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挖礦的收益是如何產生的?

買賣虛擬貨幣

數字貨幣挖礦的收益是如何產生的?簡單類比就是,銀行發行貨幣(比特幣),要請保安公司護送(挖礦),給護送的人獎勵(挖礦獲得比特幣),獎勵是有限的,護送的人越多,貨幣越安全,但是能分到獎勵的人越少。

目前每天會產生3 600 個新幣。從理論上說,任何人都可以透過下載、執行軟體來製造比特幣。但事實上,隨著比特幣的發展,礦機裝備競賽愈演愈烈,挖掘比特幣的難度已非常大,需要擁有極高的算力才能勉強開採到。

根據比特幣的供應機制,每個人能夠挖到的比特幣數量與其挖礦裝置的算力佔比特幣全網算力總和的比例成正比。在早期參與者較少的時候,挖礦非常簡單。

據最早和中本聰合作的哈爾· 芬尼回憶,他當時就開著個人電腦,幾個星期就輕鬆地獲得了幾千個比特幣。而隨著礦機的大規模投入使用,截至2013 年9 月2 日,全網算力已達到驚人的700THash/s(3 個月前僅為100THash/s),而且快速增長的趨勢還在延續。難度的增長在保障了比特幣安全的同時也使得新幣的獲取異常困難。

如果你試圖用普通家用電腦挖掘,那麼比特幣將幾乎永遠不屬於你,甚至會出現你花上幾年時間卻一個都挖不到的情況,白白浪費電費和人力成本。

數字貨幣挖礦原理

最初的時候,我們用電腦CPU就可以挖到比特幣,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就是用他的電腦CPU挖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創世區塊。然而,CPU挖礦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的比特幣挖礦是ASIC挖礦和大規模叢集挖礦的時代。

回顧挖礦歷史,比特幣挖礦總共經歷了以下五個時代:

CPU挖礦→GPU挖礦→FPGA挖礦→ASIC挖礦→大規模叢集挖礦

挖礦晶片更新換代的同時,帶來的挖礦速度的變化是:

CPU(20MHash/s)→GPU(400MHash/s)→FPGA(25GHash/s)→ASIC(3.5THash/s)→大規模叢集挖礦(3.5THash/s*X)

挖礦速度,專業的說法叫算力,就是計算機每秒產生hash碰撞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手裡的礦機每秒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算力。算力就是挖比特幣的能力,算力越高,挖得比特幣越多,回報越高。

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每10分鐘會記錄一個資料塊。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資料塊提交,而最終成功生成這個資料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報酬。最初,大約每10分鐘就可以產生50個比特幣的比特幣報酬。但是該報酬每4年減半,現在每10分鐘比特幣網路就可以產生25個比特幣。

而要成功生成資料塊,就需要礦工需要找到那個有效的雜湊值,而要得到正確的雜湊值,沒有捷徑可以走,只能靠猜,猜的過程就是計算機隨機hash碰撞的過程,猜中了,你就得到了比特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