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區塊鏈:新基建中的底層技術基座,各行業資深人士應積極參與建設

買賣虛擬貨幣

記者 |鄧曉娟

出品 | CSDN(ID:CSDNnews)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召開例行線上新聞釋出會,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迴應外界對新基建的熱議。他表示,關於新型基礎設施的概念,初步研究認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資訊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資訊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及創新基礎設施。而在這當中,區塊鏈、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則被列為資訊基礎設施代表。

隨著國家開始穩步推進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智慧+”升級,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區塊鏈,也迎來了新機遇。

正當各界都在思考如何迎接這一新的挑戰及機會時,今年 4 月 20 日,騰訊正式推出官方作品、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產業區塊鏈:中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繼「產業網際網路」後,「產業區塊鏈」也正式走進人們視線。那麼,區塊鏈該如何在各產業場景中落地、如何融合其他技術成為強勁的驅動力、如何結合“新基建”政策推動一定程度的規模化落地?

帶著這些問題,CSDN 採訪了騰訊雲區塊鏈產品負責人邵兵,及《產業區塊鏈:中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作者之一、騰訊研究院智慧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思彥,聽聽他們如何定義「產業區塊鏈」、及傳統行業與區塊鏈緊密融合方面有哪些真知灼見。

騰訊雲區塊鏈負責人

邵兵

騰訊研究院智慧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 徐思彥

CSDN:請邵總和徐思彥老師先分別介紹一下自己。

邵兵:我是騰訊雲區塊鏈的產品經理, 負責騰訊雲區塊鏈的產品工作。騰訊雲區塊鏈團隊從 2015 年底組建,經過兩年左右推出 TBaaS 騰訊雲區塊鏈服務平臺,此外還有可信計算、可信存證、數字身份標識、區塊鏈電子票據等產品和解決方案。今年騰訊雲又專門成立了騰訊雲區塊鏈產品中心,整合內部各個團隊的能力,目的是將區塊鏈作為技術基礎設施對外進行服務。

徐思彥:我是騰訊研究院智慧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思彥,也是《產業區塊鏈:中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這本書的作者。

CSDN: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出《產業區塊鏈》這本書?

徐思彥:騰訊從 2015 年開始進入區塊鏈,在 2017 年和 2019 年也釋出過兩版區塊鏈白皮書,我們覺得在區塊鏈方面,有了自己一定的思考和實踐甚至資料的支撐,覺得很適合將區塊鏈行業的經驗、試錯的心得和理論的思考整理下來,所以有了這本書。

區塊鏈行業解決的是多方協作的信任問題,一是需要多方協同。區塊鏈專案通常是需要非常多的專案方和合作方參與進來,有時候是政府、有時候是企業、使用者,推進區塊鏈過程中很大的障礙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讓多方認可到區塊鏈的價值,共同探討業務模式。二是在多方認可的基礎上,要對區塊鏈如何發揮作用、如何重塑新的產業模式有一定的思考。如果各行業內都有人對「區塊鏈的潛力和能如何改變其行業」有深度理解,並且參與到模式設計當中,這對整個產業區塊鏈的推進是非常有幫助的。

CSDN:區塊鏈在未來的新基建中將承擔什麼樣的角色?對於區塊鏈未來發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嗎?

邵兵:從騰訊雲的角度來說,我們很早之前提出了「區塊鏈即基礎設施」的概念,我們看到區塊鏈的連線能力、業務協同能力、生態建設能力,這三個方面的能力,可以讓區塊鏈支撐起數字化企業和數字化政府建設的六大要素(系統、資料、業務流程、金融財務、組織、生態)的互聯互通,進而實現服務數字新生態的業務模式創新。

把新基建作為金字塔模型去描述的話,我們認為,區塊鏈可以在最底層扮演好技術基座的角色,在這樣的基座裡區塊鏈扮演的是資料共享傳遞、業務協同的角色,在這個基座之上,可以支撐如人工智慧的創新、工業網際網路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等,再往上,是我們看到的傳統基建類設施,我們認為區塊鏈可以在當中扮演好新技術基礎設施的角色。

徐思彥:新基建的核心是數字層面,也就是傳統基建的數字化及資料的產業化。可以把新基建分成三個結果,透過這些新的技術,得到新的業態創新:

核心層:核心層是數字基礎軟硬體的基礎設施,包括5G、資料中心、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都是它的核心的數字經濟的技術根基;

基礎層:傳統技術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分領域和場景,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透過投入數字化改造可發揮投資促增長的作用,主要結合傳統基建基礎設施裡深化數字化改造

創新層:數字化為核心的全新基礎設施。如無人配送系統、無人工廠、智慧終端等。

CSDN:在產業區塊鏈的環境下,區塊鏈和雲的結合會帶來哪些優勢嗎?

邵兵:雲端計算和區塊鏈的結合是趨勢。雲端計算可以提供IT的計算資源,包括雲伺服器、儲存、頻寬,讓我們的企業現在用IT基礎設施的時候就像用水和電一樣便利;區塊鏈可以幫助雲端計算平臺上的企業之間實現連通,讓企業協同變得更加容易。更進一步,區塊鏈可以幫助雲端計算實現更加可信的資料要素流轉與管理能力。

1、沒有云的企業做區塊鏈服務非常困難,無論是 BaaS服務還是區塊鏈底層服務,其實都在和雲廠商做結合。以公有鏈來說,大概 90%的鏈節點是部署在公有云上的。雲是基礎,沒有云就意味著節點或區塊鏈服務沒有落地的地方,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正是因為雲,區塊鏈有了更大的靈活性。

2、如今的雲不只是公有云,還有政務雲、金融雲等等,雲已經成為雲資源或 IT 計算資源的通用管理能力。區塊鏈未來無論部署在什麼樣的基礎設施裡都是基於雲的。把雲服務的能力、安全的能力、彈性的能力結合起來才能讓區塊鏈發揮更好的作用。

徐思彥:區塊鏈和雲服務的結合是必選項,必須形成可信資料,以後再雲上進行計算。區塊鏈與AI結合有多方計算也必須透過雲來協同的,所以這是兩種不同的視角,導致大家對產業區塊鏈的核心要素理解不一樣。

雲鏈結合中,雲的作用是資料的協同和流轉的機制和規則,定價需要區塊鏈作為一個基礎設施去配合才能深度挖掘資料的價值。有了資料的基礎設施以後,產業網際網路也可以更深層次的改變各行各業的商業模式和一些新的產業模式。

CSDN:騰訊雲區塊鏈之前更著重於企業端的賦能,那產業區塊鏈的實現能讓個人使用者感受到好處嗎?

邵兵:對於區塊鏈來說,B 端和 C 端使用者都會在鏈上獲得各自的收益。對於騰訊雲而言,之前落地案例大部分以 B 端和 G 端為主,但to B 的目的最終還是落到 to C 身上,我們希望幫助客戶更好地服務他們的使用者,實現 to B 到 to C的變化。

不僅是產業區塊鏈,騰訊也一直在提產業網際網路的概念,這意味著包含兩方面的內容:1.消費網際網路、2.產業網際網路,“先消費再產業”。所謂的“消費網際網路”就是我們在 to C方面積累的能力,從騰訊的角度來說,所謂的產業,指的是我們希望用”消費網際網路“的能力去服務 to B 的產業。區塊鏈發揮的作用是:先把產業 B 端的使用者連線起來,然後利用騰訊積累的 C 端能力將 C 端客戶連線起來,最終實現 to B to C。

CSDN:這本書叫《產業區塊鏈》,那麼產業界對於區塊鏈的應用持什麼態度?對於他們來說,區塊鏈的應用是剛需的嗎?成本方面有何改變?

邵兵:需求肯定是剛需。目前我們看到各行業都有很大的訴求,包括政務、金融、教育、醫療等都提出了一些需求,有些已經落地了。至於是否真正能實現降本增效,要看具體的業務需求和落地方式。

雖然如今區塊鏈熱度很高,但不意味著我們上一個鏈就一定能達到目的。以政務為例,有的地方已經建設了很好的平臺,本身已經打通了業務協同辦理的通道,如果這時候再上鍊,就是“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了;但如果一些企業本身沒有這樣的平臺,我們認為他去上鍊是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一些降本增效的作用的。總結來說:

1、從使用者使用區塊鏈的方式去看是否能真正發揮作用,要和實際業務做結合,不要“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

2、考慮建設成本。區塊鏈的應用首先要滿足實際需要,其次要有合理規劃,避免重複建設,這樣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增效。

徐思彥:我們認為,區塊鏈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是資料的基礎設施。去年年末國家提到資料作為生產要素,資料對提高生產要素是起到成熟的作用的。在各行各業數字化以後,資料的潛力將被進一步挖掘、資料的確權、定價和交易都將是必備環節。所以將區塊鏈作為資料的基礎設施、基礎平臺有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的特性,有助於把數字變成資料資產,把資料進行確權來更好地展現和流轉、協作,可以使資料變成一種由市場配置、各方參與價值分配的資源。

不同技術與產業的結合方式是有區別的。比如這兩年比較火的計算機視覺,它更多地是把計算機視覺這個功能植入不同的場景去應用。而區塊鏈和傳統產業還不單純只是「結合」,更需要在行業基礎上進行模式創新,重塑價值鏈。比如重新設計司法證據的鑑定和維權流程,需要行業專業人士參與設計。

CSDN:《產業區塊鏈》這本書適合哪些人看?

徐思彥:《產業區塊鏈》這本書,面對的群體是比較廣泛的。一類是潛在的、想用區塊鏈推動其行業變革的人,無論是政府、頭部企業還是小公司;另外,如今區塊鏈已經提到了國家戰略型技術層面,也是新基建中的基礎技術,讓更多政策制定者瞭解區塊鏈的作用和潛力也非常重要。

可能區塊鏈科普的門檻相比 AI 或其他技術相對更高一點,所以還是要有一本書闡述從區塊鏈的技術到場景、到它的商業模式的變革潛力,幫助大家去理解區塊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