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業真正需要區塊鏈?

買賣虛擬貨幣

遇見未來的大腦

談國鵬|位元寶創始人、AskCoin創始人

我在思科(Cisco)工作八年後,於2011年離職創業,先後做了兩個專案,其中包括社交網路鄰居網,做到了200萬的註冊使用者。在鄰居網創業期間,我無意間接觸到比特幣,對其背後的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那時比特幣的價格到了70多美金,而國內交易所只有BTCChina一家,美國BitPay的A輪融資都還沒有完成,國內比特幣支付市場完全處在真空狀態。

1.錢包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2013年初,我推出位元寶(bitbill.com),是國內第一家BTC比特幣支付平臺。當初市場還處於比較空白的狀態,位元寶開始時發展很快速,知名媒體也有過報道,融資也比較順利,中國電信,騰訊,淘寶,也先後整合了位元寶。

成立bitbill的時候,並沒有人能看清未來,甚至還沒有出現區塊鏈這樣的詞。我們是在模仿美國的bitpay公司,他們是做支付的,所以我們也做支付。

做支付和做錢包是相通的,它們主要解決的問題都是安全,包括支付安全、防雙花,儲存安全等等。雖然比特幣網路有天然的防雙花的機制,但在於支付領域,攻擊者可以有更多手段(比如:芬妮攻擊)實現支付層面的雙花。

研究這些挺有意思的,很多時候它們就像數學遊戲一樣,令人著迷。這也是我的興趣所在,所以我們就一直在這個方向做了下去。

我們認為錢包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現在有很多使用者都把數字資產放在交易所裡,這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使用。即便有些使用者把數字資產放在錢包,但這些錢包的實用性也非常差,使用者往往只把錢包當做儲存工具,所以我們在設計Bitbill時就想同時突出錢包的實用性和安全性。

更重要的是,錢包將是所有人進入數字資產世界的入口。假如有一天數字貨幣合法化或者在一些數字貨幣合法的國家裡,比特幣或其它數字貨幣是可以用於日常結算的,那使用者就需要一個便捷的手機錢包來進行支付。

數字貨幣錢包和我們傳統的支付寶、微信錢包有個本質區別,就是數字錢包的錢是存在手機端的,透過手機端的助記詞或者加密的私鑰。而支付寶錢包的錢實際上存在銀行的。

現在市場上的錢包主要是分為兩類。一類我們叫做假錢包,這樣的錢包在功能設計上面相對更方便,可以做類似於比特幣紅包的功能,但伺服器端可以看到使用者的公私鑰,極容易出現伺服器端的盜幣事故,非常不安全。

另一類錢包相對更安全,會把私鑰放在手機端,但手機端管理就會面臨著另外一個問題,錢包的功能相對弱一些,也會存在很多安全性問題,使用者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把私鑰丟失掉。

我們在這裡做了一個雙層設計,把所有的資訊分成兩類分別儲存,一類是使用者敏感的資訊,比如說使用者的助記詞、私鑰以及使用者使用Bitbill轉賬的密碼,這些資訊全部都儲存在手機端,如果使用者不小心丟掉這些資訊,沒有人能幫他恢復。第二類資訊包括錢包的ID、聯絡人等資訊,我們會儲存在伺服器端,使用者也方便在換錢包的時候把聯絡人重新獲取過來,聯絡人功能也是Bitbill的特色功能。

安全性永遠是最大的挑戰,而且這個挑戰不是錢包本身的安全設計,而是你如何向使用者證明你的錢包是安全的。

現在行業通常的做法是開源,但是你在國內很可能會遭遇不正當競爭,如果我們把錢包所有的程式碼統統開源,競爭對手很有可能就拿過去複製,然後做出一個類似的錢包產品。

我們後來選擇的方案就是分階段開源,我們已經第一時間將公私鑰的管理方式、交易處理方式開源,下一個階段會慢慢開源我們的錢包程式碼。

不存在所謂的跨鏈錢包。既支援比特幣,又支援ETH或多種數字貨幣,從功能上來說,錢包看起來實現了跨鏈的功能,但更準確的來說,這樣的錢包應該被稱為多資產錢包。

一旦涉及到跨鏈,一般是指某條鏈本身可以跨A和B兩條鏈,錢包本身只是一個客戶端,它沒有跨鏈和不跨鏈之說。如果你要正兒八經要去做跨鏈,首先需要把程式碼部署到以太坊網路上。

一般來說,我們把硬體錢包或者不聯網的軟體錢包稱為冷錢包。因為不聯網,冷錢包是絕對安全的,因為沒人能從網路上盜取它。但是冷錢包一般只適合儲存,不適合使用,它的傳送和接收都挺麻煩。

Bitbill 會在今年8月份釋出3.0版本,我們擴充套件了冷錢包的概念,實現了聯網環境下的軟體冷錢包,從安全性角度來說它和硬體錢包幾乎一致。Bitbill 冷錢包透過多重加密技術實現了不可破解性。

聯網的冷錢包的最大的好處是傳送和接收特別方便。因為聯網,接收操作是無障礙的。傳送時可以快速解鎖成熱錢包,使用起來方便了很多。

2.哪些行業真正需要區塊鏈?

區塊鏈廣泛地為人們所熟知,然後引起一場革命式的熱潮,這是預料之中的。我是做技術出身的,從人們最早談及比特幣的時候開始,我就在研究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從技術的本質上看,這是一項足以改變未來的技術。

以往的各種技術都沒辦法做到去中心化,而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可以。現在所有網路平臺都會有一個非常權威的中央伺服器,比如說當我們用銀行的系統時,實際上是銀行的中央伺服器在發出指令,如果有人更改了中央伺服器裡的資訊,那麼以後全網路都以更改後的資訊為準。所以在以往,個人做的事情想要被普遍認可,必須要有一個權威的機構或者部門在做背書。

但社會發展到現如今,中心化平臺正變得越來越耗時耗力,已經迫切需要一波去中心化或者說去信任化的過程,這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

而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的區塊鏈,實際上是加密學技術,它的本質是對公鑰和私鑰的區分,私鑰保證了只有你本人才能輸出相應的話語或者指令,然後透過這套加密邏輯,你無需透過中心化平臺的認證,就可以在很多業務場景上相信這些話語就是來自某個特定人。

預料之外的可能就是政策層面,以及現在區塊鏈行業的亂相。我從沒有預料到會出現這麼多的數字貨幣,這麼多的區塊鏈專案,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現在人們都說區塊鏈好,實際上區塊鏈也有它非常不好的地方,就是區塊鏈開發成本高,維護成本高,升級難度大,也不如以前中心化平臺效率高。在傳統行業裡,有些模式已經非常好、非常高效了,如果這個行業並不存在作假、黑幕等問題,把區塊鏈加進去也沒任何意義,反而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如果出現作假問題,那這個行業就需要用區塊鏈改造,但是這個改造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會失敗,因為改造有可能會遇到既得利益者的阻礙,世界不可能是特別理想化的。

很多區塊鏈專案都太想當然了,完全只是為了去套區塊鏈的概念,根本就沒想過這個行業是不是真的需要區塊鏈。

首先要看這個行業有沒有被網際網路改造過,如果一個行業並沒有被網際網路所改造過,那它顯然就不適用區塊鏈;還有在企業級應用方面,區塊鏈的改造也是相對不重要或者相對比較延長的那一部分。

3.為知識和現金的轉換提供通道

2018年初,我創立了AskCoin。AskCoin是基於DAG技術的區塊鏈系統,屬於公有鏈,它為知識和現金之間的轉換提供了最為便捷的通道。

在整個的生態設計中,以問答系統為例,知乎、stackoverflow、春雨醫生等等未來都會是AskCoin區塊鏈系統的應用。在這些應用間使用統一的代幣:ASK。將來你在stackoverflow上回答問題賺來的ASK幣可以轉給你的朋友,讓她/他在知乎上問其感興趣的問題。

AskCoin完全由公司的技術團隊自己搭建,程式碼開源,有著自身的技術優勢。AskCoin所用的DAG技術,目前來說還是比較新穎,富有創造力和挑戰力的。

DAG代表有向無環圖,相對傳統的區塊鏈技術,在擴充套件性上具有天然優勢,這就意味著整個底層鏈的TPS可以做得非常高。但是DAG會有一定的劣勢,對順序有要求的場景是有障礙的,比如雙花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AskCoin會透過AskcoinHub的主鏈選擇演算法來保證MainChain的穩定性,從而解決雙花問題。

現在很多專案在使用見證人機制,試圖去解決無序帶來的一些問題,

見證人機制的好處就是解決得比較乾淨利落,因為見證人說話具有權威性,所以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它的缺點很明顯,就是沒辦法去中心化,比如說位元組雪球應用了DAG技術,在它的設計裡有12個見證人,但這也是不夠去中心化的,因為我只要搞定超過一半以上的見證人,我就可以破壞掉整個網路的安全性。這也是位元組雪球到現在發展得不是特別好的一個根本原因。

所以DAG技術短期內很難大規模應用。但是在物聯網領域DAG技術有它天然的優勢,因為物聯網是一個資料傳輸和交易量特別頻繁的場景,當有一個交易過來後,後面連著有幾十萬的交易過來,這時候你就能夠確認交易。

也就是說,DAG技術在交易量特別頻繁的場景中反而是一個優勢,但對於交易量特別小的場景,假如一天就幾十個交易量,DAG技術是沒有辦法使用的,因為你需要等到好幾年或者更長時間,你的交易才能被確認。

除了物聯網領域,DAG技術在其它場景天生有不合適的地方,但不排除隨著未來技術的發展,它可以被應用到更多的場景當中。

4.區塊鏈3.0會是什麼?

長期來看,我堅定地相信區塊鏈會有廣泛的應用場景,是對社會的一場革命;但短期而言,這個行業已經產生了非常巨大的泡沫,它一定會破裂,在破裂的過程中大家都會覺得特別痛苦,也有很多人會損失很多錢,創業公司有可能面臨非常嚴重的寒冬期,因為任何行業爆發後都緊接著有一兩年寒冬期。

按照網際網路的發展階段來看,2000年是網際網路牛市的高峰,2002年是網際網路最寒冬、最為低谷的時間,如果按照這個時間去算,同時考慮到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發展節奏會比網際網路稍微快一點,2017年作為行業的高峰期,那麼2018年下半年或者2019年上半年很可能會迎來這個行業特別寒冷的時期。

值得反思的是,Token是區塊鏈的靈魂,如果沒有Token,很多東西和傳統模式就沒有區別了。但是在有了Token之後,如果沒有規則,Token就有可能變成作惡的工具,你可以利用它做善事,也更容易利用它做惡事,所以現在很多別有居心的人亂髮Token,而交易所本來可以去打造自己公信力,可以去把控Token的質量,但是它們更多地以利益為導向,只要給錢就可以上,導致風氣越來越差。

當一個行業沒有規則,行業裡的人也沒有自制力,這是一個特別危險的訊號。我還是想說,後期的區塊鏈創業專案千萬不要急著發Token。即便Token的確是你最核心的東西,但你現在不要去發,因為你在Token以外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做,等到政策制定以後,你再去發Token也是來得及。

真正的好專案可能並不擔心寒冬,因為他們本身就在安心做事,在磨練技術和產品,不太會受環境影響。實際上,在寒冬裡能夠熬過來、能夠活下來的專案就是好專案。

大家都在思索的是,比特幣是區塊鏈的1.0,以太坊是區塊鏈的2.0,那麼區塊鏈3.0會是什麼?

網際網路1.0是web,入口網站之類,2.0是部落格、社交網路之類,發展到2.0用了五六年時間。又用了五六年才到網際網路3.0,以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

以太坊實現了圖靈完備的智慧合約,其重大意義稱得上2.0,區塊鏈3.0的時間節點還沒到,自然是DAPP的概率也不大。

從DAPP的本質和實用性來說,其實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首先很多APP並不適合做成DAPP。DAPP和APP的本質區別是其核心邏輯是去中心化的,是跑在以以太坊為代表的智慧合約平臺上的。透過智慧合約的方式去觸發關鍵的邏輯。

什麼樣的APP需要這樣的去中心化邏輯?目前想來也只有賭博、ICO一類的應用。所以DAPP有可能是個似是而非的命題。

本文內容源自談國鵬先生的分享,部分資料來自網路,由“未來大腦”採編,Mr.DAO主編,未經分享人最終稽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