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很火,通證經濟的土壤卻很稀薄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丨萊道君

來源丨萊道區塊鏈(laidaoblockchain)

據coinmarketcap行情資料顯示,比特幣的近一個月的交易量超過了2017年比特幣達最高點2萬美元時的月內交易量。交易量迎來了井噴式的成長,即意味著頭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交易所受益頗豐,要知道在2018年第一季度,頭部交易所幣安利潤是2億,和同一時期納斯達克2.09億美元的利潤相當,而此一個月,幣安利潤可能會反超納斯達克利潤,這也是為甚麼我們看到最近很多交易所又冒了出來。

交易所很火,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其平臺通證的超大漲幅,自2019年以來,幣安BNB漲了7倍,fcoin的FT漲了20倍,火幣HT漲了3倍,OKex的OKB漲了3倍,國產4大交易所也紛紛表示推出交易所的公鏈,來踐行通證經濟,但大多公鏈落地無聲,交易所通證經濟的土壤依舊很稀薄。

那交易所們到底該如何踐行通證經濟呢?以下內容圍繞Fcoin交易所公鏈去探索如何實現通證經濟。(PS:通證經濟目的:使社羣所有貢獻者皆有所得)

給原生資產注入去中心化基因

為適應需求,交易所公鏈最直接的功能就是要發“幣”,也叫通證,就像2017年火爆的1CO讓以太坊生態繁榮一樣,這是公鏈的基礎功能。

以太坊上的幣可以歸類為兩種資產,一種是基於以太坊底層技術開發的原生資產,一種是僅做眾籌的合約資產(合約資產易出現漏洞,下文不做詳細論述),無論是原生資產和合約資產都需要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以太坊要高度去中心化,保證資產不受中心化組織控制。

類比以太坊,我們就可以知道,交易所要想做公鏈,首先是要去中心化,而國產4大交易所,唯一有去中心化的屬性的就是Fcoin。它的去中心化主要表現在兩點,一個是通證分發上(通證即權益),將80%的交易所盈利以通證形式返還給社羣;第二個是社羣治理上,任何一個社羣成員都可以提案,提案再經過公開投票(使用通證)。這兩點保證了交易所的去中心化,給原生資產融入了去中心化基因。

既然以太坊已經有了這項功能,是不是就意味著交易所公鏈的多餘呢?其實,則不然,在以太坊發行通證,飽受詬病的就是發行成本高,通證流通速度慢,倒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去中心化治理天然的弊端就是決策緩慢,如以太坊轉POS需要很多年。這個很好理解,船大了難掉頭,況且以太坊還是公鏈的一款產品,承載的專案太多。

而交易所公鏈,首先可以在技術上快速迭代,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再融入去中心化基因,可以領先甚至淘汰前一代的產品,況且,去中心化交易所公鏈中的交易所天生就是為了保障通證資產的高速流通。

跑傳統金融規則,對映協議資產

當然,除了區塊鏈行業內資產,更為龐大的是現實的資產,比如股票、基金、房地產、借貸、醫療、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知識付費……將這些資產透過通證對映到區塊鏈上變為協議資產流通,將會大大的提高經濟活力,也是接下來區塊鏈發展的方向。

事實上,按照現實規則對映區塊鏈協議資產只是第一步,最終的目的是讓協議資產充分流動,要注意的是,這是摸著石頭過河目前區塊鏈行業內還沒有成功的案例,唯一能借鑑的就是傳統的金融市場,對於交易所而言,要想協議資產充分流動就要想盡一切辦法跑傳統金融市場的規則,目前較主流的既是股票市場。

按照目前國內A股,先是要分板,較主流的有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甚至未來推出的科創板也要納入考慮,借鑑較為成功的分板規則在比特幣等數字幣交易所實踐,其實是從投資角度給予了風險界定參考,比如A主機板公司都是成熟的上市公司,創業板的公司大都是盤子較小等。

還有就是按照傳統上市公司停牌、資產重組、復牌等相關規則;定期披露專案運營狀況規則;低倍槓桿借入借出規則等。交易上還要跑集合競價規則,A股特色的漲跌停板規則,有必要的情況下還要嘗試美股的熔斷機制等。

而以上的所有傳統金融規則,Fcoin基本上都跑過,失敗與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實踐經驗,一旦現實資產對映區塊鏈協議資產成功,便可以張弛有序的進行。

社羣化治理保證公開透明

事實上,如果能考慮到(1,給原生資產融入去中心化基因,2跑傳統金融規則對映協議資產)這兩條,已經不是簡單的交易所去中心化治理能夠完成的了,而是要上升到交易所公鏈治理的層次上。

交易所公鏈的治理,一定要遵循以下規則:凡是能鏈上能解決的問題,絕不在鏈下做決策,凡是不能鏈上解決的問題,一定要想替代辦法上鍊做決策。這樣才能保證最大限度的公正、公開、透明、信任等。

不可否認,目前社羣治理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比特幣社羣、以太坊社羣和EOS社羣。因為比特幣社羣(參考擴容爭議)和以太坊社去(參考上文)都是治理存在決策緩慢(POW治理),而交易所公鏈需要的是高頻決策,顯然社羣治理模式不可完全照搬,而在有限模式中可以借鑑的就是EOS社羣治理模式,即DPOS共識治理(委託通證權益治理)。

類似於EOS治理模式,Fcoin交易所公鏈採用的是,CB-DPOS(改進型DPOS)治理,和EOS一樣採用21個超級節點,這21個超級節點由持有通證的社羣成員投票產生,即社羣成員委託這21個超級節點參與交易所公鏈的治理,過程完全公開透明可查詢(可利用鏈上快照)。

讓利社羣參與者促進生態繁榮

交易所通證經濟實踐的過程中,因為沒有中心化組織這個主體,所以要考慮到所有參與者的利益,只要做出貢獻就應該有相應的所得,這樣才會促進生態繁榮,可持續發展。在這個生態中,主要有交易者、專案方、開發者,超級節點。

我們大概知道,純區塊鏈專案沒有任何的商業模式,所有的收入來源都要建立在區塊鏈專案通證相對法幣增值,然後透過變賣手中的通證來獲取差額收益。目前行業內,專案方和開發者就是這樣,一些認真做事的團隊要想持續為行業做貢獻,不得不以“割韭菜”的方式來維持,特別是那些有較長週期才能爆發的專案,很難穿越牛熊,他們不得不將專案發展的注意力分配到價格的變動上。

而中心化交易所在這個區塊鏈交易市場是有著豐厚的利潤的,如果要做去中心化交易所公鏈,想要整個生態繁榮發展,就必須為專案方和開發者創造出商業模式,即分配交易所所得,保證專案的可持續性,讓專案方和開發者徹底的從價格困境走出來,專注於區塊鏈專案的發展。

交易所利潤回哺,專案方和開發者致力於專案的發展,平臺通證增值,交易使用者獲得差額收益,超級節點獲得治理獎勵,這不就是我們要的通證經濟嗎?令人欣慰的是,Fcoin一直是這樣做,公鏈上線後也這樣做。

事實上,想到踐行通證經濟的邏輯不難,難的是“踐行”這個動作,即交易所能夠把既得利益共享出去,來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本是從事去中心化的事業,為何偏偏自己成了中心?這大概就是目前交易所市場很火,但是通證經濟的土壤卻很稀薄的原因吧!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