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家上市公司蜂擁區塊鏈:概念大於創新 未進落地層面

買賣虛擬貨幣
隨著近日A股區塊鏈概念股出現普漲,上市公司的區塊鏈競技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髮現,截至2018年8月23日,同花順(38.140, 0.45, 1.19%)資料中顯示A區塊鏈概念股已達到85家,今年以來,已有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14條針對區塊鏈的公告(公告標題),相關公告數量較去年全年增長翻倍。另一方面,據同花順資料,今年以來已有超過30家上市公司因涉及“區塊鏈”相關業務收到交易所的問詢函,顯示監管對資本、對區塊鏈“蹭概念”“輕風險”的勢頭關注密切。作為繼網際網路之後的新一代革命性技術,區塊鏈以其分散式儲存、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以及有效降低信任成本、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等價值,被視為下一代技術發展的核心。而上市公司由於佔據各個產業中的龍頭位置,也因此在區塊鏈技術的探索中扮演了急行軍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探索的有效性仍不確定。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普遍認為,A股大部分公司涉足區塊鏈仍處於早期籌劃階段,更多以概念和研究為主,未進入落地層面,更未產生直接收入,大面積、深層次地應用較為稀缺。
試水區塊鏈分化已現不久前,由於投資標的業績未達預期,中南建設(5.950, 0.04, 0.68%)(000961.SZ)公告宣佈以為1.1億元交易對價轉讓所持有的上海金丘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丘股份”)全部33.33%的股權。根據公告,中南建設未來會將戰略重點放在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現有業務中,逐步對區塊鏈類公司進行剝離,以減少公司在新產業投資的風險。公開資訊顯示,2016年10月,金丘股份釋出了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技術基礎平臺——海星鏈(XingChain)。金丘股份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6036.03萬元,淨利潤88.93萬元,與此前淨利潤不低於700萬元的業績承諾相去甚遠。這也成為A股上市公司試水區塊鏈典型的折戟案例。事實上,自區塊鏈概念去年末出現熱度暴增後,涉足此領域的上市公司顯著增多。據同花順資料及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涉及區塊鏈概念的公司達到85家。隨之而來的是交易所對此領域定增、投資動作的密集關注。自今年1月起,滬深兩市交易所密集對部分涉及區塊鏈概念的公司進行問詢,要求相關公司就涉及區塊鏈的投入、業務模式進展、盈利模式、資金儲備、實現收入以及對公司業績影響等進行說明並充分提示風險。在此壓力下,一些涉足區塊鏈的公司不得不公開“闢謠”。以恆銀金融(16.650, 0.47, 2.90%)(603106.SH)為例,在今年1月11日被爆出其涉及區塊鏈研發動向後,在交易所要求下先後兩份澄清和風險提示公告,明確區塊鏈相關技術當時沒有實質的研發活動開展。記者梳理髮現,包括樂視網(2.530, 0.08, 3.27%)、廣電運通(5.840, 0.36, 6.57%)、易聯眾(6.750, -0.07, -1.03%)、東旭藍天(12.010, 0.51, 4.43%)、新湖中寶(3.150, 0.00, 0.00%)等機構均在近幾個月來收到交易所的相關問詢函。根據同花順資料,今年以來接到過問詢函的機構已超過30家。而絕大部分涉及問詢企業在回覆中均承認:區塊鏈暫時沒有產生直接的業務收入,短期不會對公司經營結果產生實質性影響。
根據算力智庫與巴位元智庫《2018“區塊鏈+”上市公司研究報告》,目前A股佈局區塊鏈的公司從行業分佈看,仍主要集中在銀行、證券、保險等泛金融領域,非金融領域則以文娛、交易平臺為主。算力智庫創始人燕麗告訴記者,在這波區塊鏈技術和實體應用落地結合的浪潮當中,上市公司扮演了急行軍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實體經濟中每個業務場景與區塊鏈的匹配度和結合度不同。在上述報告中,智庫方是從聯盟角色、參與階段、戰略改造、組織變革、研發投入與支出、利潤改變、估值影響等指標去判定一家上市公司涉足區塊鏈的深度,而其中參與階段、利潤改變仍是明顯短板。事實上,相比從建築業、製造業、化工環保等跨界區塊鏈,金融、智慧財產權、軟體服務、醫療健康等行業在利用區塊鏈技術上更加水到渠成。根據上述研究報告,金融領域如農業銀行(3.610, 0.04, 1.12%)、海聯金匯(9.700, 0.10, 1.04%)、恆生電子(54.700, 1.00, 1.86%)、眾安線上等都已經在區塊鏈應用開發上進行了較深入探索,並出現了一些落地應用,涉及智慧催收、場外市場供應鏈金融產品、理賠最佳化和保單存證解決方案、跨境支付和保理、積分體系建設等場景。燕麗認為,隨著政策收緊,單純依靠概念炒作股價很難帶來持續的紅利,因此區塊鏈技術如何與主營業務進行嫁接、融合、迭代逐漸成為市場關注重點。真實踐還是偽創新?業界共識在於,區塊鏈技術仍處於發展初期,其概念的寬泛、與產業結合的不確定性為上市公司的市值炒作撕開了空間。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借區塊鏈概念炒作股價,還是真有意願利用區塊鏈技術與業務結合尋找新的增長動力也對投資人提出了挑戰。
蘇寧金融研究院區塊鏈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宋沫飛告訴記者,首先還是要看區塊鏈是否和公司原有業務貼合,有沒有具體的產品服務,是否有機構接入,具體運營情況如何。“區塊鏈是一個需要多方協作的平臺,如果只有單獨的參與方,或者是完全中心化的系統,就是一個偽區塊鏈專案。“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關鍵要看上市公司提出的區塊鏈技術方向是否有應用場景,是否與主業有較強相關性。此外,需要注意一些上市公司曾經是否有過類似炒作概念的先例。而燕麗認為,核心還是看這種技術是否能解決真實的業務痛點。她以調研過的二三四五(4.680, 0.01, 0.21%)(002195.SZ)、易見股份(10.390, -0.38, -3.53%)(600093.SH)舉例,“比如易見股份是以供應鏈金融服務切入做了易見區塊鏈,解決的是交易本身的真實性難驗證,風控成本高的問題。在普通的供應鏈體系裡信用無法傳遞,在區塊鏈體系最上游和最下游的信用可以穿透和延展。據其透露,目前該區塊鏈平臺已經在醫療醫藥行業供應鏈管理和商業保理實現落地應用,透過區塊鏈技術可以把企業的收款賬期大大縮短。二三四五的“星球聯盟”利用區塊鏈解決的是平臺互信比較低、透明度差、使用者流量變現價值實現難的問題。據二三四五星球聯盟事業部負責人寇傑毅介紹,透過將所有的推廣貢獻的記錄上鍊,實現核查和追溯,就解決了推廣方和平臺方的信任問題;而透過token形式回饋則可以對使用者形成激勵機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整個A股市場的80餘家區塊鏈概念上市公司為觀察物件,可以看到一部分只是在策劃和概念的狀態,有一部分是剛剛開始實施,少數機構已經投了大量人、錢、團隊去做,應用開發已經比較深入,但總體看真正將應用落地的案例還比較有限。在燕麗看來,上市公司的區塊鏈技術應用目前未能大範圍落地的原因主要源於三個因素:第一,沒有較好梳理業務場景與區塊鏈技術結合的落地邏輯;第二,沒有確定採用何種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及基礎設施來承載應用。“建聯盟鏈還是用一個公有鏈的側鏈?如果不用成熟的以太坊等,用國內的公有鏈系統會不會存在未來資料風險或影響供應鏈底層的穩定性,都是他們比較擔憂的。”第三,則是應用後續如何保障開發運維。
宋沫飛認為,除了區塊鏈技術自身的不成熟之外,目前區塊鏈發展受制於整個產業環境的發展。“儘管目前網際網路十分火熱,但各業務的數字化程度有限,很多大型業務仍然依賴於紙質材料。然而,很多區塊鏈的商業模式取決於鏈上數字化資產和鏈下傳統資產的對應,這個很難做到,並且鏈上資產缺少法律保證其合法性。”

在他看來,區塊鏈的應用仍然是一個有待探索的問題,除了數字貨幣之外,目前還缺乏殺手級的應用。從近兩年來看,用區塊鏈來解決現有業務的問題進展較為緩慢,其原因是區塊鏈思維本身就和傳統業務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衝突,“未來的出路是突破傳統流程的約束,提出全新的業務流程配合區塊鏈技術進行應用。”


更多區塊鏈資訊:http://www.qukuaiwang.com.cn/news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