微博釋出了小白“擼Defi羊毛” 需要完成的行為鏈路:OTC買幣、提幣、理解公私鑰、學會MetaMask錢包、DEX做token swap操作、AMM池子操作、換ycrv、抵押、換dai、為BAL提供流動性、理解BQT,抵押BQT,根據自己的倉位和持幣預期選擇合適的幣池質押……如果完成以上還能行,還要考慮DeFi的各種風險,最後小白髮現自己那點資金量連Gas都付不起。

所以,關於DeFi,小白只有遙望了嗎?

“對小白來說,很多連錢包用得都不夠靈活,導致他們參與DeFi時會遇到很多問題。想要解決該問題,需要行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提升,尤其是錢包領域要在Defi應用訪問、使用者體驗等方面做出最佳化。”老陸表示。

另外,老陸認為,和普通使用者進入傳統金融市場一樣,如果義無反顧地進入一個不熟悉的賽道,一定是被市場教育之後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相應的,市場也有生成一套淘汰法則,最終完全沒有防備的、不學習的使用者被淘汰。

作為虎符交易所聯合創始人,長安為小白使用者指明瞭一條道路。“中心化交易所第一時間把某個DeFi專案推出來,也能起到一定的橋樑作用,在這方面,一些二三線交易所做得還不錯,諸如虎符、抹茶、霍位元、BitMax等。”

不能忽略的風險

交易總歸是有風險的。

DeFi的迅猛發展,也引來了V神的關注。

近日,V 神在紀念以太坊五週年的採訪中發出警告,提醒 DeFi 使用者不要低估 DeFi 智慧合約風險。

V 神表示,DeFi 利率比傳統銀行高數倍,這意味著 DeFi 的風險和崩盤的機率也會比傳統銀行高得多,即使交易平臺和協議經過了審計也不能保證它們會很安全。所以雖然 DeFi 可以有很高的收益,但使用者不應該把全部積蓄投入進去。

2020 年,DeFi 出現了許多備受關注的智慧合約漏洞攻擊事件,例如,2 月的 bZx 閃貸漏洞導致價值近 100 萬美元的加密貨幣損失,6 月的 Bancor 智慧合約漏洞導致網路關閉。

V 神還對流動性挖礦的不可持續性表示擔憂。他認為流動性挖礦協議支付的高額利息獎勵本質上是借貸,平臺不會一直髮放貨幣來吸引人們永久地加入它們的生態系統。高額利息獎勵只會短期存在,而一旦誘惑變小時,收益率或將回落到非常接近零的水平。

除了上述風險,Dovey指出,還要注意沒有多籤的Defi合約以及鎖倉折損的風險。“除了很多平臺本身的Swap Fee之外,需要鎖倉的穩定幣會有非常高的溢價。因為很多時候需要鎖定的是平臺自己的合成穩定幣,都不是DAI或者USDT常見的高流動性穩定幣。最近幾個大熱的挖礦原生穩定幣溢價一度高達20%,這個導致真正年化可能是負數。”

Dovey強調,中心化交易所可能還可以維權,DeFi完全是自負盈虧,流動性挖礦一定要判斷好風險之後謹慎參與。

以Uniswap為例,老陸介紹了更具體的DeFi避坑指南。

“1.新鮮代幣專案的域名是否為近期註冊,如果是近期註冊風險比較高;2. 專案方社群討論熱度和媒體覆蓋程度,如果默無聞少有人提及,風險也是比較高的;3,專案方在uniswap的資金池規模能夠決定專案的實力。”

顯然,在 DeFi 生態成熟之前或許還有一段路要走。

故事還沒結束:老陸,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小灰扎進了網路,一點點研究專案;大熊準備好了資金,躍躍欲試。作為投資者,要做的無非是提升自己的認知,同時謹慎謹慎再謹慎。行業發展未定,誰又能保證我們在接棒的瞬間,不是最後的傻瓜呢。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