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 世界將會怎樣?

買賣虛擬貨幣
隨著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快速發展對法定貨幣系統帶來的衝擊,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已逐漸意識到唯有發行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才能從根本上有效保證法定貨幣的市場地位。由此,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已開始對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展開研究。比如加拿大央行的研究人員近年來發表了多篇工作論文,探討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對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影響;英格蘭銀行於今年8月發表工作論文《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巨集觀經濟學》,從理論上探討了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對巨集觀經濟可能帶來的影響;中國人民銀行早在幾年前就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專案組,近期也披露了相關研究。另外,厄瓜多更是嘗試由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厄瓜多幣。

發行數字貨幣的模式

結合當前形勢以及未來科技與金融深度結合的趨勢來看,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無疑是一個必然事件,至於哪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先發行以及何時發行則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另外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是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機制是單一的還是多元的。

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都需要先建立一套基礎的數字貨幣系統。在該系統中,中央銀行掌管數字貨幣發行庫,商業銀行管理銀行庫,公眾及個人持有數字錢包。這與現有的貨幣系統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管理的貨幣由紙幣變為數字加密貨幣。在發行機制上,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傳統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的模式,即中央銀行將數字貨幣由中央銀行的發行庫發行至商業銀行的銀行庫,當個人在商業銀行取款時,數字貨幣便由商業銀行轉移至個人的數字錢包。另一種模式是“中央銀行——公眾”的模式,即中央銀行可以直接將數字貨幣由貨幣發行庫發行至公眾及個人的數字錢包。本質上來看,無論哪種發行模式下,貨幣最終都由公眾持有,都是中央銀行對公眾的負債。

英格蘭銀行副行長本·布勞德本特(ben broadbent)2016年3月2日在倫敦經濟學院關於《中央銀行與數字貨幣》講話中認為,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可以對每個市場參與者(包括個人)開放,但可能會導致商業銀行存款轉移至中央銀行,由此將產生多方面影響。儘管本·布勞德本特特別宣告該講話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英格蘭銀行的官方態度,但至少我們可以觀察到英格蘭銀行高層在數字貨幣的發行機制上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傾向性。

中國人民銀行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數字貨幣的研究,《中國金融》2016年第17期刊登了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專案組及成員有關數字貨幣研究的一系列文章,文章明確表示傾向於第一種發行機制,這樣可以在不顛覆現有貨幣發行流通體系下,逐步在現有貨幣框架下讓法定數字貨幣逐步取代紙幣。

未經測試的金融環境

如果選擇“中央銀行——公眾”的貨幣發行機制,這意味著中央銀行在必要時可以開啟撒錢直升機,可以直接實行負利率的貨幣政策,這無疑對當前歐央行和日央行等正在實行負利率的中央銀行來說,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然而,這種貨幣發行機制完全顛覆了現有的貨幣發行流通體系,由此進入一個前所未有且未經測試的金融環境。正如本·布勞德本特所擔心的,如果存款從商業銀行移至中央銀行,那麼資金存放在中央銀行會變得更安全,問題是同時也將損傷銀行的初始授信能力。

在當前的銀行體系下,銀行主要透過承擔期限轉換的職能,將短期存款轉換為中長期貸款,並在此過程中發揮貨幣創造的功能,滿足社會的融資需求。該職能的發揮需要有滾動性的活期存款在銀行體系內流動。如果大量的活期存款移至中央銀行,那麼正如本·布勞德本特所擔心的,銀行將立刻失去流動性資金來源,從而更多依賴於資金批發市場,而批發市場的資金在經濟危機時期是相當不穩定的,最終將導致銀行減少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援。這意味著,在經濟危機時,銀行所能融入的資金將變得更為短缺,信貸將由此進一步收縮,從而加速經濟的衰退。

另外,大名鼎鼎的芝加哥大學金融學教授約翰·科克倫(john cochrane)對此認為,隨著數字貨幣的發行,儲戶將不再需要依賴商業銀行來持有他們的活期存款賬戶,而且政府也能擺脫風險重重的存款保險業務。想要繼續發放貸款的商業銀行將提高在債務和股權市場中的長期資本,終止會導致流動性問題的活期儲存與長期貸款之間的不匹配狀況,那麼經濟危機和金融執行都會結束。

改寫商業銀行的機制

無論選擇哪種數字貨幣的發行機制,可以確定的是,商業銀行躺著掙錢的時代將成為歷史。數字錢包將如現在的紙幣一樣滿足各種場景的支付功能,個人所擁有的數字貨幣是存入銀行的活期存款以獲得相應的利息並承擔該銀行可能發生的破產而帶來損失,還是留在更加安全的數字錢包裡,這樣一個簡單的行為選擇,將徹底改變著商業銀行的執行機制並左右其命運。商業銀行之間在活期存款方面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而個人持有的數字貨幣與活期存款之間的替代性將對利率和銀行體系的風險變得更為敏感。市場競爭的均衡可能走向兩個極端,一端是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與定期存款接近,個人將清空數字錢包的數字貨幣並將其存於銀行的賬戶;另一端是個人清空銀行的活期存款,同時將這部分滿足流動性偏好的數字貨幣存放於個人的數字錢包,銀行將不再是發揮期限轉換職能的金融中介。當前紙幣環境中的情況將不再是均衡的結果,即人們可能不再將一部分貨幣存在銀行活期賬戶上並同時將另一部分貨幣持於手中,因為利率或其他相關因素的變化將驅使人們在持有貨幣的分配上從一端徹底走向另一端。

隨著數字貨幣時代的來臨,商業銀行物理網點機構也將大幅縮減,取而代之的是數字網點或智慧網點。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加速商業銀行網點佈局的戰略調整。由此帶來的成本下降將有利於抵消商業銀行在存款競爭上帶來的成本上升。可以預見的是,當物理網點不再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存款來源甚至成為經營負擔時,當前的大銀行在新的市場格局形成過程中甚至可能會淘汰出局,順應這一發展形勢的中小銀行將有機會實現返超,而金融科技實力和更加便捷且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將是這一新市場格局形成的主導因素。

總之,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貨幣改革,最終將創造一個金融更加穩定的世界。在這一過程中,金融基礎設施將被重新構造,金融制度將被重新設計,金融交易環境將被重新塑造,而最大的風險在於路徑轉移的風險。人類從紙幣的貨幣經濟體系跨越到數字時代的貨幣經濟體系這一路徑中,由於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未經測試的金融世界,已知與未知的風險相互交織,每向前一小步都可能都面臨巨大的挑戰,諸如數字貨幣系統的穩定性、駭客的攻擊、與其他國家中央銀行的協調,以及在這一過程中金融機構新舊勢力的交替更迭等因素,都極有可能給金融帶來的極大不穩定。這需要中央銀行加強相關的研究和科學的預斷,並做出路徑轉移過程中系統性的制度安排,以應對由此帶來的市場動盪和金融風險。(作者為央行金融研究所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博士)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