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自稱“不懂、不看好”比特幣,那阿里還能成為區塊鏈巨頭麼?

買賣虛擬貨幣

白話區塊鏈

從入門到精通,看我就夠了!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之前,各位讀者不妨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對自己來說,阿里意味著什麼?”

不出意外,我們聽到的答案會是多種多樣的:電商使用者會告訴你,阿里意味著“買買買”;網店店主可能會說,阿里意味著雙十一的瘋狂囤貨;網際網路創業者則會認為,阿里意味著強大的壓迫感。

而這些多樣化答案的背後,實際上都有一個共同的隱性印象存在:阿里很強,強到足以讓工薪族“剁手”、讓店主為之筋疲力竭、讓創業者倍感壓力。

然而,如果你問一個區塊鏈創業者這個問題,多半會得到在大方向上就截然不同的答案,有些人會告訴你:阿里在區塊鏈領域根本吃不開,企業條框的限制,讓它的區塊鏈業務處處受限;也有些人會告訴你,阿里是區塊鏈領域的No.1,別看它現在不聲不響,但它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區塊鏈專利,總有一天,它會爆發出超乎想象的力量……

那麼,阿里在區塊鏈領域的表現究竟如何呢?它究竟是不足為懼,還是蓄勢待發?今天,就嘗試著向大家還原一下阿里區塊鏈的發展程序。


 01 
雙面阿里:
小蟻和唯鏈的技術消費者

與我們此前介紹的網易不同,在區塊鏈崛起的最近幾年時間裡,阿里不僅處於極盛狀態,而且入行時間也很早,可以說是好牌在手,咋打咋有。根據湖畔大學方面稱,阿里早在2015年就開始區塊鏈的佈局。

但是,相關資料顯示:阿里所謂的“2015年佈局”,實際上不過是當時螞蟻金服幾個年輕程式設計師私下組織的一個“區塊鏈興趣小組”,跟阿里官方沒有太大關係,只不過後來出於宣傳需要,才被打造成“革命先驅”。

事實上,直到2016年7月之後,網際網路才出現阿里和區塊鏈結合的新聞,這比它自稱的“2015年入行”晚了一年。

從總體來看,阿里早期的區塊鏈發展程序大致遵循兩條主線:一是技術輸入者;二是技術輸出者。

首先,我們來看阿里在“輸入區塊鏈技術”領域的表現。儘管阿里方面可以隨便宣稱自己入局區塊鏈的時間,但一個無法繞過的事實是:一直到2017年初,阿里方面都沒有太強的區塊鏈開發能力,那它的技術是從哪裡來的?

答案很有趣,阿里的技術正是源自於我們現在熟悉的一些公有鏈專案。這樣的傾向,在兩個案例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第一個例子,是2016年10月一個“區塊鏈+郵箱”的專案。

按照阿里方面的口徑,它是與微軟、小蟻、法大大等合作開發了這個名叫“法鏈”的專案,透過在“法鏈”上備份阿里雲平臺的電子郵件,中國的法院可以將這些郵件作為數字證據來採用。但是,在其他參與者的表述當中,“法鏈”的開發方,實際上只有“微軟、小蟻、法大大”這三家機構,而阿里並不包含在內。

從這點來看,我們似乎可以推斷,在本次“區塊鏈+郵箱”案例中,這三家機構提供了區塊鏈技術,而阿里方面只提供了用於充當落地場景的阿里雲郵箱,也就是說,它更多的是一個技術消費者。

小蟻方面對外宣稱的“法鏈聯盟”成員

第二個例子,則是在2017年3月,阿里巴巴宣佈和普華永道展開合作,宣佈應用“區塊鏈”等新技術共同打造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搭建更為安全的食品市場。

看到這個例子,或許你會覺得奇怪。畢竟,阿里既是電商大廠,也是技術大廠,其實在“運用區塊鏈進行食品溯源”這件事上,自產自銷就好了,幹嘛還要拉上普華永道呢?況且,普華永道是一個會計事務所,在這件事上能出什麼力?難道是我們理解有誤,所謂“更為安全的食品市場”指的是審計資料上鍊,從而讓“財務更加安全”?

從後來挖掘出來的資訊看,阿里之所以要拉上普華永道做這件事,和上一個例子的原理頗為相似:阿里是在以普華永道方面為中間商,從後者那裡進口二手技術,而這個技術的發起者,是大家都熟悉的唯鏈(VeChain)

公開渠道顯示,普華永道和唯鏈方面的關係自2015年以來就比較緊密。而唯鏈,正是一個專注於商品溯源的專案。

但是問題在於:即便是聯盟鏈,當時的唯鏈也並沒有做出一個成型產品,更多資源花費在底層架構上。從這點不難推測,阿里當時在區塊鏈商品溯源上,可能還不如沒有成型產品的唯鏈。或許阿里在區塊鏈商品溯源方面,連基本架構都沒有。

 02 
慈善公益開路:
名副其實的螞蟻區塊鏈

阿里在“法鏈”和“跨境食品供應鏈”中的尷尬角色,估計是很多讀者沒有想到的。而阿里方面更是難以釋懷:堂堂國際網際網路巨頭,居然要從小型民營企業那裡引進技術,這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兩例合作中,阿里方面一直在嘗試將自己與幾家技術方並列,試圖來掩飾自己的甲方身份。但歸根到底,這樣做只能是暫時的權宜之計。阿里要想和小蟻、唯鏈一樣,成為真正的技術輸出者,除了潛心打造自己的區塊鏈團隊之外,別無他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6年,阿里以螞蟻金服為區塊鏈先鋒,於2016年成立了“螞蟻區塊鏈”平臺,在區塊鏈領域緊鑼密鼓地進行研發。

有趣的是,螞蟻金服區塊鏈平臺部的建立者,是從公有鏈領域引入的一名極客——小蟻創始人之一的徐義吉。而阿里為“螞蟻區塊鏈”所提供的試驗田,則是螞蟻金服的慈善公益業務。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都會稍微一愣。畢竟,在阿里極其遼闊的業務佈局下,它的區塊鏈業務按理說應該有著相當廣的發揮空間。至於慈善公益,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其在社會和企業中有著什麼樣的地位,大家都心知肚明。

很多時候,慈善公益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而參與其中的不少人或企業,也都抱有別的動機。譬如,一些明星用做慈善公益來提升公眾形象等。

阿里當然也不例外。在高層看來,作為一項在當時還處於爭論狀態的技術,如果將區塊鏈貿然應用於螞蟻金服,甚至是整個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上,顯然存在很大的風險。因此,先把這項比較邊緣化的技術在邊緣化的業務場景中進行試驗,倒也算是一種比較合適的行事方式。

2016年7月,真正由阿里自家技術團隊打造的第一個區塊鏈產品“聽障兒童重獲新聲”在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上悄然上線。

從表面上來看,這個專案與以往的公益專案並無二致。不過,按照螞蟻金服方面的說法,在募捐完成後,捐贈人可以透過“愛心傳遞記錄”功能來檢視善款的去向,譬如捐款在什麼時候流到哪個賬戶當中。

阿里方面宣稱,這是“使用者第一次能夠完整目睹自己的捐款進入受助人指定賬戶的過程”。隨後,2016年12月,螞蟻金服的“區塊鏈+公益”又增加了“和再障說分手”以及“照亮星星的孩子”兩個專案。2017年3月16日,支付寶上所有愛心捐贈專案已經接入到“螞蟻區塊鏈”平臺。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雖然從上面的資料來看,螞蟻金服的“區塊鏈+公益”似乎搞了很多花樣出來,但如果深究背後的原理就會發現,它們的功能全都是一樣的,即用區塊鏈記錄善款籌集和使用的過程,從而保證公益全流程的公開透明。

這樣單一的場景,估計是讓從公有鏈來到“鏈圈”的徐義吉倍感崩潰。從後來的採訪實錄來看,他最初被螞蟻金服吸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那裡“有場景、有使用者”。

結果大半年幹下來,“豐富場景”基本都是對公益資金的追蹤。阿里旗下諸多熱門核心業務都未能和區塊鏈結合,而C端的“海量使用者”也都沒對接上。

換句話說,這位“螞蟻區塊鏈負責人”當初的兩大期望一個都沒實現,簡直是有苦說不出。在這樣的情況下,2017年年中,徐義吉從螞蟻金服離職,一頭扎進了公有鏈如火如荼的創業大潮中。

“螞蟻區塊鏈”的合作伙伴基本都是
阿里的子公司或原戰略伙伴


 03 
出走的阿里系:
蹭熱度的永遠在騷動

從後來的情形來看,徐義吉的離職,只是當時阿里區塊鏈人才命運的一個縮影。嚴格來說,作為一家與決策層有著緊密關係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在區塊鏈領域早期圍繞“公益”的佈局,雖然談不上高瞻遠矚,倒也符合大公司力圖求穩的戰略考量,以及人們在面臨新事物時謹小慎微的本性。總體來說,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問題在於:追求成功本來就是非常反人性的過程。你要敢於說別人不敢說的話,做別人不願做的事,從而在其他人都畏畏縮縮的時候,果敢出擊,去佔領這個行業的主導地位。所謂的“別人恐懼,我貪婪”,就是這個道理。

毫無疑問,與其他公司相比,阿里進入區塊鏈領域的時間點算是很早了,而相關探索也排在前列。這樣的表現雖然在網際網路巨頭中難能可貴,但是並不能讓很多企業內部的區塊鏈人才感到滿意。

從前一部分的表述,以及後來部分前阿里區塊鏈員工的言論中,可以瞭解到:阿里最初雖然針對區塊鏈投入了一些資源,但並沒有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未來發展方向,而更多是把其作為輔助性技術,用來提振現有的主營業務

這樣一來,阿里區塊鏈的使用場景,在橫向的行業上實際上面臨著很大的限制。就像我們剛才所提到的,阿里只願意割出公益這樣一小部分業務作為試驗田,這讓很多野心勃勃的區塊鏈從業者感到束手束腳。

事實證明:凡事就怕比較。雖然阿里比其他網際網路大廠佈局區塊鏈的時間要早很多,但與社會上那些生龍活虎的區塊鏈創業團隊相比,其在速度和廣度上還是有一定差距。

所以,在佈局區塊鏈後的幾年時間裡,阿里的區塊鏈業務有一個明顯特徵,即區塊鏈人才的大規模出走。而他們出走之後的下一站基本都是創業,其方向覆蓋了交易所、專案方、媒體、安全等垂直領域,在阿里的光環加持之下,這些人往往都是市場上的搶手人才,甚至一些以非常無厘頭的方式去蹭阿里和馬雲熱度的專案,都能得到資本和粉絲的青睞。

區塊鏈行業的部分“阿里系”成員

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幕非常奇異的景象:那些以諸多方式去蹭阿里和馬雲熱度的區塊鏈從業者,很多都被狂熱的粉絲們所擁躉。然而被蹭熱度的阿里,在當時的區塊鏈領域卻始終沒有太多表現。如此一來,阿里內部的區塊鏈人才愈發不甘於現狀,紛紛出走,從而開啟了一個“出走→發跡→刺激出走→繼續發跡……”的迴圈。

總體來看,當下的區塊鏈行業,有相當一部分知名專案的骨幹,都來自於阿里。可以說,“阿里系”幾乎掌控了公有鏈行業的半壁江山。這不禁讓人沉思:這種現象的出現,究竟是阿里的成功,還是阿里的失敗。


 04 
重回起跑線:
阿里與公有鏈們的正面僵持戰

隨著人才的頻繁流失,以及區塊鏈熱度的不斷高漲,2017年底,阿里終於開始在區塊鏈領域加碼佈局,將其作為螞蟻金服的BASIC五大戰略【注】之一,重點投入。

【注】螞蟻金服的BASIC五大戰略分別為:Blockchain (區塊鏈)、Ari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Security(安全)、IoT(物聯網)和Cloud computing(雲端計算)

而最直接的表現,則是其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迅速將區塊鏈從原有的公益場景擴散開來,延伸至包括天貓、支付寶、醫療、音樂在內的多項核心業務之上(見下表)試圖在“區塊鏈+”的各條垂直應用領域奪回被公有鏈佔據的行業話語權,從而奪回自己網際網路大廠的統治地位。

阿里近一年來大幅擴充套件了區塊鏈在內部的應用場景

然而,就在這時,戲劇性的場景出現了。在過去一年時間裡風光無限的公有鏈行業,在好不容易掌握了一次領跑時代的位置,並獲得了充足的資金之後,並未珍惜現有的大好局面,去招募人員、潛心研發技術、關注相關應用,而是將較多資源投入到了主營業務之外的領域,諸如登陸交易所、市值管理以及投資其他專案等,白白浪費了幾十年一遇的“草根崛起”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有鏈創業者們從資訊不對稱中獲得的有利局面,逐漸消退。而阿里雖然一度因過於保守而飽受詬病,但其日拱一卒的緩慢進度,反而給飽受醜聞汙染的區塊鏈行業一種穩重的印象。

於是,在公有鏈集團軍的鋒芒開始萎縮時,阿里從後面逐漸追趕上來。

至此,公有鏈的年輕創業者們,與包括阿里在內的聯盟鏈大廠再度形成了一個並駕齊驅的局面。接下來的比拼,實際上就變成了“真刀真槍”的技術廝殺。

就目前的局面來看,現在的“區塊鏈2.0”,也就是“區塊鏈+智慧合約”的組合,已經走到了一個瓶頸,它很難在實體經濟中大規模落地,也不再能讓資本市場為之掏錢買單。正如2014年的比特幣市場一樣,在出現新的技術突破,將區塊鏈2.0升級為區塊鏈3.0之前,整個行業要出現下一個繁榮期,難度甚大。

很好,問題來了:如果說Vitalik的以太坊在2014年打破了比特幣的熊市,用圖靈完備的智慧合約昇華了區塊鏈的話。那麼,在當下這種僵持的格局之下,誰又能成為下一個以太坊,從而承接區塊鏈3.0的勢能,最終名利雙收呢?是年輕的公有鏈行業,還是阿里等網際網路大廠?

要回答這個問題,或許首先應該搞明白解決區塊鏈當下技術困局的兩個關鍵點:

一是技術團隊的廣度。就目前情況而言,僅憑“區塊鏈+智慧合約”這個組合,並不能很好解決大部分實際問題,必須要引入一些以往可行性不高、但依靠“區塊鏈+智慧合約”卻有望實現的數字技術,比如霧計算和數字社羣等。在這一點上,從賬面上看,像阿里這類有著雄厚積累的IT大廠有著很強的優勢。

二是技術團隊在區塊鏈領域的深度。這其實就涉及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在人才一度頻繁流失的情況下,阿里的區塊鏈技術水平究竟怎樣?談及這一點,那就繞不開阿里區塊鏈的另一個明顯特徵:技術專利特別多。資料顯示,其在2017年的區塊鏈專利達到43件,而2018年更達到90件,兩項資料均為全球第一。

 05 
海量專利制敵?
籠罩在公有鏈上空的陰雲

看到這裡,很多讀者或許會不禁嘖嘖稱讚:大廠就是大廠,一出手就不同凡響,低調奢華有內涵云云。但問題在於:在評判一家企業的技術實力時,“專利數量”只能說是一個參考指標,而未必能和”技術水平“簡單地畫等號。更何況區塊鏈專利數量的比拼,本質上並不是一場公平競爭。具體來說,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在專利申請環節,各個公司之間申請專利的標準不同。需要指出,有些公司沒有選擇申報專利,主要是其認為此舉不符合新數字時代創新、合作、開放的精神。因此即便是有成果,多是將其程式碼開源公佈。尤其是目前一些公有鏈專案,如果不將程式碼公開任人審計,將會面臨各路區塊鏈媒體鋪天蓋地的質疑。

而包括網際網路大廠在內的一些聯盟鏈企業,在獲得一些技術成果後,由於實力過於強大,外加沒有發放通證,因此即便用專利對程式碼加以保護,區塊鏈媒體們也沒話可說。

這就導致在申請環節,各大公司區塊鏈專利數量就有所差異。

目前,一個共識機制也可獲得專利保護

第二,在專利批覆環節,各國之間的審批週期和批覆標準不同。從現在來看,中國對於區塊鏈專利審批相較於其他行業,總體來說是很寬鬆的。

一般來說,專利型別可以分為三種: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其中,由於“發明”的含金量最足,所以門檻較高,往往需要在18個月後公開審批結果。而“實用新型”則需6個月,“外觀設計”只需3個月。

然而,就調查結果來看,阿里所有的區塊鏈專利,都是隸屬於含金量頗高的“發明”一類,但從申請到公開的時間,卻只有6個月或3個月左右。從這點來看,阿里所面臨的區塊鏈專利審批週期,確實是比其他行業短很多。這種審查週期的不同,使得各企業在審批環節所獲批的區塊鏈專利數量有所差異。

從上面兩方面的分析不難發現,阿里的區塊鏈專利雖然位處全球第一,但並不能說明其技術水平第一。就當下的情況來看,更合適的方法,是將這視作一個黑箱,讓時間來檢驗。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仍然有充足的理由認為:在未來的區塊鏈技術爭鋒中,阿里方面相當有優勢。要知道,你的現狀其實是過去積累的表現,而未來則是現在積累的表現。

雖然,現在阿里這樣的網際網路大廠和公有鏈創業者們,差不多並駕齊驅。但現在的公有鏈領域,總體來說氣氛比較浮躁,在行業寒冬中,發展的可持續性令人堪憂,甚至出現專案之間彼此拆臺的情況。

而像阿里這樣的網際網路大廠,都無需面對這些問題。無論是渾濁的行業環境,亦或是財務方面的捉襟見肘,跟它都沒有太大關係,人家還是能安安穩穩地做開發。這其實正是網際網路大廠最可怕的地方:你用幾張牌把人家的A和2套出了手,自以為勝券在握。殊不知人家手裡還有大小王,而你手裡最能拿得出手的,卻已經只剩下JQK了。

阿里的區塊鏈往事,到這裡就暫時告一段落了。公有鏈的創業者們一定要意識到的一點:阿里或許會因為一個小錯誤,被騰訊或百度這樣同等體量的對手在區塊鏈領域超越。但阿里在面對小它好幾個量級的創業者時,就算走了幾圈彎路,身上被插了幾刀,同樣有實力“暴力超車”。

這不僅僅是因為這樣的網際網路大廠財力雄厚,更是因為區塊鏈的初創團隊太容易因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而決策失誤。

從這點來看,2017年那場行業狂歡其實帶來的並不都是正面效應。它在讓一些創業者得到未曾想象過的名望和財富之外,也重創了他們的格局感,讓其一度產生了自己真的可以和網際網路巨頭輕鬆對抗的幻覺,殊不知歷史上極少有對稱戰爭是完全依賴資訊不對稱的突襲而成功的。

短暫的爆發並不能確保行業地位的長青,正如閃電戰無法保證最終的全面勝利一樣。初期的先發優勢或許可以帶來短暫的領先地位,但左右勝負的最終往往都是雙方的真正實力。

相關閱讀:

"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noopener">

——End——


『宣告:本文為白話區塊鏈特約作者、TokenClub研究院高階分析師、國際工業區塊鏈標準化組織理事孫副社長供稿,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白話區塊鏈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