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幣,真的萬無一失嗎?

買賣虛擬貨幣

一、囤幣

在區塊鏈的投資世界裡,有一種投資方法是得到絕大多數人認同的,就是囤幣,而且是囤比特幣。

囤幣,好像成了一件政治上正確的事。只要有新手朋友問區塊鏈行業的人說:“我想投資數字貨幣賺點錢,要怎麼辦?”他得到的回覆大概率就是這個:囤幣(要不然就是定投比特幣)。囤幣彷彿已經成了被認為是穩賺不賠,而且長久算下來收益率最高的投資方法了。

雖然我個人也囤幣,但是我覺得對於囤幣這件事,我們還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二、1.6億人民幣

囤幣是圈內不少人的信仰,看到自己的比特幣數量增加是囤幣黨最開心的事。可是,囤幣這種行為要想成立,其實是建立在一個預設的前提基礎上的:就是比特幣的價格將在未來極長時間內保持大幅上漲。

而這,正是他們對於比特幣未來價格的判斷!雖然目前比特幣的價格還不到1萬美元,但是大眾對於比特幣遲早突破上一輪牛市的高點,即2萬多美元,是有著高度預期的,基本認為這是100%會發生的事,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同時很多人認為比特幣價格突破5萬美元很有希望;突破10萬美元並不是不可能;200萬人民幣是我目前聽到的對比特幣價格最高的估計了;哦,對了,我忘記了,對比特幣價格最高的預估是來自於ahr999,他說比特幣未來會達到1.6億元人民幣一枚。

如果比特幣未來真的能夠漲到1.6億元人民幣一枚,那麼相對於現在的價格而言還有很大的空間,應該說還有著成千上萬倍的空間,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無腦囤幣當然是最合適的方法。那麼比特幣真的能夠到達1.6億元人民幣一枚嗎?實現的概率有多大呢?這中間的風險有多大呢?

ahr999是這麼得出這個數字的呢?據他的文章《下車太早只因願景太小》中說道:

那麼,全球總儲值市場有多大呢? 7.7 + 90.4 × 92% + 217 × 20% = 134萬億。而比特幣總量只有2100萬,大約有300萬永久丟失。考慮到比特幣儲值相對於黃金、貨幣和不動產的絕對優勢,每個比特幣將漲到750萬美元,摺合5000萬人民幣。

這就完了?當然沒有。世界財富總量在以每年6%的速度增長,10年以後總量是現在的1.8倍,20年以後總量是現在的3.2倍。因此,假設20年後比特幣的儲值功能得到廣泛認可,那時它的價格應該是1.6億元人民幣。

三、風險所在

屯幣本身是一種不錯的投資方法,背後是HODL的理念,或者用他們的話說是幣本位思維。問題是:比特幣的長期上漲真的這麼確定嗎?比特幣真的如我們所想的萬無一失嗎?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比特幣真的能夠躺贏成為世界貨幣嗎?

目前貨幣最常見的三個功能:投融資、支付、儲值,我們分開來討論:

1、投、融資功能已經被ETH等佔領。

最早的時候,投融資的功能本來是比特幣專有的。比如量子鏈這些早期的專案融資的時候都是融的BTC,如果這個融資功能能夠一直保持到今天,比特幣可能也遠遠不是今天的價格了。

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既有外部政策上的原因,也有比特幣自身發展的原因,比特幣的投、融資功能被以太坊搶走了,後來又陸續的被EOS、BNB等瓜分了一部分,比特幣想要重新奪回這一塊市場難度很大,基本上已經沒什麼希望了。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比特幣有基本的儲值和支付功能就行了,真的需要投、融資這些額外的功能嗎?

大家可以想象這麼一個案例:目前在國內,人民幣是法定貨幣,可以做任何的事,你可以用人民幣來借貸,也可以用來投資,也可以用來消費、交易、轉賬。但是如果國家還發行幾種人民幣,我們稱之為功能受限的人民幣:有些人民幣只能用於消費,有些人民幣只能用於投資,有些人民幣只能用於儲值,那麼在同等價格下你會選擇哪種人民幣呢?你一定會選擇功能齊全的人民幣。

貨幣這個東西就是這樣,功能越多,接受度就越廣,流動性越好,這個錢就越好用,用的人就越多。

同樣的,一個只能儲值或者只能支付的比特幣,屬於功能受限的比特幣,屬於“閹割版”的比特幣,其影響力遠遠比不上一個功能齊全的比特幣。

這背後其實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比特幣的很多功能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並不是中本聰一開始就設計好的,而是因為市場環境不停的在變化催生出來的,所以比特幣也需要不斷適應市場,做出改變。

2、支付功能正在慢慢萎縮。

隨著比特幣的隔離見證和閃電網路的推出,比特幣的區塊大小短期內基本上就被限定為1M了,也就意味著每秒只能處理3~4筆交易。如果在任何情況下產生更多的鏈上交易,就只能以競爭的形式進行,簡單來說也就是高昂的手續費和無盡的等待。

雖然這樣看起來好像礦工能夠得到更大的收益,但使用者得到的卻只有麻煩。

2017年的時候,我有些圈外的朋友進場,想先買幾個比特幣,那時候正是比特幣交易大擁堵的時候,他在交易所買了一些比特幣,想轉到錢包儲存,結果等了二三天還沒到帳,他一度以為自己操作錯了,因為數額還比較大,所以當時非常緊張,後來我幫他看了下,操作沒錯,僅僅只是擁堵而已。

很多新人朋友,對比特幣並沒有什麼信仰,他們進場只是因為正好最近聽說了比特幣,認為比特幣的上漲會給他帶來投資收益。如果比特幣“嚇”過他這麼一回,同是他又發現還有其它數字貨幣的漲幅都還不錯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其它數字貨幣。

可以預料到這樣的故事下一輪牛市的時候還會發生,必然會發生。下一輪牛市比特幣面臨的擁堵只會更加嚴重,可能真的如江卓爾江總所說,要到上萬元一筆的手續費了,這種手續費肯定是畸形的,不利於支付業務的開展的。

與此同時,BCH等數字貨幣正在積極的推進支付業務,快速的轉帳、低廉的費用帶來了極好的支付體驗,這也是很多以前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廠商紛紛轉向了接受BCH支付的原因。

同時,在支付領域,如今我們還要面臨Libra、USDT等穩定幣的競爭,本來BTC的高波動性就有很多人認為不適合支付,現在有了Libra這種很容易就覆蓋1、20億人的穩定幣之後,BTC的支付市場正在慢慢的萎縮。

3、“儲值”還是“投資”?

ahr999得出比特幣將要到達1.6億人民幣一枚的理論,就是他是用現在法幣世界的儲值規模與比特幣的市值做類比,也就是說預設了比特幣應該是一種儲值工具,而且是唯一的儲值方式,未來所有的財富都將以比特幣的形式儲存,就連現在物理世界的財富,都會一分不剩的轉移到比特幣當中來。

目前來看,比特幣的開發人員選擇的路線也正是儲值市場,他們認為比特幣就是數字黃金,比特幣的功能就是取代黃金成為大宗資產的儲值工具。

在現實生活中,黃金也基本不具有支付功能,但是卻能夠很好的勝任儲值功能。當然,你如果非要用黃金交易,也是可以的,透過銀行或者商品買賣機構都可以交易,但是整體交易量極低。

這非常符合現在比特幣的定位,雖然1M的主鏈上交易擁堵一點,但是你多付點手續費也是能交易的。而大多數人都是用比特幣來儲值,這樣既不用擴容,也不用搞那麼多後續的創新,儲值嘛,最關鍵的就是穩定。

這種設想是挺美好的,但是凡事就怕萬一,萬一情況不如你們所想象這樣呢?

一般用來儲值的中介,價格都會比較穩定,但是比特幣在目前價格大幅波動情況下,很多人仍然指望依靠它實現儲值功能,其實本質上是把它當作一種投資品,認為它未來的價格會長期上漲,或者至少保持穩定不變。

而且對於比特幣而言,價格長期保持不變是可以排除的,它要麼就是暴漲,要麼就是暴跌,只有這兩個方向。如果指望比特幣能夠承擔儲值功能,其實也就是指望比特幣未來的價格能長期上漲,畢竟長期來看價格下跌的東西是無法儲值的。

這時,你需要想清楚,你所謂的儲值,本質上到底是儲值還是投資?

而且,比特幣的價格長期增長光靠“吶喊”和“信仰”可不行。長期來看,比特幣價格之所以能越來越高,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比特幣,越來越多的人持有比特幣。

當比特幣的投、融資功能已經失去、支付功能不斷萎縮了之後,實現這個目標可能就只存在一個路徑了,就是:依靠儲值功能實現價格上漲,然後又依靠價格上漲實現儲值功能,不停的迴圈往復,而這,已經是龐氏騙局的理念了。

四、結語

囤幣,是一種不錯的投資方法,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獲利的概率還是很高的,但是並不代表這是萬無一失的投資方法。

當你的目標是盈利30%-50%,甚至是翻個3-5倍的時候,可能這背後的風險都顯現不出來。但是當你把目標定位成10萬美元,100萬美元甚至如他們所說1.6億人民幣的時候,透過囤幣到底能不能實現你的目標?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背後的風險也是需要提防的。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