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國區塊鏈授權專利排行榜

買賣虛擬貨幣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任萬盛

據零壹智庫釋出的《全球區塊鏈專利報告》(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檢視完整版報告),BATJ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累計達1637條。在國內申請的1274條專利中獲得授權的僅有21條,授權佔比(獲得授權專利數/國內專利申請數)僅為1.65%。

其中,騰訊、阿里和百度分別有11、8和2條區塊鏈專利獲得授權,京東(包含京東數科)0授權。

與科創公司相比,BATJ在授權區塊鏈專利上也未能佔據上風。區塊鏈授權專利數量排名前3的公司分別是通付盾、智鏈通科技和騰訊,獲得授權區塊鏈專利數量分別為17、15和11條。

是何原因造成BATJ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與授權數量形成巨大反差?

截至2019年10月,我國累計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29萬條,僅480條專利獲得授權。其中,獲得區塊鏈專利授權最多前2家公司分別是通付盾和智鏈通科技,授權專利分別為17和15條;而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區塊鏈授權專利分別為11、8和2條,而京東暫未獲得區塊鏈專利授權。

表1: 2019年10月我國區塊鏈授權專利排名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

從區塊鏈的作用來看,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比較重視區塊鏈技術在身份驗證、資料防篡改和資料防洩露3個方面的應用。

從行業分佈情況來看,騰訊已授權專利主要集中在支付和金融2個行業,阿里巴巴則比較分散。

從底層技術佈局來看,阿里巴巴的區塊鏈授權專利主要與資料洩露有關,騰訊在資料儲存、電子票據和挖礦方面均有涉及。

圖1:BAT區塊鏈授權專利圖譜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原因1:發明專利稽覈流程要比外觀、實用專利更加嚴格

1637條專利申請,僅21條獲得授權。造成申請數量與授權數量如此大反差,與相關專利法律和申請流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零壹財經調查發現,BATJ未授權專利均屬於發明專利,並且這些專利均處於稽覈狀態,未有專利被駁回。

《專利法》和《智慧財產權行業標準》規定,發明專利在透過初審之後,還需進行實質審查;對國內外相同或相近的專利進行對比,對其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進行審查。

北京柏杉松智慧財產權代理事務所專利工程師汪雪純表示,發明專利實質審查週期一般需要2到3年時間。當專利局審查人認為發明專利不滿足專利法要求時,會給出審查意見,申請人需要對審查意見進行答覆,而這個過程可能會重複2~3次。

除此之外,汪雪純還表述,當專利在被駁回時,申請人可以提出複審,複審被駁回,申請人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專利法》第35、37和41條所規定:發明專利需要在申請日起3年內申請實質審查;對於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申請人需要在規定期限內陳述意見,或進行修改;如果實質審查被駁回,專利申請人可以向專利輻射委員會請求複審;如果複審仍未透過,申請人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起訴。

圖2:我國專利申請流程圖

資料來源:國家智慧財產權局

這些流程和法律法規,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大批發明專利處於稽覈狀態,而未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授權。

原因2: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缺乏專利認定標準

區塊鏈授權專利與申請資料如此大懸殊,在一定程度上與其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存在著一定關係。

由於缺乏區塊鏈專利認定標準,相關稽覈人員缺乏標準去判斷哪些專利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專利稽覈人員只能依賴對相關技術的掌握程度、及相關經驗對專利是否滿足專利法規定進行判斷。儘管申請人還可以申請複審和訴訟,但是這些流程直接或間接造成專利申請週期不斷延長。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專利本身或專利申請材料未能滿足專利法要求,說服專利稽覈員,同樣也會造成專利申請週期過長。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