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回穩,礦業“機構化”與“基金化”

買賣虛擬貨幣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算力大遷徙中,新的礦業格局正在重構。

塵埃落定之後,礦業生態正在逐步回穩。

據 Glassnode 7 月 13 日資料顯示,在過去一週,比特幣算力已從原來 55% 的跌幅恢復到 39% 左右的跌幅,倘若這種恢復速度能夠繼續,這代表著約 29% 曾受影響的算力已重新上線。

(資料來源:btc.com)

近半個月以來的資料中,比特幣全網算力正在持續收復跌幅,截至近兩天的資料來看,相比 6 月 27 日出現的兩年內最低值 61.2 EH/s,現在已經觸底反彈 47.2%,在 7 月 10 日這天,資料是一度重回 100 EH/S 上方,觸底反彈已逾 50%。

據 Blocklike 觀察,算力逐漸恢復的同時,礦機價格在近段時間也反彈將近 20%。這些資料的背後,很多礦機已經重新找到了生存之地。等這部分礦機重新開始運營,一批礦工們的挖礦生態將會重新構建,並開始新一輪的採礦週期。

當下,挖礦機構化、礦業基金化的趨勢初顯,新的礦業格局正在重構。

挖礦:調整與恢復

據 CryptoCompare 資料,整體加密貨幣市場的交易量 6 月下跌了 42.7%。

市場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之一,便是中國地區對於比特幣挖礦的全面清退。前兩個月的時間內,包括四川、內蒙古、青海、雲南和新疆等省份陸續對比特幣挖礦展開清除。監管資訊密集釋出的一段時間內,比特幣算力持續下跌,挖礦難度大幅降低。在 2021 年 6 月 27 日,出現了過去十年中(自 2010 年後)比特幣區塊出塊速度最慢的一天,平均出塊時間長達 23 分鐘。

如此大規模的礦機停運之後,比特幣全網算力暴跌,相比於今年 5 月中旬的峰值,比特幣算力直接受到腰斬。隨著而來便是礦工拋壓,從礦池分佈上去看,主要面向中國礦工的頭部礦池算力在 5 月中旬至 6 月底出現持續下降。

在不定性因素之下,挖礦難度調整成為了市場重要的觀察方向。據 BTC.com 資料,在 7 月 4 日這天,比特幣挖礦難度 3 連降之後跌至近 1 年新低,降幅創下歷史記錄,這也成為了比特幣挖礦難度歷史上最大的連續降幅。挖礦難度調整使得整個網路能夠吸收算力短時大跌的衝擊,並有效維護比特幣自身生態穩定,在這樣規模的衝擊之下,比特幣再次展示出了生命力和靈活力。

近幾周,算力資料出現了企穩跡象。分析認為,這大約 29% 的受影響算力重新上線,主要原因可能在於,中國礦工礦機已經完成出海遷移,以及舊礦機的更新迭代。

此外,Glassnode 資料還顯示,當前礦工淨頭寸變化指標已恢復到累積狀態。這代表著,來自礦工的拋壓已經逐漸消退,更多的礦工選擇了持幣,並對比特幣近期的表現呈樂觀態度。

(資料來源:Glassnode)

挖礦的機構化與基金化

這些資料只是一個縮影,曾經荷載全球六成算力的中國比特幣挖礦落下帷幕,礦機出海的事項陸續落地,近段時間,礦機落地海外的進展頻頻傳來。算力趨於穩定後,比特幣各大礦池顯示出了更均勻的分佈。

(資料來源:btc.com)

據瞭解,目前國內選擇礦業出海主要在於北美、中亞地區兩個大方向。

體量相對較小的礦主往往會選擇中亞地區。其中,哈薩克是相對較多的選擇,該地區距離中國較近,能源充足,人力及礦場成本也更低,但仍然面臨著經商環境不確定、政策風險不確定的情況。

較大體量的礦商更多的選擇了美國及加拿大等地區,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行業氛圍,2020 年下半年更是已經吸引了大量礦企的佈局,當地政策相對穩定,不過,由於稅收等原因,北美地區礦場綜合成本過高。

在這次的算力遷徙中,以位元大陸為代表的大型礦企起到了很大作用,大型礦企較早地給出了行業出海挖礦的解決方案,在四川為代表的一些地區,大部分選擇繼續挖礦的礦場主選擇了這些方案「抱團」出海,以此來避免個人出海所面臨的各種難題。

同時,在出海需求劇增的情況下,解決礦工困境的出海方案價格不菲。有報道顯示,以目前國內礦場動輒上千臺礦機的規模,一箇中小型礦場僅集裝箱出海費用就需要近百萬,大型礦場則需要上千萬。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比特幣挖礦的專業化、機構化、基金化的趨勢已經明朗起來。

一位早期頭部礦企的投資人告訴 Blocklike,在目前的北美,許多基於比特幣挖礦的基金正在悄然流行起來,僅一支挖礦基金的規模都在 1-2 億美元左右,所採用的機器大多為上百 T 的新機器,加密礦廠都在向 50MW 以上發展。在這裡,大型礦企以及資本方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這樣的門檻已經將小型礦工拒之門外。

大型的礦機生廠商更早地感知到了機遇,2020 年下半年開始,幾家頭部礦機商已經提前佈置了自己的海外礦場,將很大一部分礦機直接用於挖礦,「出售礦機」則成為了廠商需要擴大資本再生產時的選擇。目前,大部分礦機已經完成了「基金化」,即將自己的機器用於挖礦,並打包出基於「挖礦」的各類基金。

在美國,這些基金往往受到了眾多家族基金的青睞,這些投資人往往購入該類基金的份額極大,同時持有時間相對較長,往往週期都在 10 年以上。

礦企入駐海外市場後,新的進入壁壘也已經逐步形成。根據該位投資人的介紹,以華州為例,這裡水電站眾多,甚至有些地方的價格能夠低於 2 美分,但是由於國內新進礦工的資本體量整體較少,競爭壓力大,往往很難接觸到這類核心資源。在資源不充足的情況下,礦工也可能轉而選擇「大基金模式」,即體量較小的礦工選擇投資於頭部礦企的挖礦類基金。

這將導致另一種方式的挖礦「集中化」。多種現象顯示出,在這波遷徙中,小型礦工已經被迫「出局」。

早在 2020 年下半年,市場行情走高,情緒高漲之下,比特幣挖礦的機構化特徵已經顯露出來,前段時間比特幣算力的遷徙,則大大加快了這種進度,眾多上市公司購入比特幣,讓公司購入比特幣並記賬做出很好的案例。比特幣挖礦以及持有比特幣,均能夠順利置入資產負債表,多方因素影響下,大量機構湧入比特幣挖礦並開始建立大型礦場設施。

參考 2017 年牛市之後的市場下行時期,大量面向專業機構的產品被推出。由於礦機廠商生產水平下降,能夠交付的礦機數量有限,業內大型機構及大型企業資本在參與挖礦時,在合作關係、資本力量、基礎設施、投資方式等方面佔優,帶來了最大化的營業利潤。

或許能夠預見的是,在多重因素碰撞之下,挖礦的門檻已經逐步推升,已經不再是小礦工能夠直接參與的方式了,從某種程度上,挖礦將會愈發集中於各個頭部大型企業,而流通量也將極大受到「巨鯨」們的影響,對於對逐步邊緣化的小礦工而言,直接「購買」可能會成為最後的原則,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算力大遷徙中,並沒有真正的「贏家」或「輸家」,比特幣挖礦產業新趨勢已成,礦業正在以專利化、機構化、基金化的形式向前發展。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