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BTC交易比BCH交易收取更高的費用?

買賣虛擬貨幣
Bitpay是一種全球領先的數字貨幣支付處理器,它能讓商家接受比特幣現金(BCH)和比特幣核心(BTC)。然而就在最近,Bitpay在國外的社交媒體網站遭到一些負面輿論的攻擊。一些BTC粉絲認為Bitpay對BTC交易收取了額外的網路費用,他們認為Bitpay故意增加BTC的交易成本,而對BCH卻沒有收取這筆費用。BTC支持者認為Bitpay意圖以此行為來將促使使用者選擇BCH。而真實的情況是,Bitpay對BTC和BCH的費用協議並沒有改變,公司只需支付與BTC網路相關的運營成本,而目前BTC網路的交易費用非常高。Bitpay支援BCH之後Bitpay是一款支付軟體,有點類似於數字貨幣界的支付寶,它是面向比特幣商戶的支付解決方案,商戶收到消費者的比特幣,透過Bitpay把錢轉成自己使用的貨幣,這個過程中,Bitpay會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Bitpay公司最早被稱為Bitcoin上的PayPal,也長期被視為專屬比特幣的支付處理器,最初的BTC支持者。在2017年之後,伴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一路走高,整個BTC網路越來越擁堵,手續費甚至高居50美元,交易確認時間要長達幾天才能完成。越來越難用的BTC引發了使用者的強烈反對,一些Bitpay的使用者甚至寫分手信給Bitpay公司以表達自己的失望,使用者的抱怨和反對促使Bitpay尋求新的解決方案。最終在2018年4月份他們選擇了交易費用極其低廉的BCH作為使用者的更優選擇,隨後還推出了BCH的Bitpay Visa卡,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項免費服務。由於BCH大區塊方案帶來的高速確認和低廉費用,BCH很快佔據了主導位置。從過去到現在,Bitpay一直都收取1%的手續費,無論是BCH還是BTC這點都未改變。自2017年後Bitpay將BIP70支付協議應用到他們的借記卡比特幣到美元的發票中,該功能將防止常見的支付錯誤,併為防護中間人攻擊提供更好的安全性。使用者支付發票和礦工費後,Bitpay必須支付額外的網路費用以移動其所有發票付款,以便它可以將它們組合起來進行處理。
Bitpay曾在其支援入口網站上解釋說,如果網路成本金額計算低於0.01美元且低於發票價格的0.05%,則處理器不會對其收費。因此,BCH支付(通常遠低於此閾值)似乎可以免除,而BTC顯然長期高於此數值。這筆費用就是BTC支持者所說的額外網路費用。BTC網路費用遠超BCH
值得注意的是,BTC網路費用比BCH網路費用高出幾個數量級。截止至撰稿時,BTC中位數網路費用為2.61美元,比目前的網路中位費用僅0.0011美元的BCH高出2,300倍。這意味著使用BTC支付10美元需要花費超過26%的金額用作手續費,而BCH幾乎是0%。如此巨大的差異,任何需要維繫使用者的線上支付公司都不可能會忽視這個問題帶來的交易規模的差異,畢竟是BCH好用才能讓Bitpay也好用。如何檢視BCH和BTC的網路中值費用交易費用是加密貨幣使用者為了讓系統繼續執行而必須承擔的成本。不同區塊鏈網路之間的費用差別很大,在決定使用哪種數字貨幣進行數字支付之前,檢查一下這一點很重要。而很多使用者只知道BCH網路費用便宜,BTC貴,究竟有多便宜有多貴卻無從查獲。Bitcoinfees.cash是一個跟蹤比特幣核心(BTC)和比特幣現金(BCH)交易費用中值的網站。該網站顯示了當前交易費用中值,以及BTC和BCH交易費用中值的歷史圖表。該網站上列出的費用中值是基於過去一週從幾家API提供商獲得的交易資料。當前費用資料大約每10分鐘更新一次,歷史圖表每週更新一次。
BTC為什麼費用高在BTC歷史上,區塊鏈網路不止一次的出現過大規模的擁堵。受限於1MB的區塊上限,BTC最高創下50美元的單筆交易手續費,這意味著你如果希望用5美元買瓶飲料,你卻還要為此額外支付高於這瓶飲料價格的50美元手續費,而且為了完成這筆交易,你還要等待數天才能完成。對於消費者來說,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糟糕體驗。如果你對比特幣的歷史不夠熟悉的話,你可能會認為這只是一個暫時性的問題,早晚會修復。但是對於BTC的開發者來說,這是BTC網路的正常功能,並非需要修改的錯誤。他們認為高BTC費用是促使使用者離開BTC主鏈,轉向使用閃電網路的一種方式,並希望最終使鏈上交易成為專屬的貴族通道,罕見且昂貴。結束我想BTC開發者沒想到的是,BTC主鏈的昂貴不僅沒把使用者逼向閃電網路(LN網路最近被爆出網路縮容),反而讓使用者轉向BCH網路。總而言之,BCH的交易費用極其低廉,這是Bitpay使用者選擇BCH的原因。BTC網路本身費用昂貴且難用,這才是驅使使用者離開的原因,BTC支持者攻擊Bitpay只是試圖為BTC網路的高額費用找個說法。這不是他們第一次針對Bitpay,因為它支援BCH,儘管BCH使用體驗遠優於BTC,或許BTCer認為政治立場遠在使用者利益之上。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