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賦能醫療產業報告 | OKEx投研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OKEx分析師張秀秀

前言

整體上,醫療產業可以分為醫療服務和醫藥商業兩大類,其行業痛點主要在於醫療服務方面的資料未能被充分利用,以及醫藥商業中醫藥產品的防偽溯源難題。

傳統醫療資料在資訊化發展方面遇到諸多難題,相比其他傳統行業,發展進度極為緩慢。究其根本,是因為目前醫療資料孤島化且缺乏標準體系、資料安全難以保障、資料確權不明晰導致的傳統參與者資訊化的意願低,醫療服務中的醫療資料未能被充分利用。

而醫藥行業供應鏈由於參與主體眾多,存在大量互動協作,資訊被離散地儲存在各自環節各自系統中,缺乏透明度。資訊的不流暢導致各參與主體難以準確瞭解相關事項的實時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影響供應鏈協同效率。當各主體間出現糾紛時,舉證和追責耗時費力。

而區塊鏈在資料保密、智慧合約、生態激勵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與醫療行業具有較高的契合度,能為醫療行業提供多環節安全解決方案,同時也能助推醫療行業智慧化發展。

目錄:

一.醫療產業介紹

1.1 醫療產業結構

1.2 醫療產業市場規模

二.區塊鏈賦能醫療可行性分析

2.1 醫療行業痛點

2.1.1 醫療資料未能充分利用

2.1.2 醫藥產品供應鏈溯源難題

2.2 區塊鏈與醫療結合的必要性

2.2.1 區塊鏈的亮點

2.2.2 區塊鏈對醫療的賦能點

三.區塊鏈+醫療應用場景

3.1 醫療服務:醫療資料管理

3.1.1 個人電子病歷

3.1.2 遠端醫療

3.1.3 智慧穿戴裝置健康管理

3.1.4 醫療大資料分析

3.1.5 醫療計費和保險自動化

3.2 醫藥商業:醫藥器材溯源

3.2.1 藥品防偽溯源

3.2.2 醫療廢棄物追蹤解決方案

四.區塊鏈+醫療的機遇與挑戰

4.1 機遇

4.1.1 解決醫療產業現有痛點

4.1.2 推動AI在醫療領域的發展

4.1.3 推動基因組工程的發展

4.2 挑戰

4.2.1醫療機構資訊化覆蓋程度參差不齊

4.2.2 醫療資料來源可靠性問題

4.2.3 區塊鏈技術發展瓶頸

4.2.4 通證的法律風險

一、醫療產業介紹

1.1 醫療產業結構

醫療保障不僅關乎每個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更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與綜合競爭力。醫療服務體系是一個包含從初級預防、門診醫療、住院醫療、康復醫療的服務鏈,而支撐醫療服務鏈的是醫藥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體系和醫療保險費用籌集、支付體系,只有這三個體系良性協調執行,才能實現全社會的最大醫療保障和醫療資源的效用最大化。

醫療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醫療藥品生產研發和醫療器材生產研發; 中游包括提供醫療服務的大型醫療機構和小型機構,大型機構主要是指公立醫院和大型私立醫院、藥店連鎖機構,小型機構是指社羣醫院和私人診所等;醫療產業鏈的下游則是患者。

圖片來源於OKEx投研

1.2 醫療產業市場規模

根據wind資料,2015 年,全球醫療行業規模約1萬億美元,全球數字醫療市場的價值為800億美元(佔比8%),預計到2020年將增加到2000億美元以上(佔比15%" *20%),複合年增長率為21%。全球數字醫療市場發展迅猛。

有關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會達到10萬億元,已經成為新風口。未來十年,醫療健康市場還將維持穩步增長的趨勢。從供需關係的角度分析,一方面,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穩步提升,對健康的需求得以充分釋放;另一方面,醫藥科技、生物科技、智慧化等技術的發展,推動健康產業供給側產品及服務的大幅提升,使更多的健康需求得以滿足。

二、區塊鏈賦能醫療可行性分析

2.1 醫療行業痛點

整體上,醫療產業可以分為醫療服務和醫藥商業兩大類,其行業痛點主要在於醫療服務方面的資料未能被充分利用,以及醫藥商業中醫藥產品的防偽溯源難題。

圖片來源於OKEx投研

2.1.1 醫療資料未能充分利用

隨著醫療資訊化的普及和電子病歷的推廣,醫療機構每天有大量關於疾病、醫療、藥品臨床試驗等資料產生、儲存和流動,同時伴隨更多醫用級別可穿戴智慧裝置的問世,該領域每年資料量增長迅速。醫療健康領域正步入醫療健康大資料時代,資料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它透過對資料的分析挖掘所獲得的資訊,會在商業、科技決策、最佳化資源配置、節省資本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價值和潛力。

圖片來源於易觀智庫

傳統醫療資料在資訊化發展方面遇到諸多難題,相比其他傳統行業,發展進度極為緩慢。究其根本,是因為目前醫療資料孤島化且缺乏標準體系、資料安全難以保障、資料確權不明晰導致的傳統參與者資訊化的意願低,醫療服務中的醫療資料未能被充分利用。

(1)醫療資料孤島化,缺乏標準的體系

就目前的醫療系統而言,不同的醫療機構各自為政,分別掌握了不同階段、不同患者的醫療資料。隨著每一次醫療服務的結束,這些醫療資料便散落在各地,無法形成一個完整且連貫的鏈狀體系。於是,下次問診時,醫生為保證瞭解病人病史,需要再次地詢問病患以及二次化驗,由此帶來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費。

如果能完整記錄一個人的醫療健康史,將對診治流程起到大大的簡化作用。醫生在接診病人時可以直觀地瞭解病人服用過的藥物、以前醫生的醫囑、之前所患的病症和診治方法,在其作出本次診斷的時候就能更精確和高效,醫療的水平和協調性得以進一步提高,發生誤診的風險也會下降。

此外,關鍵患者資料和資訊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和系統中,也導致了整個行業標準體系的缺失。醫療機構之間沒有一個標準化的醫療資料記錄體系,即使實現了醫療資料互相共享,也無法融合、有效利用。同時各種智慧裝置所收集的大健康資料也大多雜亂無章,無法形成有效的資料。

(2)醫療資料安全難以保障

以一份完整的診療檔案為例,其中包含了各種資訊,如患者基本資訊、診斷資訊、醫囑資訊、檢驗檢查資訊、藥品資訊、收費資訊、主治醫生資訊等等,此類醫療資料洩露會對個人隱私帶來極大的傷害。尤其是中心化方式儲存指紋資料(多數支付方式牽涉指紋支付)、基因資料和虹膜資料等重要健康資料,一旦發生大規模洩露,將產生災難性後果。

而傳統醫療資料可能會由於內部失誤或外部攻擊,導致患者和健康相關的敏感資料被洩露。醫療系統中隱私保護的難點在於參與人員節點多導致的潛在洩露點多,中心化資料庫存在單點故障問題和單把私鑰洩露導致資料庫安全防線徹底性崩潰等問題,外部攻擊防不勝防,現有的儲存模式並不能實現其安全性。

HEIMDAL公司2016年釋出的《2016年中回顧: 2016年網路安全威脅分析報告》中指出,在全球範圍內,醫療行業是該年度被勒索軟體攻擊最多的行業,其中第二季度佔比達到了88%。英國《衛報》2017年2月27日的調查也曾揭露,英國國家保健醫療系統( NHS ,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丟失了高達50萬份的醫療資料。醫療資料的大規模洩露事件層出不窮,反映了整個行業急需技術革新的現狀。

(3)醫療資料所有權不清晰

醫療水平的進步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臨床醫學、醫療研究等工作依賴於醫學工作者對醫療資訊的收集、分析和使用。例如,臨床醫學評估和審查往往涉及多種藥物使用和各種臨床醫學診斷結果,因此需要整合源自多方的醫療資料以進行縱向交叉研究和全面的比較。日漸興起的網際網路資料探勘、分析行業成為促進商業醫療資訊化發展的主要力量。以全球資料探勘行業的領航者 IMS健康公司為例,該機構為了獲取與患者或醫療系統縱向或終生的交流,除了從醫療行業購買醫療資料外,還從電子病例中剝離出識別資訊,組建基本醫療資料庫,僅在 2006 年該公司醫療資料處理業務獲益達19.6億美元。

然而在這種中心化儲存的現狀下,醫療資料的使用未得到所有者的賦權。大量個人隱私掌握在中心化的機構中,由機構授權第三方使用,這種資料儲存和使用的方式可能存在法律瑕疵。根據美國蓋普洛民意調查,66%的人反對將醫療資料開放給醫療資料探勘商,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資料探勘行為產生的個人隱私問題。同時醫療機構也可能因為資料使用涉及法律風險,而儘量避免資料互通。因此個人醫療資料所有權保護問題,也成為擎制醫療研究工作的重要因素。

2.1.2醫藥產品供應鏈溯源難題

溯源最根本的目的是對商品真偽鑑定,建立消費者對商品品質的信任。醫藥行業供應鏈由製藥廠商、批發商、藥店、醫院等眾多參與主體構成,存在大量互動協作,資訊被離散地儲存在各自環節各自系統中,缺乏透明度。資訊的不流暢導致各參與主體難以準確瞭解相關事項的實時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影響供應鏈協同效率。當各主體間出現糾紛時,舉證和追責耗時費力。

(1)醫藥產品的防偽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資料,全球每年假藥交易規模大約在750億-2000億美元之間。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許多發展中國家,假藥佔銷售藥品總量的10%至30%,非法交易導致每年超過10萬人死於假藥。2018年,國內長生生物兩次被曝疫苗造假,刺痛公眾敏感的神經,傳統的檢驗已越來越難以滿足市場規範和消費者要求。

(2)醫療垃圾處理

在醫藥商業領域,一次性醫療器具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而這些醫療廢棄物處理牽扯到很多環節,從產生到集中處理週期長,要經歷科室分類、打包、暫存、院內轉運、集中貯存、院外轉運、終端處置等環節。由於忽視了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過程監管,醫療廢棄物甚至催生出“黑色產業鏈”,如劣質產品的趁虛而入,更有甚者僅簡單消毒針頭二次使用,亂扔亂棄造成環境汙染和交叉感染等。有關資料顯示,中國2018年的醫療廢物總產量突破200萬噸,這一數字每年持續增加,已構成嚴重的公共衛生和環境挑戰,醫療垃圾處理溯源問題亟待解決。

2.2 區塊鏈與醫療結合的必要性

2.2.1區塊鏈的亮點

1. 分散式賬本,去中心化

分散式賬本指的是交易記賬由分佈在不同地方的多個節點共同完成,而且每一個節點記錄的是完整的賬目,因此它們都可以參與監督交易合法性,同時也可以共同為其作證。

跟傳統的分散式儲存有所不同,區塊鏈的分散式儲存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區塊鏈每個節點都按照塊鏈式結構儲存完整的資料,透過“時間戳”技術和鏈式結構實現資料資訊可追溯,每個事件和交易都有時間戳記,成為一條長鏈或永久性記錄的一部分。

二是沒有任何一個節點可以單獨記錄賬本資料,從而避免了單一記賬人被控制或者被賄賂而記假賬的可能性。也由於記賬節點足夠多,理論上講除非所有的節點被破壞,否則賬目就不會丟失,從而保證了賬目資料的安全性。

2. 非對稱加密,資料不可篡改

非對稱加密指用一個金鑰對來進行加密和解密。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金鑰,透過公鑰加密的資訊,在網上即使被截獲也無法解密,因為公鑰加密後的資訊不能再透過公鑰解密,而必須使用私鑰來解密,而私鑰只有自己有,就可以保證資訊的安全性。

所以,儲存在區塊鏈上的交易資訊是公開的,但是賬戶身份資訊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資料擁有者授權的情況下才能訪問到,從而保證了資料的安全和個人的隱私。此外,區塊鏈上的資料無法被篡改,而且在區塊鏈上的任何篡改都會留下密碼學上的證據從而被快速發現。

3. 智慧合約

智慧合約是一種旨在以資訊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基於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資料,能夠採用完全自動化的流程,不需要任何人為參與,只要滿足智慧合約程式碼所列出的要求即可自動化地執行一些預先定義好的規則和條款,這些交易可追蹤且不可逆轉。優勢是更高效率、降低成本、交易更準確,且無法更改,此外,智慧合約去除任何第三方干擾,進一步增強了網路的去中心化。

4. 通證生態激勵

區塊鏈的通證經濟想要把本來免費的社會行為變成被金錢衍生品激勵的市場行為,並想象這樣可以精準量化,定向生產有價值的行為結果。通證除了承擔支付或價值貯藏的角色,還被設計為如股權、金融資產、獎勵積分等更復雜、多元的功能。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世界裡,激勵機制是利益分配和使用的核心點,透過激勵機制達成網路共識,從而使得區塊鏈每個環節的參與者都能獲得相應的回報,進而分工明確、積極的完成各項工作,讓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免受了各種威脅和攻擊。這相當於參與者們共同維護了系統安全性,推動了系統的生態發展。

綜上所述,區塊鏈是一種多方維護、全量備份、資訊保安的分散式記賬技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這些特點保證了區塊鏈的“誠實”與“透明”,為區塊鏈創造信任奠定基礎。而區塊鏈豐富的應用場景,在於解決資訊不透明、各環節參與者激勵不足、系統整體運轉效率低下等問題,實現多個主體之間的協作信任與一致行動。

2.2.2 區塊鏈對醫療的賦能點

1. 透過區塊鏈技術進行醫療歷史資料記錄,實現共享資料的防篡改、可追溯。區塊鏈具備高冗餘性,分散式儲存使得每個節點都有備份,杜絕由於單點故障導致的資料庫崩潰情況。透過共識機制來共同記錄和維護資料,防止某參與者單方面修改或刪除資料,保證資訊在區塊鏈上的不可篡改。以此保證了資料的安全性。

2. 區塊鏈技術可以將各機構與患者置於一個受保護的環境中共享敏感資訊。透過區塊鏈的密碼學技術在隱私保護層面將醫療資料經過加密處理,使用者資訊具有匿名特性。區塊鏈上的智慧合約和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可生成訪問控制機制,並實現多私鑰的複雜許可權保管。在有許可權限制的區塊鏈上,其他人員必須獲得私鑰授權才能夠檢視資料,從而維持資料隱私性。

3. 利用通證激勵機制,解決資料確權不明晰導致的傳統參與者資訊化的意願低問題,最終推動醫療健康領域大資料的發展。

4. 透過“時間戳”技術和鏈式結構實現資料資訊可追溯,解決供應鏈防偽溯源難題。區塊鏈也可用於監督藥物分配,監管合規或管理醫療用品。

5. 透過智慧合約的流程自動化,可解決信任問題,降低協作成本並降低差錯率。

圖片來源於OKEx投研

區塊鏈在資料保密、智慧合約、生態激勵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與醫療行業具有較高的契合度,能為醫療行業提供多環節安全解決方案,同時也能助推醫療行業智慧化發展。

BIS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到2025年,全球醫療保健市場在區塊鏈上的支出預計將達到56.1億美元。到2025年,採用區塊鏈技術每年可為醫療行業節省高達1000億至1500億美元的資料洩露相關成本、IT成本、運營成本、支援功能成本和人員成本,並可減少欺詐和假冒產品。

三、區塊鏈+醫療應用場景

3.1 醫療服務:醫療資料管理

醫療保健行業利用區塊鏈技術逐漸成為趨勢。其主要用於加強制藥部門的供應鏈管理、安全和資訊保密、資料確權和流程管理等方面。此外,區塊鏈技術幫助患者記錄和管理患者的健康資料,使患者能夠從資料中獲得個人財務收益。

3.1.1 個人電子病歷

如果擁有安全的完整的個人健康歷史記錄,記錄每個生命體徵,並且可以高效準確地捕獲與所用藥物、每位醫生診斷、患者疾病和手術相關的資訊以及其他資訊,預計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協調性將會有所提高,而且相關成本和風險也會相應降低。

區塊鏈具備資料不可篡改性,任何篡改都會留下密碼學上的證據。以及多私鑰的複雜許可權保管的能力,透過智慧合約技術對病例進行訪問控制。解決電子病歷面臨的資料洩露、可擴充套件性、操作性和資料整合等問題。

案例:Health Wizz宣佈推出了一款移動平臺,利用區塊鏈、移動技術和資料管理技術,幫助患者整理病歷資料,讓患者可以隨時隨地安全訪問自己的資料庫。此外,一些特定的組織可以使用加密貨幣來激勵患者為醫療研究貢獻自己的健康資料。Health Wizz移動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為消費者提供所需的工具,使包括研究機構和製藥公司在內的利益相關者共同彙集、管理和共享醫療資料,同時確保資料的完整性,保護患者的隱私,真正做到了把患者醫療保健資訊的所有權還給患者自己。

3.1.2 遠端醫療

遠端醫療是隨著通訊技術、計算機網路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並應用在醫學上而不斷髮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它以多種數字傳輸方式建立不同區域的醫療單位之間、醫師和患者之間的聯絡,完成遠端諮詢、診治、教學、學術研究和資訊交流等任務。這種新模式的應用,有助於讓就醫過程由無序變得有序、省時,也可以解決發達和貧困地區醫療資源不平衡的問題。

在過去,中心化的遠端醫療平臺可能會由於內部失誤或外部攻擊,導致患者和健康相關的敏感資料被洩露。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案,這是一個能做到完全透明卻又能尊重使用者隱私的方案。

案例:Medicohealth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遠端醫療平臺,旨在整合服務於移動健康和遠端醫療市場的解決方案。使用者透過在Medicohealth平臺上同步電子健康記錄,可以實現資訊的安全儲存,並實現個人健康資訊的安全訪問管理。此外,使用者可以透過連結到許可機構的資料庫檢查醫師執照,並對醫生進行評價。Medicohealth在給予病人線上醫療幫助的同時,保護他們的隱私並獎勵線上提供幫助的醫生,以提升醫患雙方的互動效率。

3.1.3 智慧穿戴裝置健康管理

隨著物聯網以及智慧穿戴裝置的發展,此類個人動態的連續資料也能傳送到健康區塊鏈中。智慧穿戴裝置的資料上鍊,具有以下優勢:

資料真實:透過智慧穿戴裝置直接上傳資料,保證資料傳遞過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從源頭防止資料作假的存在。

健康管理:運用AI技術分析來源於可穿戴裝置的使用者體徵資料,提供個性化的生活習慣干預和預防性健康管理計劃。患者自己也可瞭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態。

輔助治療:藉助區塊鏈自主認知身份顧問程式管理技術,根據可穿戴裝置的一段時期的個人健康資料,醫院可提供個性化的醫療護理服務,提升治療的精準度。

案例:Welltok透過旗下的CafeWellHealth健康最佳化平臺,運用AI技術分析來源於可穿戴裝置的MapMyFitness和FitBit等合作方的使用者體徵資料,提供個性化的生活習慣干預和預防性健康管理計劃。

3.1.4 醫療大資料分析

臨床診療、醫藥研發、人類基因組研究都建立在龐大的個人基礎健康資料的支援之上。如果沒有大的資料集,就比較難建立變體和性狀之間的關聯性,也難以透過機器學習來研究獲得真正有意義的結果。然而目前這類資料遠無法滿足科研機構的需要,主要原因是臨床診療資料和醫藥服用反應的資料無法及時得到記錄和反饋,以及個人的基因資料檢測成本較高。區塊鏈使得這類資料的記錄和共享成為可能,既可以保證資料的安全和隱私,還可以在向需求方提供這些資料的獲取一定的通證獎勵,必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這類資料的供給量,進而透過醫療大資料分析推動醫療研究的發展。

案例:科技創業公司Nebula Genomics正在使用區塊鏈啟動DNA測序,個人付費給測序服務提供者之後,測序的資料歸個人所有,同時基因測序資料還透過Nebula網路獲得保護,據所有人控制訪問的許可權。生物和製藥技術公司如果要獲得基因測序資料,必須向使用者購買,而不是向之前的測序公司購買。這改變了基因測序資料的歸屬權問題。

3.1.5 醫療計費和保險自動化

在醫療領域,患者、醫療機構、保險提供商之間組成了互動關係,醫療計費和保險賠付存在效率低下和服務複雜的問題。尤其是醫療保險方面,保險機構負責資金歸集、投資、理賠,往往管理和運營成本較高,索賠支付和裁決為驗證所有利益相關者是否符合和遵守合同中的商定條件,涉及大量的人工流程管理費用。醫療機構每年也有相當長的時間花費在保險報銷過程中,病歷資料的整理,保險服務提供機構和政府審計等等。

區塊鏈技術把有關資料記錄分散式儲存在區塊鏈上,實現了保險資料保全,資料不可篡改,避免合同爭議。此外,醫療計費和保險中需要專業醫生或公證人的流程可以透過智慧合約以完全透明和安全的方式自動化和驗證,智慧合約能夠實現大部分計費、支付程式的自動化,從而跳過中間人,降低行政成本,為病患和醫療機構雙方節省時間。

案例:LenderBot是 2016 年由區塊鏈企業 Stratumn、德勤與支付服務商 Lemonway 合作推出,它允許人們透過 Facebook Messenger 的聊天功能,註冊定製化的微保險產品,為個人之間交換的高價值物品進行投保,而區塊鏈在貸款合同中代替了第三方角色。

3.2 醫藥商業:醫藥器材溯源

3.2.1 藥品防偽溯源

透過“時間戳”技術和鏈式結構實現資料資訊可追溯,每個事件和交易都有時間戳記,成為一條長鏈或永久性記錄的一部分。透過共識機制來共同記錄和維護資料,防止某參與者單方面修改或刪除資料,保證藥品資訊在區塊鏈上的不可篡改。透過區塊鏈技術,可對醫藥藥品在供應鏈上所有環節的關鍵細節和相關資訊,包括藥品的生產日期、價格、療效、流通情況等進行查詢,甚至追溯至原材料採購階段。如藥品運輸過程中斷或藥品失蹤,儲存在區塊鏈的資料可為各方提供快速追蹤渠道,並確定藥品的最後活動位置。此外,區塊鏈網路上一旦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藥品,透過區塊鏈記錄的藥品流通訊息,找出問題環節,方便廠商和監管部門迅速介入,並在第一時間召回問題藥品。

案例:MIoT.AI是一家中國企業,成立於2018年5月。MloT. AI以物聯網技術,透過MIoT. AI

雲醫鏈連線醫療領域的各個環節包括醫療器械(醫療裝置、穿戴裝置)、診斷(體檢裝置、電子病歷)、藥品流通(藥店ERP) 等,將資料的產生、處理、儲存和共享形成了有效的閉環,真正實現資料的真實性、不可篡改、確權和精準共享等,可為精準醫療、健康大資料、藥品流通等提供的真實、可靠的資料來源及安全保證。

3.2.2 醫療廢棄物追蹤解決方案

如同藥品防偽溯源類似,醫療廢棄物追蹤解決方案是透過物聯網、感測器、智慧垃圾桶等裝置,對醫療垃圾的產生、運輸和處理過程溯源,並對參與者保持激勵。

案例:享鏈醫療廢棄物追蹤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福建省。國家衛健委在2019年開始了區塊鏈試點專案,將享鏈用於醫療廢棄物的資料採集、交接記錄、醫院內流轉路線監控、醫療廢棄物倉庫庫存監控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在這個案例中,會部署一系列節點,比如醫院護工把醫療廢棄物收集、掃碼、封袋,運輸過程中醫療廢棄物稱重、運輸、交接,以及最後的銷燬,都會透過APP將資料存下來,保證醫療廢棄物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過程監管。

四、區塊鏈+醫療的機遇與挑戰

4.1 機遇

4.1.1 解決醫療產業現有痛點

區塊鏈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前景被廣泛看好,有望在醫療資料共享、醫療保險、藥品追溯和可穿戴裝置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醫療資訊和大資料的結合是醫療事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基於雲儲存和雲端計算的醫療資料使用和共享對於促進醫療事業進步,提高公共醫療健康水平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保險服務商而言,管理成本高,患者報銷流程冗長,病歷資料難以整理。利用區塊鏈技術的智慧合約和流程自動化,有利於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實現資訊可信、可監控、可追溯;藥品監管難度大、成本高,利用區塊鏈的可追溯性、及時共享、廣泛更新以及資料可信,可以提升供應鏈管理;未來可穿戴裝置有望透過區塊鏈技術整合在醫療IT生態中。藉助區塊鏈技術,智慧生態裝置可以拋開手機和其它裝置的束縛完全獨立。

4.1.2 推動AI在醫療領域的發展

AI+醫療發展的核心在於“演算法+有效資料”。基礎層的計算能力是構建生態的基礎,技術層的演算法、框架以及通用技術是構建技術護城河的基礎,都屬於人工智慧產業大生態的基礎設施,具有高投入、高收益的特點,需要中長期進行投資。隨著區塊鏈醫療資料互聯互通程度的提升和共享機制的建立,AI+醫療行業發展將加速。未來可應用於疾病的診斷,並基於資料採集分析應用於睡眠監測、臨床護理、慢性病監測等各種醫療領域。

4.1.3 推動基因組工程的發展

區塊鏈可以實現基因組資料庫的安全儲存和激勵共享。在基因組大資料的基礎上,破譯基因密碼,推動DNA序列測定技術、基因突變技術以及基因擴增技術等一大批新技術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也將帶動人造激素、生物醫藥、人造器官的研發程序。

4.2 挑戰

4.2.1 醫療機構資訊化覆蓋程度參差不齊

醫療大資料的主要來源是醫院,而醫院醫療大資料的彙集主要依賴於院內資訊化建設的程度。由於醫療機構的資訊化發展時間較短,從總體上看資訊化覆蓋程度不夠。以中國為例,三級醫院和三級以下醫院、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還具有一定差別,特別是高集中度、高共享度的醫療資訊化解決方案覆蓋還不夠。中國醫院協會資訊管理專業委員會(CHIMA)釋出的2015~2016年度中國醫院資訊化狀況調研報告統計報告顯示,在342家三級醫院、194家三級以下醫院樣本醫院中,電子病歷系統(EMR)實施比例為71.05%,而區域衛生資訊系統實施比例僅為8.77%。從全國範圍看,醫療軟體資訊化市場遠未飽和。

4.2.2 醫療資料來源可靠性問題

孕育期的區塊鏈藥品溯源,同樣需要跨越三大障礙:生產源頭作假與掉包問題,即區塊鏈只能提供資訊化的技術,並不能解決造假和掉包的問題;資料來源可靠性問題,即能保證上傳資料不被篡改,但不能保證資料本身不因人為因素導致資料不真實;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問題,也就是區塊鏈應用的前提是各利益相關方的分享意願,引導企業上鍊還需要一定的教育工作。

4.2.3 區塊鏈技術發展瓶頸

區塊鏈的tps,智慧合約的安全性,目前還存在不小的瓶頸制約,有賴於高效能公鏈的出現。區塊鏈目前的主要缺點是延時高、交易速率慢,目前區塊鏈應用尚在初創開發階段。比之於網際網路技術,人們可以用瀏覽器、APP等具體應用程式,實現資訊的瀏覽、傳遞、交換和應用,但區塊鏈明顯缺乏這類高效的應用程式,在技術層面尚需突破性進展。

4.2.4 通證的法律風險

由於各國的文化、認知、經濟等差異,勢必造就了對新生技術的態度與政策差異。鑑於對新生科技的風險未知性,目前全球各國對於區塊鏈專案的發展均沒有相對統一的市場管理原則與法律監管環境。這其中以區塊鏈專案通證表現最為突出,比如有些地區合規、有些地區禁止等。比較混亂的全球政策環境,也是融合擴大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

參考資料: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醫療保健業集結於區塊鏈

區塊鏈產業研究系列:醫療資料與區塊鏈分析報告 |鏈捕手

區塊鏈+精準醫療:區塊鏈在醫療行業應用情況及案例分析

區塊鏈+醫療行業研究報告

鯨準研究院:2018區塊鏈垂直行業報告(溯源)

中國AI醫療行業報告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