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與商業週期

買賣虛擬貨幣
比特幣的執行不需要某個參與者或特定小組,沒有人可以將其關閉,因為比特幣執行不依賴任何人。 


原文作者:ben kaufman;翻譯:maxwell

來自:碳鏈價值


再過20天即將迎來比特幣的第三次減半。人們已經從價值儲存等多個角度認識了比特幣,本期金色硬核(hardcore)從另一個獨特角度來認識比特幣,即比特幣如何防止經濟週期,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長久以來,人們被灌輸認為,經濟週期是市場經濟的固有現象,但真的這樣嗎?如果不是的話,那麼是什麼導致的經濟週期?又如何防止呢?本文或許能提供部分答案。以下為正文,enjoy it。


幾個世紀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似乎以某種“週期”的形式發展。每隔幾年,經濟就會經歷一段急劇的經濟增長期,然後經歷企業倒閉和高失業率的經濟衰退期。市場的這種從經濟繁榮到蕭條的週期性運動不斷髮生,被稱為“商業週期”。


從“消費不足”到某種心理傾向,社會科學家們對這種現象提出了多種解釋。但是,目前為止,尚未有普遍認可的應對措施能解決這個問題。中央銀行顯然未能“治癒”這種所謂的“市場失靈”,儘管它們的力量和影響力持續在大幅增長,但我們似乎再次處於毀滅性衰退的開始。


儘管中央銀行對它們處理商業週期問題的能力充滿信心,但似乎,尤其是自2008年上一次危機以來,公眾對現行制度失去了耐心。人們已經厭倦了為金融系統的錯誤買單。現行方案的後果已經清晰可見。經濟學家嚴重失敗,納稅人支付費用。顯然,該系統無法持續。然而,正確的替代解決方案仍然遠未達到。儘管如此,主流和大多數學術界似乎都同意一件事,那就是貨幣必須由政府透過中央計劃來管理。


他們傾向於將經濟視為一臺機器,某種在以貨幣為燃料的發動機上運轉的黑匣子。投入的“燃料”越多,發動機執行得越快,經濟執行就越快。儘管不同的經濟學派和學說通常會提供不同的理論和解釋,但它們的實際爭議和分歧主要圍繞著,在什麼時候注入更多的“燃料”會導致“機器”執行太快,過熱並最終爆炸。也就是說,投入多少貨幣對經濟來說太多了,會導致問題甚至惡性通貨膨脹。不管流行的教義之間有多少不同,發行貨幣都是他們能熱情達成一致的地方。貨幣供應量必須持續增加!印錢,銀行信貸擴張,“流動性注入”,“量化寬鬆”,“公共赤字支出”,如果需要的話甚至直升機撒錢,但是絕不能讓貨幣流入放緩!


這種貨幣“工程”學的方法無疑是最流行的,並且已經指導了一個多世紀的政策。但是,考慮到它未能實現任何其承諾的目標,似乎有充分的理由質疑這種方法。實際上,如果從過去的一百年中可以學到什麼,那就是政府對貨幣的控制即中央銀行,並不能促進繁榮。貨幣和信貸擴張並不能解決商業週期問題(或與此有關的任何其他問題),每次都失敗了。經濟就像是由國家運營的以貨幣為燃料的機器,某些人覺得人們常用的這個類比是正確的。但真的正確嗎?我們預設接受的理論就是真的正確的嗎?


在本文中,我將介紹經濟學中的“異端”學派“奧地利學派”。奧地利學派從個人行為和激勵的角度研究經濟學問題,將經濟視為由許多個人的行為產生的“有機”複合體。它的商業週期理論可能是其核心成就之一,儘管也是最具爭議的。但是,本文的目的不在於解釋奧地利商業週期理論(abct),當然也不是為了證明其有效性。許多其他書籍已經提供了出色的證明。本文的目的是以奧地利學派的理論著作為基礎,討論經濟改革的可能性,探討比特幣如何能夠防止商業週期,從而實現更大更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


在開始討論之前,我們將首先研究健康的經濟增長方式。“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認為經濟增長主要歸功於勞動分工,即個人在執行特定任務方面的專業化。但是,斯密忽略了人類進步的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正如奧地利經濟學派創始人卡爾·門格爾(carl menger)所解釋的那樣,那就是資本,經濟增長取決於資本,它也為勞動分工設定了界限。


資本或資本財貨是指把鞋不用於直接消費的,而是在生產其他財貨的過程中使用的財貨,最終作為“消費財貨”到達消費者手中。門格爾用不同“級數”的財貨來解釋這種差異。消費者直接使用的商品,例如食物,衣服和汽車,是最低的“一級”財貨。以麵包為例,我們可以說麵粉是“二級”財貨,因為麵粉用來生產麵包。這樣,小麥就可以稱為三級財貨,而小麥生長的土地就可以稱為四級財貨。物品的“級數”並不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屬性,而是基於一個人打算如何使用它的“推理產品”。因此,同一財貨在不同生產階段使用時,可以具有不同的級數。當然,這裡的重點不是分配特定的級數,而是要理解生產是一種具有不同“深度”的結構。此外,正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我們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財貨級數越高,即我們的生產結構越“深”,我們的生產力就更高。


例如,拿用斧頭砍柴的伐木工人和使用電鋸的伐木工人比,顯然,後者的生產力更高,因為他使用的資本財貨要比伐木工人使用的資本財貨優越得多。但是,同樣清楚的是,電鋸需要使用更高階別的財貨進行組裝,其生產過程更長更復雜。原始人都可以用非常簡單的原材料生產斧頭,但電鋸需要使用到工業裝置,例如發動機和電源,而這些裝置本身也需要使用許多其他財貨,依此類推。換一種說法,電鋸需要積累更多的資本,並需要使用更高階數的財貨來生產,這需要“更深的”生產結構。


門格爾的學生,經濟學家龐巴維克(eugen vonb?hm-bawerk)把增加的生產長度和複雜性定義為“迂迴生產”。生產過程越“迂迴”,就意味著使用了越來越多的高階資本財貨。他選擇“迂迴”一詞,試圖表示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為了生產更多更好的消費品,我們必須首先花時間創造更多的資本品。為了實現生產最終消費品(如木柴)的目標,我們迂迴前進,付出額外的努力並首先生產其他東西(所需的資本如斧頭或電鋸) ),然後我們可以生產出更好或更大量的最終消費品。人類進步的過程也是改善人們福利和物質條件的過程,可以被最恰當地描述為資本積累的過程。我們的發展和經濟增長取決於生產所需的資本財貨,並受其限制。因此,要了解經濟增長的實際過程,下一步要看的是資本是如何積累的。


積累資本意味著提高一個人的儲蓄水平。這意味著停止商品消費,取而代之的是儲蓄並在以後的生產中使用它們。考慮一個人單獨工作的情形,比如漁夫自己做魚竿,資本積累的過程很清晰。漁夫現在延遲去“捕魚”,而是花時間去製造魚竿。在生產魚竿時,他需要推遲魚的消費,但以後將能夠使用它來釣更多的魚。最終,他將有更多的資本節餘(魚竿),並且能夠更有效地生產(魚)。但是,當在市場經濟框架內進行討論時,該過程突然變得更加“抽象”,並且變得較難理解。因此,瞭解市場經濟中資本積累的細節至關重要。


市場經濟是分工的系統。這是一個“框架”,其中私人擁有資本,交換商品和服務並進行合作以實現其目的。它最重要的特性是存在一個價格系統,所有交換的產品和服務都能透過通用交換媒介也就是貨幣來計價。因此,市場經濟中的資本配置主要是透過商品的貨幣價格來完成的。


大多數人都容易混淆貨幣和貨幣價格。例如,當我們說伐木工人透過生產木材節積累了100美元時,我們的意思是說他創造了一些在市場上定價為100美元的東西。如果他決定使用這100美元的木柴進行消費時,他可以直接進行,比如使用木柴進行燃燒,也可以間接進行,比如透過以100美元現金出售木柴,然後將其用於實際消費的東西上。但是,如果他希望增加積蓄,則需要避免消耗木材,將其儲存以備後用或用於製造新的工作工具(資本)。或者,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做法,他可以將其出售為現金,要麼把這些錢儲蓄起來以備後用,要麼現在將其用於購買更多的資本財貨以供使用,或者將其借給或投資於某些企業。人們直接擁有或透過儲蓄,放貸和投資間接積累的資本越多,經濟發展的速度就越快。


從上文我們可以發現,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力量是儲蓄和積累資本,這需要延遲對商品的消費。因此,我們現在面臨一個新的問題。一個人為了積累更多資本願意延遲消費多長時間?換句話說,一個人乃至整個經濟如何決定生產時間?也就是說,是生產時間較短,儘快消費但消費品較少,還是生產時間較長,“迂迴”生產更多(或更好)消費品。


答案是人們根據自己的時間偏好來決定。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在所有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個人總是希望早日而不是晚些時候滿足自己的需求。因為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未來是不確定的。這意味著,為了讓人們推遲當前的消費,人們預期,花費更長時間(更多迂迴生產)帶來的未來產出必須足夠高,以補償這種消費延遲。簡而言之,人們珍惜時間,他們寧願早日實現目標,他們對現在而不是未來的重視程度就是他們的時間偏好程度。


具有較高的時間偏好,一個人將不太願意延遲消費,而在經濟活動中將更加以現在為導向。相反,具有較低時間偏好的人將寧願等待更長時間並採取更多的迂迴生產,因為它們將充分補償他生產時間的增加。我們可以說,人們的時間偏好決定了經濟中生產時間的長短。


時間偏好越低,則面向未來的人們就越多,他們為加強生產力和發展經濟而儲蓄和積累的資本就更多。


同樣,在一個人的孤立經濟體系下,時間偏好如何影響生產很容易搞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同一個人自己做所有事情。為了清楚說明,以一個漁夫為例,如果他的時間偏好相對較高,他將不願意延遲他的消費來先製造魚竿。但是,如果他的時間偏好足夠低,他會更喜歡魚竿的“迂迴”製作,先不去捕魚,而是製造魚竿來提高生產力。但是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當我們引入市場經濟的勞動分工時,時間偏好影響生產的過程看起來會有所不同。在市場上,生產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直接進行的,並透過價格體系反映出來。


時間是生產的一個要素。實際上,也是唯一的生產要素,沒有時間,就不可能進行生產。因此,時間也即消費者的時間偏好,在市場上同樣具有其貨幣價格,即利率。利率是在一定時間內佔用他人資本所需的價格。隨著人們時間偏好降低,儲蓄會增加,這意味著與過去相比,他們願意為更低的“補償”而推遲消費,並因此以較低的成本(利率)提供資金。


隨著利率的降低,企業家獲得的資本越來越便宜。以前因時間太長或資本太密集而無法盈利的專案突然成為可行的投資,因為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資本。因此,企業家將發現擴大業務和開展新計劃有利可圖,因此將透過採取更多的迂迴生產流程來擴大和深化生產結構。隨之而來的是,透過從儲蓄者那裡獲得更多的貸款(或投資),企業家將能夠購買那些降低了時間偏好的人所節省的資本,因為時間偏好越低意味著儲蓄越多。這就是新積累的資本如何進入市場經濟中的生產結構,如何調動資源以及如何進行分工。價格是市場經濟中生產者的指導指標,時間的價格(利率)是特別重要的指標,因為它存在於所有生產過程中,並調節它們的長度和對可用資源的使用。


隨著這些更加迂迴的生產過程的成熟,經濟中將會有更多的商品供應,這些商品既可以是資本品也可以是消費品。這樣,人們就可以降低時間偏好並增加儲蓄,而不會減少(甚至增加)消費。從某種意義上說,存在一個積極的反饋環路,較低的時間偏好和更長期的視野可以擴大生產,最終使有更多商品可用,從而進一步降低時間偏好,依此類推。這是文明的過程,相對於我們的祖先,人類已經透過這一過程擺脫了貧困,走向了現代繁榮。



商業週期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會導致商業週期(即週期性的經濟繁榮和蕭條)出現的問題。下面我們將討論文章主題,商業週期究竟是什麼引起的?


根據奧地利學派的理論,該理論最初是由龐巴維克的學生,經濟學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提出,問題的根源在於政府和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的干預。更準確地說,是他們增加貨幣供應和擴大信貸。簡單來說,信貸擴張在這裡意味著憑空創造貨幣。如今,政府可以透過多種方式擴大信貸,例如量化寬鬆,部分準備金銀行。它們由納稅人(隱性或明確地)投保,並由國家和其他各種會計制度和財務“工具”全面管制。是的,所有這些管制的本質都是實質上憑空增加經濟中的貨幣和信貸供應。


那麼,這種信貸擴張會對經濟進步過程造成什麼影響?信貸擴張的最初影響是利率的下降。隨著新貨幣進入銀行系統,銀行有了更多可用來貸款的貨幣,從而提供更便宜的貸款。長期以來,降低利率一直是政府追求信貸擴張時宣稱的主要目標。


正如上文所說,較低的自然利率確實與經濟增長相關,因為它反映了較低的時間偏好。由此,許多經濟學家做出了一個跳躍性的結論,即較低的利率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因此,政府有責任將利率推到最低。但是,我們知道利率不像機器指標,而是人們時間偏好的反映。試圖透過信貸擴張降低利率來促進經濟增長,就像試圖透過壓下氣壓表上的指標來“促進”降雨。你這樣做只會使氣壓計出現故障 ,並使相信它的人做出錯誤的預期而已。人為壓低利率就像這種情況。


正如我們所說,企業家和商人依靠利率來確定其生產的時間和複雜程度。利率是他們有多少可用於生產的資本的指標。隨著中央銀行降低利率,它誘使企業家擴大生產,並採取比原本應該採取的方式更多的迂迴過程。它扭曲了指導企業家的經濟資料,使他們犯下系統性錯誤,並最終導致資本錯配。


首先,生產的擴大將帶來明顯的經濟繁榮,更多的企業開業,新建築開工,工資上漲,經濟活動普遍增加。然而,這種經濟繁榮必然是不可持續的,因為它依賴於有缺陷的資本多寡指標:人為的低利率。


人為的低利率造成的根本問題是,它產生了一種幻想,即可供生產的資本比實際多。利率的“實際”下降是由於人們的時間偏好下降,資本的積累和節省所致。價格體系是市場經濟的資訊系統,而利率是指示企業家可用於生產的資本中儲蓄變化的指標。但是,當政府人為降低利率,可用資本沒有變化。人們沒有減少消費,也沒有以任何其他方式增加儲蓄。沒有新的資本可用於生產,但由於人為地降低了利率,換句話說,在繁榮時期開始的生產增長是不可持續的,不可能完成,因此必須以崩潰告終。


讓我們花點時間看一下這個過程的實際情況。正如我們所說,降低利率可以使企業家擴大生產。他們將獲得新的貸款,並用它們購買更多的資本品。現在,由於資本供給沒有增加,但是企業家對資本的需求增加了,資本品的價格將不得不上升以適應新的需求。隨著高階商品價格上漲,企業家將被迫借入新貸款以獲得完成生產所需的資金。貸款需求將更高,而人為降低的利率將被推回到與人們的真實時間偏好相對應的水平。隨著利率的上升,以及根據新貨幣供應量調整的資本品價格,完成生產所需的資金短缺變得顯而易見。像米塞斯所稱的那樣,在繁榮時期開始的亞邊際專案或錯誤投資,將再次顯得無利可圖,必須清算。最終結果是企業大量倒閉,從而導致高失業率,即衰退。


在經濟衰退期間,錯誤投資被清算,投資在其中的資本要麼流失,要麼重新分配給利潤更高的專案。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濟衰退是根據人們的實際資本和時間偏好對市場進行的調整。它是市場的自我修復,消除了由於資訊失真而犯的錯誤,停止了將稀缺的資本浪費在暫時實現不了的專案上,並根據更正後的資訊重新分配資本。


簡而言之,商業週期是由較低的利率引起的不可持續的擴大生產,其後意識到擴大的生產是不可持續的,從而導致商業崩潰。



那麼,我們該如何制止衰退呢?不幸的是,一旦信貸擴張開始引起虛幻的經濟繁榮,最終的蕭條是不可避免的。資本被浪費了,沒有辦法使這種不良投資真正可持續。然而,基於不同的理論,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仍然認為,透過進一步加速信貸擴張,有可能人為地“抗擊”衰退。但是,他們一而再地應對商業週期失敗,這使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質疑他們的理論和方法。


如果政府進一步推動信貸擴張,它將能夠再次降低利率,本質上使我們回到週期的第一步,但由於投資不當,繼續浪費了額外的資本。不過,至關重要的是,他們不能永遠這麼做。繁榮是不可持續的,並且進一步降低利率來維持錯誤投資,只是推遲爆發,而不會改變最終結果,反而進一步延遲不可避免的市場調整。最終,要麼資本耗盡,要麼隨之而來的是惡性通貨膨脹。?延遲破產只會加劇問題,在以後造成更大的破產,因為這會使不良投資繼續浪費稀缺的資本。


由於一旦利率扭曲,週期就變得不可避免,停止商業週期的唯一方法就是防止利率操縱。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防止信貸擴張。這是奧地利經濟學家的方法,包括米塞斯本人在內的許多人都建議採取改革措施,以防止信貸擴張。這些措施通常是回到嚴格的金本位,在貨幣上進行自由市場競爭或進行大規模的銀行改革,但不幸的是,在他們所有的提議中,有兩個是矛盾的。


首先是他們的目標,其本質是限制政府的權力及其對貨幣和信貸的控制。其次是他們的實踐方法,從本質上講等於要求政府限制自己的權力。這樣的事情前所未有。各國政府不會自願降低對任何事情的控制權,也不會承認犯下如此巨大的錯誤以致導致長達數年的商業週期,這是採納任何此類提議必定意味著的。


許多奧地利經濟學家已經意識到他們的這一錯誤導致在現實中產生不了任何實際成效,這導致米塞斯最著名的學生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得出以下結論:


“我不相信在將控制權從政府手中奪走之前,我們能擁有良好的貨幣。也就是說,我們不能透過暴力從政府手中奪到它,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曲線引入他們無法阻止的東西。” —哈耶克


這正是比特幣誕生的原因。雖然上面那句話是哈耶克1984年講的,大約在比特幣發明前30年,但幾乎沒有什麼能比這句話更好地描述比特幣。正如中本聰所寫,比特幣的願景是建立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就是說,貨幣是一個全球性的開放網路,而不依賴任何中央機構。比特幣的執行不需要某個參與者或特定小組,沒有人可以將其關閉,因為比特幣執行不依賴任何人。正如哈耶克所說,這是一種將“貨幣”從政府手中奪走、他們也無法停止的系統。


這是比特幣和黃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大多數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目前也認可這一點。金本位由政府和銀行執行,如果沒有由擁有大部分黃金儲備的少數中央機構組成的系統,金本位將無法執行。如果沒有這樣的系統,所有的黃金支付將不得不採取實物交付。幾十年前,這種選擇已經不切實際。在今天進入數字支付時代之後,這也是不可想象的。這意味著金本位只有在得到政府批准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但是一旦政治態度發生不利轉變,就註定了金本位的死亡。正是金本位的這一弱點使政府能夠有效沒收它(6102號行政令),也能其完全廢除之前的法令(11615號行政令)。黃金的這種弱點正是比特幣旨在解決的問題。這是一支 “ 不可阻擋的力量 ”,即無需政治家許可就能執行的貨幣。


比特幣和商業週期


但是,假設把比特幣作為貨幣仍然存在一個問題,它將如何幫助防止商業週期?比特幣有一些顯著屬性可以起到這方面作用。


首先,比特幣有一個預定好的固定供應量。它由類似與“黃金挖礦”的數字化的工作量證明機制所產生,最多隻能生產2100萬枚。這與黃金略有不同,後者的開採可以進行到未知程度,但是它們共有的重要特性是它們的供應量不受政府法令的操縱。與我們今天擁有的法幣系統不同,沒有政治家簽署的檔案可以產生更多的比特幣或黃金。這意味著,使用比特幣,政府將無法提高基本貨幣的供應量。這是限制經濟中信貸擴張的第一步。但是,儘管有必要,但這本身還不夠,因為它仍然沒有直接限制銀行擴大信貸的能力。


這就引出了比特幣可以用來幫助防止商業週期的第二種重要方式。我們已經對此進行了簡要介紹。事實是,比特幣無需中介機構就能運作,它是點對點的現金。它使人們可以自己持有貨幣,而不必將貨幣放到(更正確地說是借給)銀行以進行交易。這將確保個人用於日常支出的現金(作為現金餘額),與他們希望儲蓄的錢以及可以透過銀行系統有效地投資於經濟的資金之間有明確的區分。換句話說,這可能會限制銀行持有的準備金率,從而限制其過度擴張信貸的權力。當人們可以不必依靠金融機構進行交易,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希望持有的金錢數量,以及他們更願意儲蓄和投資的金錢數量,並委託銀行來管理後者 。這種系統將確保流通的貨幣和貨幣替代品(信貸)的供應保持穩定,從而防止信貸擴張和隨之而來的商業週期。


即使“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s)”的銀行業務,比特幣的剛性供應這一事實也將迫使銀行對其信貸發行承擔責任,否則將冒著銀行被擠兌的風險。此外,由於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資產,因此與實物資產相比,其儲存、驗證和轉賬要便宜得多。也就是說,比特幣不需要fort knox(美國聯邦政府的黃金貯存地)就能從儲存和處理它的規模經濟中受益。因此,競爭性新銀行的進入壁壘將降低,自由競爭銀行將有更好的基礎。競爭的改善可能迫使銀行在管理準備金方面承擔更大的責任,從而即使在這種“自由銀行”情況下也能更有效地限制信貸擴張。


前方的路


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過渡到比特幣的主要經濟原因,我們可以討論如何進行這種過渡。實際上,我認為這種過渡已經開始。在僅僅十年的時間裡,比特幣已經從單純的郵件列表發展為服務於數百萬人的全球網路,已經清算了數萬億美元的交易。許多企業已經開始接受它,人們正在持有它,我們甚至可以說圍繞著它已經發展處一種新的替代性金融系統。儘管有人對比特幣的印象來自其短期價格波動,但趨勢很明顯,比特幣正在向前發展。它不用等待政治家批准它(就像黃金或libra一樣),也不用等待中央銀行採用它,或者等待經濟學家擁護它。儘管這些人目前反對比特幣,但比特幣仍在不斷成長。


目前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儘管阻止比特幣執行不太可能,但卻可以阻止它的應用落地。歸根到底,比特幣只是一種可供人們使用的工具,由公眾來決定他們是否希望持有並使用它。像其他所有的經濟和政治變化一樣,比特幣的成功取決於公眾輿論。如果人們沒有看到比特幣的好處或者拒絕使用它,僅僅有比特幣遠遠不夠。不幸的是,在經濟學和政治上,當今最普遍的觀點都認為比特幣是無用的、有害的甚至是“ 邪惡的”。不受國家支配的貨幣這一觀念被當今所有流行的學說所拒絕,奧地利學派是唯一接受這種觀念的學說,但在幾十年中一直處於公眾輿論的失敗一邊。


但是,透過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作為一個理論框架,將比特幣作為實踐方法,我們可以擁有一個難以置信的機會來影響公眾輿論。奧地利學派的框架解釋了擁有穩健堅實貨幣(sound hard money)的好處,是比特幣在現實中展示了它們。採用比特幣會帶來什麼進一步的後果,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方法可以闡明。奧地利學派是唯一能夠為比特幣成功甚至是其存在提供解釋的學說。換句話說,比特幣使公眾有可能擁有一種不受國家控制的貨幣,而奧地利學派理論則解釋了為什麼這種貨幣如此有益和可取。對主流經濟學家來說,比特幣執行的每一天都是對他們的打臉。這是一個有力的證明,他們的理論可能根本不正確。自由市場不需要國家設定和管理貨幣,而是可以自己產生更好的貨幣體系。


結論


簡而言之,數字化、點對點、不可停止的堅實貨幣,比特幣的這些獨特屬性有可能實現經濟的真正轉型,防止商業週期並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幾千年來,政府被委託為公民管理貨幣,但歷史上充斥著濫用這種權力的例子。過去,這種濫用是統治者暗中對公民實施可恥行為(例如剪硬幣降低鑄幣重量),在今天的民粹主義時代,統治者不再為之感到羞恥,相反,他們自豪地公開實行這些行為,並得到“知識分子”的支援,這些知識分子提供的理由這麼做是“為了人民”“刺激經濟”。


關於穩健貨幣的本質,米塞斯是這麼闡述的:


“如果人們沒有意識到穩健貨幣是作為保護公民自由免受政府專制侵害的工具而設計的,那麼就不可能掌握穩健貨幣這一概念的含義。從意識形態上講,它與憲法和權利法案屬於同一類。對憲法保障和人權法案的要求是人們對武斷統治和國王不遵守舊俗的反抗。最初提出穩健貨幣理論是對降低鑄幣成色的反抗。後來,經過美國大陸貨幣(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發行的貨幣,戰爭期間嚴重貶值),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紙幣和英國限制時期(注:1797-1821年英國國會限制人們將英格蘭銀行鈔票兌換成黃金)的經驗,人們知道了政府可以對一個國家的貨幣體系做些什麼,穩健貨幣理論得到了精心闡述和完善。”


貨幣是市場經濟的中堅,它協調每個人的行動,這就是為什麼它必須是中立的的原因,它要能夠抵抗操縱和強迫性貶值。現在是時候讓我們把它從國家手中奪回交到人民手中了。現在是時候轉向比特幣了。


原文標題:bitcoin and the business cycle
連結:https://medium.com/@ben_kaufman/bitcoin-and-the-business-cycle-7aee280721c4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