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會取代黃金嗎?比特幣比黃金價值高嗎?

買賣虛擬貨幣

比特幣會取代黃金嗎?比特幣比黃金價值高嗎?在地理隔絕的環境下,世界各地"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黃金作為貨幣。即使在信用貨幣時代,黃金依然在很長時期是信用貨幣的發行準備,是國際貿易清算和債務清償的最終手段。

國際金本位制下,"黃金輸送點"讓各國匯率保持平穩,國際收支自動調節。在佈雷頓森林體系,其他國家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美元則與黃金掛鉤,維持金匯兌平價。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各國信用貨幣不再與黃金掛鉤,但仍"隱性"地以黃金為貨幣價值錨,特別是美元、歐元等國際貨幣,尤為重視黃金在維持本國貨幣國際清償力的"壓艙石"作用。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2月,美國黃金儲備佔其國際儲備74.9%,歐元區黃金儲備佔其國際儲備56%.

為何黃金天然就是世界通貨,且歷久不衰,幾乎貫穿整個人類歷史?表象上似乎與黃金的物質穩定性有關,但這並不是關鍵。

眾所周知,貨幣的定義是指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何謂"一般等價物",即眾人認同,否則,錢花不出去,而花不出去的錢就不是錢了。貨幣實質上就是一種社會共識。只不過,這種共識不是基於機演算法的共識,而是人類社會不斷遍歷各種貨幣形態後逐漸達成的共識,且這一共識經歷了一番利益博弈。

這是因為,貨幣代表著購買力,因此任何貨幣的發行均存在"鑄幣稅".誰擁有貨幣形態越多,擁有的鑄幣稅收入就越多,比如信用貨幣之於政府,實物貨幣之於實物生產者。而徵收"鑄幣稅"是對現有財富的再分配,選擇哪種商品成為貨幣是一種零和博弈。

無疑,在博弈中,每個理性人均會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貨幣方案,但有利於自己的方案卻不一定得到其他人的支援。最終,能讓各方激勵相容的納什均衡解,只能是這麼一種方案:鑄幣稅足夠小,以至於對於每個個體而言,微不足道,收益相互沒有差異,從而使各方達成一致同意。而要讓鑄幣稅足夠小,只有選擇大家都不容易擁有的稀少物品作為貨幣形態。歷史表明,最為稀少的物品最有可能成為貨幣。比如,對於內陸國家,貝殼是一種稀缺資源,因此成為一種貨幣。而在世界範圍內,最稀少的物品只有黃金等貴金屬。

這就是為何黃金天然就是世界通貨:不在於它的價值高,而在於其稀少的特性使得鑄幣稅足夠小,容易在陌生的大規模群體中達成貨幣共識。

據此,也不難理解,為何信用貨幣會受到廣泛質疑,因為它存在"鑄幣稅".哈耶克等貨幣"非國家化"論者即認為,政府發行貨幣有著通貨膨脹和利益再分配的傾向。這一質疑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變得更加強烈。

虛擬貨幣ICO、IFO等對"鑄幣稅"的追求愈加露骨,因此尚不能成為真正貨幣。

比特幣以所謂"超主權貨幣"姿態出現,被寄託了顛覆法定貨幣的夢想。然而從目前發展狀況看,比特幣等虛擬(準數字)貨幣似乎難逃對"鑄幣稅"的追求。

比如,初始代幣發行(ICO,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至今,市面上已有上千種代幣,幾乎誰都可以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代幣。發行成本極低,發行人賺得缽滿盆滿,財富效應令人咋舌。說到底,很多人熱衷於ICO,小而言之是為了融資,大而言之是為了追逐"鑄幣稅".問題是,如果沒有真正的創新性技術含量,那簡直形同欺詐。ICO活動隱藏的風險已引起了各國監管部門的關注,我國對ICO亂象進行了整治,歐美等其他國家紛紛進行風險警示。

我們需要承認,比特幣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具有顛覆性,有助於提升效率,但從貨幣角度看,它似乎還存在很大距離。比如,比特幣交易費用高、效能低下,尚未表現出明顯優勢。截至2017年12月,轉一個比特幣大約花28美元,確認比特幣交易的平均時長約4.5個小時。

關鍵的是,運營團隊或礦工對"鑄幣稅"的追求非常明顯。表現在越趨鬧劇的比特幣IFO(Initial Fork Offering,首次分叉發行)。2017年8月1日,比特幣現金(BCH)區塊鏈在比特幣區塊478559與主鏈分離,開啟了比特幣的硬分叉序幕,至今先後出現了7種分叉幣。有人感慨:"人性是比特幣生態鏈上最大的弱點",可以預料接下來的硬分叉將會繼續,據說有論壇已經出了分叉的教程和工具。

這就使得比特幣發行的2100萬個初始設定,變成"偽上限".不斷地分叉實質是比特幣的"超發",與自由主義者所批評的政府貨幣超發沒什麼差別,至少政府還會藏著掖著,不太好意思。IFO等同於變相的ICO,只要分叉幣一上市,初始團隊和使用者就可獲驚人回報。細推敲,這些回報不就是"鑄幣稅"嗎?後來者的"接盤"其實是向初始的IFO團隊和使用者繳納"鑄幣稅".從這角度看,比特幣是否會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同,成為替代黃金的一般等價物,是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的。至少從目前看不容樂觀。

從避險功能看比特幣能否取代黃金

討論這個問題,首先需要釐清避險和投資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避險是指對目標資產風險的對沖,尤為強調資產之間的相關性,比如,之所以衍生品能夠對沖基礎資產的風險,原因在於,衍生品與基礎資產價格在無風險套利的情況下存在穩定的相關關係;資產組合的風險分散效應,也是因為組合內各類資產存在相關性。

而投資則是另外一個維度的概念,價格上漲的資產或許是一種好的投資品種,但不能說就一定是一種好的避險工具,比如每天均有一些股票在上漲,但它們很少被當作避險工具。再說,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追求投資的高收益反而可能會帶來更高的風險。

黃金的避險功能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黃金可以對沖因戰爭等系統性危機而導致的貨幣風險。當戰爭爆發引致社會體系崩潰瓦解時,黃金往往會成為最後的支付和債務清償手段,因此"亂世買黃金".這也是為何在現代信用貨幣體系中,黃金依然是各國政府或央行重要的儲備資產,由此引申出黃金的第二個避險功能,即對沖主權信用貨幣的風險。

由於黃金是央行的儲備資產,因此如同上市公司資產的增值或減值會引起股票價格的變化一樣,黃金將會透過資產負債表渠道對主權信用貨幣價值的變化產生影響,基於這一相關關係,黃金可以對沖主權信用貨幣的風險,比如匯率風險或通脹風險。以匯率風險為例,我們將黃金的美元價格與美元指數進行對比(見圖1),可以發現,兩者走勢具有很強的相關關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黃金可以對沖美元的匯率風險。

此外,由於黃金與國債同處主權國家資產負債表,因此黃金價格的變化也會透過資產負債表角度影響國債價格。通常而言,國債收益率可看作無風險利率,是金融資產定價的基礎。從這角度看,黃金價格變化還能影響到債券、股票等金融資產的價格,因此,黃金對債券和股票亦有風險對沖功能,但需注意的是,黃金對不同資產的風險對沖功能程度不一,越是與系統性基本面因素有關的資產,如貨幣,黃金的風險對沖程度更高,而更受個體性風險影響的資產,黃金的風險對沖功能越弱,比如股票。換言之,黃金不可能對沖"一切泡沫".

反觀比特幣,一方面誠如前述所言,比特幣由於目前存在極大的追求"鑄幣稅"衝動,尚不能成為真正的貨幣,更不可能成為世界通貨,因此,比特幣難以像黃金一樣,對沖因戰爭而導致的貨幣風險。尤其是比特幣的使用場景高度依賴資訊網路,一旦戰爭爆發,資訊網路的崩潰將極度限制比特幣的應用,而黃金的使用不依賴具體場景,有很好的泛在性。另一方面,目前比特幣難以同黃金一樣被納入央行儲備資產,從而無法透過央行資產負債表渠道與主權信用貨幣、國債之間建立關係,發揮避險功能。

當2017年比特幣價格一路上漲時,有觀點認為,比特幣的市值已超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儲備總額,因此比特幣將會取代黃金,成為世界儲備資產。真是這樣嗎?

各國持有國際儲備的目的是滿足國際收支的不時之需,避免發生國際收支危機。既然是應對不時之需,這就決定了國際儲備資產應以安全性和流動性為第一目標。

從財產安全性看,盜竊比特幣的駭客攻擊屢次發生,如2016年8月比特幣交易平臺Bitfinex由於網站出現安全漏洞,導致使用者持有的119756枚比特幣被盜。從收益的安全性看,比特幣價格波動率非常高,遠超出黃金、股票等資產。

論流動性,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全球所有被開採出的黃金總計價值7.8萬億美元。相比之下,比特幣現存大概1400萬個,其中處於活躍交易的僅有96萬個,大約不到200億美元的流動性。顯然,無論是在安全性上,還是在流動性上,目前比特幣均不具有成為國際儲備資產的資質。據悉,保加利亞執法部門打擊了一次有組織的犯罪活動,沒收了20多萬比特幣,結果被當做政府持有比特幣的"典範".綜合看,比特幣既不能成為世界通貨,也難以成為國際儲備資產,而且,目前比特幣尚沒有充分的經濟基本面基礎,因此,比特幣亦難以對沖其他資產風險。

所謂的比特幣可以作為對沖工具,僅是2017年價格一路上漲給人的一種假象,當2018年這一趨勢逆轉時,越來越多的人質疑它是一種令人放心的避險工具。

從投資工具看比特幣能否取代黃金

黃金具有避險功能,但它是否是一種很好的投資工具,很多人存疑,比如巴菲特。比特幣的收益率確實高於黃金,但需要看到的是,比特幣的波動率也高於黃金,沒有逃離風險與收益相隨的規律。因此,判斷比特幣是否是比黃金更好的投資工具,投資者應從自身的風險偏好角度來判別。對於風險偏好型的投資者,比特幣或許優於黃金,而對於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黃金則可能是比比特幣更好的選擇。

投資者應理性地認識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投資比特幣時,應首先思考其中可能的投資風險,並將其與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權衡。

2017年比特幣一路飆漲引起了分歧,不少人從各個視角解釋其中的合理性,比如有觀點認為,交易支付的頻繁性加劇了比特幣流動性的緊縮,因此比特幣上漲具有合理性,亦有人基於自由主義的烏托邦夢想,論證比特幣的美好未來。

但同時,也有人高度看空比特幣,認為比特幣暴漲沒有實際場景支援,更多是為了逃避監管、犯罪交易和洗錢的灰色或黑色需求,這是一種泡沫,其中不乏斯蒂格利茨、席勒等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似乎是一種巧合,在不斷創新高逼近2萬美元關口之後,比特幣價格從2017年12月17日開始連續下跌,至今跌到了7000美元。作為一種新型資產,看多還是看空比特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投資者應首先擦亮自己的眼睛,再做理性的投資決策。

研究發現,貨幣代表眾人一致同意的未來購買力,實質上就是一種社會共識。而只有鑄幣稅足夠小甚至為零的貨幣形態,才能在大規模群體中達成貨幣共識。長期以來黃金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通貨,正是在於其稀少的特性使黃金的鑄幣稅足夠小,從而被大家廣泛接受。相比照,比特幣IFO對"鑄幣稅"的追求愈加明顯。從目前看,比特幣在貨幣屬性上難以取代黃金,尚未具備成為世界通貨的條件。

進而,本文從國家資產負債表的角度,論證了黃金的避險功能。分析表明,黃金是目前各國重要的儲備資產,可以透過央行資產負債表渠道與主權信用貨幣價值、國債價格產生關係,因此能對沖貨幣、債券和股票的風險。反觀比特幣,它難以成為儲備資產,因此,在避險功能上,比特幣很難替代黃金。

而關於比特幣是否比黃金更好的投資工具,本文認為,取決於投資者自身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對於風險偏好型的投資者,比特幣或許優於黃金,而對於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黃金則可能是比比特幣更好的選擇。

綜上,至少從目前看,比特幣還不能取代黃金,不過我們也觀察到,雖然比特幣背後沒有錨定資產,但許多數字資產卻錨定它,這是有趣的現象,或許它現在還處萌芽狀態,一些屬性尚不清晰,隨著未來的進化,有些結論可能會發生改變。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它值得我們繼續觀察、研究和思考。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