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應該選擇黃金還是比特幣?

買賣虛擬貨幣

今天我們節目的話題是:

《避險,應該選擇黃金還是比特幣?》

從走勢的相關性,到屬性的一致性,都不難發現黃金與比特幣的高度相似,所以…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全部都要!

以下內容為音訊文字版~閱讀時間約7分鐘

自人類有歷史以來,黃金就是重要的價值尺度,從19世紀開始,到佈雷頓森林體系奔潰前,主權貨幣的本質都多為金本位制,直至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明確黃金的非貨幣化,黃金才算是轉型成資產。而因為其抗通脹,抗風險的特性以及數千年的共識基礎,如今的黃金也早已穩坐“避險資產”頭把交椅。

而比特幣自誕生之日起,就被稱之為“數字黃金”,因為從流通、保值、儲存、記賬、稀缺、難以複製等多個屬性看,比特幣和黃金都具備高度的相關性,雖然關於比特幣是否是貨幣的爭論一直喋喋不休。

但實際上,從比特幣被稱呼為“數字黃金”的那一刻起,其資產屬性就已經被確定,或者說比特幣的資產屬性已經遠遠高於其貨幣屬性。

圖片來源:pixabay

正方:比特幣是避險資產

正方同學認為:

資料顯示自2019年7月至今,比特幣和黃金價格走勢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性,嘿,漲跌都一樣了,那,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這種正相關還在不斷提升。而在比特幣減半後,其稀缺性甚至已經超過黃金,黃金能做的任何事情,比特幣能做的更好,過去黃金所扮演的角色未來將由比特幣來扮演,其中就包括滿足市場的“避險需求”。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當年各個國家金本位制貨幣體系奔潰的主要原因就是防止黃金外流,而50年前佈雷頓森林體系也是因為美金換不了黃金而解體。

也就是說,黃金避險能力的前提是某些國家不耍流氓,而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屬性,可以有效對沖地緣政治及霸權主義帶來的危機,實際上比特幣已經在應對通貨膨脹、某大國經濟制裁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受益國包括委內瑞拉、阿根廷、塞普勒斯、伊朗等。作為一個價值儲存手段,比特幣對沖貨幣貶值的方面比黃金做的更好。

著名的比特幣投資公司,灰度也提及:

“雖然比特幣作為一種可投資資產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但我們已經找到了能證明比特幣可以在全球流動性危機中,尤其是那些導致隨後貨幣貶值的危機中充當對沖工具的證據。”

反方:比特幣沒有避險價值

反方同學認為:

首先,正方同學關於正相關描述其實是個邏輯謬誤,叫做假性因果,不能因為因為比特幣和黃金在某個時間呈正相關就判斷比特幣是和黃金一樣的避險資產,更不能說因為比特幣和黃金一樣都是稀缺的,所以也能抗通脹,黃金相對穩定的價格來源於世界性的主流共識以及機構政府持倉量。而比特幣動輒40%的大幅波動明顯不會成為機構的主要持倉,任何專業投資者都不會認為大幅波動的資產能承擔避險工具的職能。

如果正方還堅持比特幣能避險,那麼我們再對比一下影響比特幣和黃金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影響黃金的主要因素是全球經濟狀況、世界政局、通貨膨脹等,而影響比特幣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媒體曝光度、政策訊息、資金流入、減半等。

就在5月,黃金達到2012年開始到現在的新高,1765.26美金/盎司,本質原因就是美聯儲3月23日開啟無限量QE(量化寬鬆),開始印鈔票,黃金大漲可以視為,機構投資者在為將來可能到來的通脹做準備。

而比特幣從3月12日大跌後,現在價格雖然也已經成功翻倍,但是,其大漲的原因確實因為比特幣減半、USDT大規模增發、市場情緒等多種因素共同推動導致。連漲跌的機制都不一樣,又怎麼推匯出相關性?人類和大猩猩基因就差1%,物種一樣嗎?老婆餅和老婆就差一個字,一樣嗎?

所以,黃金避險不代表比特幣也避險。黃金的避險屬性是目前的任何資產都替代不了的!

這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無解辯題。

這個辯題其實也缺少了一個必要條件,脫離外部環境談避險的都是耍流氓,連險從何處來都不知,辯題說了半天其實都是雞同鴨講。

避險避險,總該知道避的是什麼險吧?有同學要說了,不就是資產貶值、錢還不值錢嘛!乍一聽,貌似還真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資產貶值和貨幣貶值是相反的,他們代表的是市場的不同階段。

目前肆虐的流動性危機,是指流動性的枯竭,具體可以表現為資產價格下降到其內在價值之下,或者金融機構外部融資條件惡化,或者金融市場參與者數量的下降,或者金融資產交易發生困難等等……

說人話,就是市場的參與者沒錢了!公司沒現金了!然後大家的貨啊、產業啊、通通虧本處理,結果這種恐慌式的拋盤卻沒有接盤俠,市場流動性急劇下降,然後就陷入了暴跌-拋售-流動性下降-再暴跌-再拋售-流動性再下降的死迴圈,於是我們看到了美股的連續熔斷、避險貨幣統統失去了避險屬性,黃金也開始跟跌,投資者都明白這個時候現金才是最重要的,要不計代價賣出資產換回現金。

所謂現金為王,就是第一個階段的唯一解答,這個時候是資產貶值。

口袋情報社

而隨著美聯儲及其他央行採取量化寬鬆行動後。流動性危機也會逐漸被糾正,市場流動性得以恢復,但此時量化寬鬆也導致貨幣供應量的持續增加,通縮可能瞬間轉向快速且劇烈的通貨膨脹,於是避險資產就將成為投資者的選擇之一。

這就是金融危機的第二個階段,再之後,與避險資產相對的風險型資產也將逐步回升,此時的風險型資產將成為吸引流動性的重要標的,消費與內需擴大,但與此同時,通脹也會緩慢到來。這個階段才是貨幣貶值。

所以投資者並不是單純的投資避險資產,而是根據市場的不同週期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選擇不同的避險方式或者避險方式組合。

黃金適合長期持有,只要你能忍受流動性危機下的大跌,比特幣是避險,風險各一半,在流動性危機下它是風險資產,跌幅也更大,而在量化寬鬆的階段則會變的上躥下跳,在未來可能到來的通脹階段,其收益也許會遠超於其他避險資產。

所以於避險資產,幹嘛非要做選擇呢,作為一個成年老韭菜!在下,全都要!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