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隱私保護的多方計算平臺ENG,能否成為下一個熱點?

買賣虛擬貨幣

今天介紹的ENG不算是新幣,2017年9月Enigma完成了代幣銷售。當年上線也是比較火爆,一簽難求,4500萬美元的硬頂,在幾小時內就賣完了。

團隊最初只想建立Catalyst,一個去中心化演算法交易平臺。後來團隊調整了方向,旨在用安全的計算將隱私引入區塊鏈計算。這作為區塊鏈的底層技術之一,牛盾是比較看好的,長遠來說前瞻性極強。今天就介紹一下這個專案。

一、立項分析

網際網路最初是激進的、分散化和自由的。在過去十來年,網際網路的驚人增長伴隨著集中化的增強,慢慢生長出一些網際網路巨頭。

一些網際網路大公司創立了自己的數字帝國,並因此產生了大量的資料網路。缺乏透明度和對這些組織的制約,再次出現了集權問題:操縱、監視和頻繁的資料造假。

比特幣和其他區塊鏈(如以太坊)預示著一個新的未來。網際網路應用現在可以建立起一個分散的架構。區塊鏈的公共性質保證了應用程式工作方式的透明性,並留下不可篡改的活動記錄,為誠實的行為提供一定的激勵。

問題是,大部分DAPP中最敏感的部分需要對私有資料進行大量處理。在他們的目前的設計,區塊鏈根本無法處理隱私,儲存在大多數區塊鏈上的資料是完全透明的。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透明度提高了可訪問性,並且可以輕鬆驗證。另一方面,它讓在私有資料層上執行的應用程式無法構建在公鏈上。

通常情況下,公鏈中的每個節點都必須執行每一個交易。因此,在公鏈上執行計算密集型應用程式非常昂貴,甚至在技術上也是不可能的。

Enigma是一個旨在解決區塊鏈隱私和可擴充套件性問題的專案,它使用能夠進行安全多方計算的離線網路節點。這個構想,簡單來說,就是隻有一小部分節點參與執行智慧合約,並且沒有節點獲得完整的資料集。

二、技術實現方式

Enigma是一個分散式的計算平臺,保證了隱私。目標是使開發人員建立“隱私設計”,端到端分散的應用程式,沒有可信的第三方。連線到現有的區塊鏈並解除安裝私有的密集計算到一個非鏈網路。

所有的事務都由區塊鏈來執行基於數字簽名和可程式設計許可權的訪問控制。程式碼在區塊鏈(公共部分)和Enigma(私有或計算性)上執行密集的部分。主要技術分為三大部分。

1.儲存。

Enigma是如何實現區塊鏈資料儲存的?區塊鏈不是通用資料庫。  Enigma有一個去中心化的雜湊分散式雜湊表(或DHT),可透過區塊鏈訪問,區塊鏈儲存對資料的引用,而不是資料本身。 在將儲存和訪問控制協議程式設計到區塊鏈之前,私有資料應在客戶端進行加密。Enigma以指令碼語言為這些任務提供了簡單的API。

2.Privacy-enforcing計算。

Enigma的網路可以執行程式碼而不會洩漏將原始資料傳送到任何節點,同時確保正確執行。 這是取代當前集中式解決方案和可信覆蓋網路的關鍵,這些網路處理敏感業務邏輯的方式可以否定區塊鏈的好處。

3.多重處理計算。

即使隱私不是問題,區塊鏈也無法擴充套件到計算許多複雜事務。Enigma不像區塊鏈一樣每個節點都儲存完整資料,只有一小部分節點計算部分資料。這種儲存與計算分離的設計使系統具備天然的伸縮性,使用相同的鏈外計算網路來執行透過區塊鏈廣播的大量可公開驗證的計算。

牛盾認為專案的主要邏輯是這樣的:在Enigma的世界裡,其鏈外計算網路將由一系列能夠執行sMPC計算的點對點節點組成。任何人都可以作為sMPC節點加入,只需要在公鏈上存入特定數量的ENG即可。

區塊鏈將在sMPC節點之間公平地分配秘密合同並監控結果,以確保計算的正確性和及時性。根據任務的計算強度計算ENG代幣費用,並向任務發起人收費。

三、專案團隊

牛盾記得這個專案團隊以前非常小,一共就5個人。剛查詢了官網,目前公佈的團隊成員已經達14人,另外仍在持續擴充人員當中。

專案團隊14人中有10名軟體工程師,2名營銷專業人士,1名產品合作人才,1名業務總監。團隊的配置越來越齊全。可見,專案仍然在不斷髮展壯大中。



介紹一下主要團隊成員。

Enigma的執行長和聯合創始人是Guy Zyskind。Zyskind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在加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之前曾在過多家初創公司任職。在麻省理工學院,他還擔任過課程講師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助理。Enigma這專案正是源於他的碩士論文。

另一個聯合創始人Can Kisagun——麻省理工斯隆的MBA,擔任Enigma的首席產品官

小結

總而言之,Enigma旨在用安全的多方計算將隱私引入區塊鏈計算。Enigma可以實現區塊鏈公鏈的隱私保護、可擴充套件性、多方同時處理資料等。

Enigma將會支援全新型別的能保證資料隱私dApps。當前資訊行業對個人資料的隱私保護存在較大的問題,而Enigma應用區塊鏈技術合理地解決了該問題從白皮書來看,主要集中在技術層面,更傾向於類似學術研究的高度技術化白皮書,但沒有提到商業化推廣方面的內容。

可能這也是目前ENG知名度不高,且代幣價格一直難有起色的原因。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