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是去中心化世界裡的權力中心?交易所擁有多大的區塊鏈治理權力

買賣虛擬貨幣

交易所是去中心化世界裡的權力中心?交易所擁有多大的區塊鏈治理權力,在如今這個艱難的熊市時期,投資者對於花錢這件事變得越來越謹慎。由於害怕投資“打水漂”,人們現在會更多地關注某個加密貨幣專案是否具有強大的基本面和長期生存能力,判斷這個加密貨幣專案是否可靠的同時,很多人都會拿它上了多少交易所,大的交易所有沒有這數字貨幣在正常交易來審查,這也讓交易所一直處於較強勢的局面下。


第0章 引言

幣安交易所下架BSV,BSV價格暴跌,幣民紛紛站隊。讓我們看到交易所在一個幣的治理上具有相當大的權力。

第1章 命名權

歷史多次發生,交易所對一個幣的擁有很大成分的命名權。在2017年8月份,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BCH)剛誕生時,主要的BCH支持者是將其英語縮寫成BCC。包括Bitcoin ABC開發者也是將BCH的完整節點上的幣的單位定義成BCC,到目前為止,Bitcoin ABC的完整節點都還是這個BCC的縮寫。

但Bitfinex這個交易所,將Bitcoin Cash的縮寫寫成BCH。絕大多數交易所都叫BCC,少量交易所命名為BCH和Bcash。當時BCH是明顯帶有歧視的,就是Bcash的縮寫。

當時有一個傳銷幣的縮寫也叫BCC。這也是一個原因了,畢竟人家先佔領了這個名稱。但這畢竟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幣,而且是一個傳銷幣。現在你去搜尋BCC,這個傳銷幣已經消失了。

在BCC和BCH這兩個縮寫中博弈了幾個月,BCH社羣開始妥協,接受了BCH這個縮寫。並且開始推廣這個名稱。最終絕大多數交易所都將BCH定義為Bitcoin Cash的縮寫。

隨著BCH和BSV的分裂,命名的問題再一次出現。Bitfinex還是一樣,將Bitcoin cash ABC寫成了BAB,Bitcoin SV寫成了BSV。

但Bitfinex的影響力已經沒有在2017年末時那麼大了,沒有任何一個交易所跟隨它將BCH命名為BAB。幣安成為了頭部交易所,並且將BCH命名為BCHABC,BSV命名為BCHSV。

在分裂的一開始,命名為BCHABC和BCHSV其實是代表了公平的。但隨著整個社羣達成了統一共識,BCH的冠名權落到了BCHABC上。絕大多數交易所都將名字改成了BCH和BSV。但幣安拒絕改名。

就在上週,有BCH愛好者呼籲幣安改名,但幣安的回覆是要改太難了,要改得先下架。雙方在微博上吵了好幾天。

但沒想到的是BCH粉和幣安這一吵,BSV先遭殃了。幣安的老闆非常反對CSW的一些行為,直接導致幣安將BCHSV下架了。

BCH是一個非常好的代表了交易所擁有非常大的命名權的案例。我也是巧了,我還遇到過另外兩個幣。

我買了最近比較火的vsys,這個幣在最早我買的時候,大家都叫VEE。但因為有幾個交易所已經上線了一個幣就叫VEE,專案方壓根就沒想過去爭奪這個VEE的名字,而是直接改一個名。巧了,vsys第一次上交易所也是bitfinex,我不知道bitfinex在這個命名上發揮了多大的權力。

我還買了一個幣。我朋友圈裡有一個笨總(這哥們最近把我拉黑了),我看他真努力啊,24*7地工作。恰好,有一個朋友跟我推薦這個幣。我就想去買一些。我去搜尋時,發現有兩個幣,一個叫MVP,還有一個叫MVPT。我就在想,到底哪個幣才是笨總的幣啊。最後還得靠交易所來定義。

其實擁有了命名權,就代表了非常多的權力。

第2章 左右協議發展

歷史多次證明,交易所對幣的協議發展擁有重大的影響權。交易所第一次左右一個幣的協議發展是以太坊,在2016年。當時ETH發生了The Dao事件,一個駭客攻擊了ETH上的一個叫The Dao的合約,導致鉅額以太坊被盜。V神領導以太坊社羣透過硬分叉來回滾交易所,修復漏洞並收回駭客盜走的幣。

硬分叉的第一天,還好好的。突然P網這個交易所上線了一個叫ETC的幣,延續了以太坊硬分叉前的鏈的狀態,支援駭客盜走的幣。

哇整個以太坊社羣突然炸了,以太坊爆跌。V神還發推特宣告,說以太坊還是個實驗,並不能保證各位的資產100%安全之類的宣告。

ETC的出現是區塊鏈第一次重大的分裂,整個加密數字貨幣社羣都沒經驗。各個交易所都亂了,紛紛開始指責以太坊基金會瞎搞硬分叉。

ETC就是在P網主導下誕生的一個全新協議。

在2017年,比特幣的擴容之爭,交易所也是取了關鍵性作用。當時擴容的支持者都是把工作遊說重點放在了礦工上,找礦池天天支援擴容。結果在bitcoin unlimited和bitcoin core之爭時,當時unlimited獲得了很大比例的(一度超過了50%)算力支援。在關鍵時刻,bitfinex和Bitstamp等多家交易所,對外發了個聯合宣告,拒絕支援bitcoin unlimited為比特幣,而是認bitcoin core為比特幣。

之後交易所紛紛站出來站隊,主調基本上是支援bitcoin core,而不是認礦工選出來的最長鏈。

當時我受到了非常大的信仰打擊,我一直認為PoW的最長鏈規則是有決定性的說服力的。但交易所的加入站隊最終證明,讓我開始懷疑這條規則的有效性。一直到了BCH和BSV的分裂,再一次印證了,最長鏈是有效鏈的規則不是決定一切的,交易所的力量哪怕是沒有超過最長鏈規則,也是不會輸太多。

第3章 控制海量的幣

其實絕大多數使用者都將幣存在交易所。擁有幣,就相當於擁有“股權”,特別是在PoS系的幣裡,交易所就擁有了更大的權力。

EOS是最典型的,幣大量存在交易所,很多超級節點就是交易所控制的。擁有了超級節點的控制權,就相當於參與了EOS的具體事務運營。包括啟用主網,各種協議的投票,交易仲裁……等等。這幾乎是最大的權力了。

持有大量的幣,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價格。這背後的想象力就大了去了。

擁有大量的幣,背後就代表了擁有大量的真實使用者。交易所可以代表使用者來行駛很多的權力。這次幣安下架BSV的公告就聲稱是為了使用者好。

第4章 眾多交易所本身是去中心化

對於大幣種來說,支援的交易所多,交易所的話語權也並不會被中心化幫地放大。但對於小幣種來說,那交易所的權力就更大了。

最近火到爆的IEO,就代表了交易所權力對幣的控制權。IEO上的價格是要比幣的私募價格都要低,上線了後,還得大量價格上漲,這背少不了專案方支付真金真銀啊。

IEO後的幣,如果能成功上線更多的交易所,還能化解單個交易所的制衡,否則專案方真的是要給交易所打工了。

對於小幣種,交易所因為掌握了下架幣的權力,幾乎所有的交易所都明確寫明瞭,都有交易量的要求。這背後又得專案搞市值管理。

上幣費,和市值管理費用,感覺小幣種在交易所面前壓力真的不小啊。

去中心化交易所雖然在使用者體驗,使用者量,市場深度上差很遠。但至少可以為小幣種提供一個機會,讓無力應對中心化交易所壓力的小幣有了生存之道。

第5章 區塊鏈治理權力架構

我一直認為區塊鏈政治權力格局裡主要有三種力量:開發者,礦工(pos裡的超級節點),和使用者。

現在看來交易所其實擁有非常大的權力,應該正視交易所的權力,這是自由市場湧現出來的結果。或許區塊鏈政治權力格局應該由這四種力量組成:開發者,交易所,礦工,和使用者。

第6章 結束語

V神語出驚人,聲稱中心化交易所應該下地獄。我到覺得應該正視交易所的權力,這畢竟是市場演化出來的結局。

交易所是去中心化世界裡的權力中心?交易所擁有多大的區塊鏈治理權力,實際上,交易所也並不是一家獨大,就像下架BSV,只要不是所有交易所都宣佈下架BSV,那BSV就不會“死”,無論使用者出於投資意願還是投機意願,為了購買BSV,他們就會從下架BSV的交易所轉向沒下架BSV的交易所。宣佈下架BSV 對交易所和BSV雙方都是有損害的,只不過在目前交易所把控流量渠道的強勢局面下,BSV的損失會更慘重一點。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