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來雲出海未捷 中美投資者夾擊

買賣虛擬貨幣

 文|武旭升

編輯|文刀、嚯嚯

亦來雲的維權事件升級了,2月11日,有訊息稱亦來雲基金會及其團隊成員在美國被告。海外投資者指控,專案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出售代幣。

去年10月,亦來雲就因1600萬ELA生態基金的分配與歸屬、萬幣群成員權益問題而遭持幣者維權。

2月12日,亦來雲聯合創始人韓峰向蜂巢財經證實,基金會並未收到法院傳票。亦來雲方面認為,原告提出的賠償要求沒有價值,他們將進行抗辯。

雙方官司的核心是亦來雲專案發起之初是否在美國進行了合規融資。早在2017年,發起於中國的區塊鏈專案亦來雲,因國內監管對“首次代幣發行”的禁令而轉戰海外。


此次亦來雲在美遭訴的訊息也傳至國內,有投資者透露,3月在上海起訴亦來雲的案子也將開庭。

“出海”並未讓亦來雲遠離監管,除國內外投資者的雙重夾擊外,該專案還將在法庭上面臨合規與否的討論。

海內外投資者相繼起訴

2月11日,亦來雲(ELA)被傳遭美國投資者Mark Owen起訴,專案基金會及其團隊成員成被告。投資者指控,亦來雲專案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出售代幣。

負責該案件的官員尚未在1月31日收到的檔案上簽字,這意味著2月11日訊息傳出時,法院的傳票還沒生效。

上述訊息最早由海外媒體Crypto Briefing發出,當“被訴”一事傳回國內後,久陷維權風波的亦來雲再次引發關注。

Crypto Briefing報道稱,亦來雲創始人陳榕證實,基金會確實收到了法院傳票,並將對這些指控提出異議。不過,2月12日陳榕在亦來雲電報群及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否認收到傳票。他表示,只是收到了對方律師發來的郵件,現在還處於起訴早期。

陳榕在電報群稱收到了對方律師的訴訟郵件

2月12日晚7點50分,亦來雲聯合創始人韓峰在接受蜂巢財經採訪時重申基金會並沒有收到法院傳票。13日凌晨,他給出了亦來雲海外社羣的正式回覆稱,ELA方面認為,原告提出的賠償要求是沒有價值的,他們將進行辯護。

亦來雲訴訟門中還有一個被告是數字資產交易所火幣。訊息傳出當日,火幣顯示,ELA幣最低跌至2.0811美元,24小時跌幅一度6.4%。

國內的維權者看到亦來雲被訴的訊息後,有人在維權群中發言稱,事件或將引起國內投資者的效仿,紛紛起訴亦來雲,“起訴依據和美國人一樣。”

2月12日,在名為“亦來雲社羣維權聯盟”的群裡,有維權者稱已經嘗試透過法律渠道挽回損失“和亦來雲的官司將於3月在上海開庭。”

合規性為訴訟核心

美國投資者和亦來雲之間官司的起訴核心是該專案發起之初是否進行了合規的融資。


據媒體報道,美國投資者Mark Owen向紐約最高法院提交的訴訟稱,亦來雲於去年啟動的首次代幣發行ICO)活動,違反了美國《1933年證券法》第 5 條例,該條例規定,所有出售的證券必須首先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進行註冊,而亦來雲在銷售代幣前,並未向SEC註冊。

據外媒報道,“不合規”是Mark Owen起訴亦來雲的由頭,“被告沒有按照法律要求,以經紀人或交易商的身份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以合法銷售代幣”。而亦來雲海外社羣迴應,該起訴沒有價值。

亦來雲在海外社羣迴應稱起訴無價值

天眼查資訊顯示,亦來雲專案脫胎於上海科泰華捷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6月,陳榕作為創始人參與策劃成立亦來雲(Elastos)基金會。同年8月,亦來雲第一版白皮書面世,私募通道開啟,短短十天內共計募得了近4000個BTC

就在私募完成的一個月後,亦來雲迎來了一次大考。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釋出《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隨後,一系列透過代幣融資的區塊鏈專案開始按規清退投資者資產。

2017年年底,出師不利的亦來雲找到了出路,宣佈將向除中國公民以外的海外市場進行代幣置換。在此過程中,擁有位元大陸、小蟻(NEO)等知名合作伙伴的亦來雲很快扳回一城,吸引了不少海外投資者。

這個自帶光環的明星專案“出道即巔峰”,於去年年初上線交易所。但在大市環境下,幣價已從550元高點跌到過15元(1月12日資料),相較峰值跌幅超過95%。受此影響,大批虧損嚴重的投資者紛紛“倒戈”維權


而今看來,亦來雲當初的“出海”,也為當前專案被海內外投資者“夾擊”埋下了伏筆。


亦來雲將應對美國司法

亦來雲誕生至今的一年多時間裡,從轉戰海外,到如今久陷維權風波,陳榕“出海”策略早在去年10月,就為專案埋下維權伏筆。

2018年10月,一紙維權白皮書將亦來雲推向風口浪尖,投資人社羣百人聯名提出八項聲討,要專案方澄清基金會資金分配問題,還社羣共治。


在這場維權“運動”中,投資者對專案轉戰海外的不滿被首度提及。與此同時,社羣與專案團隊之間的矛盾和信任危機也公之於眾。

2017年,亦來雲遭遇了國內ICO禁令後,改變了最初“國際投資者在交易所購買ELA”的計劃,轉而以1 BTC:800ELA比例向國際市場宣佈置換。而ELA此前已在國內進行1BTC:1000ELA代幣發售。這意味著,海外買家的購買成本更高。

關於調整代幣發售比例的原因,陳榕曾解釋這是因為“2017年9月以來BTC價格大幅上漲,使得ELA購買國際買家的成本更高”。

但正是這一做法,讓後來的維權者抓住了把柄。2017年9月4日,亦來雲基金會曾明確表態,“沒有進行過任何形式的ICO,未來也不會進行任何形式的ICO”,維權者認為,海外的代幣發售違背了這一原則。

如今距離國內投資者“維權白皮書”的釋出過去4個月時間,投資者的賠償訴求仍未得到解決。


維權投資者小辰(化名)告訴蜂巢財經,“我也想過起訴亦來雲,但還是想透過協商解決。”他表示,一些投資者看著相對高點已經跌去95%的幣價,只能任其套牢死死拿住。

算下時間,亦來雲久陷維權風波已近半年。上一次面臨國內監管的ICO禁令,它選擇了轉戰海外。這一次,它將面臨美國司法體系的考驗。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