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八大應用場景

買賣虛擬貨幣

越來越多的平臺型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始重新認識區塊鏈技術,基於區塊鏈底層邏輯、技術、演算法、機制創新各類產品且將之應用於各種“區塊鏈+財資”的場景中,並取得了實效,成為領先的實踐者。

文/董興榮,財資一家(TreasuryChina)原創首發

2016年9月,巴克萊銀行和以色列一家初創公司共同完成了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貿易交易。該筆貿易結算在巴克萊銀行下屬的Wave公司開發的區塊鏈平臺執行完成,擔保了價值約10 萬美元由愛爾蘭Ornua公司向Seychelles Trading Company發貨的乳酪和黃油產品。該系統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無紙化交易,使其在4小時內完成了傳統需要耗時7至10日的交易處理。

傳統進出口貿易交易需要依託銀行信用證結算體系,需要進出口雙方將單據在雙方的銀行和客戶間傳遞,流程繁瑣、效率低下。透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將以往需要紙質化傳遞的單據透過區塊鏈技術加密、記錄,並將電子化的加密檔案在多方間傳遞,過程只需要幾分鐘,整個交易流程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完成。隨著商用的落地,區塊鏈技術將極大變革原有的信用證貿易結算方式。從信用、票據領域率先開展應用,未來將延伸至跨境金融、供應鏈金融、ABS等領域。

近來,央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測試成功;百度聯合發行國內首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ABS專案;阿里旗下螞蟻金服以約8.8億美元對價併購全球知名匯款服務公司MoneyGram(速匯金);騰訊釋出《騰訊區塊鏈方案白皮書》。騰訊金融“全牌照”佈局逐步完成,在完成金融生態閉環建設後,騰訊金融未來的關鍵將應用區塊鏈技術挖掘自身資料資源以及搭建應用場景,如圖。

▲ 騰訊區塊鏈的應用場景示例

目前,區塊鏈的應用已延伸到物聯網、智慧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企業金融等多個領域,將為雲端計算、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資訊科技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有能力引發新一輪的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在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已在數字貨幣、支付清算、票據與供應鏈、信貸融資、金融交易、證券、保險、租賃等細分領域從理論探索走向實踐應用;在企業級市場,區塊鏈技術當前主要應用於企業間的關聯交易、對賬等活動;在物聯網領域,區塊鏈技術可以被用於追蹤裝置的歷史資料,從而協調處理裝置與裝置之間的交易,未來的應用場景包括對分散式光伏、水電錶、電子病歷等領域大資料的記錄、儲存及管理。

應用場景一:區塊鏈+清算、結算

在清算和結算領域,不同金融機構間的基礎設施架構、業務流程各不相同,同時涉及很多人工處理的環節,極大地增加了業務成本,也容易出現差錯。傳統的交易模式是雙方各自記賬,在交易完成後,雙方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賬。而且由於資料是對方記錄,真實性難以保證。而區塊鏈上的資料是分散式的,每個節點都能獲得所有的交易資訊,一旦發現變更可通知全網,防止篡改。更重要的是,在共識演算法的作用下,交易過程和清算過程是實時同步的,上家發起的記賬,必須獲得下家的資料認可才能完成交易。最後,交易過程完成了價值的轉移,也就同時完成了資金清算,提高了資金結算、清算效率,大大降低了成本。

在此過程中,交易各方均可獲得良好的隱私保護。例如,網際網路銀行微眾,它的合作方式是聯合放貸,資金的結算、清算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其與華瑞銀行聯合開發了一套區塊鏈應用系統, 可用於兩家銀行微粒貸聯合貸款的結算、清算。

應用場景二:區塊鏈+跨境支付

在支付領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成本及爭議解決的成本,從而顯著提高支付業務的處理速度及效率,這一點在跨境支付領域的作用尤其明顯。

當前跨境支付結算,每一筆匯款所需的中間環節不但費時,而且需要支付大量的手續費,其成本和效率成為跨境匯款的瓶頸。透過區塊鏈的平臺,不但可以繞過中轉銀行,減少中轉費用,還因為區塊鏈安全、透明、低風險的特性,提高了跨境匯款的安全性,以及加快結算與清算速度,大大提高了資金利用率。未來,銀行與銀行之間可以不再透過第三方,而是透過區塊鏈技術打造點對點的支付方式,實現全天候支付、實時到賬、提現簡便且沒有隱形成本,也有助於降低跨境電商資金風險及滿足跨境電商對支付清算服務的及時性、便捷性需求。

根據麥肯錫測算,從全球範圍來看,區塊鏈技術在B2B跨境支付與結算業務中的應用可以使每筆交易成本從約26美元降低到15美元。降低的11 美元成本約有75%為中轉銀行的支付網路維護費用,25%為合規、差錯調查費用以及外匯兌換成本。

應用場景三:區塊鏈+數字票據

票據業務領域。現階段票據市場面臨幾大問題:首先,票據的真實性有待商榷,假票、克隆票層出不窮;其次,劃款不夠及時,票據到期後,承兌人未能及時地將資金劃入持票人的賬戶;再次,由於票據的審驗成本及監管對銀行時點資產規模的要求,市場上催生了眾多的票據掮客、中介,使得不透明、高槓杆錯配、違規交易等現象並不少見。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的時間戳和全網公開的特效能夠有效防範傳統票據市場“一票多賣”、“打款背書不同步”等問題,降低了系統中心化帶來的運營和操作風險,還能借助資料透明特性促進市場交易價格對資金需求反映的真實性,控制市場風險。

▲ 區塊鏈技術與票據融資的結合

票據業務透過區塊鏈技術可以搭建一個可行的交易環境,避免資訊的互相割裂和風險事件。在資料上,有效保證鏈上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在治理上,不需要中心化系統或強信用中介做資訊互動和認證,而是透過共同的演算法解決信任問題;在操作流程上,不僅反映了票據的完整生命週期,還從發行到兌付的每個環節視覺化,確保票據真實性;在風控上,監管機構可以作為獨立的節點參與監控資料發行和流通全過程,實現鏈上審計,提高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例如京東金融,透過區塊鏈技術,所有參與方在票據平臺上的交易、查詢等業務操作需要使用私鑰進行認證與資料加密。此外,會員等級和票據資產上鍊都有嚴格稽覈,避免篡改,不僅提高了管理效率,還極大地降低了信用風險,如圖6。

目前區塊鏈票據產品可以實現的功能包括供需撮合、信用評級、分散式監管、資料存證和智慧交易等。

應用場景四:區塊鏈+供應鏈金融

在供應鏈金融上,區塊鏈將分類賬上的貨物轉移登記為交易,以確定與生產鏈管理相關的各參與方以及產品產地、日期、價格、質量和其他相關資訊。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擁有分類賬的所有權,也不可能為牟取私利而操控資料。加上交易進行過加密,並具有不可改變的性質,所以分類賬幾乎不可能受到損害。同時,透過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業務將能大幅減少人工的介入,將目前透過紙質作業的程式數字化。所有參與方(包括供貨商、進貨商、銀行)都能使用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分享檔案並在達到預定的時間和結果時自動進行支付,極大地提高效率及減少人工交易可能造成的失誤。

應用場景五:區塊鏈+資產證券化ABS

依靠區塊鏈去中心化、開放性、共享性的特徵,區塊鏈證券交易系統可以提升證券產品的登記、發行、交易與結算效率,並有效保證資訊保安與個人隱私。例如,百度金融透過大資料風控和黑名單篩選,進而識別出一些常規風控手段難以發現的“問題”資產,並透過區塊鏈技術,加強對資產的篩選、評級、定價能力,實現底層資產質量透明度和可追責性。

如百度聯合發行國內首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ABS專案,發行規模達4.24億元。區塊鏈技術的運用為其提升了專案的效率、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去中心化儲存、非對稱金鑰、共識演算法等技術有助於打造系統的去中介信任、防篡改、交易可追溯等特性。針對參與的金融機構節點暫時較為有限的情況,百度將區塊鏈演算法做了相應改造,應用了百度安全實驗室的協議攻擊演算法,透過百度極限事務處理系統降低交易成本,結合人工智慧、聯盟鏈等技術實現ABS全生命週期管理,透過許可權管理及非對稱加密保證節點資訊保安。

應用場景六:區塊鏈+徵信

徵信市場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傳統徵信市場面臨資訊孤島的障礙,如何共享資料充分發掘資料蘊藏的價值,傳統技術架構難以解決這個問題。區塊鏈技術為徵信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首先,提高徵信的公信力,全網徵信資訊無法被篡改;其次,顯著降低徵信成本,提供多維度的精準大資料;最後,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打破資料孤島的難題,資料主體透過某種交易機制,透過區塊鏈交換資料資訊。實現這種高效的徵信模式,還有業務場景、風險管理、行業標準、安全合規等一系列問題要解決。

應用場景七:區塊鏈+資產託管

典型的託管業務流程往往涉及多方,同時由於單筆交易金額大,各方都有自己的資訊系統,交易方以往大多依託於電話、傳真以及郵件等方式反覆進行信用校驗,費時費力。郵儲銀行採用超級賬本架構將區塊鏈技術成功應用於實際的生產環境中,實現了資訊的多方實時共享,免去了重複信用校驗的過程,將原有業務環節縮短了60%至80%。另外,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和加密認證的屬性,確保了交易方快速共享必要資訊、保護賬戶資訊保安。低成本地解決了金融活動中的信任難題,為多方交易帶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信用的高效交換。

應用場景八:區塊鏈+使用者身份/賬戶識別

在使用者身份識別領域,不同金融機構間的使用者資料難以實現高效的互動,使得重複認證成本較高,也間接帶來了使用者身份被某些中介機構洩露的風險。在傳統方式下,KYC是非常耗時的流程,缺少自動驗證消費者身份的技術,因此無法高效地開展工作。在傳統金融體系中,不同機構間的使用者身份資訊和交易記錄無法實現一致、高效地跟蹤,使得監管機構的工作難以落到實處。賬戶認證要求保護使用者隱私、保障賬戶安全,這就意味著要求極高的標準化程度和加密技術。每日數以十億計的使用者數和更多的賬戶數等待驗證,則要求更高的自動化程度。同時,證明身份的資質證明也是名目繁多,真偽難辨。

區塊鏈技術可實現數字化身份資訊的安全、可靠管理,在保證客戶隱私的前提下提升客戶識別的效率並降低成本。區塊鏈透過程式化記錄、儲存、傳遞、核實、分析資訊資料,可省去大量人力成本、中介成本,提高準確性和安全性,所記錄的信用資訊更為完整、難以造假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