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區塊鏈4.0時代,詳解EKT多鏈技術

買賣虛擬貨幣
EKT是一個模組化的區塊鏈底層框架,將構建一個基於多鏈架構的公有鏈生態系統,致力於成為支援大量應用落地的商用公鏈。能夠為企業提供易用、靈活且高效的通用型基礎技術,共同推動區塊鏈應用場景落地。
為何要設計一條“多鏈多共識”的公鏈。“放棄”區塊鏈2.0?比特幣、以太坊分別作為區塊鏈1.0與2.0時代的殺手級應用和平臺得到快速的發展和普及,使區塊鏈技術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區塊鏈公鏈生態一直在進化。最開始中本聰只想設計一個可信記賬的賬簿,幾年之後Vtalik創造性的將預言機與區塊鏈結合,誕生了區塊鏈2.0。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Buterin的初衷是做一個“全球分散式計算機器”——一個可以用來計算一切的分散式圖靈完備機器,一個去中心化的應用平臺,一個解決金融/財務紛爭的預言機。然而以太坊沒有scalability的架構,難以進行資源隔離。Vtalik和以太坊開發者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分片(Sharding)。Vitalik堅信,以太坊擴容的解決方案是分片技術。
以太坊接下來應用的Plasma技術,將整個網路的計算用更簡單的方式完成,同時,讓以太坊能夠在現有的區塊鏈上使用PoS演算法。這些都是為了對抗現在其他新興基礎鏈不得不採取的舉措。在基礎鏈技術還不成熟的現在,技術創新、更新換代的腳步是不會停下的。競爭的激烈不言而喻,雖然目前絕大部分Dapp建立在以太坊之上,但是開發者們已經對以太坊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抱怨。在改進現有底層鏈技術難題問題上,還是有許多創新技術和專案出現。在區塊鏈行業生態當中,一個能夠滿足商業需求、高效的區塊鏈公共應用平臺是必不可少,並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何為“多鏈”?為何“多鏈”?多鏈,即拋棄了“一鏈治所有”的傳統方案,採用“一鏈一合約”的新方案重新設計了一個保障每個合約都能正常執行的公鏈。這一創新極大程度上簡化了架構,降低了資料處理壓力,確保一條鏈上流量激增不會影響到另一條鏈的效率,在鏈上進行的任何業務都不會收到其他業務干擾,有效實現了資源隔離。現有區塊鏈技術在單鏈架構下存在效能、容量、隱私、隔離性、擴充套件上的瓶頸。想象一個使用者數以億計的類VISA的支付應用,每秒交易請求高達幾萬筆,每日交易筆數高達幾億筆,使用者交易達到秒級響應體驗。在現有區塊鏈技術下,資料儲存採用鏈式本地儲存,導致無法平行擴充套件,共識機制採用同步式狀態機模型導致無法高效處理交易,同時受限於網路中單節點的效能極限,因此單鏈架構無法滿足應用的效能、容量、使用者體驗及其他要求。另外一些應用內部需要根據業務功能的需要對資料做平行切分,以達到資料隔離的業務要求和安全要求,由於當前區塊鏈技術體系中的單鏈中的每個全節點都擁有全網所有資料,因此無法滿足此類應用要求。
另外區塊鏈的互操作性本身就是一些應用的基礎需求。想象一個理財應用,使用者可以用某項資產交換不同機構的理財產品,不同的資產就需要在多條鏈上做轉移、交換。還有一些ORACLE應用同樣需要多鏈間的跨鏈喂入互動,譬如匯率牌價、天氣、股價、特定指標等等。區塊鏈的某些應用在單鏈上無法完整實現,需要在多鏈架構下的可擴充套件性、隔離性、高效能、互操作等特性的幫助下實現。因此,EKT進行了“多鏈多共識”架構的設計。在 EKT 多鏈技術的生態中,實行的是“多鏈多共識”機制。EKT主鏈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基於EKT提供的多鏈機制,其他專案可以基於EKT執行一條獨立的主鏈。這條獨立的主鏈可以根據需求靈活的配置代幣的種類、數量以及共識演算法,同時也可以方便的接入 EKT 多鏈技術的生態並共享 EKT 多鏈技術生態的資源。一、EKT 的多鏈架構EKT 多鏈技術生態是一個並行多主鏈的結構,設計了一套獨特的多鏈架構,分為的Token鏈和DApp鏈。在這套多鏈架構中,除了 EKT 的主鏈外還支援多條並行的主鏈。每條主鏈中都會有一個主幣。不同的主鏈可以採用不同的共識機制,預設的共識機制為 DBFT。 開發者可以透過主鏈提供的 Consensus 介面建立並完成自己節點的部署。多鏈是平行EKT所在的鏈是記錄所有鏈和token資訊的。EKT 主鏈維護一套統一的使用者系統。基於這套使用者系統,無論是主鏈、多鏈還是 DApp 應用,都可以快速的利用主鏈已有的使用者體系進行開發並獲取使用者。也極大的降低了使用者在不同 DApp 間的切換成本。另外使用者可以修改公私鑰對以及使用的加密演算法,這使得 EKT 的使用者體系的安全度會一直跟隨時代的發展。即使量子計算機普及,使用者也可以相應的把演算法更換為抗量子攻擊的新演算法。
如果一條基於 EKT程式碼執行的主鏈想要加入到 EKT 多鏈技術生態的話,他該如何操作呢?EKT 多鏈技術會提供一個統一的客戶端。這個客戶端可以看做是其他主鏈和 EKT 主鏈進行連線的入口。其他主鏈可以在這個客戶端裡提交自己的主鏈資訊,包括部署節點、代幣名稱、代幣數量以及共識演算法等資訊。在向 EKT 主鏈註冊成功以後,這條主鏈就可以共享 EKT 通用積分生態的資源了。每一條基於 EKT 程式碼執行的主鏈都需要有自己的代幣,即所謂的“一鏈一主幣”。主幣可以充當該鏈上的交易手續費。另外由於 DApp 開發也可以基於主鏈,是主鏈的上層應用。主幣的功能及消費都可以在 DApp 裡進行定義。二、多鏈的資產交換上面提到在 EKT 多鏈技術生態裡,每條主鏈都需要有一個主幣。基於 EKT 提供的錢包,不同主鏈的代幣可以同時存在於一個賬戶下,這就是為使用者的跨鏈資產交換提供了基礎。只有加入到 EKT 多鏈技術生態的主鏈才可以分享生態的使用者資源並且把自己主鏈的代幣在全網中流通。不同主鏈上的代幣進行交易時所消耗的手續費根據交易發生在的主鏈來決定。比如 A 鏈向 B 鏈轉發了一筆資產,這筆交易是記錄在 A 鏈上的,因此需要消耗 A 鏈的主幣作為手續費。跨鏈轉賬分為兩種:
1、內部跨鏈,因為多鏈共享使用者系統,所以只是有了一個大錢包,而不是真正的跨鏈。由於所有的鏈共享了同一套使用者系統,所以 EKT 天然支援資產的跨鏈轉移。2、跨公鏈,兩條獨立的公鏈如果想要進行跨鏈的資產交易,首先需要對使用者達成共識,即在一個公鏈上的地址轉移到另外一條公鏈時需要雙方都對對方的公鏈先進行註冊。然後進行跨公鏈轉賬。跨公鏈也是有兩種的:1、透過跨鏈協議實現。2、為了相容大多數公鏈,其他類別的跨鏈也會透過側鏈方式實現,關於跨鏈協議的具體內容,詳見跨鏈報文協議。三、多鏈多共識
區塊鏈可以看做是一本記錄所有交易的分散式公開賬簿,而區塊鏈中每個節點都是對等的。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誰有權往這個賬本錄入資料?如果有好幾個節點同時對區塊鏈進行資料寫入,最終以誰的為準?這就是一個在分散式網路中如何保持資料一致性的問題。共識就是在一個分散式的網路中,讓各個參與網路的節點達成資料上的一致性。在區塊鏈中,共識演算法的作用還包括區塊生產、區塊驗證以及系統的經濟激勵等功能。不同的共識演算法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不同的應用場景對共識演算法也有不同的需求。這就要求一個區塊鏈應用開發平臺能夠提供不同的共識演算法供開發者進行選擇。EKT 主鏈採用的共識演算法是DBFT,這是一種兼顧效率和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預設情況下,基於 EKT 生成的其他主鏈的共識機制也是 DBFT。但是不同的共識演算法的適用場景也各有不同,而共識演算法自身也在進化,每年都有許多新的共識演算法被提出。因此如果能提供一種機制,能夠 EKT 生態支援的共識演算法根據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擴充套件,這對基於 EKT 主鏈進行開發的開發者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在專案初期,EKT 除了預設提供的DBFT 共識演算法以外,還會陸續支援工作量證明(POW)以及股權證明機制(POS)。 使用者在基於 EKT 主鏈的程式碼部署自己的主鏈時,可以選擇使用哪種共識演算法。在部署完以後再去 EKT 的客戶端中進行註冊。共識演算法一旦選定就會記入 EKT 主鏈,不可更改。EKT 多鏈技術生態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任何開發者都可以向 EKT 主鏈提交自己實現的新的共識演算法。如果使用者想要使用的共識演算法暫時不被 EKT 所支援,那使用者也可以基於 EKT 開源的程式碼進行開發,引入自己想要使用的共識演算法。我們鼓勵並歡迎開發者向 EKT 專案提交自己實現的共識演算法。四、多鏈多共識的優勢相比較目前大多區塊鏈應用平臺只能提供一種預設的共識機制,EKT 的‘一鏈一主幣,多鏈多共識“ 的機制為後來的區塊鏈專案開發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可以使用於任何區塊鏈適用的應用場景。 EKT 提供了一套低層的區塊鏈機制,其他的區塊鏈專案可以很容易的基於 EKT 的主鏈程式碼部署一套自己的主鏈。在部署主鏈時可可以靈活的發行自己主鏈的代幣以及選擇共識演算法。新部署的主鏈也可以加入到 EKT 多鏈技術的整個生態,共享 EKT 生態的使用者資源,代幣也可以和EKT 主幣以及其他主鏈的代幣進行交換和流通。
在多鏈多共識的機制下,EKT 區塊鏈將充分利用跨鏈技術的優勢,對多條鏈的應用場景進行整合並統一進行管理,形成多共識應用場景生態。此項技術將在各大平臺領域都能得到充分的應用和落地。EKT 區塊鏈的多鏈結構能夠滿足應用場景的使用多樣性,這增加了多功能平臺的多重整合的可能,同時,多鏈結構和跨鏈價值交換又能保持整個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轉。在多個代幣形成的架構中,主鏈將維持著所有代幣的平衡和使用,使得所有代幣都能正常的運轉,帶動子鏈生態的和諧發展。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