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元大陸的IPO:員工超2500人,二季度虧3億美元,中金保駕

買賣虛擬貨幣

經過諸多波折後,位元大陸終於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這一次,這家加密貨幣生產企業採取了和小米、美團一樣的同股不同權的上市方式。

不過,這份招股書,也暴露了位元大陸自身的一系列風險,這些風險此前一直也被各界關注。


二季度虧損約3億美元

根據招股書資料,位元大陸從2015至2017年淨利潤分別為0.486億、1.136億和7.014億美元。

經調整後,2017年位元大陸淨利潤達9.53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上半年位元大陸營收為28.5億美元,淨利潤7.43億美元,同比增長794.8%,經調整淨利潤也高達9.5億美元,經調整EBITDA為11.23億美元。

但華麗的資料背後,也引證了以前Blockstream CSO Samson Mow在推特上的爆料,位元大陸2季度遭遇了虧損。

根據位元大陸Pre-IPO輪的投資概要顯示,位元大陸在2018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已經達到了11億美元,保守估計,該公司2018年全年的淨利潤可能會達到22億美元。

按照這個標準,這就意味著位元大陸在二季度大約虧損3億美元左右。

究其原因,一方面這是由於加密貨幣減值損失超過1億美元,另一方面則是礦機帶來的虧損。

在招股說明書中,位元大陸非常坦誠地揭示了戰略錯誤:2017年繁榮的加密貨幣市場讓位元大陸誤判了市場,因此向生產合作夥伴下了大量訂單以應對預期的強勁銷售增長,然而2018年二季度,熊市而至,礦機價格下跌,銷售增長緩慢。

同股不同權,詹克團仍是最大股東


在股權結構上,位元大陸也將採取同股不同權制度,成為暨小米、美團之後的香港第三家同股不同權公司。

位元大陸股本包括A類股份及B類股份。對於提呈股東大會的任何決議案,A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一票,而B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十票。

同股不同權的好處在於有助於創始團隊對公司掌握絕對控制權,但是壞處在於,一旦實際控制人出現未知風險,將會對上市公司主體造成更嚴重的打擊,參照京東的劉強東(注:劉強東佔股15.8%,擁有京東80.2%控制權)。

根據IPO前股東結構顯示,詹克團旗下基金持有39.9億股B類股份,持股比例為36%股權,為位元大陸最大股東。吳忌寒旗下基金持有22.4億股B類股份,佔股20.25%為第二大股東。第三大股東為位元大陸員工平臺,持股為18.47%。

很多人可能對這一結果大感意外,但事實上從位元大陸創立之處,詹克團就一直掌握絕對控股權,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在變為單一境外控股公司之前,詹克團的持股比例高達61%,遠超吳忌寒。

吳忌寒一直被稱為是位元大陸的創始人,但令人奇怪的是位元大陸創立之時的股東名單裡沒有他,直到2014年11月,吳忌寒才進入股東名單,當時持股僅為0.79%。


投資Opera 打臉淡馬錫

此次遞交招股書之前,位元大陸在今年曾進行過兩輪融資,分別為2.93億美元,4.42億美元。

此前,傳言騰訊、軟銀、淡馬錫、中金參與了位元大陸pre-ipo輪融資,不過後來均遭到了否認。但是在招股說明書的股權架構中,我們卻發現其中一家公司的身影,那就是公開否認有參與位元大陸投資的淡馬錫。

在股東名單中,有這樣兩家公司:


而在附註中,發現他們同屬於Temasek Holdings (Private)Limited,也就是淡馬錫公司。

在融資的同時,位元大陸也在積極對外投資,僅2018年上半年就進行超過30項投資收購。其中就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opera瀏覽器。

CO-CEO制度與26歲的執行董事


在招股說明書的董事介紹中,吳忌寒和詹克團均是執行長,這就是位元大陸獨特的CO-CEO制度,也就是兩個執行長並存。

這本身是一個具有相當風險的設計,除非兩人完全達成共識,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否則很容易因為意見不合,陷入內耗之中。


除了兩位聯合創始人,其餘的兩位執行董事都頗有神秘感。

劉路遙,前中金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在他身上,似乎看到了柳青的影子,投行出身,“嫁入”企業,並且在IPO前夕火速入職CFO一職,聯想一下中金公司為位元大陸上市獨家保薦人,似乎可以讀懂劉路遙在其中承擔的重要角色。

而另一位90後高管葛越晟則更加神秘。

2014年,本科畢業一年,年僅22歲的葛越晟便以高管身份加入位元大陸,天眼查資訊顯示,在2014年1月份,葛越晟就已經是位元大陸的法人代表、董事長,隨後才將法人代表轉移給詹克團。

在位元大陸成立時,共有5位自然人股東,其中詹克團持股59.2%;第二大股東就是葛越晟,持股28%,而此時,位元大陸的創始股東並沒有吳忌寒的身影。

22歲成為位元大陸“創始人”,26歲已是執行董事,90後葛越晟的能量來自於哪裡?

有知情人士曾告訴深鏈DeepChain,葛越晟家庭環境優渥,吳忌寒出來創辦位元大陸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葛越晟的投資和幫助,算得上是位元大陸最早的天使投資人。

靠幣價吃飯、海外經驗短缺、過度依賴第三方

雖然位元大陸將自己定義為一家晶片公司,近來又將人工智慧掛在嘴邊。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和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位元大陸依舊需要依靠礦機銷售來為自己創造現金流,而礦機的收益又與幣價息息相關,幣價的不確定性變化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礦機的價格和銷量。這一點在招股書上也有所體現。

2017年幣價的上漲趨勢讓位元大陸對於2018年的加密貨幣市場發展產生了誤判。位元大陸向生產夥伴下了大量的訂單以應對預期的強勁銷售增長,然而2018年上半年加密貨幣的市價出現了大幅的波動。


這直接導致了位元大陸2018年存貨水平的增加和已收客戶預收款的減少。

此外,招股書還透露了位元大陸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於海外銷售。“截至2015年、2016年、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海外銷售收入分別佔我們各期間總收入的65.3%、51.0%、51.8%及62.8%。”

雖然海外銷售佔據位元大陸營收的主要部分,此前也有不少位元大陸的海外擴張的訊息傳出,但事實上,位元大陸在海外的擴張和發展並不如外界預想的那麼迅猛和順利。

在招股書中位元大陸承認其缺乏海外市場的相關經驗、其品牌在海外的受認可程度較低,面臨全球化經營的風險。這裡有一個值得玩味的地方——“在海外的受認可程度較低”。

作為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礦機生產商,位元大陸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是有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海外市場喜歡這家公司。“礦霸”、“51%算力攻擊”、“分叉比特幣”讓海外幣圈對於位元大陸沒有什麼好印象。

另外,位元大陸旗下的礦場也並未在海外設立,只是選好了電價較低的地點,正在開始建設。

“我們依賴單一第三方晶元代工廠提供的服務”,如外界的評論一樣,位元大陸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對於臺積電的依賴,原因在於位元大陸作為晶元積體電路設計公司,沒有任何的積體電路生產設施。

而從招股書披露的資料來看,從2015年至2018年,位元大陸從臺積電購買的積體電路的花費逐年上升,佔同時期採購花費的50%左右。

更為要命的是,位元大陸ASIC晶片的生產除了臺積電以外,可能並沒有其他的代工廠有足夠的產能來滿足位元大陸的要求。

事實上,除了在晶片生產上位元大陸依賴第三方,在產品及服務上位元大陸也依賴第三方。

“我們的產品及服務的質量依賴於我們聘用的第三方供應商及服務提供商。”位元大陸依賴於第三方的供應商及服務供應商向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及服務,其業績和聲譽等方面也受這些第三方的影響。

IPO仍存變數

作為礦機霸主,位元大陸的IPO備受矚目,受此訊息影響BCH在一個小時內大漲20%,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其上市之旅依然存在一定的變數。

1.提交招股說明書並不代表IPO成功,最重要的是後續的聆訊聽證,而在聆訊前還有兩次重要反饋。

所以目前大家看到的招股說明書仍處於草案形式,許多細節仍在編輯中,包括將提供的股票數量和公開發行的時間表,最終估值是多少……這些都需要在聆訊聽證之後才會有答案。

2.目前仍然存在政策風險。和傳統網際網路相比,位元大陸屬於“異類”。

一方面存在會計公允價值的計量標準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加密數字貨幣以及礦場的政策合規性問題。一位港股市場投行從業人員告訴深鏈DeepChain,目前位元大陸IPO仍存變數,一切還得看聯交所對位元大陸的評估結果。

中意中金

為什麼選擇中金成為唯一保薦商?這也是對抗不確定風險的一種手段。

作為擁有深厚國有背景的老牌券商,中金曾被譽為“境外上市,中國第一”,雖然其在萬達和中廣核兩個大單後沉寂下去,但經過幾年的轉型升級,中金公司在新經濟領域的佈局初見成效。

2017年完成趣店和搜狗的美股IPO以及閱文集團、眾安保險的港股IPO,2018年參與工業富聯A股IPO,服務物件均為明星公司。

從2006年至2018年前7月,中金公司IPO承銷金額的海外業務佔比平均約為44%,是該項指標占比最高的一家券商。選擇中金全程“保薦護航”,位元大陸的目的是要將風險係數降到最低。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