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VOICE商業公開課|蟲哥和他的挖礦革命

買賣虛擬貨幣

蟲哥,是區塊鏈行業的老人。喜歡折騰和佈道的他,在業內擁有著諸多頭銜,一直致力於推動區塊鏈行業的發展。

在區塊鏈行業摸爬滾打多年,蟲哥對區塊鏈各種共識機制都研究頗深。POW、POS和DPOS,三大共識機制都存在著各自的弊端。而對於比特幣的POW挖礦,也存在著諸多陷阱,挖礦遠比想象中要困難許多。

那有沒有可能有一種共識機制可以解決這些弊端,可以讓普通人更輕鬆地參與到挖礦,讓更多人參與到區塊鏈的生態建設,這是蟲哥一直在苦苦思索的問題。而如今,蟲哥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CoinVoice邀請到了蟲哥,作為COINVOICE商業公開課的嘉賓,聽他講述共識機制的挖礦革新。

以下為分享實錄:

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的核心規則

大家好,我是蟲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整個行業的生態和未來,包括2019年有哪些機會。

在整個區塊鏈行業裡面,我相信在座的很多朋友們,不管是老人還是新人。手裡持有幾千幾萬個比特幣,是非常少的,包括我們這些老韭菜,這麼早入行,經歷了這麼多年的起起伏伏也大部分出局。

那麼,有沒有可能讓我們時光倒流,重新回到2011年,讓大家透過新的機會重新上車,這個問題我們這幾年一直在思考,所以在兩年前,我們一直在找,針對目前比特幣挖礦的一些弊端,我們一直在尋找有沒有新的更好的一種POW挖礦的方式,我們在網上找到了好幾篇論文,這幾篇論文講述了一個新的方法,用容量證明去挖礦,我們都非常地興奮。

我們立刻就聯絡這些論文的作者,這些人都是非常牛逼的人,比如說是麻省理工MIT多媒體實驗室的成員,ZCASH的零知識證明就是他們發明的。

做一個共識機制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你首先需要去找到學術派非常牛逼的人,提出這個理論,然後再有非常好的頂尖的程式設計師去實現它。

在整個區塊鏈行業裡,我認為最頂尖的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是共識機制的發明者,比如中本聰發明了比特幣。不管你是交易所,礦機制造商,還是頭部的媒體,所有的人都在為共識機制服務。

所以說,規則的制定者才是這個生態最厲害的,那麼怎麼樣去建立一套新的共識機制,讓大家一起進來參與,這是我的夢想。

各大共識機制的利弊

當前主流的共識機制,有POW、POS、DPoS這三種。還有個BPFT,主要用於聯盟鏈,就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裡。

比特幣當年用的是POW機制,才走到今天。我認為,如果比特幣當時用POS和DPOS機制,那麼比特幣可能就會失敗了。

POW透過挖礦讓算力足夠得分散,不會掌握在某些人的手裡,但是DPOS用節點去投票,那麼大家前兩天也看到了。EOS出了一個大問題,某一個節點黑產,被人改了密碼,直接把幣給轉走了,這個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是不可想象的,也就意味著。你要去相信21個大節點,這個21個節點出問題的概率非常高。

我們為什麼要去相信共識機制,因為我們相信它不會作惡,我們認為人性是最不可靠的,如果把整條鏈交個21個節點的控制人,這個可信度還不如國家主權背書。

另外,還有些鏈,比如用了100多個節點去投票,節點就是持有幣最多的人。而持有幣最多的往往就是交易所,那麼中心化的交易所,從本源上說,他們就存在作弊的可能。所以說,只有POW挖礦是整個生態裡最基本的最可信任的一種共識機制。

但是用POW挖礦,中本聰當年提出的夢想是人人一票,他也沒有想到ASIC礦機會出現,帶了今天這個局面,這是他沒有想到的。

那麼,ASIC礦機出現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我簡單地跟大家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問題,電費支出佔了挖礦成本的大部分,像今天比特幣的價格在26000左右,稍微價格跌幾千塊錢,市面上所有的礦機可能就面臨著關機,因為電費你也挖不回來了嘛,你要虧錢了。

這些電費是交給電力機構,這個錢每個月是外流的,沒有沉澱在圈子裡面,每個月都有源源不斷地流了出去。當然,電費也是比特幣價格生產成本的一種保證,因為這是透過計算,消耗了大量的電費,來挖到比特幣。這也是你要付出的一種代價,也是一個最基本的生產工具,我沒有說它不好。

第二個問題,大家都知道,在去年牛市的時候,一臺礦機賣3萬塊,很多新進來的機構一看3萬塊錢,當時計算下來三個月可以回本,很多人都去買礦機,結果這些礦機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回本。你看到的是高額的“回報”,但仔細想想看傳統的生意,三個月回本去哪裡找。

每個人都看到這個機會,每個人都去買礦機,然後礦機廠商不停地向市場投放大量的礦機。因為對他們來講利潤非常高,一臺礦機的成本可能只有三四千,透過他們預售期或透過中間商的炒作賣到30000一臺,他們都賺到錢了。你買到一臺機器已經被他們賺了2萬多塊錢了,所以說你看到的挖礦三個月回本都是表面現象。

最後的結果就是這些機器永遠無法回本,因為挖礦的難度增加太快了,難度的增加導致了這些機器永遠都無法回本,再幣價一跌就完蛋了,同時這些礦機廠商,既是你的裝置提供商,又是你的競爭對手。因為他的機器造出來,如果有富餘的,他不會放在倉庫裡,他也會去挖礦,他是你的兩頭競爭者,既賺了你的錢,又把裝置拿來跟你對著幹。這個就是非常矛盾的一點。

而這些新礦機目前在市場上只能賣到1000塊一臺,更別提二手的了,也就是說你買過來的機器,他就是一堆廢鐵,除了計算雜湊,什麼都幹不了,沒有任何殘餘價值。

第三個問題,今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有很多礦場因為政府政策的一些原因,都停工停在那裡。投資幾個億下去,都在停工。礦場的建設,是區域性中心化的,投入那麼多錢會受到政策的影響。

還有個問題就是,就是當你真金白銀花幾百幾千萬買的礦機投入到這個礦場去託管的時候,存在很大風險。

他跟你講好,電費三毛錢一度,你被騙來挖了一兩個月以後,他會提高電費或者切換你的算力,給自己偷挖,你也毫無辦法。當你覺得你忍受不了,覺得對方是違約,想去拿回你的機器,是拿不走的。因為都放在工業園區裡,保安站成一大堆,你連維權都不行。

這種經濟糾紛很多。也就是說存在著機器被礦機託管商用各種手段把你黑掉的風險。

然後還有個問題,作為普通人,你去參與比特幣挖礦,你要拿出幾百幾千萬去找便宜的電,你放在家裡買一臺兩臺礦機,你投資1000、2000塊錢。你家裡1塊錢的電費,是鐵定虧錢的,不管幣價多高你也虧死,而且噪音和熱量,你也無法承受,這幾大問題糾結在一起,就是當前挖礦面臨著ASIC化造成的問題。

然後我們就發現,所有的幣如果是透過計算去挖礦的。他最後都會做成ASIC礦機,因為比特幣就這麼走過來的,先從CPU開始,然後做成顯示卡挖礦,然後做成FPGA挖礦,最後變成去做ASIC礦機了,所以說計算雜湊挖礦,無論這個幣怎麼創新,最後走的都是這條老路。

橫空出世的POC容量證明

那麼我們在想能不能避開計算去挖礦呢,我們就找到了容量證明。在整個PC裡面能挖礦的裝置有幾種,第一個是我說的CPU、顯示卡,最後演化為ASIC礦機,這條路肯定是走不通了, 還有比如說頻寬挖礦,典型例子就是未來可能上線的IPFS的filecoin,它需要專門的頻寬去挖,家裡的頻寬是挖不了,普通使用者也是沒法進入這個行業的。

所以我們就發現了,只有依靠硬碟的容量證明可以完美地解決問題。

容量證明挖礦的原理就是,在一個硬碟挖礦之前先用顯示卡或者CPU計算一堆隨機雜湊數,往硬碟裡面寫,我們稱之為P盤的過程。一個8T的硬碟可能要將近20個小時把它寫滿,裡面寫滿了隨機數,你可以把隨機數理解為是寫了一堆彩票號碼進去。寫完了以後你就可以上線挖礦。

比如說這條鏈,每四分鐘出一個塊,那麼在出塊的時候,硬碟去掃描下索引,找到最接近於這個彩票的號碼,它就認為你出塊了,所以它的挖礦不是計算,它是用掃描雜湊的方式去挖礦,那麼這個就解決了一個計算的問題,無法做成ASIC礦機。

因為硬碟的容量,機械硬碟非常便宜,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固態硬碟,但固態硬碟的價格非常貴,而且固態硬碟目前的話,如果能做到普通機械硬碟一樣的容量,他的功耗比普通的機械硬碟更貴,機械硬碟的功耗就是一個電動機在轉,就是5W-10W之間。

帶來的好處就是,未來希捷比如說推出50T的硬碟,他的功耗也是5W-10W,也就是說它的容量就是它的算力,它的算力增長不會隨著容量的增加而增加,永遠都是一個電動機在轉。那麼ASIC礦機是不一樣的,ASIC礦機是所有的算力增長,他的功耗必定提高,而硬碟無論你的算力多大,他的功耗是恆定的,都是一個電動機在轉,那麼就意味著電費在裡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麼解決了電費支出這個大的問題。

硬碟是一個非常通用的裝置,你今天去淘寶、京東買個硬碟,可能生產廠家賺了20塊錢,中間商可能賺了10塊錢,這是個非常合理的普通的一個PC裝置的利潤,沒有任何人剝削你。

第二個,硬碟非常地保值,1000塊錢買的硬碟挖礦挖一年,損耗非常低,一個硬碟寫只要寫一次,就P盤的時候,我們把P盤稱為一個人人制造礦機的過程,以後製造礦機不是某個礦霸製造,而是人人都可以製造,每家每戶都可以製造。

只要P完盤,你就可以上線,P盤的時候寫一次資料,以後永遠都是在讀資料,而讀資料就是4-5分鐘出塊的時候掃描一下,掃描十秒鐘左右,它就結束了。所以對硬碟的損傷非常的低,而不像顯示卡、GPU去挖礦,二手淘汰了以後實際上是沒人要的,拿去打遊戲,它都是破圖的,因為一直在高負荷運作。

而硬碟因為這個挖礦的負擔非常低,所以說一個1000塊錢硬碟,用一年以後把他當二手硬碟賣掉,它還能賣700-800塊錢,保值率非常高。硬碟沒有噪音,也沒有任何熱量,電費1塊錢也能挖,所以非常適合家家戶戶去參與,真正地實現中本聰人人一票的夢想。

硬碟挖礦這裡面最重要的是共識機制要解決,容量有沒有虛偽造假,有沒有真實的存在,還有CPU是否有可能在你掃描得出這個答案的時候,它先進一步算出來,如果這個事情能發生,說明這個共識機制是失敗的。還有就是證明你上線挖礦的硬碟容量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中心化虛擬的假容量。

那麼很幸運的是,我們的專家經過將近兩年的研發,所有這些問題我們都已經解決掉了,所以說我們未來要上線的POC公鏈會非常安全。

容量證明的論文其實非常長,大概有五六篇,每一篇都四五十頁的英文,只是為了解決時空證明。我們只是簡單地解決這個問題,就花了那麼多精力去做這個事情,也就是說證明你的容量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虛偽造假的。

POC生態的潛力

整個POC容量證明裡,到現在真正用容量證明的只有兩個,一個叫burst,這個是個非常老的幣種,burst已經做失敗了,它現在產量已經全部基本上挖完了,沒有了,那麼早期的礦工拿手裡拿到非常多的幣,你不用指望後面別人過來抬轎。所以說這個幣的經濟模型設計是失敗的,一個幣做得好,你需要設計得非常好的經濟模型,如果沒有任何經濟模型,早期的礦工把這個幣全部壟斷了,就肯定會失敗。

還有一個幣叫BHD,去年四五月時,我做過一次直播,講容量共識,當時這個BHD還沒有出來。當時我就呼籲大家一定要關注POC生態,這兩年肯定是爆發點。

BHD上線以後非常火爆,大概半年時間全網的算力達到了1.3億人民幣左右,因為500P的算力,每一P的算力,大概人民幣在25萬左右。

大家對比會發現,比特幣以二手礦機計算,它是20億的礦機,他現在市值在4000多億,BCH礦機只有6000萬,市值在170億左右,萊特幣礦機在1.3億左右,萊特幣的市值在250億左右,價格今天是350左右,由於數量是8400萬個,因此對比BHD 2100萬的數量真實單價是1400左右。

我們發現,在同樣的挖礦裝置投入的情況下,萊特幣是1.3個億的裝置,BHD也是1.3個億的裝置,到今天BHD的價格,我看了下是50塊,前段時間30-40塊錢,有這麼多的裝置在挖,它的價格是非常低估的。

(非當前實時資料)

時光回到2011年,我認為30塊錢跟50塊錢的比特幣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如果你看好這個生態,覺得它未來有很大增長潛力,最重要的是它是正兒八經的共識機制,是驗證真實的容量存在去挖礦的,而並不是虛假的算力,那麼它今天的價格是非常低的。

我跟很多朋友說,今天你買1000個比特幣買不起,今天你買一個1000個BHD,也就是吃一頓飯的錢,就算虧了人人虧得起。那如果這個生態做成功了,你們每個人都是受益者。

容量證明存在的好處就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參與這個生態,這也就是為什麼半年時間裝置會達到這麼多,因為進入的門檻太低了,全球都可以來挖礦,真正實現中本聰一人一票的夢想,所以裝置會增加這麼多。

我預估年底還會增加五到十倍,那麼在下輪牛市來的時候,如果比特幣漲到幾十萬一百萬一個,那麼BHD漲到幾千,上萬塊一個也不是夢想,所以說現在佈局這些東西,我認為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

當然,如果今天BHD已經到幾千塊一個,那麼我在這裡說這些東西沒什麼意義,好像讓大家去接盤一樣,因為他的價格非常便宜,就像2011年的比特幣的價格一樣,但是它的全網投入的算力,比2011年的比特幣大太多了,而且2011年你去買比特幣很困難。

多樣化的生態參與方式

今天,整個社羣的熱情和投入的裝置已經遠遠超過這個幣本身的價格。

BHD的經濟模型上,做了個非常有意思的創新,電已經不成為這個生產資料了,它把幣作為一個生產資料。那麼在共識機制裡寫進去了條規則,每一T的硬碟容量去挖礦,需要抵押3個幣在鏈上,這個幣是抵押在鏈上的(是沒有人可以拿走的),你才有100%的挖礦收入,如果你不抵押,你只有30%的收入。

那麼一方面,很多礦工,他需要去市場上去買幣,完成足額的抵押,他希望獲得100%的收入,而有些礦工他說我不買幣,那麼很多持有幣的投資人可以把幣借給給礦工合作挖礦。

這個借的模式是透過錢包授權出去的,幣還是在我的手裡,我只是把這個幣授權給你,證明你擁有這麼多的幣。我們之間的分配利潤可以商量著幹。

或者也可以透過礦池直接合作挖礦,比如說在HPOOL礦池裡面,現在的租幣利潤年化大概在50%左右,日利率在千分之0.16,乘以365天,年化就是50%左右,這樣的話,理論上礦工透過租你的幣,它的收益可能會達到50-60%的收益,那剩下40%-50%收益歸借幣人持有,這樣的話,投資者持有幣可以產生幣,而且它沒有任何風險。

你持有比特幣,想要增加比特幣,唯一的方法就是去市場上炒作。但是我們在這個行業這麼多年,最後炒幣的人基本都是虧錢的,要麼你就交給三方量化團隊去做量化,做量化的問題是團隊可能會跑路,黑天鵝事件可能會發生,做量化的團隊也不一定靠譜。

但是透過錢包的授權去借給礦工去挖礦,這個幣並沒有任何人拿走,幣還在你這裡。所以不存在幣消失的問題,你的收益可以得到百分百的保證。所以說BHD把幣作為一種生產資料,讓持幣的人可以幣生幣,可以獲得足夠高的回報,然後讓礦工也可以透過租幣的方式或者滿額抵押的方式。去挖礦獲得更高的收益,那麼這個幣是有真實的需求存在。

對於BHD挖礦的生態,我認為是兩種生態,第一種是礦工。如果是風險厭惡型的礦工,他可以透過採購硬碟挖礦。即使這個幣真的歸零了,它的硬碟,挖一年還能賣出百分之60%-80%的殘餘價值。這就意味著你去挖礦,只要幾個月內這個幣不歸零,其實你是沒有任何風險的。

這就像我當年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當時對我來說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買阿瓦隆第一代礦機去挖比特幣,那個礦機,阿瓦隆當年眾籌的時候是賣8000塊一臺,到貨了以後賣30萬一臺,因為一個月就可以回本,我算過一筆賬,確實他一個月可以回本。

但是萬一比特幣在一個月內就崩掉,或者10天就崩掉了,那我這30萬買來的礦機,它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它就是一堆廢鐵,我的風險非常高。那麼我就去研究萊特幣,因為我算了筆賬,挖萊特幣那時候大概是也是三四個月回本,那我認為我挖半個月就回本了。因為我挖半個月把挖出的幣全賣掉,而一張全新的顯示卡,執行個一兩個月,顯示卡的殘值率還有80%-90%,我是不會虧錢的。

所以我當時選擇萊特幣,純粹是因為風險厭惡,因為顯示卡它短期內是有價值的。

話說回來,對風險厭惡型的人,他可以選擇去挖礦。那麼今天BHD的價格,可能200天回本,這意味著投入的法幣,買了這些硬碟去挖礦,200天可以把法幣全部拿回來,剩下的硬碟的殘餘價值就是你的利潤,可能會達到70%-80%。

也就是說,如果算上硬碟的殘餘價值,你只要挖100天,你挖出的幣再加上你硬碟的殘餘價值,就已經回本了。

對於風險偏好高的人。不願意折騰的人,可以透過去市場收購幣,或者透過把幣租給礦工,去產生幣本位的利潤。

所以說這個生態就迎合了很多人的想法,礦工有礦工的思路,他可以低風險地去進入這個生態,因為硬碟的保值。作為高風險的人,他可以去透過持有幣租借給礦工,讓手裡的幣更多。

在這個生態裡面,不排除未來有可能,抵押機制透過社羣的投票會降低或者減少,這就跟比特幣的分叉一樣,都是有可能存在的。那麼在POC共識裡面有個最重要的好處是,它不像ASIC礦機,ASIC礦機的算力是大家互相搶。今天BTC的算力高了,就意味著BCH的算力低了,因為他們用的都是同樣的礦機,同樣的演算法。明天BCH的算力高了,BTC的算力可能就會低了。

但是容量證明不一樣,他是一個資料庫,一個隨機雜湊值資料庫。它不是計算,也就意味著這個隨機庫是可以拿出來共享的。

未來一個幣,比如說他是100萬的市值,或者1000萬的市值,它怎麼樣保證它的安全,要麼它使用DPOS的方式,如果要走POW的方式,很難。但是它如果他接入到POC的生態裡面,POC生態裡的幾億的裝置,幾十萬個硬碟,就可以保證它的安全。任何幣,比如說以太坊都可以在POC的鏈上,去發行一個POC版本的以太坊,你作為一個新幣開發商,你也可以在這個鏈上借用這個資料庫去做一條鏈,用全球分散式隨機資料問題保證你絕對的安全性。

所以我們認為,POC共識機制是一個共享共識,讓生態裡所有的人參與進來。我認為這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地方,那麼至於怎麼進來,怎麼結合,是燃燒幣還是其他方式,未來大家都可以探討,所以POC是一個生態。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