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衝、影響和寬度(PIB):用於評估加密貨幣和代幣的簡單度量框架

買賣虛擬貨幣
在區塊鏈領域,加密貨幣和代幣的估值一直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話題。目前人們已經提出了許多方法和公式。然而,在我看來,還沒有任何東西被普遍接受或成為一個事實上的標準,就像被廣泛接受的“每股收益”(EPS)是傳統金融市場所堅持的共同衡量標準一樣。在開始設計模型和方程之前,我認為我們需要對“輸入資料”的基本單位有一個良好的可視性,這些基本單位可以用來構造這樣的公式,或者開發定量方法。去年,我列舉了一些用於量化使用的區塊鏈指標。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在這裡,我將9個度量標準組織為基本的度量標準,並在此基礎上構建評估框架。我著重於將可視性引入到很少的度量標準中,這些度量標準絕對要清晰,因此,它們在釋出時不能有歧義。我認為,這個行業需要準確的資料點,這是無法質疑的(類似於每股收益的類比)。例如,一個公司公開發行的股票的數量是已知的,並且可以被信任為真實的數量。這就是為什麼每股收益的數字是可信的,無可爭論。分析師決定預測某隻股票的每股收益倍數,以獲得市值,這是一個主觀數字,將在以後選擇。這就是為什麼對於區塊鏈部門來說,作為一個起點,我們需要更少但更重要的資料點,而不是一堆沒有頭尾的度量標準。此外,圍繞度量標準的語言應該是清晰的、非技術的、易於理解的。

下面是我列出PIB名稱下組織的基本資料點的嘗試,引用了以下描述子類別:脈衝、影響、廣度。

在量化方法領域,有輸入和輸出。有因果活動,也有結果效應。我提議的這些度量標準屬於“輸入”和“因果”類別,這意味著它們可以用於各種分析方法,以獲得結果輸出。

脈衝

這類指標與網路操作背後的動態有關。

P1活動節點的數量

節點是區塊鏈的基本本機單元。
為基礎對等網路提供服務的節點數量是多少?

P2節點的所有權分佈

分散化是一個關鍵屬性,可以認為更均勻的所有權分配對網路的未來健康狀況更有利。
操作中節點的所有權分佈是什麼?

P3交易速度

儘管公共區塊鏈(以及許多dApps)並不以它們的交易速度而聞名,但交易的最終完成速度是衡量區塊鏈或應用程式實際吞吐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影響

在這一類別中,我們將研究加密貨幣背後的金融和經濟方面。

1. 交易量(以法定面額計算)

在這裡,我們需要明確區分“貨幣到貨幣”交易(C2C)和“鏈上”交易(on-chain transactions)之間的區別。在C2C中,使用者只是用一種加密貨幣交換另一種加密貨幣(I1a)。收入/支出、GAS成本、賭注成本等(不包括採礦或採礦活動的本地收益(I1b)。這裡,I1 = I1a + I1b。

2. 鏈上的收入

這些是來自採礦或與獎勵相關的分配的收入。

3. 錢包的價值

在所有發行的錢包中,當前持有的法定貨幣計價的價值是多少?還包括使用者錢包和非使用者錢包之間的分割。這裡,I3 = I3a(使用者)+ I3b(非使用者)。

廣度

廣度屬於可用的加密貨幣。它與上市股票的數量(流通股、限制股、已發行股)最為接近。

B1流通單位
流通中的加密貨幣單位的總數是多少?(均由使用者或投資者持有)

B2單位數量
未授予、未鑄造或尚未發行的單位數量是多少?(公佈歸屬時間表是有用的)

B3錢包數量
應該對使用者和非使用者持有的錢包進行區分。使用者包括需要使用代幣或底層加密貨幣執行程式的應用程式終端使用者或開發人員。這裡B3 = B3a(使用者)+ B3b(非使用者)。

我的觀點是,在構建估值模型之前,我們需要從上面的度量開始。一旦這些數字可用,任何分析師都可以決定用什麼方程來擬合它們,給它們什麼倍數或權重,以及如何構造各種方法來得出有意義的比較指標。這些可以應用於區塊鏈協議、網路和應用。

我鼓勵加密貨幣專案、區塊鏈、分析師和資料站點(我在這篇部落格文章中向其中一些站點提供了一個列表,這些站點都是分散式的應用程式)來幫助我們輕鬆地獲得這些資料,這樣我們就不必花時間去尋找它們。每個發行方都有責任確保他們的資料是可見的,並且容易用完整性來度量。

當然還有其他的度量標準,但是我相信這些是可以建立在差異化分析之上的。幾乎所有其它的都可以是上面這些數的導數。許多其他的區塊鏈/協議度量是虛榮心度量,不值得進行比較研究。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將提出一些值得考慮的有意義的導數比率,就像EPS是一個有意義的比率和參考點一樣。像往常一樣,我歡迎你們提出對提議的PIB框架的所有反饋。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