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Staking上車指南

買賣虛擬貨幣

目前,還處於市場的初期階段,不管是專案方還是節點服務商或者投資者,都能找到各自機會。

目錄:

一、Staking 經濟模式是什麼?

1.1 Staking 經濟的參與者

1.2  如何選擇 Staking 的幣種

1.3  如何選節點服務商?

1.4. 國內節點服務商狀況及案例分析

二、收益率怎麼算?

2.1. 收益的影響因素

2.2. 真實收益率

2.3. 機會成本

三、為什麼說 Staking 是新趨勢?

3.1從 POW 到 POS

3.2 從挖礦經濟到 Staking 經濟

四、POS 和 Staking 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五、致謝和參考

一、Staking Economy模式是什麼?

Staking Economy 的運營模式:節點服務商(包括錢包、交易平臺、專業服務提供商等)接受持幣人的委託,作為區塊鏈專案驗證節點透過出塊或代投選舉等方式獲得獎勵。獎勵包括交易費、區塊獎勵分紅和委託管理手續費。與此同時,持幣人透過質押、委託鎖倉等行為獲得一定Staking利息。根據持有通證的不同,其年化收益率約在 6.44%(Dash)至 155%(Livepeer)之間。

1.1 Staking Economy 參與者

節點:

節點在區塊鏈網路中負責記錄賬本與驗證交易。成為節點的必要條件是在伺服器上執行專案方的程式碼。

驗證節點:

並非所有節點都能成為“驗證節點”,只有驗證節點才有生產(或釋出)區塊的權力。節點成為驗證節點的概率取決於所擁有的“權益”,往往由持幣數量、“幣齡”等函式得出。

持幣人:

包括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如加密風險投資、加密對沖基金等)、基金會(如以太坊基金會)、企業或者專案方。持幣者透過 Staking變相參與網路維護獲得獎勵。

節點服務商:

持幣者可以透過自行驗證和委託給節點運營商兩種方式參與Staking。但在實際操作中,自行驗證受到三方面的限制:

a. 抵押餘額限制:大部分加密資產都設定了參與 Staking 的最低抵押餘額,比如Dash要求最低持有 1000 個。按照 8 月 19 日 96.15 美元的價格計算,這意味著至少需要投入 96150 美元才有資格參與 Staking,小額持幣者因此被擋在了 Staking 的大門外。

b. 成本限制:運營節點同樣有固定成本支出,搭建節點的技術門檻及需要的裝置成本較高。因此,交“過路費”要好於自建高速公路。此外,由於目前已有約 75 種加密資產支援 Staking,不同加密資產 Staking 機制各不相同,自行驗證很難形成規模經濟。

c. 專業化限制:作為 POS 區塊鏈網路中的主幹,節點要保持 7*24 小時穩定正常執行,有持續處理網路事務量的能力,確保安全、根據需要地管理網路更新。個體很難保證過程的連續性和安全性。

這些限制性因素為 Staking as a Service 的出現提供了契機。持幣人透過將手中的代幣委託給節點運營商,由它們代為管理資產、節點或行使相應的權利(如投票參與共識的權利),持幣者無須滿足最低抵押餘額限制就可以參與 Staking 分享收益,並在一定程度上隔離了風險。但持幣者也需要向節點運營商支付一定的服務費(一般從 Staking 收益中扣除),費率在 5%~25% 不等。以 Coinbase 為例,其獨立子公司 Coinbase Custody 今年 3 月 29 日宣佈向機構客戶提供 Tezos 的 Staking 服務,並從 Staking 收益中收取約 20%~25% 的手續費。

節點服務商可以是錢包、交易所、礦池、Dapp 開發者或者第三方專業運營商等。就像我們現在的消費支付渠道,可以使用支付寶、微信、銀聯或各家信用卡一樣,每一個渠道提供的優惠與活動都不盡相同,身為持幣人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節點委託服務。如今,這些節點服務商、投資機構、資料分析公司、區塊鏈協議以及開發者它們共同構成了 Staking 生態圖景不可或缺的部分。

1.2 如何選擇參與 Staking 的幣種

投資者首先要考慮的是 Staking 哪一種資產收益更多。在選擇 stake 某一幣種之前需要了解幾個基本要素:

1. 通脹率和 Staking 比例

我們知道持幣人的主要收益來自價值增大的代幣,但通脹率(增髮量/流通量)並不是持幣人的實際收益。因為 Staking 是需要使用者主動參與的,如果不主動執行  Staking 就不能享有相應的收益。總會有一部分比例的代幣不會去 Staking,也就無法分享增發的代幣。所以,Staking收益率=通脹率/抵押率(抵押率,Staking Ratio,是指用於抵押而不能出售的加密資產佔比)。

假設某個專案當前的通脹率為 7%,如果 Staking 比例是 50% 的話,實際質押收益率應為 7%/50%=14%。

2. 節點收取的質押手續費

除此之外,一般持幣人都需要透過將代幣委託給節點,再由節點替使用者參與出塊並獲得鏈上通脹獎勵。由於節點的執行,需要承擔伺服器及運營的相關開銷,因此節點會收取一部分手續費。

據瞭解,目前市場上節點收取的 Staking 手續費標準大概是使用者獲得抵押收益部分的 5%-20%。不同的專案和不同的節點,收費標準也不相同,這完全是由節點自己來確定的。不過手續費也不一定越低越好,這和我們生活中購物類似,往往商品的價格和品質也是成正比的,大家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平衡,選擇執行穩定、信譽良好的節點。

3. 贖回後鎖定期

目前,多數 POS 專案都會設定質押贖回後的鎖定期。鎖定期是指,當持幣人的代幣參與 Staking 之後,如果決定不再參與質押(比如決定去二級市場出售自己的代幣時),使用者在贖回操作之後,必須要等待一段時間後代幣才能完成解鎖自由流通。

目前,每個專案鎖定期的長短不盡相同,一般鎖定期會設定在 20 天以上。在鎖定期內代幣是無法流通交易的,所以,使用者可能需要承擔鎖定期內價格波動的風險,這也就對一部分部分喜歡頻繁交易的使用者設定了門檻。

鎖定期並不是節點所設定的,而是由專案方制定的,之所以會有鎖定期,主要是為了避免節點作惡而設計的保障措施,另外設定鎖定期也可以避免投資者集中贖回,一定程度上減少二級市場的幣價波動。

我們可以將當下熱門資產在以上所說的幾個維度上進行對比。其中根據 Stakingrewards.com 資料,當下鎖倉最多的熱門資產分別為 EOS、Qtum、Algorand、cosmos、tezos、dash、v systems 等。其中,EOS 鎖倉價值為 17.05億美元、Qtum 13.15 億美元、Algorand 9.46 億美元、cosmos 6.65 億美元、tezos 5.3 億美元、dash 5.14 億美元、v systems 3.33 億美元、其他 12 億美元(2019 年 8 月 5 日資料):

而 Staking 鎖倉資金的價值取決於 2 個因素:標的資產的價格和 Staking 比例(質押率),計算公式為:Staking鎖倉資金的價值=標的資產價格×Staking比例。衡量收益最直接的標準是收益率。Staking 收益率近似等於通脹率和抵押率的比值;較高的通脹率和較低的抵押率會帶來更好的收益率,也意味著較高的收益。大多數支援 Staking 的專案都會在官網上提供 Staking 收益計算器,透過 Stakingrewards.com 等第三方網站也可查詢。

以上收益率都是基於幣本位,但是在選擇投資一項資產時,除了幣本位的收益率之外,也要考慮資產基本面如通脹機制、共識機制、激勵政策、Staking 機制等。

1.3 如何選擇節點服務商?

chorus.one 做過一個調查,在選擇節點服務商時,手續費是大家考慮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安全設施、能否提供開發工具以及透明的資料和社羣貢獻度。相對而言,團隊規模、採用哪個協議、所在國家以及自我質押的代幣數量倒不是主要考慮因素。

對節點服務商來說,成為節點的門檻較低,又可以獲得通脹收益和委託手續費,因此目前,第三方服務商群雄逐鹿,競爭加劇。2019 年 2 月,區塊鏈重量級投資機構 Pantera Capital 和 Coinbase Venture 等完成了對 Staked.us 的 450 萬美元投資,Staked.us 是一家為 PoS 共識專案提供服務的初創公司。Staked.us 僅是新賽道佈局加速的一例,其他海外類似的機構還有 Stake Capital、P2P Validator、Cryptium Labs、Figment、Stake With.Us 等。國內相關服務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 Cobo、Wetez 和 HashQuark、KuCoin 等都是透過擔任專案節點或節點服務商來獲取收益。

根據 Staking Rewards 網站所列的全球支援 Staking 的服務商綜合排行榜,支援 18 種代幣的愛沙尼亞 Staking 服務商 My Cointainer 位居榜首,綜合排名第二位的 Grin Platform 支援高達 130 種代幣。

委託給節點運營商並不意味著穩賺。尤其是當節點運營商缺乏經驗或誠信記錄的時候,持幣者所暴露的風險尤其高。已經有一些第三方資料研究機構提供獨立的監測工具,以監測節點的運營狀態,但業態尚不成熟。比如,baking-bad.org 為 Tezos 的節點運營商提供第三方運營監測服務:

在這種情況下,有幾個簡單的標準作為選擇節點運營商的參考:歷史 Staking 回報率、社羣貢獻、聲譽、官網上披露的安全架構和防攻擊解決方案。一些專案方也會在自己的官網上掛出節點運營商的運營情況。Cosmos 官方網站給出的節點運營商運營情況參考:

在 POS 網路中,節點服務商佔據重要地位,同時與之相伴的是它們對網路發展、增長和健康的責任,它們可以在為持幣者提供服務的同時,為系統做出貢獻獲得獎勵。比如:

1. 積極參與治理;

2. 為社羣開發工具;

3. 開發 DApps;

4. 支援更小的或對網路有貢獻的其他驗證節點。

但實際上,這一領域還有更多問題有待解決,比如鎖倉期給使用者帶來機會成本和流動性風險的問題,以及如何更小的降低門檻、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介面等,都需要服務商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

1.4 國內節點服務商狀況及案例分析

現狀:

(1)差異化還未形成,大節點具有品牌優勢。

由於 POS 專案的經濟模型本身還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使用者比較看重短期收益率的高低,如何在熱門專案中提供更高的收益率成為節點服務商的主要競爭力,而不是提供差異化服務。但收益率更多由專案方規定,所以如果節點服務商沒有投入補貼的話,對使用者來說,收益率差不多。那麼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大節點具有很大的優勢。

而相對小一點的節點服務商,可以透過提供差異化服務獲得市場定位。比如在安全方面做的非常好,或者專打一兩個幣的生態,做到差異化服務。另外也可以透過最佳化伺服器成本,提高網路效能,保持低廉成本運作。

(2)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使用者需警惕損失。節點服務商的門檻較低,主要體現在伺服器搭建和運維上,但一個合格的服務商的門檻相對較高。Cobo錢包認為,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投入較多的技術、運營人才和資本。更加需要對每個專案有足夠的瞭解,從技術到細節再到收益策略,找到每個專案的最優解,並保持持續不斷的調整更新。

(3)收入主要由服務費+專案獎勵構成。節點服務商的收入主要透過提供持續穩定的節點服務,收取服務費。如 Cobo 提供的 Staking 服務目前收取的服務費大多在 10%~15% 之間,不同專案可能會有些差別。另外,專案季度或月度獎勵也是其收入的一部分,但主要還是服務費。

(4)大節點服務商處於核心位置。在當前階段,自帶社群和生態的大節點服務商處於 Staking 的核心位置,一邊是公鏈會去爭取的物件,另一邊為使用者提供投餵式服務。因此,處於 Staking 的核心位置。

另外,不同角色的節點服務商可能會有所差異,以三大型別節點服務商為例:

a. 交易所:

交易所的優勢是 POS 幣種的數量和流量可能比較多。在啟動時比較容易。但交易所天然是做流動性的,和 POS 的鎖倉理念有些差別。解決這一矛盾因此也成為交易所型服務商的首要方向。

以 KuCoin 為例,其在 2019 年 7 月推出的創新業務 Soft Staking 持幣返利中,使用者只要在 KuCoin 賬戶中持有參與 Soft Staking 專案的代幣,除了正常收到 Staking 收益之外,無需鎖倉,使用者可以自由存取並進行交易買賣在二級市場獲利。它實際上就是把 Staking 的鎖倉挖礦和交易平臺的流動性交易進行了結合,在幫助使用者資產增值的同時,減少鎖倉帶來的風險。

這種模式有點類似傳統銀行的“儲備金制度”。即 KuCoin 收到使用者的代幣之後,不會將其全部質押,而是留一部分用來提取、交易。相當於以部分收益來對沖流動性風險。而“儲備金率”則根據不同幣種要求的質押時間和流動性需求,做動態的調整,以此保證不會出現“擠兌”問題。對於新手使用者來說,可以把 KuCoin 的 Soft Staking 服務當成一個“餘額寶”或“活期存款”,只不過裡面裝的是數字貨幣,存取自由,持幣生息。

模式聽起來很有吸引力,那麼實際的收益到底如何呢?我們可以以 ATOM 為例進行比較(見下表)。相比 imToken、HashQuark、Cobo 以及 Stake.fish 的 Staking 服務,KuCoin Soft Staking 持幣返利服務在收益率上總體來說略低一些,但可以避免 21 天的鎖定時間,獲得更好的流動性。而相比無鎖定期限的同型別產品——Poloniex 的每日獎勵質押服務,KuCoin 則提供了更高的收益率。此外,其他交易所、錢包、礦池往往要收取 4% 到 25% 不等的手續費,而 KuCoin 卻完全免手續費。

目前,除了 ATOM 之外,KuCoin 也已對 TRX、EOS、IOST、VSYS 等其他約 15 個幣種開通此項業務。

KuCoin 認為選擇 Soft Staking 的幣種類似於上幣,他們會在熱門幣種和自己交易所資金儲備最多的幣種之間做出平衡。為此,專門為 POS 專案的“上幣”設定了專用上幣通道,即最近推出的 Upstake 服務。也稱之為質押上幣,參與 UpStake 的專案如果滿足了充值人數和金額的要求,就能獲得上幣資格以及 Soft Staking 服務資格,首期專案 EOSC 在 8 月初成功透過這一方式上線 KuCoin。相對於傳統的上幣通道,對專案方來說,UpStake 不僅上幣門檻低,還能同時獲得上幣、交易、Staking、錢包等服務。相對其他節點服務而言,是一條龍服務模式。此外,KuCoin 還在 8 月底釋出了旗下礦池產品 Pool-X,主打可以交易鎖定資產的新一代 POS 礦池,同時推出去中心化積分 POL。可以看出,站在交易所的角度,KuCoin 在 Staking 服務方面,一直圍繞兼顧使用者對流動性和 Staking 收益的兩方面需求這一目標展開。

b. 礦池:

純 POS 的幣種在礦池層面並沒有特別的優勢,反而可能會劣勢一點。因為礦池的使用者主要都是礦工,持幣基本以 POW 為主。礦池去切入 POS,基本都是從一些 POW+POS 共識的幣種入手。比如 DCR、BTM。

c. 錢包:

錢包的流動性要求低,和 POS 的鎖倉理念相契合,使用者囤幣的時候還可以賺一些幣本位的收益。比如 cobo 就是以支援 POS 為目的的錢包,主要圍繞 POS 專案提供數字貨幣資產的增值服務。

二、收益率怎麼算?

2.1. 收益的影響因素

 Staking收益率=通脹率/抵押率(抵押率(Staking Ratio)是指用於抵押而不能出售的加密資產佔比)但除此之外,還有三類因素在影響 Staking 收益:

a. 不變因素(既定的):主要是通脹率。通脹率是由專案設定的增發模型決定的,這一部分可近似視為不變因素。固定通脹率模型(如 EOS、Stellar 等)和調整型通脹率模型(如 Cosmos、Tzeos、Livepeer 等)是當前兩種主要的增發模型。

固定通脹類如 EOS,它透過連續增發的模式,將年度通脹率保持在 5%,而連續通脹率是 4.879%。調整通脹類如 Atom,在Atom 的通脹模型中,66% 的抵押率(Staking Ratio)是一個臨界點。小於這一比值,通脹率會逐漸向 20% 調整,相應地,年化收益率也較高;大於這一比值,通脹率將逐漸調整到 7%,年化收益率隨之下降。這一機制使 Atom 的通脹模型鼓勵及早參與 Staking 以獲取早期紅利。目前,Staking Rewards 顯示,Atom 的抵押率已經升至 72.29 %。

一般來說,通脹率越大,越能吸引使用者,但通脹率越高同時也以為這使用者手裡的幣更容易貶值。一個好的專案應該在“流動性”和“儲備價值”之間做出好的平衡。因此不建議公鏈設計過高的通脹率,高通脹率→貨幣超發→經濟體系崩盤,好的方式就是在流動性和儲備價值之間找到好的平衡點。

b. 可變因素(隨時間或者其他條件而發生變化):包括抵押率、支付給節點運營商的手續費、委託給節點運營商的抵押資產數量、記賬收入、幣價等。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抵押率和手續費越高,收益越低;記賬收入越高,收益越高;委託資產越多、二級市場價格越高,以美元計價的收益也越高。

如以太坊2.0 計劃的 Staking 年化收益率在 1.56%~20% 之間。收益率與抵押率負相關,當抵押率是 100% 的時候(此時,驗證 ETH 數量達到 134217728),ETH 年化收益率僅為 1.56%。

 c. 風險因素(隨機的):包括 Slash(扣除抵押金)、安全、節點宕機等等,其中 Slash 被視為最大的風險因素。當節點不遵守協議規則(比如對區塊進行雙重簽名)的時候,就有可能觸發 Slash——輕則區塊獎勵取消,重則賬戶裡的抵押餘額也會有一定比例被罰沒。Cosmos 規定的罰沒比例是 5%。

2.2. 真實收益率

在 Stakingrewards.com 上可方便地查詢加密資產 Staking 的年化收益率,但考慮到 POS 或者類 POS 機制的加密資產所具有的“通脹”性質,扣除通脹的真實收益率更值得關注。

其中 EOS、Tezos、NEO、BTS 的真實收益率均為負值——其中,NEO 的真實收益率甚至“高達”-14.51%。這意味著,POS 或者類 POS 機制的專案,Staking 帶來的收益遠遠不能抵消通脹帶來的加密資產價值稀釋。這並不是否認 Staking 的價值。如果沒有參與 Staking,持幣者所要忍受的通脹損失只會更高。

MultiVAC CTO Shawn Ying 認為,代幣經濟學是一個複雜的模型。通脹本身必須和鏈上真實的經濟行為掛鉤,單獨的增發率並不能說明問題。幣價本身是要和公鏈自身的業務規模、應用場景相互聯絡的。當鏈上的經濟行為增長率超越了代幣的增發率,則本質上是一種通縮。由於真實的鏈上經濟模型(尤其是未來的經濟行為)非常難以估算,而真實的通脹率其實就更難以衡量了。收益率也應該與鏈上的經濟行為掛鉤(潛在的,就是與未來長遠的幣價發展關係掛鉤)。單純的數字遊戲總有崩盤的一天,最後依然需要回歸價值本身。

2.3. 機會成本

持幣者需要權衡的另一項因素是 Staking 的機會成本。一般來說,Staking 會要求一段時間的鎖定期,在這期間,加密資產價格漲跌便構成了 Staking 最主要的機會成本。

如果 Staking 期間加密貨幣價格持續上漲,那麼對於持幣者來說,收益就是雙重的:既有 Staking 帶來的保本增值收益(持有的加密資產變多了),也有幣價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升值了)。但如果 Staking 期間幣價猛烈下跌,持幣者很可能會因喪失在二級市場上進行操作的機會而只能任由以美元計價的財富縮水。從這個角度來看,Staking 尤其適合囤幣者。對於有較頻繁交易的持幣使用者,如 KuCoin 等交易所提供的 Staking 服務會更加靈活,能幫助使用者對沖部分機會成本。

三、為什麼說Staking是新趨勢?

3.1 POS 鏈是 POW 鏈後的新方向

為了更好理解 POW 和 POS 的優劣點,我們從效能、安全、集中化、成本、治理等維度對二者進行對比(本文中所說的 POS 指的是各種可以參與 Staking 經濟的類 POS 協議的集合,也包括 DPOS)。

a. 效能:POS 鏈可擴充套件性更強

效能包括我們常說的 TPS(每秒交易量,吞吐量)和不太常見的 Finality(交易終結性)。

TPS 即鏈上處理事務的能力,一般受平均出塊時間和塊大小的限制,兩者共同限制了網路的吞吐量。比如比特幣每 10 分鐘出一個塊,而以太坊的出塊時間為 15 秒。這導致後者交易的平均吞吐量要比前者高很多。Tezos 作為 POS 鏈的一個例子,它的吞吐量為平均 40 次每秒。而 EOS 或者 TRON 的 DPOS(委託股權證明)甚至可以達到 1000 TPS。

Finality(最終性)是指,完成一筆交易最終所需時間。以現金購物為例,清結算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時間內完成,即實現了交易實時終結。但是在區塊鏈系統中,交易可能被改變或逆轉,因此比特幣系統透過 6 個區塊確認的設定(即 60 分鐘最終完成一筆交易),來增強交易的不可逆轉性。在 POS 機制中,一旦交易被新增到區塊中,就立即被認為已完成該事務,因此 POS 鏈的交易終結性普遍更低。

b. 安全:POS 鏈的 51% 攻擊成本更高

POW 的安全性經過了 10 年的壓力測試已經被市場認可,但 POW 鏈基於外部環境的資源運轉,一旦硬體運算速度出現跳躍式進步,或者能源供應中斷,系統將面臨巨大的威脅。

POS 的提出最初是為了解決 POW 的能源消耗問題,同時,POS 也解決了 POW 的部分安全痛點。POS 鏈的記賬權參考單個使用者 stake 佔鏈上 stake 總數的比例,因此要相對 POS 發動 51% 攻擊,需要持有鏈上 51% 的 stake,攻擊成本等於從系統內使用者手中購買 stake 的成本。

以 ETC 為例,目前 ETC 的發行總量是 107,514,088 ETC,若該共識演算法是 POS,那對其進行 51% 攻擊需要持有 53,747,044 ETC,摺合市值約 229,542,578 美元,而在 POW 情況下透過租用算力僅需 5000 美元左右。

由於合法鏈上持有 stake 越多的人越傾向於維護該鏈,因此即便攻擊者用租借代替購買 stake,也難以獲得足夠多的 stake。所以就 51% 攻擊而言,同等成熟度的 POS 鏈比 POW 鏈更安全和節約能源。

當然 POS 鏈也有其他獨特風險,如 Nothing at stake 問題和 long range 問題,這兩個問題理論上存在還沒有出現真實事件,在此不過多討論,感興趣可以參考這篇文章:https://www.odaily.com/post/5136228

c. 集權風險:POS 鏈沒有規模效應

在 POS 鏈上,如果一個投資者的資本投入是另一個投資者的 10 倍,那前者從區塊鏈中獲得投資回報是後者的 10 倍,同時其網路控制權也是後者的 10 倍。

但是在一個 POW 網路中,如果一個礦工的資本投入是另一個礦工的 10 倍,由於大宗採購交易和裝置效率提高,前者獲得的投資回報要比後者大 10 倍,其對網路的控制權也比後者大 10 倍。

如下圖:POW 網路中,礦工的投資收益和權益是指數型的,而 POS 網路中的收益和權益是線性的。前者只有當投入大於一定值之後才能獲得超線性收益,且隨著投入越大,收益增長越快。顯然,這會使大節點越來越大,小節點越來越小。而後者則會抑制大節點的權力過大,以保持系統均衡發展。

d. 成本:POS 鏈的維護成本更低

從區塊鏈運維成本角度來講,每個區塊鏈網路都需要給礦工給予經濟獎勵以鼓勵其參與共識協議,維護系統運轉,以覆蓋他們的硬體和電力支出。POW 網路比 POS 網路更耗算力和電力,目前比特幣的硬體基建約為 20 億美元,平均壽命是 18 個月,而每年的電力成本則為 40 億美元(按照平均每千瓦時 0.08 美元計算),佔據總市值的 2.24%。而在 POS 網路中,以 Tezos 為例,所需成本僅為總市值的 0.1% 左右。

e. 治理和激勵:POS 鏈採用 1:1 投票,治理更透明

從決策系統來看,比特幣系統的缺點是各方參與者相當割裂,因為礦工和核心開發者各為不同群體。他們之間因為沒有一致的利益,因此整體決策及推動升級相當緩慢。而 POS 網路中,持有者和抵押者往往是同一人。所以,權力分離較少。Proof of Stake 從最初就有一幣一 stake 的概念,幣是股權,也是投票權,這樣的設計更加支援治理。

POW 中的礦工更像短期逐利者,而 POS 裡的驗證節點更像是長期投資者。為了獲得投票,驗證服務商必須首先持有大量的幣,這些資金會被鎖定一定時間。這樣他們就成了長期投資者,更加有動力驅動社羣發展。好比早期階段的風險投資,VC 為他們提供的公司提供支援,以獲得更大更長久的收益。

3.2 Staking 資料正快速增長

在技術層面之外,自 ICO 崩塌之後,加密領域冒出很多金融創新,但 Staking 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它的興起,是行業全面轉向 POS、類 POS 共識機制的必然。目前在市場的推動下,市值排名前 30 的加密貨幣中,已經有 13 種使用了 POS 或類似 POS 的協議,包括:

EOS, Stellar, Tron, Dash, Neo,BinanceChain, Ontology, Tezos, NEM, VeChain, Waves, Qtum, Decred, Lisk. 另外的 3 大主要專案將轉向 POS,包括 Ethereum, Cardano 和 OmiseGO.

據統計,Staking 能為投資者帶來平均在 10%~20%、最高 158.10%(Livepeer)的的年化收益。

據 Stakingrewards.com 網站,目前 Staking 專案的總市值為 166.53 億美元,佔總市值 5.81%。鎖倉資金價值 63.32 億美元,質押率為 12.95%,平均收益率為 38.03%(8 月 7 日資料).

這一資料正在快速增長,市場普遍認為,隨著以太坊2.0 的推出,這個數字可能會更加上升。

POW 鏈和 POS 鏈也並非孤立存在。像 Cosmos 和 Polkadot 這些互動型和應用型的 POS 鏈,與比特幣、門羅幣、大零幣這樣的 POW 鏈產生著聯絡。這些 POW 鏈需要擁有自己的分割槽(Zone)、平行鏈(Parachains)和網橋(Bridges),間接地成為 Staking 經濟中的一份子。

Staking 就是當年的“挖礦”行業,早期進入者可獲得先發優勢。

四、Staking的機會和風險在哪裡?

機會:

目前,還處於市場的初期階段,不管是專案方還是節點服務商或者投資者,都能找到各自機會。對專案來說,POW 鏈如果至少能存在一條鏈的話,只能是比特幣,而 POS 鏈一切都還在嘗試中,任何技術上或者模式上的創新都能獲得機會。對節點服務商來說,Staking 相當於 POS 的挖礦,越早進入越能獲得先發優勢。且市場還未完善,即使小節點服務商也能透過差異化服務站立腳跟。對投資者來說,只要警惕風險,選擇好的專案和好的節點服務商,都能獲得一定收益。

風險:

1.中心化風險

POS 機制基本都是類似於 DPOS 的那種超級節點機制,由於技術限制,很難規避集權。因此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阻止權力集中化。

(1)透過對共識機制的改進防止中心化。比如節點持有的 stake 數量越大,其對應的被選中概率也會越大,但被選中之後會被平權,使其即使擁有大量 stake 也只有一票投票權。

比如 MultiVAC 可能有 8 個分片或者 16 個分片,你加入某個分片是由概率決定的,而你的Staking數量決定了你有多大概率加入某個分片。如果你 Staking 很多,那你會加入多個乃至所有分片成為礦工。但是在每一個分片內部,你和其他人的權力是等價的,不會有更大的特權。

一個分片可以看做是一個“委員會”,但它是高度動態的,每隔幾分鐘就會完全換一撥人(這一點很重要:快速、隨機地輪換)。每個委員會內部有數百人,每個人是等價的。Stake更多可以讓你更容易加入委員會,也可能同時加入多個委員會,但在委員會內部你只有一票。

(2)透過在 Staking 機制中對大節點進行限權,同時扶持小節點。如:

a. 根據驗證節點的規模大小,調整鎖定時間;

b. 給每一個驗證節點固定的獎勵,這樣會使較小的驗證節點獲得更高收益;

c. 演算法減少獎勵(這樣會使,如果委託給一個大的驗證器就會獲得更小的獎勵;

d. 如果使用者委託給多個節點服務商,則增加單個收益率;

e. 降低成為驗證節點和節點服務商的門檻要求;

f. 滿足最低需求的驗證節點數量不限;

g. 使用者體驗。

分散化是由大量參與者(stakers、validator、node operator 等)推動的,需要為各方參與者提供友好的使用者體驗,如降低第 2 層解決方案的閾值、降低執行節點的技術需求

初始代幣的發放更加公平和分散、降低節點運營的成本,以及有利於小節點的激勵機制。

(3)增加基礎設施多樣性:目前節點服務商過於單一,一個多元化的節點服務商生態可以對沖單一性風險。這需要仰賴不同程度的激勵政策來推動多樣化的基礎設施。

總之,對 POS 專案來說,阻止集權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既需要技術的進步也需要使用者的去中心化意識的增強。

2. 安全風險

包括資金保障安全和網路通訊安全風險。資金保障安全如私鑰丟失問題,網路通訊安全如,POS 的節點需要高速連線到不同網路,同時將廣播區塊廣播出去,這個過程可能存在被攻擊的風險,也包括保障伺服器被攻擊。

3. 使用者體驗和使用者教育

另外 POS 目前對普通使用者來說還不是那麼友好,投票率還不太好,因此在使用者體驗方面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這對小節點服務商來說也是機會所在。同時使用者教育問題也是個漫長和艱難的過程,需要告訴他們一個健康的區塊鏈生態,需要每一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並提出好的建議,而不僅僅基於短期收益率。

致謝:

COBO錢包、 MultiVAC、OK礦池。

參考文獻:

區塊鏈共識協議的安全性及發展方向;

股權證明比工作證明更好嗎?

Staking Ecosystem Case Study;

The Truth About Staking Yields;

爆火的“Staking經濟”最全解讀,普通人如何躺賺;

PoS共識機制及設計哲學——區塊鏈技術引卷。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