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中國強監管為官方數字貨幣鋪路,比特幣價格大跌

買賣虛擬貨幣
今年的10月25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的新聞,當天比特幣價格出現了明顯的上漲,一度飆升了超過20%。在隨後的幾天裡,比特幣價格也持續上漲,最高突破了1萬美元。但隨著政府各部門關於區塊鏈產業政策的出臺,市場上投機炒作氛圍升溫,各種區塊鏈騙局死灰復燃,嚴重影響了區塊鏈產業的正常發展。到了11月中旬,新華社等開始警示虛擬幣的炒作風險,而後上海互金整治辦、央行上海總部、深圳互金整治辦等,也都發布了具體監管目標和細則。當前,比特幣價格已經從1萬美元的階段性高位,跌到了7千美元。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加快官方數字貨幣的研發步伐。中國對投資市場的監管,總體來說分兩個層面,一個是堅決的打擊非法金融,另一方面也會推出更多滿足市場不同需求的投資標的。中國官方數字貨幣的推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將會分散諸多投資者對數字貨幣的好奇和初步需求,也會降低民眾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炒作及追捧。
但按照目前的發展邏輯,中國官方數字貨幣(DC/EP)的發行,出現了兩個較大的爭論和分歧,這可能會影響到官方數字貨幣的順利推出。我們可以在一些官員和學者的觀點當中很容易看出來。首先一個是,中國應不應該成為第一個發行官方數字貨幣的大國。對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就表示,數字貨幣發行方面中國沒必要爭第一。央行行長易綱也表示,發行數字貨幣沒有時間表。但還有一些學者,比如黃奇帆就表示,人民銀行對於數字貨幣的相關研究已有五六年,趨於成熟。中國人民銀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另外一個爭論在於,央行的數字貨幣,到底要起到什麼作用。一些觀點認為,央行數字貨幣是對人民幣國際化的一種推升,是對美國金融霸權的一種戰略性應對,所以應該立足國內而放眼全球。比如黃奇帆就認為,在未來,建立全球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的支付清算系統勢在必行;一方面擺脫中心化的金融霸權行為,促進各國的金融安全;另外也可進一步提升國際間資金結算的效率,提升世界普惠金融水平。但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就比較反對數字貨幣的國際化,他說中國官方的數字貨幣,應該聚焦於國內。周小川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早產兒”。
從目前央行的整個推進來看,央行數字貨幣依然主要還是聚焦於國內,也就是對現金的替代作用。所以按照我的分析,目前有兩個力量會對中國官方數字貨幣帶來影響,一個是較為保守的,比如周小川,以及央行行長易綱等,由於站的位置不同,他們肯定是要從整個全域性方面來考慮這件事情,因為中國目前依然還沒有走向資本自由化,在發行數字貨幣方面,需要應對一系列配套監管問題。另一個力量應該是基於國際市場數字貨幣技術發展的樂觀派,包括央行數字貨幣實操團隊,以及像黃奇帆這樣,從國家戰略角度,希望數字貨幣能夠發揮更多國際戰略作用的學者。那麼中國現在到底需要如何來應對當前的趨勢呢?我個人覺得整體來說,數字貨幣的發展是一個大的趨勢問題,中國現在考慮的是如何利用官方數字貨幣,來給已經非常發達的第三方移動支付提供一個“冗餘”,保證中國的移動電子支付體系依然處在全球領先地位,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考慮。但問題的關鍵點在於,中國未來必須要融入到全球,我可以肯定的說,基於美元的穩定幣,也就是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主導的libra一定會到來。到那個時候,整個全球的支付市場,會發生新的轉變,按照政治局集體學習後提出的要求,中國需要主導和制定很多區塊鏈領域的標準,如果沒有國際市場作為支援,沒有區塊鏈最具戰略性應用的數字貨幣的支撐,那建立全球性影響力恐怕難度較大。
所以,官方數字貨幣,雖然基於國內市場,但一定得需要著眼於長遠,不能因為存在某些金融方面的政治性擔憂,就限制數字貨幣本身的國際屬性。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就一語道破天機,他說,央行是否發數字貨幣是政治而不是經濟問題。目前看,中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其實在全球社交輿論領域,已經跟美國主導的社交輿論拉開了差距,我國不得不將推特和Facebook等拒之門外,歐洲不得不對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實施各種懲罰,但很多社會問題,甚至政治問題,主導性依然在美國的社交媒體。如果未來Facebook等再基於全球幾十億的使用者,進一步拓展出數字貨幣支付體系,那麼這種使用者黏度帶來的全球社交輿論和金融霸權,將會結合到一起。正因為如此,歐洲目前也開始改變對數字貨幣的一些看法,法國財政部長認為歐盟應該擁有公共數字貨幣。德國財政部長剛剛也表示,國家核心主權之一就是發行貨幣,我們不會將其留給私人公司(針對libra)。最後,希望中國的數字貨幣早日推出,因為這不亞於紙幣的誕生或中央銀行的發明。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