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IFIC全球金融科技創新峰會實錄

買賣虛擬貨幣

5.24-5.25日,IFIC全球金融科技創新峰會在海南三亞隆重召開。本次峰會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指導,人民日報數字傳播、FINWEX等主辦,六維量子、ANTTOKEN聯合主辦。

同出席嘉賓有星空財經創始人楊苗,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可持續商業網路(ESBN)執行委員會委員 、美國FinTech4Good主席張曉晨,起源資本管理合夥人曲韜,犇睿資本董事長褚康,Blucon執行長金裕徑。以下為“未來可預見的區塊鏈行業變化”圓桌論壇精彩觀點實錄。

主持人楊苗:中美貿易戰的升級的巨集觀背景下,很多專家說,這不僅僅是貿易戰的事情,它是涉及到中美兩國意識形態的戰爭,或者說是科技之間根本利益的爭奪。一些專家人文,可能短時間內這個戰爭不會結束。這個大的時代背景對我們區塊鏈行業來說意味著甚麼?我們將會遇到哪些新的挑戰?

張曉晨:我是住在美國的中國人,所以中美貿易戰開始比較白熱化的時候,我當時第一次接受了央視採訪,有很明確的幾個觀點。

當中國和美國作為現在世界經濟體裡的超級大國,從競爭角度來說這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是零和遊戲的競爭,也可以是合作式的競爭。如果雙方選擇零和遊戲的競爭,貿易戰一定會惡化,惡化之後會帶來更廣泛的對立;如果雙方選擇的合作式的競爭,那有可能貿易戰的範圍會縮小。

巨集觀方面,最直接的會影響兩國的商業領域。比較間接的有很多,比如金融市場、人們對世界經濟的信心受到打擊:整個經濟形勢會受到影響,會不會帶來世界經濟的衰退,或者小週期的快速到來?

微觀方面,作為一個企業來講,或者作為一個消費者,消費成本會帶來上升。從財富的儲存的角度,世界經濟衰退,我們手裡的貨幣如果出現貶值的情況,有沒有一種方式讓自己的資產保值?短期內和數字資產可能有一些關係的。

短期內,由於人們對保值增值,尤其是保值方面的訴求,對於數字貨幣的價值會有一些助推。但從長期來講,如果貿易戰惡化,對於區塊鏈的行業發展是很不利的。

曲韜:因為我個人受的是經濟學教育,所以我更願意從經濟角度看這個問題。目前中國和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它們是競合關係,這兩方面肯定是分不開的。

在當前這種狀況,可能會產生一些摩擦,各國為自己的人民利益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會有相對比較激進的處理方式,這是可以理解的。總體而言,從我們傳統的經濟學觀點來看,無論是國富論還是我們談到的企業邊界,都是要讓要素流動起來,要有商品交換,要減少交易成本。企業跟市場的邊界到底在哪?這一切都圍繞著讓要素、資訊流、資金流、物流、人才等等,以更低的交易成本流動起來,我覺得這是大的方向和基礎。

長遠來看,區塊鏈從技術、共識等方面實現更低的摩擦來交易和交換,我覺得它應該是能夠幫助到一些有不同看法和有不同文化的國家及民族,最終實現經濟的增長。

褚康:我覺得可以從三方面來理解這個問題。

首先,意識形態的問題。當然這個話題比較敏感,中美貿易戰本身還是由於美國國家領導人有這樣強烈的性格特點,這是很中心化的體現。當然我們講Blockchain,它可能體現出來的是某種去中介化、去中心化的思想,在意識形態上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

第二,從投資角度來講,Blockchain很多技術專案是開源式的,是一種全球的共識,透過社羣共建來做程式碼貢獻,甚至對社羣進行自治,這對當前美國採取的人才封鎖有關。在美國現在一些比較關鍵的崗位、關鍵公司、核心人才,都不對華人和東方求職者發籤證了,這與區塊鏈來講是相違背的,我們會更多關注社羣、程式碼,它應該是由全球開發者進行貢獻的,而不是掌握在某些區域或少數人的手裡。

第三,剛剛張老師也講過,加密資產可能是這輪貿易戰會選擇的避險方式,有專家學者認為中國要保衛好人民幣,可能有三個秘密武器:黃金、我國的系統、BTC。

邏輯上來講,BTC短期會受貿易戰情緒化的影響,但長遠來看我非常認同張老師講的,還是要看整個技術的落地以及和實體經濟的結合,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另外,也要關注美國政府對加密資產的態度。現在美國政府對加密資產稍微有一點點寬容,如果在這裡面形成一定的負面導向,有可能會收縮,這也是我們從業者需要極度關注的。

婁勝利:發表一些個人感慨。我覺得中美貿易戰發生在此時此刻是歷史的偶然,但更多還是歷史的必然。為甚麼這麼說?美國經濟總量在現在佔全球經濟總量的26%,中國現在只佔16%。作為中國人,現在都知道國家在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甚麼提這句話?在中國漢代有一句話“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發展歷史,這五千年可以說有了深刻的歷史、文化、經濟的基礎。經濟和技術的發展有波浪理論。在漢代,中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的26%,和現在的美國一樣。也可以說我們原來的漢朝和現在的美國經濟總量基本一樣。在宋朝的經濟總量佔全球的65%,但宋朝的國土面積非常小。

在歷史的今天,我們遇到了中美貿易戰,可以說既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挑戰,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幸運,因為我們又一次站到了歷史發展的制高點。每個人都肩負重大的歷史責任,包括我們在座的,很可能會出來像華為一樣的企業。

作為我們來說,我們是華為中國智慧交通生態合作伙伴,全國一共有15家。和華為深入接觸之後,我非常佩服華為的工作方式,真的是狼性的工作風格和精神。從貿易戰打響的這一刻起,我覺得作為一個公司,一個團隊,或者一個科研團隊,可能我們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為甚麼?因為歷史就在這一刻改變。剛剛戴總講的很好,危機既有危險,同時也是機遇。

在這種情況下,包括區塊鏈在內的各的新技術,服務以及賦能於實體經濟,社會和經濟才能快速發展。

金裕徑:我作為一個韓國人,談中美貿易戰不大專業。我最近接觸到的是另一個層面,像寮國、柬埔寨這種不發達的國家,他們這些國家都沒有交通卡系統。我們跟他們的政府溝通後,政府方面要求發穩定幣,這一點讓我非常驚訝。一個國家的政府需要發穩定幣來開發他們的國家,因為這些不發達的國家用法幣消費還是有限制的,沒那麼流行,所以希望發穩定幣促進消費生活習慣。

我接觸到這兩個國家的要求以後,我感覺雖然這是全球最大的兩個“老虎”在打仗,但後面的這些不發達的國家還是在努力解決市場問題,還是要用區塊鏈技術,所以我個人的觀點還是覺得區塊鏈行業有機會。

主持人楊苗:我們知道整個加密貨幣行業,剛剛經歷了一場寒冬。我們放眼全球,當下全球區塊鏈發展的現狀和去年此時此刻來比,有很多的變化,比如摩根大通要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Facebook公開要佈局區塊鏈業務,我想請每位嘉賓用一分鐘的時間展望一下未來一年將看到的區塊鏈行業變化。

褚康:今年的市場變化跟去年比較有很大的不同點,去年大家開會的時候可能看到的專案,會比今年多很多。是因為本身很多專案少了嗎?我認為不是,可能是因為專案越來越精簡,越來越優質。你剛剛講的很對,摩根大通、Facebook都是都在進軍這個市場,現在是良幣驅逐劣幣,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巨頭帶著他們比較有實力的工程師和商業模式進入到區塊鏈加密資產的世界裡。

曲韜:一年可能比較短了點,我個人看一下中期,大概是兩三年。簡單來說我覺得整體是螺旋式的上升,具體來講有三個維度。首先是專案層面基礎設施的技術,應該能夠取得一些進步,會有一些最佳化讓我們的底層做得更好。逐漸也會有一些應用,比如在遊戲、數字娛樂等等看起來比較虛的層面,會有更多的團隊去嘗試。包括跟金融結合的聯盟鏈,會走得比較靠前一些。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應該會有更多傳統的資本會逐漸進來,因為需要有更多的資金和人才,包括關注度。但同時我們的投資還應該看中長期,價值投資成分應該會更多一點,專業機構投資人也會更多一點,哪怕他們可能是個人投資者機構化。

第三點,監管方面。我覺得應該會逐漸形成一種機制,會懲惡揚善,用技術手段實現的約束會越來越多,否則會出現剛才講的情況。整個機制是劣幣驅逐良幣,那麼就不會有長久發展,謝謝。

張曉晨:有一句話說“區塊鏈一天人間一年”,這一年之內其實有很多事情發生,我歸納成三句話。第一,應用之年。我們會看到非常多的應用,從以前只是說說而已再到落地;第二,主流化之年。很多以前的主流機構、主流行業、主流投資人沒有進入,今年我們會看到很多區塊鏈有主流化過程;第三,區塊鏈3.0技術的元年。為甚麼這麼說?以前區塊鏈真正落地一般都是在金融行業裡,在其他行業都是以概念為主。我們今年會看到很多真正應用落地在更多的非金融行業裡,會有一些落地專案出來,所以這三個趨勢會非常明顯。

婁勝利:論語有句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現在經歷了網際網路泡沫,經歷了加密貨幣的泡沫,而區塊鏈是技術手段,只要我們把這些技術手段用好了,去解決行業和社會中的問題,它才能有強大的生命力。所以說在經歷了這幾年區塊鏈發展後,我們發現區塊鏈越來越多的在落地、在應用,這將對行業內的投資、技術等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金裕徑:剛剛褚康總也有介紹,有很多非區塊鏈行業的人跟公司都開始入場、佈局,甚至有些國家整個國家也開始佈局。區塊鏈整個行業的應用場景擴大的話,不只是原來做區塊鏈的這些人在玩,是擴大到很多普通人開始進入,這整個區塊鏈行業就會擴大,我很有信心,謝謝。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