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道:網際網路下半場,數字經濟共同體新物種的崛起

買賣虛擬貨幣

元道|世紀互聯創始人、通證經濟思想創始人、“區塊鏈協同創新百人會”發起人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三個特徵:市場機制有效率、微觀主體有活力、巨集觀調控有度。數字經濟恰恰同時具備了這些條件,現代化經濟體就是“數字經濟”。用數字經濟的路徑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不但能建設數字中國,還能建設數字一帶一路,最終實現全球網路命運共同體、甚至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目標。

1.繼承網際網路+,擁抱區塊鏈

得平臺者得天下,這是網際網路上半場的生存法則。PC網際網路時代,三大門戶和BAT即平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出現微信、美團、滴滴、今日頭條等新一代平臺。數字經濟時代,這些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依然強大,但面臨著與實體經濟的融合、使用者期待和新使命。

目前,網際網路巨頭還沒有解決產業發展不均衡的問題,還沒有行業發展所需要的“公共品”。巨頭們也許可以憑藉龐大的財力和技術,提供產業鏈某個環節的 “公共品”,譬如金融服務。但這些金融服務依然遊離於生產經營之外,無法和企業的業務流程水乳交融,受環境所限,網際網路公司的金融服務和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並無本質的不同,只是信用和風險控制的手段增加了很多資料維度。

數字身份和支付能力是網際網路平臺核心能力和保持江湖主導地位的“護城河”。從這個角度解讀區塊鏈革命,就是將數字身份和支付能力從網際網路平臺“私有”和獨享體系中提取出來了、下沉到基礎設施,並開源和開放。這裡說的基礎設施,就是公鏈。這意味著,任何公鏈使用者天然具備屬於自己的數字身份和點到點、無中心的網路支付能力,這些能力對應的軟體程式碼開源和開放,意味著自己的核心能力被“暫時”歸零,這是當今網際網路巨頭所面臨的艱難抉擇。

但我認為,從網際網路到區塊鏈並不是顛覆,而是承上啟下,是繼承網際網路平臺經濟成果後的新一輪產業革命。區塊鏈最大的價值就是開啟了一個與網際網路平行的全新世界。網際網路是應用為王,就像美國郵件地址,先抓細節;區塊鏈是協議為王,好比中國郵件地址,先抓巨集觀。相當一段時間內,網際網路和區塊鏈這兩個平行世界“此長彼長、共同成長”。我們的態度是全面繼承網際網路上半場成果,與網際網路平臺公司緊密合作、共同擁抱區塊鏈。

人類生存有三種基本狀態:生活、生產和生命。網際網路上半場基本完成了生活的數字化,依託區塊鏈和通證經濟,正在開啟生產的數字化,並將最終完成生命的數字化。過去20年,數字生活驅動了網際網路;未來20年,數字生命驅動區塊鏈。

設想一下,當一個人的DNA和所有生命資訊都可以數字化,甚至可以編輯和改寫時,使用者可以接受這些高度隱身的資訊儲存在一箇中心化的網際網路平臺上嗎?生命是無數多姿多彩的獨立個體,數字生命必然是去中心化、矽基和碳基混合的新世界。

當下世界超主權、跨主權、全球使用者共同參與科技發展有著兩股核心的力量: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和金融科技巨頭,數字身份相互獨立、不能互聯互通,有點像“軍閥割據”、封建主義模式的數字經濟。區塊鏈的思想與技術,真正有“社會主義”味道的新一代數字經濟,推動共識、共建、共享、共贏(簡稱區塊鏈“四共”)、推動全球資訊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我相信,長期來看、區塊鏈新世界一定會自己物理獨立、底層協議獨立、天地一體甚至跨星際的下一代資訊網路空間(Cyberspace 3.0)。

2.一劃開天、兩岸、三國、四幣,開啟區塊鏈新世界

今年年中時、我寫了一篇關於“區塊鏈新世界1234”的文章,即一劃開天、兩岸、三國、四幣。這個說法、一方面充分體現了新形態的貨幣戰爭已經到來,另一方面也代表著協同經濟、通證經濟、密碼學經濟等等為代表的全球新一代數字經濟已經到來。

一劃開天,就是比特幣的誕生。

比特幣的誕生,沒有任何機構發起、沒有募資、無人主導,也就實現了真正無原罪;每個比特幣的參與者自私自利、爭權奪利,反倒順其自然,共建價值;群龍無首、無為而治反倒而使得這個體系永生。我相信,10年、30年、100年甚至若1000年後,比特幣仍然會存在。因此,借用道家的理念,我把比特幣視為區塊鏈新世界的“道生一”。

一劃開天指的就是比特幣的誕生。當然,比特幣存在很多不足,我認為不應該透過“硬分叉”來改善這些不足。“硬分叉”雖然在技術角度提升了比特幣的效能,但同時完全破壞了最寶貴的共識。

比特幣一劃開天之後,應該繼續夯實共識、在深度解讀中本聰論文核心精神的基礎上、透過分層、解耦的方式對比特幣網路實施結構性擴充套件:第一,向上拓展,打造閃電網路、基於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穩定幣,探索自治加密部落治理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等,這是“一生二”;第二,向下拓展,利用最新黑科技打造獨立於網際網路的未來資訊基礎設施,駭客帝國現實版,包括完全去中心化網路、儲存、計算,構建真正永不停歇的世界電腦,實現從世界賬本到世界電腦的升級,這就是“二生三”。

有了這三個基礎,區塊鏈新世界才能“三生萬物”。由ICO開啟的各種IXO亂象,本質上是一生萬物、迫不及待、投機驅動的結果。亂象甚至罪惡,毀滅後才能拯救,才能有新生。區塊鏈新世界的誕生,需要耐心;新世界的共識,需要時間。

兩岸分別是網際網路和區塊鏈所代表的兩種應用形態。

網際網路與區塊鏈是兩個互為交叉又相互平行的世界,稱之為兩岸。網際網路世界是“胖應用+瘦協議”,網際網路思維核心簡單概括為使用者思維、極致思維、流量思維、平臺思維等四個方面。網際網路世界的協議底層(TCP/IP協議、HTTP、SMTP等)在網際網路世界中佔比只是相對較小的一部分,而應用佔了絕大部分,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應用,在我們生活的各方各面展開,從外賣到打車再到支付,應用層是網際網路的主體。區塊鏈世界則不一樣,區塊鏈是“胖協議+瘦應用”,協議層佔據區塊鏈架構的絕大部分,區塊鏈的多姿多彩首先是底層共識協議的多姿多彩。區塊鏈思維核心概況總結為“四共:共識、共建、共享、共贏。

區塊鏈新世界的基礎,首先要全面繼承網際網路世界的成果,區塊鏈新世界的原住民,首先是網際網路世界的資深網民。網際網路與區塊鏈兩岸遙相呼應,相互借力,頗有哲學中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韻味。

所謂“三國”是指公鏈的三種形態,三分天下,各據一方。

第一方是聯盟公鏈,如JPMorgan釋出的JPMorgan coin,聚集了超過170家銀行打造聯盟型公鏈,聯盟公鏈也包括基於國家信用的數字法幣聯盟公鏈、基於法幣的穩定幣聯盟公鏈、符合當地證券法的STO聯盟公鏈等等;

第二方是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基於自身使用者所推出的“私有公鏈”,如FaceBook發起的libra,一方面打造跨國社交虛擬央行,另一方面透過端到端加密、使用者隱私保護、實現使用者資料主權迴歸,實現我的資料我做主;

第三方是原生公鏈陣營,由以太坊開啟,圍繞基礎公鏈、行業應用公鏈、DAPP、跨鏈多鏈平臺等等,原生公鏈陣營是區塊鏈創新、創業最活躍的陣地,創業者、投機者、投資者不斷湧入,不斷試錯,同時伴隨著泡沫與毀滅、罪惡與新生。

公鏈之公,是指公心、公道、公平。公鏈不僅僅是共識演算法、數學和資訊科學,更包括了社群和治理體系。換句話說,通證經濟與兩群關係密切:鏈群和社群。社群是共同信仰人群的集合體,鏈群是縱橫交錯、全球公共密碼學基礎設施的叢集。三大公鏈陣營,三國爭霸,充分競爭中共同邁向區塊鏈新世界。

三國都發幣、再加上比特幣陣營發幣,這就是四幣。

四大發幣陣營,每個陣營都是多姿多彩,自成體系。喜歡也好、憤怒也好,全球使用者參與、科技創新驅動、全新形態的全球貨幣戰爭已經開始,期待公平、公正、公開競爭,期待最終實現良幣驅除劣幣。

聯盟公鏈陣營的發幣,本質上是傳統法幣或資產的映象對映,原則上沒有新的資本形成。但是,這些通證可以程式設計,任意分割,金流、物流、資訊流三流合一,聯盟公鏈的發幣也將大大提升傳統經濟體貨幣流通速度和流通質量,減少交易成本,降低摩擦。傳統世界在保持基礎貨幣體系穩定和傳統金融監管體系不變的前提下,透過聯盟公鏈開啟自我變革,主動擁抱區塊鏈新世界,這非常有意義。

特別提出的是,比特幣陣營和原生公鏈陣營具有“資本形成”,最刺激,也最有爭議;最偉大,也最容易產生罪惡。關於原生公鏈的發幣,4月4日美國SEC釋出加密代幣指引,明確代幣屬於證券的評估標準,這對原生公鏈陣營是個利好的訊息,相信很快會湧現一大批具有真正使用價值(功能)、真正合法合規的TOKEN。

公鏈叢集,縱橫交錯。這是我對區塊鏈新世界基礎設施的願景。有的公鏈,快速起步、快速成功,但也許快速走向衰敗,而有的公鏈啟動很慢,但走向長期,健康成長。公鏈的演進就像國家治理模式的演進,終極目標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3.區塊鏈還處在0.1、0.2及0.3的進化中

基於比特幣機制和中本聰精神,建立真正點到點物理層區塊鏈資訊基礎設施,這本身就是一個培育區塊鏈原住民、完全鏈上資產、完全共識驅動的區塊鏈原生態應用,而區塊鏈原生態建立的過程,也是新金融、新經濟、新社會基礎結構的打造。這場變革會隨著區塊鏈底層設施以及相關應用生態的不斷完善逐漸展開,一個全新的區塊鏈經濟正規化和世界秩序將會到來。

對比網際網路第一階段的“門戶”,可以想象區塊鏈第一批原住民,一定來自信仰和意識的認同,最後匯聚成巨大力量。第一波區塊鏈應用的大規模爆發,也一定是與完全鏈上、完全區塊鏈原生態應用結合在一起,真正用區塊鏈思維和技術,面向原住民,一點點地做到家,不帶任何雜念。

如果要協調鏈下和鏈上的資料,我認為這是不可行的事情。任何區塊鏈+鏈下資產(業務)的變革,都需要相當的時間。就像網際網路+,一定是網際網路原生態應用(網際網路新媒體,SNS等等)大規模推廣,醞釀了足夠的網際網路原住民之後才會發生。我們國家正式提出網際網路+行業應用,是2015年的兩會,這已經是網際網路誕生20年之後了。

區塊鏈不是+出來,而是X出來的,一定是原住民先玩起來的,每天玩密碼學、共識之類,然後才有新移民。而區塊鏈與網際網路不同的是:網際網路是完全自下而上,由年輕人先做起來;而區塊鏈是建立一個新世界的治理和平衡,要有自上而下的協調和運作能力,它不是靠一個圖靈獎的技術極客可以完成的,而是道術結合,從無我開始,用程式碼和智慧合約來約束,形成一個真正的自治和平衡。

現在的區塊鏈專案,都是構建在網際網路之上(overlay),目前僅僅是pre-blockchain階段,就像1995年的網際網路,當時僅僅依靠PSTN撥號電話網初步體驗網際網路。真正區塊鏈原生態的基礎設施還沒形成,隨著5G部署、邊緣計算、邊緣AI以及超智慧城市的不斷成熟,以及技術的不斷融合應用,2020或2021年將成為區塊鏈新世界真正的奠基之年。

目前的區塊鏈還處在0.1、0.2及0.3的進化中,1.0遠遠還沒到。區塊鏈1.0要從第一代原住民開始,私鑰是產權,共識是文化,不以炒幣為目的,密碼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才是真正區塊鏈第一代產品。區塊鏈0.3階段的當務之急是思考如何結構性成長,如何自我迭代、自我演進、自我修復,儘快實現真正的公鏈1.0。

在網際網路世界的形成中,1995年認認真真做好一個門戶,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矛盾,但只要選準門戶是第一代的作品,那麼就容易成功。區塊鏈是一個新世界,形成之前不改的規律就是道。只要順應區塊鏈的基本規律,順水推舟,就能找準區塊鏈1.0的作品。

4.數字經濟共同體新物種的崛起,可能就是區塊鏈1.0的基本形態。

網際網路出現之前談數字化,大多不接地氣。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普及後,數字經濟才真正落地生根。網際網路上半場攢出來的,今天看上去很偉大的物種,被阿里巴巴稱為數字經濟體。阿里巴巴自稱為全世界的第5大經濟體,沒有國王,沒有總統,沒有貨幣,是一個數字經濟體,包括阿里雲、釘釘、螞蟻金服等,在全世界GDP排第5位。

新一代的數字經濟,是人工智慧、通證和區塊鏈的三位一體,已經不是簡單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而是人類文明演進和生命存在意義的改變。區塊鏈是新世界的後臺技術、是新一代資訊科技整合式創新。協同經濟、通證經濟、密碼學經濟等,都是區塊鏈新世界的前臺形態。

作為對網際網路+的繼承,區塊鏈是未來網路空間基礎設施的新高地,以區塊鏈為支撐的分散式、大規模協作的數字經濟共同體,正在作為新物種而崛起。由過去的資訊交換轉換到今天的價值交換,第二代點到點的數字經濟將成為網際網路的下半場。Facebook發起的Libra就是構建全球數字經濟共同體的第一次社會實驗,我個人相信libra對全球新一代數字經濟的巨大和深遠的影響,但libar僅僅代表類似蘋果IOS系統這樣獨家帝國模式,我們要更期待著類似安卓這樣“共同體”平臺、不是“帝國”版、更像“歐盟”版,不是window版、更像linux版。我們共同努力、與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與全球最活躍、最具創新活力的中國網際網路平臺和創業公司、與全球供應鏈和工業體系最完整的中國實體經濟一起,以賦能、伴生、共振三合一為特徵,基於區塊鏈建設分散式大規模協作的新一代數字經濟共同體,形成立足中國市場但第一天就融合世界、與Libra友好競爭但也積極主動相互協同、全新模式的數字經濟共同體。

考慮到區塊鏈原住民的數字孿生和終極的數字永生,數字經濟共同體將是具有一定生命特徵、矽基和碳基的綜合體。綜合體總部層面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程式碼、共識、原住民。程式碼就像是軍隊,共識就像是憲法,成為公民就要有信仰,第一代原住民,從一個區塊鏈的“村莊”開始,鬆散聯合建立“”城市、建立“州”,最後是一個“理想國”。這個過程,每個參與者的理想、創造力、想象力都得到充分釋放。區塊鏈新世界,人人互鏈無國界,但是各國鏈網有主權,區塊鏈新世界的自由,首先要建立在高層次的“自律”基礎上,區塊鏈新世界絕對不是“無法之地”。

舉一個農業領域的經典案例:美國新奇士種植者公司於1893年創立,原名是“南加州水果與農產品合作社”,是世界上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柑橘營銷機構。它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它採用“合同制”,按照自願的原則,果農、果園管理公司、包裝廠等加入成為股東之一,將產前、產中和產後各環節形成合同制的利益分配機制。因此,與很多食品公司不同,新奇士財產由全體成員共同擁有,他們大部分都是小型的個體果農。合作社使用統一的種植標準、統一的商標“Sunkist”,全球統一價格。合作社運作資金主要來自政府對果農的退稅和對農業的預算補貼,以及會員繳交的會費。在新奇士合作社的協調和組織下,果農種植的橙子經過包裝和加工,以統一的價格和統一的包裝暢銷世界各地。

我們去歐洲、去日本看當地的百年老店,一個小而美的企業可以長期健康經營,因為這些企業首先都是有自己的品牌。品牌背後是歷史、是文化、是“虛構事實”和“感人故事”。這才是凝聚人心、大規模協同的平臺。

在網際網路世界,域名就是品牌,但網路域名沒有辦法給實體經濟提供足夠的品牌支撐。區塊鏈世界,當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加密貨幣錢包時,錢包裡的每一個加密貨幣和通證,就是一個共識,一個價值符號,也是一個強大的品牌。這個品牌代表著一群人、一代人、甚至是幾代人對社群和社會的承諾,一旦發了證就是無限責任、無限承諾。

中國實體經濟(包括實體服務業)的主力軍是民營企業,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三年半,在平均壽命三年半的生態裡談何信用和信仰,又怎麼建立信任?信用、信任、信仰,這些都是中國實體經濟系統的真正短板,這絕非金錢投資所能解決。

數字經濟共同體對整個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的作用將超乎想象。實體經濟一旦和通證經濟深度結合,藉助區塊鏈的力量,開始建立信仰、信用和信任,這才是中國實體經濟真正需要建設的”軟實力“,這才能徹底解決中國實體經濟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短板。

過去二十年前,企業資訊化(數字化)首先體現在企業+網際網路。今天,新一代數字經濟首先體現為行業上鍊(區塊鏈)。建立數字經濟共同體需要資金和地盤,需要這三種型別的力量來共同發起:技術極客型公鏈實戰團隊、網際網路下半場創業精英團隊、低調實幹的上市公司。但數字經濟共同體的構建,首先從小微單元,從邊緣,從最小行政單元入手。

5.從“鄉村振興”開始行動

20世紀70年代,英國學者斯蒂芬· 博丁頓在《計算機與社會主義》中提出,計算機和數字技術很可能與私有制的市場經濟不相容,並且系統提出基於計算機的新計劃經濟概念。中國資訊經濟學會原理事長楊培芳認為,如果說耕牛生產力的時代精神是權力一統,機器生產力的時代精神是資本競爭,那麼,網信生產力的時代精神則是社會協同。從網際網路向區塊鏈的演化,正促使協同互利新經濟倫理的形成。

最近,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朱嘉明先生也在演講中表示,社會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平是公益事業的基礎,公益的手段包括但不限於財富的轉移和財富資源的再分配,社會公眾透過時間和空間的交換,使每個人成為公益事業的參與者和貢獻者即是實現公益全民化的一種創新思路,基於區塊鏈的時空合作社將成為終結貧窮的一種選擇。

我們探索的數字經濟共同體,長期持續的使命是以數字經濟鞏固扶貧和振興鄉村,最小的細胞是鄉鎮,中間形成節點,具體工作是透過社群、自下而上、在超過一萬個鎮建立“外掛”(參與者全部異地、網路協同辦公形態)、完全數字版網信辦、完全民間版的網際網路協會,簡稱“萬鎮數字節點”計劃。

隨著網際網路上半場結束,城市網路人口紅利充分釋放,三四五六線城鎮的網路人口和流量迅速爆發,下沉市場成為網際網路公司市場爭奪的焦點,水滴籌、拼多多、抖音、快手、趣頭條和58同鎮等快速崛起,充分體現了下沉市場的巨大潛力。

下沉市場特別是鎮級市場節點,是網際網路治理滲透和輻射的薄弱地帶(網信辦、官方註冊的網際網路協會等,都在市一級)。“萬鎮數字節點”計劃的推動,將為下沉市場的網際網路公司,在使用者治理體系、政府溝通合作(B2G)、基礎電信和廣電運營商邊緣節點連線合作等等方面提供共建共享、大幅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同時,也透過數字化技術和區塊鏈治理平臺,為鄉村振興服務。

中國有六萬個鎮,其中一萬個鎮,每個鎮都有大學生,他們是第二代的鄉賢。“萬鎮數字節點”計劃以“鄉僑、鄉賢”為基礎形成節點人才池。鄉僑,鄉賢是指從鄉鎮走出去的人才,他們在網際網路公司有成功的發展路徑,希望為家鄉作出貢獻。透過“萬鎮數字節點”計劃,形成人才網路,匯聚成巨大的網際網路上半場和下半場的橋樑。

在我們國家,有很多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帶,比如贛南臍橙,比如四大柑橘產業帶(浙南—閩西—粵東柑橘帶、贛南—湘南—桂北柑橘帶、長江上中游柑橘帶、鄂北—湘中柑橘帶),還比如說陝西的蘋果、新疆的哈密瓜、河北鴨梨、各地的茶葉等等很多具有一定規模的地方優勢特產。以市場為導向,以保護散戶種植果農的利益為出發點,透過一種相對鬆散、透明的方式,結成農業合作社,共同進行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的溢價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鄉情、鄉愁、鄉音等形成的鄉賢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優秀內容,是教化鄉民、型構鄉序、涵育鄉風和塑造鄉魂的重要精神力量。有信仰才會有信任、有信任才會有信用。不是現在用礦機大資料挖出來的信用。這是人造的信仰,挖礦會形成更大的封建主義。

我們心目中基於區塊鏈的新一代數字經濟共同體本身也是“雙邊經濟”:左邊是公心驅動、非盈利、準公益事業;右邊是新一代點到點數字經濟,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箇中國版的數字經濟共同體,賦能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共同體首期應用場景包括:新一代社交電商、5G鏈網邊緣節點和DCEP支付的創新模式、智慧製造+區塊鏈等等。數字經濟共同體將與地方政府共建區域超級節點和總部基地,建立區域5G鏈網數字經濟綜合試驗區。

建立共同體,就要有“儀式感”。神相異,但形相同,我們借鑑libra(瑞士)協會形態,首先募集21個發起節點。節點型別包括企業、網際網路平臺公司、超級使用者(區塊鏈原住民和意見領袖個人工作室、大學、科研機構和社會組織等等),完全民間組織、完全自下而上、透過共識驅動“產學研”大協同。

巨集大事業,我們遵循中本聰論文的“冷啟動”邏輯,從一小部分人開始、從一個樓宇開始,從一個小區開始,一切都是基於共識。快速迭代和自我演進,最後實現區塊鏈新世界、所有最小單元、所有邊緣節點的互聯互鏈。這就是Cyberspace 3.0,這就是區塊鏈原住民和技術信仰者心中的理想國。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