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央視調查三問區塊鏈 代幣與泡沫何所指?

買賣虛擬貨幣

核財經APP5月24日報道 5月22日晚上9點左右,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以“聚焦代幣市場亂象”為題,再一次對數字貨幣市場進行了報道,其中揭秘了幣市三大亂象:暴富夢讓“幣市”依舊火爆,“空氣幣”頻現,新發行代幣增加30多倍,名人站臺,跌漲遊戲輕鬆圈錢。

在本次央視新聞中,透露出哪些重要資訊?現在加密貨幣市場明顯有泡沫,但這個泡沫究竟在哪裡?如何避免這些泡沫?代幣交易所監管如何破局?就這些問題,核財經APP對出現在央視節目中的專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協創中心研究員李虹含進行了專訪。

核財經APP: 在央行去年9月的檔案中,把代幣發行融資明確為:“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而目前,國內的“虛擬貨幣”投資者買賣代幣的行為仍然大量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如此之熱是為什麼?

李虹含:區塊鏈的賺錢效應更加明顯,比股市等傳統投資品的收益更高,吸引了更多資本和人力投資進入。

核財經APP:在新增的大量幣種中,泡沫正在不斷增加。這個泡沫究竟在哪裡?如何避免這些泡沫?

李虹含:泡沫在於投機,大量投機者投資區塊鏈為了賺取不切實際的收益。

核財經APP:一些背後其實沒有任何真實專案的代幣,依然被市場接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您如何看待“空氣幣”?

李虹含: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數字資產行業已經佔據網際網路金融的半邊天。不少報道也已證明大量玩家在數字資產中受益匪淺。而任何專案都要做早期,越早進入越能得到巨大的收益,這個誰都知道,所以就導致了“空氣幣”頻現。

核財經APP:大量不同種類的代幣發行,背後有一個什麼樣的邏輯為之背書?

李虹含:國內的交易平臺,尤其是主要的交易平臺,上線的交易幣種相對比較少,目前來看比原來豐富了很多,比如說火幣、OKEX,它們上線的幣種都已經超過了100種。投資者的熱情不減,代幣發行融資層出不窮的背後,在專業投資者看來,這個市場已經出現明顯的泡沫,投資者選擇代幣的時候得要考慮專案本身是否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核財經APP:交易所掙錢花樣多。您瞭解的主要有哪些花樣?

李虹含:數字貨幣交易所是數字貨幣產業鏈中盈利能力最強的環節,交易所的盈利方式多種多樣,據測算,幣安等頭部交易所的交易手續費年收入可達10億美元。

當前,全球數字貨幣單日總交易額約800億元人民幣,僅為2018年年初巔峰期的1/6。在全球範圍內,仍能產生交易額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共有188家。其中日交易額高於10億元的頭部交易所僅14家,而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的合計有82家,在所有交易所中佔43.6%,許多交易所面臨入不敷出的境況,部分小型交易所已經解散,數字貨幣交易所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核財經APP:3月30日某交易所的回滾行為本身就是一個操縱市場的行為,這說明了什麼問題?代幣交易所監管如何破局?

李虹含:回滾交易本身就是一個操縱,說明了現在的交易所,整個是沒有監管的,非常亂,目前全球範圍內,對數字貨幣交易所都沒有明確的監管。與此同時,和現在處於強監管之下的股市,偶爾也會發生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的事件一樣,沒有明確監管的代幣交易所,也面臨很多涉嫌操縱市場的質疑。

相關資料:

一、數字貨幣交易所的定義

數字貨幣交易所是指進行數字貨幣間、數字貨幣與法幣間交易撮合的平臺,是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流通和價格確定的主要場所。

與傳統證券交易所相比,數字貨幣交易所除撮合交易之外,還承擔做市商和投資銀行的角色。交易所的做市商角色能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交易所從中賺取交易差價。交易所的投資銀行角色為數字貨幣提供發行、承銷等服務,交易所從中收取上幣費,或者以交易所社羣投票的形式收取保證金。

二、數字貨幣交易所的分類

目前絕大多數數字貨幣交易所都是中心化的交易所,可分為法幣交易所、幣幣交易所、期貨交易所等。去中心化交易所是針對中心化交易所存在的諸多弊端,以及對區塊鏈去中心化共識的實踐而產生的交易所。

目前有三種中心化交易所:

(一)法幣交易所

法幣交易所允許使用者將法幣轉換為數字貨幣,由於涉及當地的銀監法規,一般法幣交易所可以交易的法幣種類比較有限,目前全球共有23家數字交易所開通法幣交易且有交易額產生。法幣交易所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場內交易所如Coinbase、K網等,場內交易所是指可以直接透過信用卡或者銀行轉賬從交易所購買數字貨幣的交易方式。

第二種被稱為場外交易所,包括火幣網、OTCBTC、Gate等。場外交易所是使用者透過交易所撮合與另外一名使用者在交易所以外完成數字貨幣支付的交易方式。

(二)幣幣交易所

幣幣交易所允許使用者將已經擁有的數字貨幣轉換成其他數字貨幣,整個交易過程不涉及任何法幣。因為受到的監管相對較松,主流的數字貨幣交易所都開通此項功能。

例如:透過BTC兌換ETH,或者BTC兌換其他類別的數字貨幣

(三)期貨交易所

期貨交易風險高,允許槓桿交易,受到各地法規的監管更加嚴格。並且交易門檻高,受眾面相對較小。目前全球僅9家數字貨幣交易所開通期貨合約業務且有交易額產生。BitMEX是純期貨交易所,也是交易量最大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日交易量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三、數字貨幣交易所的商業模式

(一) 數字貨幣交易所的盈利模式

數字貨幣交易所主要透過收取交易手續費、專案上幣費,以及數字貨幣做市商業務賺取差價等方式盈利。

許多數字貨幣交易所還發行平臺幣作為融資手段和交易所社羣生態的通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發行平臺幣的交易所超過20家,包括幣安的BNB、火幣的HT、OKEx的OKB,KuCoin的KCS,Dew的DEW等。  

1、收取交易手續費

交易手續費類似於股票交易過程當中交易的轉讓費用,免手續費的交易平臺是不存在的,交易平臺主要依靠交易手續費來賺錢。

目前所知的很多平臺都是千分之二的交易手續費,而部分剛剛開立的交易所是千分之一,或者有部分免手續費的時間,相對手續費可能比較低。

2、專案上幣費

在目前國內“炒幣者”的交易中,主要方式為投資者使用現金進行場外交易購買“法幣”(即在特定數字資產交易所中被認可的流通虛擬幣),再透過法幣購買該數字資產交易所中某一發行方發行的代幣。

代幣發行方而言,在數字資產交易所中發行一款虛擬幣的模式,類似於在交易所發行新股。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目前對代幣的發行沒有監管,因此投資者無法分辨發行方是否在做非法套現。

在全球範圍內,每天都有新增的數字貨幣幣種,都想要進入公開市場的交易所進行交易。相對於國內的股市審批制度,數字貨幣的上市交易並沒有審批環節,只有交易所收取一部分的“上幣費”。

目前一種代幣想要在交易所發行交易,發行成本主要有三部分組成,第一個就是上幣費,不同的交易所的費用不同;第二個就是空投福利,代幣發行方需要拿出一部分代幣給交易所,用於吸引投資者註冊投資,類似於P2P中的“羊毛”;第三部分就是交易所會要求以低價格投資一定比例的代幣。

對於代幣費的收取規模,據記者瞭解不同的交易所收費標準不同,有收取幾百萬元人民幣的,也有收幾百個比特幣的,但都在百萬級以上。

隨著投資者對海外炒幣的熱情高漲,大型數字資產交易所幾乎每天都有新幣上線,交易所的收入中很多來自於專案上幣費。

3、數字貨幣“做市商”業務賺取差價

數字貨幣市場火爆,另外一個原因是交易的要提供代幣交易的流動性,做市是要提供流動性,許多數字貨幣價格的暴漲,交易所充當了幕後推手。

由於交易所要充當做市商的角色,透過與不同對手方買賣交易賺得差價,而交易所在許多數字貨幣代幣上交易所時均會要求繳納一部分的代幣做為支援該幣種流動性做市的保障費用。

而這部分代幣對交易所而言是沒有成本的,所以交易所在做市過程當中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數字貨幣交易所做市商,透過不斷買賣,創造流動性,充當做市商,同時賺取業務差價。

(二)平臺幣的功能

數字貨幣的交易所本身也是創業團隊,他們發放平臺幣換取BTC、ETH之後,到二級市場上賣掉,可以換回法幣,支援數字貨幣平臺發展。

同時,平臺幣主要有以下功能:(1)手續費折扣;(2)享受平臺分紅;(3)上幣投票;(4)平臺回購之後變成法幣;(5)作為平臺交易的基礎貨幣,增大流通性;(6)享受數字貨幣平臺的專項活動,透過使用平臺幣支付活動費用;(7)成為平臺燃料(交易手續費的支付代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