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區塊鏈行業內那些值得期待的事

買賣虛擬貨幣

白話區塊鏈

從入門到精通,看我就夠了!

時光如梭,轉眼間,已然踏入2019。

對於多數參與者來說,2018的區塊鏈,是讓人失望的一年。幣價經歷了N連斬不說,在2017年似乎無所不能,讓人無限憧憬的區塊鏈,到了2018幾乎來了一個180大轉折,變得啥都不能且令人失望透頂。

2018年年初還有人在質疑一些專案的白皮書:“不是什麼都可以區塊鏈化,不要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

而年末的時候,不再有人在乎白皮書了,很多人信仰隨著行情的暴跌而崩塌,慘淡離場,還有人開始“裝死”,不再關心行業動態。

其實沒必要這麼悲觀。任何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充滿曲折的,雖然道阻且長,但區塊鏈的前途是光明的。2018年對於區塊鏈來說“退燒、去泡沫”的一年。在2019,區塊鏈還是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事情的。

本篇是上篇,介紹有哪些場景需求已經比較明顯,但還有對應的區塊鏈技術有待提高。簡單說,就是“有場景缺技術”,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展望一下2019值得期待的技術有哪些。

 01 
公鏈

無論怎麼發展,整個區塊鏈的技術源頭和代表,都是公鏈。幾乎所有的應用場景,也都基於公鏈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拓展的。

2017暴露出的公鏈效能問題,在2018有所緩解,但離我們的期待依舊有著不小的差距。2019,公鏈的創新與升級,依舊是區塊鏈發展的重中之重。

2019的公鏈技術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東西呢?

一、新的共識機制

前不久白話推文《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區塊鏈技術前瞻之八大方向》裡,對此有所提及:

目前來看,共識協議最大的難題在於,如何實現安全性與高效性的平衡。

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大概有四種提高效能的思路,其中之一就是採用新型的共識協議:研究者們提出PoW機制的Thunderella演算法、PoS機制的Algorand協議和Ouroboros演算法、基於Sleepy Model的PoS共識空間證明機制(Proof of Space)等新型演算法。

以上說得這些新的共識機制,若是展開細講,恐怕要奔著萬字長文而去,在此就不展開細講,有興趣的老鐵,可以回看白話之前的文章《2018下半年十大天王級專案(上)》《2018下半年十大天王級專案-(下)》,裡面有詳細介紹。

還有一些不能忽視的新共識(或資料結構)叫做邏輯鍾,白話的老讀者一定不陌生,在《未來公鏈技術哪家強?下一站“公鏈2.0”(下)》中有詳細介紹。

二、 鏈上擴容

分片可能對於公鏈的擴容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然而這也是個複雜的方法。

若是把公鏈比作一條公路的話,分片就像是把原先一個車道的車分流到了多個車道,並行前進,這樣能緩解路上的擁堵問題。

然而要實現分片是項複雜的工程,因為需要直接在路面上動工,阻力很大。

雖然以Zilliqa為代表的分片公鏈目前已經實現了交易分片的功能。

然而當前以以太坊為首的公鏈,幾乎全部支援智慧合約。要提升這些公鏈的效能,就要進行合約分片,或者說狀態分片是分片技術下一個要攻克的難題,目前有多個專案都在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看到這,你可能知道為什麼以太坊升級與擴容一再延期了,實現分片的難度確實很大,同樣,如果分片成功,區塊鏈效能會有一個大的提升,值得期待。

三、Layer2鏈下擴容

如果說分片是在路面上動作,分出多個車道的話,那麼鏈下擴容技術,以狀態通道與側鏈為例,就像是挖地鐵與建高架橋。

狀態通道最出名的應用,便是比特幣的閃電網路,這個網路的增長速度在2018年增長非常快。

▲閃電網路2018年1月和12月節點數對比圖

而側鏈技術,可以拿以太坊的Plasma作為代表,然而它在2018的進展不甚理想,2019或許值得期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太坊上的雷電網路(對標BTC的閃電網路)最近主網也上線了,雷電網路作為以太坊的一條側鏈,想要和閃電網路做類似的事情,也許在Plasma徹底完成之前,會是對以太坊一個不錯的補充。

還有幾個鏈下的擴容專案,如Celer Network,Liquidity Network,Truebit等也在緊鑼密鼓的開發之中,相信2019,在鏈下擴容的領域,會是一場“百家爭鳴”+技術走向成熟之年,值得期待!

 02 
穩定幣

如果說2018年在區塊鏈業內還有一個贏家的話,那便是穩定幣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在2018年11月份,市面上已經有多達57種穩定幣。把時間向回撥一年,被大家熟知的便只有USDT,或許小部分使用者還知道MakerDao、BTS的BITUSD以及BITUSD的。

穩定幣是一個相當“牛”的發明,因為即便是圈內最穩的比特幣,其波動性也是大的讓人咋舌,在一個波動性大的市場,人們對於一般等價物的期待,穩定是第一要務。就這樣,波動小的穩定幣,在2018年整體大熊市的背景下卻呈現出井噴之勢發展。

當前的穩定幣主要分為三個流派:

1、法定資產抵押類穩定幣:USDT,TrueUSD,GUSD,PAX等。

2、演算法銀行/鑄幣稅類穩定幣:Basecoin,Reserve,CarbonMoney,Kowala,Fragments等。

3、數字資產抵押類穩定幣: Bitshare,MakerDAO,Alchemint,XPA,DUO等。

具體技術細節在白話之前的文章《老穩定幣老不穩定,新穩定幣能否全搞定?GUSD背後的秘密!》有介紹,有興趣的老鐵可以點選連結閱讀。

你可能會好奇,穩定幣這東西又沒啥複雜的,怎麼會被歸類到“有場景,沒技術”類別了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真正的兩大穩定幣,還沒誕生。

當前的穩定幣,幾乎所有的“法定資產抵押類穩定幣”,都是由公司或是機構發行,比如USDT是由Tether和Bitfinex發行,GUSD是Gemini交易平臺發行,PAX是由Paxos發行。

而“數字資產抵押類穩定幣”,熟悉位元股的朋友,對其由於區塊鏈資產的巨大波動導致爆倉的事情應該印象深刻。

而真正的殺手級穩定幣,應該是如下兩個:

1、一個真正代表區塊鏈去中心化精神的,“演算法銀行/鑄幣稅類穩定幣”。在這個領域,人們曾對領頭羊Basecoin寄予厚望,然而最近的Basecoin清退事件,讓這個領域蒙上了一層陰影。

2、由國家主權背書,政府或是中央銀行釋出的“法定數字貨幣”

這兩大殺手,目前市場依舊在等待。

2019年還有一類值得引起注意的“類穩定幣”,是依託於公鏈自身的穩定幣,或者說,自帶穩定幣的公鏈。

在這裡拿一個2019年即將出現的公鏈A代幣做示例。

傳統的區塊鏈代幣在價格上通常會有劇烈的波動。而公鏈A將使用“Elastic-Supply”(“彈性供應”)來防止這種劇烈波動,幣價是穩定的,讓供應來波動。

舉個例子,當公鏈A的代幣需求增加時,你手裡所持有A代幣數量會等比例增加,而當需求減少時,公鏈A以適當機制減少代幣總供應量。目前只是模型,具體還要等經濟白皮書和演算法出來才知道具體如何實施。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不必擔心在支付代幣之後,接受方所獲得的價值下降,這對於支撐大規模商用,有著極大的意義。

 03 
基於區塊鏈的檔案資料分散式儲存

去中心化的分散式儲存概念在2015和2016年曾紅極一時。原因可能是除了“貨幣”或是“價值儲存之外”,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應用便是檔案儲存;且比特幣的誕生,原本便有BT下載的影子在裡面。BT下載和BTC有兩個重要的共同點:

1、兩者用的都是去中心化網路的底層協議

2、兩者都是以點對點通訊為基礎的分散式網路

BT下載傳輸的是檔案,BTC傳輸的是價值。而要說清楚BT下載和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儲存的區別,這估計要難倒一大批人。

要說區別,其實也不難,學術一點可以這麼說:“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儲存,透過綜合運用密碼學 + 共識演算法,解決了拜占庭將軍問題,BT做不到!”

白話一點說:“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儲存,有去信任化的代幣和激勵系統,解決了傳統BT因為缺少激勵而沒人做種的問題!”

來簡單說下這個領域幾位明星選手的進度。

一、IPFS + Filecoin

當之無愧的領軍專案。之所以說領軍,是因為IPFS是個很牛的協議,像HTTP那樣負責定址,沒有代幣!當然前提是要做成功。Filecoin才是那個負責儲存資料的鏈,上面有代幣。

IPFS+ Filecoin 原本計劃18年上主網,現在拖到了2019年。IPFS在18年的進度有目共睹,測試網執行良好,幾個月前還和網際網路大佬Cloudflare合作推出了Cloudflare閘道器,不出意外,今年應該可以看到正式主網啟動,以及對於分散式儲存領域新篇章的開啟。

二、Storj & Siacoin

Storj和Siacoin可以簡單直觀的理解為帶有代幣獎勵的BT下載,與亞馬遜,Dropbox等雲端儲存平臺構成直接的競爭關係,而且更加便宜。

Storj已經擁有了相當多的商業合作伙伴,並在去年10月底釋出了第三版白皮書,目前網路資料約為1,300 TB,並且有超過15,000名開發人員註冊API。

而Sia據說已經分叉出了4條鏈 - Sia主鏈,Sia Prime,Sia Classic和Hyperspace。當前的Sia主鏈,已有近50個節點提供的網路容量接近4000TB。

兩者作為已經主網上線分散式儲存專案,相對於現有的中心化平臺擁有較大的價格優勢。

兩者在新的一年,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拓展市場,擴大影響力。當然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大環境問題,那就是如何降低區塊鏈的入門門檻,普及區塊鏈知識,讓更多人的人知道去中心化儲存的優勢。要走的路還很長,前景可期。

三、Maidsafe

這是一個很早、耗時巨長(據說已經開發了12年,比比特幣的壽命都要長)、極富野心的專案,它不只是做儲存,還想建立一個可以儲存、訪問和交換資料的新主幹,有點要包攬底層公鏈功能的意思。

因為開發耗時過長,專案一度暫停,排名也從前十跌倒了六七十位,但是在前一百一直能看見它,可謂是區塊鏈常青樹。

值得一提的是專案最近兩年動作加快的跡象,17年底釋出了Alpha 2,目前正在積極籌劃Alpha 3的Release,主網今年上線的概率很小,但其開發進度同樣牽動人心。

 04 
跨鏈

可以這麼說,區塊鏈要大規模鋪開進行商用,甚至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跨鏈是無論如何繞不開的一個坎。

跨鏈領域,基本上只看兩個專案的開發進度即可,Polkadot與Cosmos。

2018年10月末,Polkadot的創始人Gavin Wood,在Web3峰會上,用一臺全新未拆封的Mac,花了15分鐘開發出了一條鏈。

嗯,你沒看錯,發了一條鏈,不是幣。

Gavin使用的技術叫做Substrate,一個搭建區塊鏈的開發框架,有了這個框架,底層的P2P網路、POW/POS等共識演算法之類的基礎協議都不用操心了,拿來直接用即可,不滿意還可以直接改、直接換。

無獨有偶,Cosmos也在去年11月釋出了SDK0.25,使用SDK來開發自己的鏈,可以做到和Substrate類似的效果。

兩個專案主網上線的時間不出意外,都會是今年。換句話說,區塊鏈行業,會從2018年的一鍵發幣時代,進入2019之後的一鍵發鏈時代;從之前的各條鏈各自為政,佔山為王,進入2019年之後,萬鏈互聯時代即將開啟,值得期待。

各位老鐵,你覺得區塊鏈行業,還有哪些已經有了清晰的應用場景,還在等待技術發展的領域,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洞見。

——End——

『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