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有引力”吸金 交易所牛頓遭維權

買賣虛擬貨幣

文|凱爾

編輯|文刀

近日,有使用者反饋,充入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牛頓的幣“易進難出”,不少投資者認為被騙,開始維權。

成立於今年8月的牛頓(Newton's law)在投資者印象中“路子很野”,開創了“UPOS萬有引力”的運營機制:使用者充值某幣種到該交易所的“解封區”,初始幣價是其他交易所幣價的“N倍”。隨後投資者發現,充幣容易賣幣難,所有幣需全部鎖倉,只有再充入USDT進行交易才能逐步解封。

今年10月,這家交易所還出現關閉提現通道、私自凍結使用者USDT的情況,一些使用者已經開始為自己的資產自由而擔心。

近期,上海、北京兩地的金融監管部門先後針對虛擬貨幣交易所出臺了整頓通知。山雨欲來,大大小小交易所的平臺幣齊齊下跌。《北京商報》將監管動向解讀為“圍剿交易所”,該媒體引用法律人士的說法稱,“對中小型涉幣交易所的打擊可能會是‘首選’。”

此前,差異化經營“幣股交易”業務的BISS交易所已被調查,在監管趨嚴的情況下,一些劍走偏鋒的小交易所如同在走鋼絲。

剛登非小號兩月即下架

10月24日,國家鼓勵區塊鏈發展的政策出臺後,監管部門再次對虛擬貨幣行業投入整頓行動。

11月15日,上海市金融穩定聯席辦和央行上海總部聯合印發《關於開展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排摸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區整治辦,對從事虛擬貨幣相關活動的企業進行摸排,並督促企業立即整改退出;不僅是上海,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也釋出相關風險提示,指出在京經營交易所屬於違規行為。

滬、京兩地釋放出加強監管數字資產交易所的訊號,主流媒體所言的“圍剿交易所”或許不誇張。近幾日來,投資者紛紛選擇賣幣避險,各交易所平臺幣齊齊下跌。

數字資產資料服務平臺非小號也對交易所的資料收錄選擇謹慎。11月12日,非小號宣佈下架牛頓、GGBTC、MGEX、BIBIT 4家交易所,理由是“三個工作日內無法取得聯絡”。

非小號接連下架4家交易所

檢索過往的資訊,牛頓在今年9月15日和非小號達成“戰略合作”,資訊被收錄。僅不到兩個月時間,牛頓就被非小號單方面下架。

牛頓官網顯示,這家交易所成立於今年8月,是“全球首創的高頻解封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相比一年前火爆的交易挖礦,這家平臺的運營模式之一是“交易解封”。

有公開資訊顯示,憑藉這一玩法,牛頓曾用短短43天時間,24小時成交量超越幣安、OKEx等一眾老牌交易所,躍居全球第二。

投資者陸凱告訴蜂巢財經,當時覺得這個模式很新穎,幣充進來就翻好幾倍,一點點交易解封再賣出就好了,穩賺不賠。

抱著這樣的想法,陸凱成為了牛頓交易所的使用者,現在,他很後悔當初的決定。

使用者資金“易進難出”

陸凱知道牛頓是因為一個名為VGO的代幣。

9月6日,牛頓交易所宣佈開啟解封區交易板塊,同時上線VGO,並開放VGO/USDT交易對。解封區是牛頓執行“UPOS萬有引力”運營策略的關鍵。和其他交易所的交易區不同,凡是解封區上的代幣,初始價格都是其他交易所市場幣價的N倍。

換言之,使用者從其他交易所充值代幣進來,賬面財富就會直接翻倍,但想要把錢提到自己的口袋並不容易。

據牛頓官方介紹,使用者充值VGO進入解封區,會全部鎖倉凍結。解鎖只有一個辦法,即充值USDT併購買解封區內的高價VGO,再透過頻繁交易,逐步解鎖VGO。每天最多解鎖比例有上限,這個上限“由專案方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者使用USDT購買VGO也有限制,交易被分成2個部分,50%可以自由交易,50%只能掛高於買入價萬分之一的賣單來交易。如此一來,VGO初期實現了“只漲不跌”的盤面。

UPOS玩法示意圖

牛頓的“萬有引力”模式造成了一個奇觀。9月6日當天,其他交易所VGO報價1.75元,而牛頓交易所中的VGO達到了11.2元,為市場價格的6.4倍。

陸凱被高倍的回報所吸引,從其他交易所購買VGO並充到了牛頓。起初,刷交易量的人很多,他回憶最快的時候5天就能回本,VGO最高漲到了28元,比市場價高了十幾倍。

此時陸凱發現,隨著VGO的價格越來越高,解封的速度也越來越慢,“因為有一部分賣單要高於實時成交價,但價格太高了,逐漸就沒人去接盤,經常幾個小時都賣不掉。”

隨著解鎖的低成本代幣越來越多,VGO最後也沒能“只漲不跌”。11月19日,VGO在牛頓交易所報價2.15元,相比高點跌超90%。

價格下跌,套牢了不少高位入場刷量的人,陸凱也是其中之一。目前,牛頓上的VGO價格仍是市場價格的4倍多。陸凱覺得,他的幣即便全部解鎖,賣出後也不能回本。

陸凱已經沒了當初“穩賺不賠”的耐心,反而發現自己是“充幣即被套”,“這種模式和內盤交易的資金盤做法沒差別,都是先進場的人割後進場的人。”

強換使用者USDT遭維權

除了解封難之外,陸凱也擔心這家平臺團隊的行事風格。

10月19日,牛頓發公告稱,為解決場外交易價格混亂的現象,暫時關閉場外OTC通道,導致導致使用者無法提現出金,一度引發投資者恐慌。後來,牛頓又恢復了OTC交易,陸凱為此捏了一把汗。

10月下旬,牛頓發行了平臺幣NT(奶糖),而後將解封區的所有幣種都移到了NT交易對下面,並下架了USDT相關交易對。這意味著,使用者要繼續刷量解封,必須要去兌換NT來操作。

11月11日,牛頓又釋出公告稱,為確保使用者有足夠的NT進行“萬有引力”解封,將目前平臺所有USDT置換成NT。之後,多名使用者反饋,自己的USDT被平臺私自凍結。

限制交易自由和資產出入自由的牛頓,讓陸凱越來越擔心,“萬一跑路,錢肯定拿不出來了。”

據瞭解,目前很多虧損嚴重的使用者已經組建了一個維權群,想向牛頓討個說法。陸凱透露,現在維權者只能透過交易所的工單與客服交流,但得不到有價值的回覆。

維權者與牛頓客服溝通截圖

因UPOS模式火了一把的牛頓又因“模式”無法玩下去,遭到使用者倒戈。

在牛頓之前,曾有不少交易所用差異化的運營方式佔道,迅速崛起。但“個性化”的突圍方式在當前的監管環境下難免成為導火索。

上個月,以“幣股交易”為招牌的BISS交易所就被警方查封。有業內人士認為,“交易所差異化運營是商業套路,但走野路不能‘野得沒邊’,尤其不能觸及法律和政策的紅線。”

上海、北京的監管部門先後整頓、預警,大大小小的交易所無法逃離監管視線。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表示,兩年前央行等七部委叫停ICO的情形歷歷在目。而在目前這輪清理整治行動中,打擊重點預計還是會集中在集資詐騙、非法經營等罪名,對於地方上中小型涉幣交易所的打擊可能會是“首選”。

風雨欲來,劍走偏鋒遭至使用者維權的“牛頓們”顯得十分危險。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