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從10萬到100萬地址數,有人說要吸引更多使用者,要專注於投機

買賣虛擬貨幣

上週一份報告稱,defi的使用者數已經達到了100萬,defi 這個新興的金融垂直行業在快速發展,要想獲得廣泛的成功,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defi 使用者從10萬到100萬,那麼從百萬使用者到千萬,或者上億使用者,那麼 defi 需要做什麼呢?

一、玩defi地址數,從十萬到百萬

根據資料網站dune analytics的一份報告顯示,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系統中的參與者中,現有超過100萬個獨立的eth地址,而2019年12月6日只有9.1萬個地址,同比增加了10倍以上。

玩 defi 地址數突破100萬,這能成為 defi 發展道路上的程碑嗎?或者說 defi 成為被廣泛採用的標誌嗎?

在dune analytics的報告中,這100萬地址數來源於統計曾經利用過uniswap、compound和aave等主流的defi協議的地址總數。報告指出,不能將 "使用者 "解釋為 "唯一地址",這意味著第100萬個地址大關可能並不像那麼牛。

因為,許多defi使用者在eth 上操作 defi 進行交易等操作時,許多人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通常會用多個地址,比如筆者就有6個以上錢包地址,進行 defi 互動操作。因此,將 "地址 "與 "使用者 "混為一談,可能會導致得出一些不準確的結論。

defi 實際參與的玩家數,肯定遠低於100萬獨立地址數。實際情況可能是,獨立使用者數量為10-15%的獨立地址數,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指標。

因此,讓defi真正打破邊界,走向主流,defi 還有一段路程要走。

那麼 defi 在傳播和推廣策略上,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呢?

二、defi 從投機者出發,轉化為參與者

在幣圈,時常聽到,本來是來擼個毛,沒想到擼成了信仰者。

那麼defi將如何能真正做大100萬使用者,甚至更多呢?

某服務defi 專案創始人flynn 說到:吸引更多的使用者的第一步將是一個 "專注於投機的殺手級應用"。

關於這點,在跟社群朋友聊天是說:你為啥玩 defi,是因為好用嗎?對方哈哈哈一笑。玩 defi 都是來掙錢的,或者為了更好地在 defi 中賺錢,深入玩 defi。

從長遠來看,找到激勵使用者參與defi的治理和基礎設施層要素的方法,才是可持續成功的關鍵。

許多使用者瞭解如何在uniswap或聚合器上進行交易,但並不瞭解這些協議是如何執行的。所有在uniswap上交易的地址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曾經提供過流動性。所有在compound上提供資產以賺取利息的人來說,只有一小部分人借貸過。

如何推動defi真正的採用?需要將使用者一步步引入兔子洞,從投機者變成defi經濟的參與者。

而這種變化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真正參與者構成的網路對使用者進行教育。

三、defi 面向不同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dao工程和區塊鏈實驗機構curve labs的聯合創始人patrick rawson表示,defi目前的使用者體驗是為非常特定的人群定製的。

這個人群特點是:他們偏向於男性,偏向於年輕,偏向於想要賺取利潤......,他們偏向於精通技術,要求任何能讓他們獲得最大利潤的東西。

rawson 認為,如果 defi 真正希望 "為無銀行賬戶的人提供銀行服務",並觸及 "最後1英里 "的使用者,他們可能不得不考慮新的推廣策略,即能夠更好地賦予使用者尋求理想結果的權力。

其他不同使用者的特徵,比如年齡較大、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女性、有家庭、不懂技術,這個使用者會不惜犧牲其他一切來要利潤嗎?不會,她可能對周圍的環境更感興趣,她對家人的健康和幸福感興趣。她想要的是能造福當地社羣的defi,而不是不惜一切代價最佳化利潤的defi。

羅森說:defi 要完成這一轉變,須根據 "反映當地價值的本地化制度結構 "來調整。他提供的一個例子是sarafu信貸,這是肯亞的一個 "社羣貨幣 "實驗,以前與bancor合作。

因此,將利潤放在首位可能是宣揚 defi 福音的一種限制性方式,是生態系統的現有參與者與朋友和家人討論defi的方式,也將在面向未來的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當不止於關注價格,還要更多的是關注加密網路和 defi 如何成為構建組織的新方式。

也就是說,defi 要從百萬使用者發展到上億使用者。首先,需要投機屬性,吸引使用者關注,把投機者轉變成 defi 經濟的參與者;其次,根據不同人群特徵的需求,定製化服務,用 defi 新方式提供更好的服務。

作者:andrew thurman

原文: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a-million-down-a-billion-to-go-how-does-defi-reach-mass-adoption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