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生命無盡,只求一生貢獻”——謹以本文緬懷張首晟教授

買賣虛擬貨幣

“不求生命無盡,只求一生貢獻”—— 張首晟

據丹華資本官方訊息,2018年12月1日,美國華裔物理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丹華資本創始人張首晟去世,終年55歲。


獲得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


張首晟生前收穫了眾多的榮譽,尤其在物理領域。目前已包攬了物理界所有重量級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學獎和富蘭克林獎章。而他2007年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

楊振寧曾給予他非常高的評價:對他來說,獲得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

創辦丹華資本,成創投新偶像


而除了物理科學家以外,張首晟也是一名投資人,他於2013年創立了丹華投資,專注於投資最具顛覆性的創新科技和商業模式,並搭建起斯坦福、矽谷和中國的橋樑。

丹華資本目前規模已經達到9000萬美元,並且已經投資了12家公司,其中區塊鏈尤其看好。

天眼查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丹華資本在區塊鏈領域投資佔比超過50%;

丹華資本官網的投資專案顯示,投資的區塊鏈專案有42個;

投中網資料顯示,丹華資本在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應用和數字貨幣領域共計投資事件金額達到約1.88億元。

因此,在大眾網友眼中,他是學術事業雙豐收的人生贏家,科研汪的偶像人物。

知乎網友

深剖區塊鏈,獲馬化騰點贊


雖然張首晟離開了,但他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知識財富。

比如,對於處於科技前沿及資本風口浪尖的區塊鏈,張首晟曾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區塊鏈的到來會引發一場合久必分的革命:

“價值是一個很難交換的東西。網際網路第一波只是交換資訊,但到了第二波希望能夠交換價值,因為價值的核心就是要大家有一個共識。後來,大家就想到區塊鏈的技術可以把經濟行為加上隨機的數學演算法使得網路達到共識,比如說透過計算一個 Hash 函式的辦法,對共識進行投票,這就是整個區塊鏈上面達到了一個新共識的機制。

大家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這個共識的機制本身會有很大的價值。事實上物理學裡面有一個非常深刻的概念叫熵增,就是物理世界看起來是總是走向無序。但是生命世界和物理世界不太一樣,生命世界確實越來越走向有序。走向有序的行為是把熵減少的一個行為,但是整個系統的熵還是在增大。因此,生命行為就是把自己的熵減小了,使周圍的熵增大了。

這在共識機制上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要達到共識就是要把熵減少,大家如果意見非常不一樣的話,熵也就很大,因為非常無序。但是如果能夠統一意見,達到一種非常有序的狀態,它必然是減小熵的一種行為。然而,減少熵的行為必然會增高周圍世界的熵。

因此,當時提出來的演算法是透過一些 Hash 函式的計算,這雖然看起來是浪費了一些周圍世界的能量,其實得到了一種更可貴的財富,也就是共識。

在這個意義下,區塊鏈的共識系統有點像生命系統本身,自己的熵在減弱,它達到了共識,但使得周圍的系統熵變大。這是一個代價,但相比別的系統來講,這個代價還是非常小。

所以,一旦我們有了共識之後,就會有一種信任,人和人之間會有一個新的合作機會。所以,我把這個新的時代稱為:我們的信念是建築在一個數學的演算法上面,In math we trust。在今後的系統中,中心化平臺就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我們能夠建立一些 P2P 的區塊。透過開源的投票模式,大家可以用透明的演算法,定義這個Community 裡面的遊戲規則。

我認為世界歷史可以用兩句話來描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們的網際網路行業也體現了這一種規律。而區塊鏈的到來能引發一個新的網際網路的革命,一個合久必分的時代就又會到來,而我們正是面臨著區塊鏈和去中心化技術給這個時代帶來的這場新的革命。”


張首晟對區塊鏈的觀點,馬化騰也非常認同,他在其朋友圈中提到:

“張教授從物理學角度分析及用生命對比很有意思。目前眾多公共區塊鏈消耗大量能源計算力生產虛擬數字幣到底算有等價物背書嗎?如按生命理論,應該很多生命系統會不斷演化淘汰。”

謹以本文緬懷張首晟教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