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Snet:深耕跨鏈服務的前行者

買賣虛擬貨幣
這次我們採訪了IRISnet創始人 Harriet Cao,和她聊了聊近期政策變化帶來的影響,IRISnet的近況,以及他們對公鏈通證價值捕獲的思考。

為便於閱讀,對採訪內容有部分刪減,enjoy:

問:

國家的政策變化這麼大,IRISnet作為一線的專案方,受到了什麼影響?

Harriet:

請讓我先介紹一下我們團隊的背景和一直在進行的工作:

我們的團隊成立於2016年,我們兩位創始人的背景都有企業計算,我原來在IBM研究院,一直做的是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方向,海峰是我們另外一個創始人,他之前在萬向萬雲擔任 CTO,領導區塊鏈雲技術研發。

我們團隊一開始創立的宗旨就是想透過區塊鏈技術解決現實商業環境中的複雜問題,後來發現實踐中,區塊鏈技術還很不成熟,於是在做應用的同時也開始了底層技術的研發。於是形成了一直保持兩條路線: 一橫一縱,橫是指公鏈基礎技術的開發,縱是指聯盟鏈行業的應用落地。

公鏈底層技術我們在跨鏈技術上有許多投入。主要實踐中,我們覺得跨鏈實際上是真正解決區塊鏈技術落地服務複雜問題的一個重要的技術,原先一條大公鏈鏈解決不了的問題,透過跨鏈技術,我們就可以把複雜問題分解了,變得可解了。

聯盟鏈方向也是對我們公鏈技術的一個很好驗證和實踐落地。但聯盟鏈需要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10月24日國家的政策釋出,從巨集觀層面上認可了區塊鏈技術,對我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我們一直在進行的工作獲得了更多的資源支援。

區塊鏈行業今天還是在一個早期階段。它是提供多方協作的信用機器,但聯盟鏈要協調多方業務實體,真正執行起來需要一定的資源整合能力。這種情況下,沒有什麼比在國家層次,政策層面推動幫助這些資源進行融合更為高效。

我覺得1024為中國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一個助推力。這也導致現在周圍的合作伙伴對我們的期待就是要加快速度

問:

政策的影響下,對你們招人會有影響嗎?

Harriet:

感覺還好,有兩個挑戰一直都在:

一是很有經驗的程式設計師不是太多。

二是真的有經驗,好的人才大家都會競爭來搶。

我們團隊主要還是自己培養人才,其實好的技術人才不一定需要在區塊鏈方面有許多經驗,但需要願意接受新的東西,願意學習,並且聰明,有很好的軟體工程底子就是好的人才。參與後他們會發現區塊鏈這個領域是一個非常有趣而且激動人心的創新領域。

我們目前是30個人的團隊,可能還要繼續擴大,因為不管是公鏈的開發需求,還有像聯盟鏈的開發需求,都挺需要我們更快的往前去推進。

問:

介紹下聯盟鏈與公鏈以及私有鏈的區別?

Harriet:

公鏈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開放,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它的安全支撐和維護主要是透過密碼學及通證經濟激勵機制來保證。

聯盟鏈是圍繞解決特定業務需求,多主體組成的封閉的鏈,其准入是需要許可的。一般聯盟鏈裡面會有一個很重要的模組,就是身份認證。聯盟鏈因為有身份認證和KYC管理,所以它的安全是不依靠通證激勵。

關於私鏈這種說法,在我看來,鏈就分為permissionless和permissioned。公鏈是前者,聯盟鏈是後者,所以也有人會把後者叫做私鏈。

問:

聯盟鏈會不會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它可以分層,部分節點是有ID的,另外一部分則不需要KYC和ID系統,任意人員都可以接入?

Harriet:

我們倡導的公鏈和聯盟鏈混合架構透過跨鏈技術聯通,可以解決這樣的需求。公鏈和聯盟鏈所適應的場景不同。比如醫療健康行業,醫療資料對隱私和安全性有非常高的要求。這時聯盟鏈就非常合適,參與方是醫院,保險公司,藥廠,體檢中心等機構。

但如果更偏C端的一些場景,比如互助保險,希望每一個人能夠有更好的良好,能夠自由加入,這時permissionless 的公鏈就更適合。但進行一些資料驗證,就可以透過跨鏈由醫療資料聯盟鏈給出驗證。

現在技術上我們透過跨鏈可以解決公鏈聯盟鏈互操作的問題,但接下來還要期待監管的發展,只有在完善監管體系下,未來企業使用者才有可能參與公鏈互動。

問:

如果聯盟鏈每個接入節點都知道身份,那它與多方共用一套非區塊鏈的傳統軟體有什麼區別?

Harriet:

我們一般的建議是,如果能夠中心化系統解決的話,就不要用區塊鏈,因為確實分散式的系統成本比較高,效率低。

區塊鏈適應的是主體參與協作的業務場景。

比如前一段時間,有社交媒體的聲音質疑天貓淘寶的雙11資料問題。如果天貓淘寶平臺和其他的一些店家,可以共享區塊鏈賬本來記錄交易資訊,這種情況下,淘寶和天貓都可以非常容易自證清白的。同時店家,如果他們需要歷史的交易資料去進行金融融資,有區塊鏈支援,採信的效率就會很高。

所以關鍵的區別是,看要解決的場景是否涉及到多家業務主體之間的協作,這時中心繫統化在系統就不如區塊鏈可以更高效地達成信任。

問:

最近IBC的開發有什麼重要進展嗎?

Harriet:

IBC的進展的階段,完成了兩個很重要的里程碑,一個是在九月中的時候完成了IBC的第一版完整規範。現在在Cosmos的體系當中,我們用go語言來開發,理論上只要支援這個規範,鏈和鏈之間就可以互相通訊的。

另外一個里程碑是,11月初完成了IBC的原型演示開發。這意味著我們IBC的規範之上,重要的模組已經端到端開發完畢。驕傲地誇一下,我們上海的團隊貢獻一個非常重要的模組——跨鏈轉賬的模組,同時承擔這個演示原型的開發,把IBC涉及的重要模組給串起來,給大家提供了實際可執行也有原始碼的原型系統。

但這只是一個原型。接下來會馬上開啟一個測試網 Game of Zones 在真實的大規模分散式環境來驗證。IBC目前只是把最底層的開發完了,上面還有應用層協議需要開發,比如對於跨鏈轉賬多個角色的經濟激勵及懲罰機制還待開發。樂觀的預計是第四季度測試網穩定,然後明年完成Cosmos Hub和IRIS Hub的連結,同期還有對於以太坊和比特幣網路的對接。

問:

現在Cosmos 的跨鏈,如果一個鏈需要進行跨鏈的話,先判斷一下它到底是屬於概率確定性的,還是說最終確定性的,如果是最終確定性的,它就直接是可以作為一個zone跟IBC去對接上的,如果是概率確定性的,它要透過peg zone再接到Cosmos上面,這樣一個理解對嗎?

Harriet:

理解是對的,但是實際實施的時候,比如說就算概率確定性的鏈如何去支援IBC,有可能會發現直接載入IBC模組很難,所以他們還是有可能也會要透過一個peg zone來接入。

問:

我們瞭解到Cosmos似乎側重於通證的轉移,IRIS Hub則側重於跨鏈的資料及計算互動透過跨鏈服務來實現,那麼我作為專案方,在什麼情況下我會選擇直接Cosmos Hub,什麼情況下會選擇去接IRIS Hub呢?

Harriet:

如果有跨鏈資料和計算互動需求,就可以考慮一下 IRIS Hub 提供的iService。但實際對接時,還涉及到生態治理的問題,也不是說一個專案想要接哪個Hub就可以接入那個Hub。

舉個例子,比如圍繞著比特幣,中繼鏈peg zone可能會有多個團隊來實現,作為Hub可能也會去評估一下,哪個是更安全高效,並且對我們的生態是有幫助的,那麼Hub透過治理投票,社羣同意才會接入。

問:

作為一個專案方,為什麼連線IRIS Hub需要鏈上治理同意?

Harriet:

當然需要治理投票決議。作為一個跨鏈的樞紐,需要能夠信任所連結的鏈 Zone發過來跨鏈交易資訊,比如如果該 zone 是一個非常中心化封閉容易被操縱的系統,那Hub 可以透過治理拒絕連結。

問:

如果我作為一個駭客,會不會透過攻擊安全性比較差的鏈,然後透過IRIS Hub將攻擊傳導到以太或比特幣上面?

Harriet:

實際上我認為跨鏈不會傳導不安全因素,相反能夠將一些安全問題更好地侷限在某一個區域zone裡。假如IRIS Hub接入了一個DEX,有人願意使用它,所以他轉了10個ETH過去。這時,DEX被人襲擊了,它確實會影響這10個ETH的價值,但乙太網絡本身還是安全的。

問:

IRIS作為一套跨鏈協議當中一個重要的通證,是怎麼樣捕獲生態當中的價值?它的utility體現在哪裡?

Harriet:

IRIS 通證的utility 價值在共識層,作為質押通證參與POS共識,及網路治理,同時還可以作為交易費。在應用層,還有多種用途,比如發行在IRIS Hub 上發行新資產,或部署服務都要消耗IRIS 通證。這些應用層設計的治理問題,比如服務衝突解決,等也都是透過IRIS 通證來完成的。

問:

我們通常感覺像波卡生態,好像有很多專案在開發,而Cosmos似乎除了IRISnet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專案在開發嗎?

Harriet:

是嗎?大家有這樣的感受嗎?那說明我們的溝通宣傳工作做的很不夠。Cosmos 的開發者生態,現在可能是除了以太坊外最為活躍的了。

其實現在光主網上線的專案除了IRISnet 還有幣安鏈,Kava, IOV 等, 跑測試網的就更多了。Cosmos 官網上有一個連結,現在生態中基於 Cosmos SDK/Tendermint 開發的鏈都超過100 多個專案了。

大家覺得生態不夠活躍,可能是一種錯覺,許多社羣成員也都說我們相對低調。相比較而言,我們可能營銷的聲音弱了一點,主要是專注點和優先順序不太一樣,雖然我們也會做一些市場宣傳,但更看重的是真正的應用生態和開發者生態的落地。

問:

您希望跨鏈或者整個跨生態能做成什麼樣子?

Harriet:

我覺得應該是一個開放的,能夠支援多樣化的需求的跨鏈生態。不管是我們做跨鏈服務樞紐還是做應用,大家都有自己獨有的價值貢獻,能支援生態的各個夥伴達到共贏或多贏的狀態。

問:

未來Cosmos生態裡面會不會有非常多的hub?

Harriet:

肯定是會有的,但是我覺得每個成功 hub都會有自己獨有創新的新價值貢獻給跨鏈生態,否則簡單重複,作為一個後來者是沒有優勢的。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