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FS的前世今生

買賣虛擬貨幣

引言:一種新技術的誕生,總會面臨著不同境況:有狂熱的信仰者追捧,有沉穩的中立者觀望,也有頑固的保守者評判,猶如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一)前世——HTTP:拉開網路資訊時代的序幕,獨領風騷二十年

1991年8月6日,蒂姆·伯納斯·李在位於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NeXT計算機上,正式執行世界上第一個Web網站(http://info.cern.ch ),建立起基本的網際網路基礎概念和技術體系,由此開啟了網路資訊時代的序幕。


1991年,HTTP/0.9版首次登上歷史的舞臺,版本極其簡單,只有一個命令GET。基於協議規定:伺服器只能迴應HTML格式的字串,不能迴應別的格式,伺服器傳送完畢,就關閉TCP連線。現在看來,是多麼的簡陋單一,然而就是這一小小的變化,卻敲開一扇塵封已久的大門。
1996年5月,HTTP/1.0 版本釋出,別看只是0.9與1.0數字上細微只差,但卻是一個分水嶺,為HTTP的後續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首先HTTP擴大了傳輸內容的類別,並非僅僅侷限於文字,圖片、二進位制檔案、影片等均囊括於內,這為網際網路的後續爆發奠定了基礎。其次,除了GET命令,還引入POST命令和HEAD命令,豐富了瀏覽器與伺服器的互動手段,讓HTTP請求和迴應的格式也有些改變。最後,也新增了一些的功能以此更好去服務網際網路。
技術一直在迭代更新,只為需求最優的方案。半年後,HTTP/1.1 版本釋出,HTTP/1.1進一步完善了 HTTP/1.0 協議,它引入持久連線(persistent connection)和管道機制(pipelining),改進了HTTP協議的效率,但卻存在著“對頭堵塞”的問題。即便如此,HTTP/1.1一直用到了20十多年後的今天,直到現在還是最流行的版本之一。
2009年,谷歌公開了自行研發的 SPDY 協議,主要解決 HTTP/1.1 效率不高的問題。基於這個協議在Chrome瀏覽器上證明可行後,便被當作 HTTP/2 的基礎。2015年,HTTP/2 釋出,它不叫 HTTP/2.0,是因為標準委員會不打算再發布子版本,下一個新版本將是 HTTP/3,這也許意味一個時代的終結。
歷史告我們,一個英雄倒下了,下一個英雄崛起,開啟著屬於他的輝煌。

(二)今生——IPFS:極簡主義的佈道者,後起之秀可爭雄

2014年5月,一個叫Juan Benet墨西哥的小哥與他的幾個斯坦福大學同學一起發明了IPFS。IPFS 的發明者Juan Benet是一位墨西哥移民也是一個傳奇人物,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電腦科學專業。之前創立的一家公司在 2013 年被雅虎收購 ,隨後,他在Y Combinator 專案中成立了 Protocol Labs。


Protocal Labs剛一創立就加入美國矽谷頂級孵化器Y-Combinator,IPFS是他們做的第一個產品。Protocol Labs在建立IPFS的時候給它取名為“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際檔案傳輸)”。對於這一點,Protocol Labs希望構建一個點對點的分散式檔案系統,透過底層協議,讓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夠輕鬆從IPFS系統上提取檔案,且不受防火牆的影響。
願景很美好,但每一條看似光鮮亮麗的道路上是荊棘遍地。IPFS主張將大檔案分別存放於不同的塊中,但同時存在著一個隱患,即:如果一部分存放檔案的節點統統下線不可用了,並且該檔案沒有備份,那麼整個檔案都是不可用的。
簡而言之,就是需要激勵更多人去儲存資訊和分發檔案。此刻,Filecoin順勢而生,作為IPFS的激勵層,也可認為是IPFS網路上的通證。Filecoin共發行20億枚,並在2017年7月進行代幣私募,8月進行了通證眾籌,融資超過2.5億美元。這意味著IPFS尚未正式啟動,市場價值已達到25億美元,其魅力可見一斑!
2018年1月2日,IPFS官方網站釋出:自融資完成以來,IPFS一直致力於將Filecoin的巨大潛力變為現實 - 從Filecoin的實施到執行協議的核心再到招募最優秀的人才來發展團隊。直到現在,IPFS依然像一個典型的理工男一樣默默深耕技術,或許正因為這份堅毅的執著和近似苛刻的嚴謹,才會讓IPFS走得更遠,真正將夢想照進現實。
他們還在為曾經的理想書寫著未來,默默地砥礪前行,離成功只差臨門一腳。

(三)技術間的博弈源於:是一箇中心,還是多箇中心?

其實一開始,Web的本意是去中心化,但它卻變得越來越中心化,今天越來越多的人依靠的是少數網站的服務。HTTP變成了一個脆弱的、高度集中的、無效的、過度依賴於骨幹網的協議,像美國國家安全域性這樣的組織,現在只需要在幾個點上攔截通訊來進行監視。對政府來說,阻止網站訪問這些高度集中化的資源變得容易,這也使通訊容易遭受DDoS攻擊而面臨巨大的風險。


反觀IPFS,它不需要每個節點儲存所有釋出到IPFS上的內容。相反,每個節點只儲存自己想要的資料。如果每個節點託管一點資料,所有資料透過累積就提供了比任何集中式HTTP更多的空間、頻寬和可用性。分散式網路將很快成為世界上最快、最可用、以及最大的資料儲存。沒有人有能力關閉所有的節點,所以資料永遠不會丟失。
與此同時,比及HTTP協議,IPFS會讓檔案下載速度更快,儲存空間價格變的更加低廉,網路更加開放和安全。目前,在網路結構裡面,中心化伺服器的傳輸壓力非常大,而個人電腦、家用網路、資料頻寬的利用率卻很低,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如果它透過把個人的頻寬資源利用起來,為使用者創造更好的網路環境,同時還採用激勵的方式讓更多使用者貢獻自己的資源(參考Filecoin\HCC颶風生態),豈不是兩全其美。
誠然,IPFS在某些效能上佔據了優勢,但就目前的儲存市場而論,中心化儲存遠佔上風,中心化儲存的市場佔比高達90%以上。據瞭解,世界最大的晶片製造廠商 Intel 有大約10萬臺伺服器,Facebook有3萬臺,而 Google有超過100萬臺伺服器。
然而,伴隨著各行各業的資料一直在急劇猛增,勢頭如火如荼,未來對資料儲存、分發的門檻也會隨之拔高,傳統中心化儲存的效能難以為繼,HTTP或許會從框架上進行改進,但終究無法解決“集中性化”帶來的痼疾,IPFS也許能成為一個不錯的替代方案,卻也依然存在著監管複雜等一些潛在的風險。
歸根結底,兩者之間的博弈核心還在於“中心化”還是多中心化的選擇。

(四)去中心化:展望未來,萬物皆是中心

正如我們現在對於網際網路使用習以為常一樣,IPFS實則是重構了我們傳遞、獲取、儲存資訊的方式。為此出現新型的專案,像Filecoin則為這一系統建立了激勵體系來確保系統的運轉,又恰如HCC颶風生態以影片為切入口,構建聚合資料儲存、處理及公鏈開發的雙底層智慧生態。雖然諸如此類的專案層出不窮,但整個行業都朝著“萬物皆是中心”的良好趨勢前進,即便這個時間線很長。

或許,IPFS的前沿在不久的將來,會徹底改變我們看待資訊的方式,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區塊鏈本身帶來的金融自由,還是IPFS給我們帶來的資訊自由,無疑都將是人類進化史上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是否還記得,那臺Tim Berners-Lee在CERN的NeXT電腦——世界上第一臺HTTP協議的Web伺服器,主機箱上貼著一張醒目的紙條,上面寫著“這是一臺伺服器,不要關機!”即便它現存於一家博物館,但它的“兄弟姐妹”依舊分佈在全球各地,依舊貼著“不要關機”的字樣。或許多年後,伺服器會擺脫這個無形的標籤,因為已經沒有了中心。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