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數字貨幣錢包使用體驗:“仿版支付寶”並不好用

買賣虛擬貨幣

清華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領頭試點,示範作用高於實際作用。

文 | 昕楠

9 月 16 日,一則有關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與中國銀聯、阿爾山金融科技聯合推出法定數字貨幣應用試驗,清華大學推出數字錢包校園版應用,並在校內咖啡館開啟試點應用的訊息在區塊鏈媒體圈中引發熱議。

數字貨幣?而且還是法定數字貨幣?作為一名區塊鏈記者,我瞬間興奮了起來,這難道是一款可以用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進行日常支付的錢包?還是清華也要開始搞自己的數字貨幣了?

我第一時間下載並試用了這款“校園數字生活類 APP”,但我發現這錢包似乎沒啥區塊鏈屬性。

到底哪裡跟區塊鏈有關?

在APP中,我找到了二維碼支付、收款、轉出、錢包備份功能與找回等功能。一個網際網路錢包所必備的交易功能,它都有了。但是私鑰呢?助記詞呢?數字貨幣呢?

在應用裡摸索了半天,我才發現,這款應用最區塊鏈的地方,可能就是每個錢包都有一個錢包地址(或許是為了防止丟失可找回?),並且還把數字貨幣定義為了“貨幣的數字化體現,是現金的一種表現形式,與人民幣永久錨定為1:1”(一種錨定人民幣,並且名為“數字貨幣”的穩定幣?)

(應用截圖)

透過其服務協議可知,數字錢包(校園版)的服務提供商是北京阿爾山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阿爾山金融科技)。協議裡說明,使用者在建立、瀏覽、登入錢包時,所產生的個人資訊、交易資料及其他資料資訊都可被該公司獲取。

據阿爾山金融科技企業官網,該公司想“探索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結合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想要成為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者和服務者”。

隨後我查了一下這家公司的來頭,發現“阿爾山”對外投資的 8 家公司中,5 個可能和區塊鏈有關。公開資料顯示,2017 年 8 月,阿爾山金融科技還與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合作,成立了清華阿爾山區塊鏈研究中心。不難看出,這家公司在區塊鏈領域佈局較早。

既然都查了這麼多,那得試用一下吧?於是我嘗試繫結銀行卡並註冊我的錢包。神奇的是,我所使用的聯通號碼並不被系統接受。於是我嘗試向該應用的客服人員聯絡,發現該系統提供的客服微信賬號並不存在……

沒辦法,我還是要殺去現場看看這個數字貨幣錢包到底怎麼用。

門禁攔截、保安凝視、試用者寥寥無幾

1 個小時後,我從朝陽跑到了海淀,來到了清華大學,找到了媒體們提到的試點咖啡館所在地——清華大學 FIT 樓。

走近 FIT 樓,我才發現,這棟大樓居然還有門禁?果然是高等學府,嚴謹。再環顧大樓四周,並沒有任何看上去像咖啡館的地方,於是我攔住了一位準備走進 FIT 樓的男同學:“同學,這樓裡是不是有一個咖啡館。”

“是,就在這左邊。”他用手指了一下大致的方位。

“那我能跟你一起進去嗎?”

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眼:“不行。”說罷他用自己的門禁卡刷開了門,進去之後還用力把門給拉上了。

Fine,可能是我看起來太可疑了吧。於是我蹲守在門口,尾隨了一位看起來更 nice 的同學,順利進入了大樓。或許是因為我沒有背雙肩包,又頂著一頭綠毛,從我踏進 FIT 樓的那一秒,樓內保安便不斷向我投擲懷疑的目光。

“咖啡館”就位於 FIT 樓入口左側,之所以給它打上引號,是因為這個咖啡館還兼營小賣部業務,整個咖啡館只有兩張桌子,四個椅子。

我上前對服務員進行了一系列盤問(從為什麼我的手機賬號無法註冊,到都有誰來用數字貨幣錢包,再到什麼東西最好喝……),這位服務員倒是格外耐心且坦誠。她告訴我,數字貨幣錢包的應用的確於 16 日上線,自己作為合作方,與該應用的開發商合作,在店內進行試點。

說罷,她給我展示了一臺 pos 機,作為商家,她可以透過該 pos 機發起收款。

閒聊中,她告訴我,這家咖啡館已經在 FIT 樓裡開了有 4 年了,在數字貨幣錢包應用試點前,這裡沒有 pos 機,只支援微信掃碼支付。數字貨幣錢包上線正式使用的第一日,共有 30 餘名客人在咖啡館裡使用數字貨幣錢包支付。

說到這,我不禁向她丟擲了自己最大的疑問,這個應用和支付寶的功能有啥區別?

“嗯……我覺得是一樣的。但是他們說,這是一種現金的交易,涉及到數字貨幣、區塊鏈和現金啊啥的……”

店員告訴我,這款應用目前還有很多 bug,比如無法直接從銀行卡中扣款,而需要先把錢轉到應用錢包裡;部分使用者首次支付後,再進行二次支付還需要重新繫結銀行卡和手機號等等。

但既然來都來了,還和人家聊了那麼久,那還是喝點啥吧。於是我選擇用微信支付了一杯咖啡,順便想要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人在這裡使用數字貨幣錢包。

“這裡什麼最好喝?”

“都差不多吧,反正也只有一種豆子。”

“……”

在咖啡館的 1 小時裡,我並沒有看到有人選擇使用數字貨幣錢包進行支付。要知道,這款應用推出之際,還打出了“使用數字貨幣錢包支付享全品 5 折”的拉新手段。之後我隨機採訪的幾位顧客中,也鮮有人知清華推出了數字貨幣錢包。

高等學府領頭試點,示範作用高於實際作用

從清華回來後,我看到不少媒體都針對此事進行了報道。有人發現該應用系統的存入並非實時到賬,有人還專門為此請教了相關專家。其中,就有媒體採訪了北大區塊鏈實驗室主任劉曉蕾。

劉曉蕾認為,數字貨幣錢包非常類似於校園卡的電子化。此外,她還承認並非所有場景、產品都適合用區塊鏈,在很多情況下,中心化的操作會更高效,在校園這個場景中,沒有看出來區塊鏈特別的優勢。

經過試用和實地調研,我們認為,數字貨幣錢包校園版並非一個區塊鏈的數字貨幣錢包,而更像是一個網際網路世界開發出的“支付寶”類錢包產品。並且這款產品充值有延遲,不支援所有號段使用者註冊,無法直接從銀行卡扣款,第二次付款需要再繫結,並且消費試點還是在一座有門禁的大樓裡。

事實上,數字貨幣線上下支付場景仍面臨不少門檻。一方面,當前數字貨幣的交易在國內處於灰色地帶。另一方面,在大範圍商用上,數字貨幣的支付方式遠沒有法幣支付來得方便快捷。但也正如劉曉蕾所言,數字錢包仍是一個有益的嘗試,並且清華的數字貨幣錢包的示範作用高於實際作用。

名校向來走在時代的前頭,清華願意率先推出數字貨幣錢包試點,對於數字貨幣的普及來說,的確算是利好。但就目前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數字貨幣支付若要想受到清華學子甚至是廣大受眾的熱捧,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