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鏈下”和 layer2?

買賣虛擬貨幣

在加密貨幣圈久了,能聽到層出不窮的新概念和以新概念出現的新技術。有時候這些技術被奉為圭臬,有時候這些技術短時爆紅後銷聲匿跡。

炒火某個技術和概念,是資本的需求。但在市場裡概念火熱的時候,這個概念大多還處於非常早期,不是很成熟,市場炒起來的是關注度,和專案進展無關。

不過一個真正做專案的團隊,要關心長遠的技術發展,比如對於理解layer2或者鏈下這個概念,肯定需要長久的研究和準備。

今天我們就聊聊layer2和鏈下的理解。還有這些錯綜複雜的專案怎麼判斷其技術。

Layer2是很適合解決加密貨幣網路擴容問題的解決方案,鏈下也是。

每個加密貨幣網路底層是資源和通訊,是layer0。layer1則是具備共識的那一層,layer1透過共識演算法出塊,負責網路的安全性,但layer1會有一定限制,因為大規模共識與高效率是矛盾的,所以layer1搞不定的網路擁堵的問題,那隻能繞開擁堵,另開闢一條路,這就是layer2。

理論上如果不是鏈上的過程,都是“layer2”,例如橋、中繼、閘道器這些可以做資訊中轉的部分。但為了實現安全,layer2的定義一定是具備安全性的一些解決方案。例如一個智慧合約、一個具有節點驗證能力的網路。

因為layer2最終實現的是保證安全的情況下layer1賬戶餘額的更新,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會把兩層賬戶做一個餘額變化的關聯,簡單理解就是layer1賬本和layer2關聯賬本的變化,大多數情況下layer2是透過只能合約實現的。

例如如果用一個合約,把交易兩方的地址賬本做一個密碼學處理的加減對應,這就是閃電網路一類的技術方案。如果把賬本傳遞過程加入零知識證明一類的技術,帶證明的交易訊息在layer2走一次,資訊保安傳遞,這就是利用零知識證明證明的layer2擴容。如果layer2有單獨的網路,要有網路節點可以執行單獨的驗證,這一層可能會有單獨的共識,可以在網路裡執行一些合約執行關聯賬戶變化,這就是一些側鏈的方案。

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推論,就是因為layer2的分層問題,很多組合性的方案都能被成為layer2,例如跨鏈生態的多鏈結構,這些甚至於是layer2的layer2,當跨鏈技術成熟之後,跨鏈也會是一個擴容的主要可能,因為從頂層設計看,跨鏈是異構分片。

另外,在不考慮網路間的差異的時候,擴容的解決案例很多,例如以太坊透過合成資產的方式做到的比特幣流動性方案,這促使以太坊已經成為了比特幣網路的layer2,即最大的“側鏈”。

那layer2和鏈下的關係是什麼呢?前文我們定義不是鏈上的都能廣泛稱為layer2,但看完鏈上和鏈下的定義我們會更詳細,鏈上一定是有鏈和共識的一層,所以鏈上鍊下是相對於共識而言的,當layer2有共識的時候,layer2這一層也有鏈下。

在鏈下也許還會發現很多有趣的設計,比如把重要的合約狀態執行放到鏈下,其原理是利用了TEE

這是為了克服Layer 2的天花板低的現象,例如以太坊的zk-rollup方案塑造的Layer 2,目前只適合token交易,甚至在圖靈完備角度都無法成熟。

Layer 2是相對Layer 1而言的,擴容思路是把Layer 1原本承載的高頻過程轉移到Layer 2,例如把Dex中的swap部分遷移到Layer 2,這樣這個過程不需要佔用Layer 1的資源,所以gas很低,不使用PoW做交易確認,交易速度也很快。

不過那樣是把合約執行也帶到了layer2,需要在layer2部署,全部遷過來,如果只把的狀態執行放進layer2,因為很多計算本身也是在鏈下完成的,所以這個思路確實類似一種鏈下處理的方式。

這個思路可以提高單個智慧合約本身的運算效能、執行合約所使用到的隱私資料的保密性以及可開發性。

甚至於可以描述為這是一個獨立於區塊鏈的中間層。將智慧合約放在鏈下執行,並使用TEE節點保證其運算效能,資料隱私,及可開發性。可以稱為“鏈下可信服務”。

接下來我們再聊聊layer2跨鏈,這是擴容方式,也是重要的應用場景,對於比特幣、以太坊等這些layer1的公鏈來說,採用透過其他鏈驗證的方式進行兩個鏈的跨鏈,這個過程中,layer1和layer2是相對的。這個layer1是目標的兩條鏈。而layer2是驗證跨鏈的另外一條鏈。

其中很關鍵的是,layer2這條鏈,是幫助驗證著兩條鏈上交易資訊的安全性的,這要求可以透過零知識證明等這樣保證資訊傳遞安全的技術讓資訊傳遞沒問題,交易可確認。

這樣我們可以看到,其實跨鏈的目標兩條鏈和負責跨鏈驗證的這條鏈,是相對獨立的,所以才會分割出layer2。

基於這樣的跨鏈過程,如果要開發應用的話,一般是在驗證鏈上建立虛擬機器,然後基於驗證鏈的DApp可以實現更多互動,例如直接用HECO的USDT購買BSC鏈上的資產,亦或者HECO上的資產抵押到BSC上產生收益等。

如今概念很多,layer2的專案很多,不過對其發展的判定,還是需要幾個既有的因素。

1.基礎資產有足夠的價值

圈內一直有一句戲謔的話,只要哪個鏈的基礎資產價格暴漲,就會出現一些人稱這條鏈才是真正的某某鏈,比如BNB暴漲,戲謔稱“BSC才是真正的以太坊”。

這句話取之於“誰才是真正的比特幣”,但很真實的驗證了基礎資產的作用。上文我們說,以太坊DeFi崛起,最大的原因,是ETH的價格處於一個上升通道,DeFi的模型都能跑得通。資產創造這件事,在兩個系統裡難以互相遷移。所以還是要先讓鏈上資產增值是最好的選擇,簡單說就是價格拉昇,基於基礎資產才有的玩。

2.生態內有足夠多的金融應用

DeFi是公鏈最好實現的一個應用領域,恰好以太坊在2018年的時候就是用來做融資發幣的工具,所以以太坊的屬性已經歸類到金融了,可以說是現在乃至未來最大的金融鏈。

金融是生態運作的基礎,因為資產本身帶有很多原動力。那金融應用的多樣性的塑造,源頭是開發者和需求。

例如Solana,依靠FTX生態派系,其應用趨向金融屬性非常高,也很容易建立起服務生態。例如波卡,第一批崛起的平行鏈,大部分與金融相關。

3.必要的獨特性

與以太坊拼技術、拼資產規模、拼使用者。肯定不是直接上來真刀真槍,這也不太符合開源包容的發展理念。

鏈的獨特性,就是要在市場下行的時候,也能靠基礎資產運作正常。例如分散式儲存,例如隱私計算。例如DEX。

如今看來,金融應用是鏈最基礎的可實現應用,所以鏈的獨特性,是除了金融類應用外,塑造持續商業模式的一個思路。

例如分散式儲存實現的儲存付費和資源接入的激勵。例如波卡平行鏈實行的插槽和執行緒的租用。

這些設計都有一個特徵就是,有需求去讓鏈上資源得到使用,而透過鏈上資源的應用可以創造價值。

如果不能實現這樣的迴圈,鏈只是一個上升週期的為金融領域準備的一個資本運作工具,而不是誰都可以使用創造價值的計算資源平臺。

在不能瘋狂砸錢、資源輸出的情況下,每個鏈的機會是均等的,如今layer2的擴容專案可能即將引來一波高潮,但要對比的是這些專案的以上三點,誰能脫穎而出,要等待真刀真槍的競爭。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