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信鏈(BCAC)基於區塊鏈的新零售商業信用經濟生態

買賣虛擬貨幣
商信鏈(簡稱 BCAC)構建基於區塊鏈的新零售商業信用經濟生態;透過區塊鏈技術,打造成一個供應鏈可追溯、信用可量化,資料公開透明,集消費購物,會員服務,精準營銷,集中採購等場景於一體,形成線上電商交易、線下購物體驗,構建多方參與、多方受益的新零售生態。商信鏈的整體架構如下:

1.新零售痛點的解決方案

運用區塊鏈重塑新零售體系,降低成本

商信鏈將全面啟動零售溯源計劃,利用區塊鏈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大資料跟蹤零售商品全鏈路,彙集生產、運輸、通關、報檢、第三方檢驗等資訊,給每個商品打上“身份證”,將商品資訊完整地展現在使用者面前,提升使用者購物體驗, 加強平臺正品心智。

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零售信任

區塊鏈以分散式儲存、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與加密演算法等技術,遮蔽了底層複雜的連線建立機制,透過上層的對等直聯,加強使用者資料的隱私保護,以低
成本建立共識信任,以新模式激發行業新業態、新動力。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去中心化/中介化的信任系統自身保證其真實性,不需要外在信任背書主體介入,安全性高。

開放: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資訊被加密外,區塊鏈的資料對所有人公開,資訊透明。

自治:任何人為的干預不起作用,減少外來的逆向干預。

資訊不可篡改:透過記錄錢包行為獲得不可篡改的全面資訊資料包,從而決定了交易的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性。

匿名:交易對手無須透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自己產生信任,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企業透過提取資料包建立屬於自己的視覺化信用分值系統,管理企業內部及使用者。

建立智慧信用量化平臺,打破商業資料孤島現象

透過人工智慧+資料共享+雲端計算,打破各個網點間的資料孤島,加快各行業信用資料的匯聚沉澱。

打造大資料體系

大資料系統的深入運用是商信鏈的最大特點,也是商信鏈與其他類似共有鏈的重要區別。有了大資料系統,從客戶註冊起,系統將關注客戶的性別、年齡、職業、消費習慣、產品及品牌喜好、消費週期及時間,透過對每個客戶的深入分析,可獲知客戶需求,甚至店鋪所在區域周邊的消費力和消費習慣,在出現經營問題時,即可分析原因所在並作出調整。

2.應用場景介紹

商信鏈的應用運用場景如下:

新零售:產品供應鏈溯源,庫存管理,智慧商業,使用者價值管理,資料資源全景整合。

個人信用體系:個人可以從身份屬性,信用記錄,履約能力,行為特質,日常生活狀態,社交影響等方面得到量化分析,建立個人信用資料,判斷個人是否有信用風險。

商業信用體系:從品牌估值,品牌管理,企業互信,智慧生態價值互動出發, 形成財務信用報告,深度信用報告,客戶群體信用風險分析報告,客戶信用監控報告,定製信用報告,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商賬管理與催收等多種報告形式。主要為企業提供全面,準確的徵信報告,完善客戶群及資料庫的管理。


3.應用場景例項

BCAC 的商業應用

(1)支付交易

線上支付:線上商城系統中全線產品、各應用板塊,均使用 BCAC 代幣完成支付,包括:零售商城、招商入駐、娛樂版塊、生活繳費等類美團的線上支付;

線下支付: BCAC 代幣可用於線下新零售體系的支付,可用於合作線下門店的支付使用

(2)信用評定

根據多維度,對 BCAC 代幣使用者建立信用體系,透過信用評定,可以申請貸款,可以獲得更多 BCAC 代幣持有量,可以獲得更多佣金收入,可以享有更多權益。

應用框架

1 新智慧新零售

1.1 產品供應鏈溯源

商信鏈的溯源和防偽體系充分發揮了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各自的優勢,實現了技術上的優勢互補。物聯網可以收集零售商品的原產地、生產公司資訊以及倉儲、物流、交易等各環節的資訊,確保原始資料的真實性。而區塊鏈的分散式儲存結構可保證了資料的可溯源及防篡改特性。採用這樣的模型,既可為消費者瞭解商品的真實性提供便利,也可避免傳統資訊追溯過程中存在的資訊層級對產品資訊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影響。

4.1.2 溯源和防偽流程

零售商品在出廠時,商信鏈的賬本將進行記錄。首次記錄將包括零售商品的原產公司、生產日期、質量情況。若在零售商品分銷商 B 還未向供應商 A 下單時,該零售商品儲存在倉庫入庫資訊應記錄在區塊中。當分銷商 B 下單後,供應商 A 將產品出庫的時間同樣需要記錄在區塊中。

此外,在零售商品供應商 A 至倉庫 F 的所有資訊均需填至區塊鏈賬本中,且不可更改。在運至倉庫 F 中時,零售商品分銷商 A 應該將零售商品的入庫時間以及貨位資訊記錄至區塊鏈賬本中,如圖 4.1 所示。

區塊鏈的每個節點負責將每兩個交易節點之間進行的零售商品交易資訊找到工作量證明並驗證,保證這些交易資訊在絕大部分的認證節點中保持最終一致性並達成共識,最終確認正確之後儲存到區塊鏈當中。因此,只有當下一個客戶零售商品訂單資訊資料到來時,才能刺激智慧合約繼續解鎖區塊鏈,進行下一步區塊賬本資料記錄。

消費者 E 透過商信鏈電商平臺向分銷商 B 購買零售商品。此時零售商品從倉庫 F 中出庫,則在區塊上相應的記錄出庫時間。在物流公司 D 裝車時,在區塊中應該詳細的記錄下物流公司資訊以及相應的消費者個人零售商品取件資訊 如地址、電話等。由於分銷商 B 和消費者 E 之間通常是在商信鏈電商平臺中進行交易,為了保證消費者 E 的零售商品取件資訊不被外人識別而使零售商品丟失, 商信鏈電商平臺將植入區塊鏈相應的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技術。

1.3 溯源和防偽框架

商信鏈的零售商品資訊可追溯和防偽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零售商品商家入駐及零售商品產品資訊收集。商信鏈將誠邀全球各大零售商品商家入駐,並構築零售商品產品跟蹤物聯網,由物聯網透過狀態感測器及射頻識別(RFID)裝置將零售商品的原產地、生產公司、運輸資訊收集起來,並儲存到區塊鏈系統中,進入區塊鏈系統的零售商品產品資料具有安全、可靠、防篡改且可以進行資料追溯,能夠確保零售商品產品資訊真實可靠地輸入產品追溯和防偽系統。

零售商品資訊可追溯和防偽。商信鏈可以實現對多種類多零售商品供應鏈環節的資訊整合,充分發揮自身擁有海量資料、供應鏈豐富、基礎設施完善、活躍使用者數量大等優勢,實現對國家、多原產地、多企業的零售商品產品資訊的追溯和防偽。

監管機制。提高消費者和生產者道德與法律素養、加強市場監管、明確交易過程各環節市場監管主體,也是零售商品產品資訊追溯和防偽的重要影響因素。消費及交易。消費者透過登入商信鏈電商平臺賬戶,查詢所購買零售商品產品的資訊並驗證產品真偽,選擇合適自己的零售商品進行交易。

1.4 庫存管理

商信鏈採用智慧倉儲的技術來進行庫存管理,是利用 RFID 射頻識別、網路通訊、資訊系統應用等資訊化技術及先進的管理方法,實現入庫、出庫、盤庫、移庫管理的資訊自動抓取、自動識別、自動預警及智慧管理功能,以降低倉儲成本、提高倉儲效率、提升倉儲智慧管理能力。同時,運用大資料、機器人、可實現自動預測、採購、補貨、分倉,根據客戶需求調整庫存、精準發貨,從而實現對海量零售商品庫存的自動化、精準化管理。

商信鏈摒棄貨物出入庫逐條掃描條碼,而是透過感應式讀取資訊透過科學的編碼,還可方便地對庫存貨物的批次、保質期等進行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自動倉儲系統利用無人搬運車系統、自動存取臂與條形碼掃描裝置。

感應式讀取資訊,最大距離可達 10M 進入庫房自動讀取資料,最多可 1700件貨物同時出入庫,3 秒完成。

基於 RFID 物聯技術,定製倉庫管理系統 WSA,實時 3D 顯示貨物在倉數量、庫位以及商品狀態,可以及時掌握所有庫存貨物當前所在位置,有利於提高倉庫管理的工作效率。

輕鬆理貨:智慧倉儲管理系統能快速查詢庫位上貨物資訊 ,快速提交理貨動作,輕鬆解決理貨難題。

藉助商信鏈解決方案,冷庫使用率提高 27%,利潤增收達到 32%。
藉助商信鏈解決方案,成功減少人力成本 30%,效率提升 50%。

1.5 智慧商業

商信鏈的智慧商業將基於大資料分析,透過四類主要指標衡量商業的真正價值:一、財務類分析;二、顧客分析;三、企業內部運營分析。

財務分析:標準財務報告分析、收入分析、利潤分析、預算分析、EVA 分析、杜邦分析、審計分析、財務風險預警分析等。

顧客分析:售後服務分析、客戶滿意度分析、市場佔有率分析等。

企業內部運營分析

生產分析主題:生產質量管理分析、生產流程環節分析。
成本分析:基於作業成本法的產品成本分析、產品盈利能力分析、產品成本構成分析等。
銷售分析主題:收入分析、渠道分析、區域分析、銷售人員績效分析、銷售費用分析等。

1.6 使用者價值管理

在營銷體系中,客戶才是一個企業盈利和發展的重要資源,想客戶所想正是利潤翻倍的萬靈丹。商信鏈憑藉自身大資料系統,掌握地區消費需求和客戶資料, 整個市場都牢牢掌握在手中。透過對客戶喜好分析,結合整個市場的變化和趨勢, 能精準獲知客戶未來的消費需求,補貨變得準確無誤,同時也能為客戶推薦最適合的產品,培養客戶消費習慣和增加消費粘性。

商信鏈細分存量使用者後,需根據細分使用者明顯的性格特徵和消費等層次,得出質量不同的黏性使用者,結合銷售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短、中、長期營銷策略。對於低黏性的使用者,制定最佳化使用者消費結構的策略,提升使用者實質性的可消費物質,包括實物性和非實物性物質。同時,配合使用者特點,捕捉控制營銷時間點及營銷氛圍,將使用者保有為中黏性使用者。

對於中黏性使用者,積極培養使用者消費習慣,主要從線上內容營銷如網際網路內容營銷和線下戰略合作伙伴營銷如保險、銀行、零售等,各方面入手繫結使用者消費習慣,讓戰略合作伙伴開展利好營銷,最終得到高黏性使用者。

2.AI+大資料體系

全球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中,業務主管主要將資料洞察用於同客戶建立更強大的關係:其中有 31%的企業努力透過使用資料和分析技術提高贏得客戶的能力,而其他 22%則注重客戶體驗的改進。大資料負責採集與分析消費者行為資訊,為企業反向定製、零售商精準營銷提供基礎支援;物聯網形成線下網點、線下與線上網點間的快速聯動協作,促成生產端、銷售端及物流端的無縫對聯與接續駁運。而這些技術始終圍繞一個核心:人工智慧(AI)---以“智慧化”貫穿所有技術,所有技術以實現並服務“智慧化”為終極目標,併合力助推新零售目標實現。

商信鏈的“AI+大資料體系+”是商信鏈面向各行業開發大資料的平臺,包括資料融合、洞察使用者、智慧模型和匹配能力,同時基於資料融合對群體使用者進行立體畫像描繪,對線上線下使用者行為分析,對從“多屏”到“跨屏”的使用者進行識別。

商信鏈有決策模型、推薦模型和綠色模型,此外,還開發了七大服務模組,包括了行業洞察、營銷決策、社交輿情分析、客群分析、店鋪分析、推薦引擎以及資料加油站。

3.全面信用評分系統

商信鏈使用 AI 學習演算法和大資料相關技術,創新地對企業和個人進行全方位信用評級。

3.1 企業信用系統

在企業信用系統,透過風險模型識別欺詐風險和信用風險,把誠信制度轉化為可量化的指標,包括以下幾大指標:

企業主徵信資訊。主要是指徵信局所提供的企業主的信用資料,包括企業主的個人信用評分、企業主發生逾期的賬戶比例、負債資訊、還款行為等。

企業徵信資訊。主要是指從企業徵信局所獲得的資訊,例如企業的付款記錄和付款指數、營運狀況及企業家族關係等。

企業財務資訊。主要是指企業財務報表中的資訊,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交易賬戶資訊。主要是指企業在銀行資產類賬戶中的交易行為資料資訊,如存款、業主的儲蓄賬戶等。具體包括企業與銀行建立起賬戶的時間長度、上下游企業的現金流支付狀況等。

客戶關係。主要包括客戶對產品質量的整體評分、客戶的投訴率、差評率等等。

商信鏈將企業信用劃分成 4 個級別,A 級誠信企業,可以享受服務優先、貸款優先、產品推薦優先、營銷合作優先等等。

3.2 個人企業信用系統

商信鏈將傳統建模與大資料建模結合起來,對個人信用資訊進行評分,並且從不同維度的資料進行融合和分析,形成綜合性的個人信用報告。信用評分主要包括市民的資歷、工作單位、銀行貸款記錄、社保記錄、手機欠費、水電費欠費等 40 多個要點,其中還款、信用卡透支還款等金融信用資訊對評分的高低影響舉足輕重。

信用評分標準從 320 分到 800 分, 共分為從 A 到 F 的 6 個等級, 每 80 分為一級,A 級信用等級最高為 720-800 分, 屬於信用優良, 銀行對 A 級的市民可以放心貸款,分數遞減,信用等級降低。F 級為 320-400 分, 等級最低,表示此類人幾乎 100 %會違約。

商信鏈透過自主的信用評分系統,推出了個人徵信畫像報告,圈定一群 A級信用人群,將這些人群的線上線下資料融合,為客戶本人及零售商提供個性化的消費服務。


技術說明1 技術基礎架構商信鏈的技術基礎架構可以簡單的分為三個層次:使用者服務層(簡稱使用者層)、網路層、儲存層,它們相互獨立但又不可分割。如圖:

2 使用者服務層

2.1 賬戶

每個在商信鏈進行交易的客戶都可以獲得自己專門的賬戶,註冊完賬號之後需要進行一個身份的認證。商信鏈允許交易者儲存、交易和提取超過國際上主流的 7 種法幣,或者是將主流的 20 多種數字貨幣(比如比特幣、萊特幣)兌換成商信鏈代幣。使用者可以將商信鏈代幣存入自己的賬戶,然後在商信鏈上的電商平
臺進行買賣支付。

2.2 錢包

區塊鏈錢包是儲存加密幣的軟體程式,商信鏈每個註冊使用者都擁有者有一個私人金鑰(秘密號碼)通往他們的錢包。 此金鑰是訪問他們數字貨幣地址的唯一途徑,因此也是接收或傳送信用的唯一方式。 在錢包中,使用者保留他們的數字貨幣資產,數字貨幣就是一個平常錢包裡“普通”的錢。 但是,使用者不會把他們所有的錢放進一個錢包,因為不會覺得它非常安全。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需要使用備份副本和安全密碼。 此外,使用者可以將錢包視為一個存摺(紙錢包)。這沒有網際網路接入,因此,它不更容易受到網路駭客的攻擊。

管理數字資產的本質是管理私鑰,而這一直是使用者的一大痛點,一旦私鑰丟失,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恢復,因此大部分使用者會選擇將資產託管在交易所,但這又面臨資產被盜和平臺跑路的風險,與去中心化的原意相悖。商信鏈希望為使用者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儲存管理系統,將私鑰加密儲存於本地,同時透過備份防丟、離線簽名等方式提高資產安全性。具體手段包括:

第一是採取“冷錢包”機制,冷錢包是將私鑰放在離線的手機裡,透過離線簽名配對的方式來做交易授權,別的應用程式無法讀取。

第二是在私鑰基礎上讓使用者再次設定密碼,透過幾十萬次雜湊函式運算生成一個更強的密碼,來加密明文私鑰使其變成密文,再存入檔案系統裡,每次取用時候需要使用者授權,輸入密碼解開私鑰,再去做交易簽名,當不使用時是密文狀態,增加了私鑰和資產的安全性。

2.3 隱私保護

為了解決資訊不對等、各種虛假等問題,無論是產品交易賣方還是買方(消費者),在使用商信鏈之前都必須進行 KYC 的認證。商信鏈將透過非對稱加密技術將身份資訊加密並儲存到商信鏈系統中。以確保鏈上資訊有效、真實和安全。商信鏈的具體應用原理如下所示:商信鏈上每一個環節的使用者都需要在系統上進行註冊,註冊後的使用者就擁有了獨一無二的用以證明身份真實資訊的私匙。每一個擁有私匙的使用者都可以在區塊鏈上記載資訊,也可以在許可權內檢視資訊。

商信鏈平臺隱私保護的機制如下:

公鑰與私鑰的產生

使用者首先要透過 SHA256(Security Hash)演算法,將密文生成 256bit 的私鑰。HASH 函式使用時, Data 長度改變,hash 值長度不變;每個 Data 字元對應於唯一一個 hash 值,它可以作為資料指紋來使用。

將此私鑰用橢圓加密演算法,生成公鑰,這個公鑰可以讓大家都知道。每個人
都可以透過這個公鑰,透過 HASH 函式得到使用者的地址。

由於 HASH 函式的單向性,即:Hash(x) =y,透過 y 很難找到 x。如果想透過地址破解公鑰,或者透過公鑰破解使用者的私鑰,幾乎不可能。

加密與解密

加密:如果某人(如使用者)想加密資料,則使用公鑰將其加密。
解密:解密時需要用私鑰,這個只有使用者自己知道。

3 儲存層

在商信鏈的儲存層中,主要是實現交易資料儲存記錄的釋出、儲存和共享,實現如下 3 個主要功能。

3.1 資料儲存釋出

使用者在商信鏈進行交易時,將產生交易資料儲存( M) 。資料儲存產生後,商信鏈會為資料儲存生成雜湊,並將資料儲存記錄的摘要( Di-gest) 、雜湊用發行方的私鑰( sk isser) 簽名後釋出到商信鏈上。同時將資料儲存記錄用對稱金鑰( k) 加密,並將加密金鑰用使用者的公鑰( pk patient) 加密後一起傳送給使用者,具體過程如演算法 1 描述。

演算法 1:資料儲存記錄釋出
Procedure Issuing( M)
Input: M
Output: 資料儲存記錄交易
Begin
資料儲存資料發行方產生一個資料儲存記錄 M;
生成需要儲存在商信鏈的資料 {Digest;H( M);Sig(Digest|H(M))}並建立資料儲存交易廣播到網路;
將原始記錄和其雜湊值簽名後用對稱金鑰加密,將加密金鑰用使用者的公鑰加密,形成訊息{ Enck( Digest| M | H( M) |Sig( Digest| M | H(M)));Enc(k)} 後一起傳送給使用者;
end

3.2 資料儲存記錄

商信鏈收到使用者的交易資料後,將生成新的加密金鑰,將資料儲存及其簽名加密存放到雲端儲存中儲存,具體過程如演算法 2 描述。

演算法 2:資料儲存
Procedure Storing( M)
Input: 加密的資料儲存記錄{Enck(Digest|M|H(M)|Sig(Di-gest|MH(M)));
Enc( k) }
Output: 資料儲存位置
Begin
使用者用自己的私鑰從 Enc( k) 中解密出對稱金鑰 k;
用對稱金鑰 k 解密出 Digest、M、H( M) 、Sig( Digest| M| H( M) ) ;
根據公鑰驗證簽名的正確性;
if 簽名正確
根據 M 計算其雜湊值並和 H( M) 比較;
if 雜湊一致
資料儲存記錄資料真實;
else
簡單丟棄處理;
end
else
簡單丟棄處理;
end
if 驗證資料真實
將是資料記錄及其簽名重新加密儲存在雲端儲存中,並記錄下加密金鑰和儲存位置;
end
end

3.3 資料儲存記錄共享

商信鏈將所有交易記錄進行資料共享,會將共享記錄在雲端儲存中的位置、使用許可權、使用期限、公鑰機密的解密金鑰一起寫入到區塊鏈中。使用者可以透過查詢來讀取商信鏈上共享的資料。具體過程如演算法 3 描述。

演算法 3:資料儲存記錄共享
Procedure Sharing(M)
Input: 請求商信鏈的公鑰和所需的資料儲存記錄
Output: 生成一個訪問控制交易
begin
接收資料請求方請求,提取出請求方公鑰和資料需求;根據請求方的資料需求,找相關資料儲存記錄在雲端儲存中的位置 URI 和響應的加密金鑰 k;
建立一個訪問控制交易,並將響應的資訊寫入到交易中{URI;permission;
pko;
expiration;Sig(URI;permission;pko);Epko(k)}
向商信鏈網路廣播該交易;
end.

4 共識機制

區塊鏈技術中常用的共識機制主要有: Pow(工作量證明)、Pos(權益證明)、DPos(股份授權證明)、分散式一致演算法等。鑑於 RAFT 分散式一致演算法高效性、簡潔性的特點,可實現實現秒級共識驗證,可大大加快交易的執行,商信鏈採用RAFT 共識演算法。

但 RAFT 共識演算法屬於非拜占庭演算法, 沒有考慮存在拜占庭節點惡意操作,為適用數字資產交易應用, 商信鏈借鑑拜占庭共識演算法的思想, 在 RAFT 演算法中新增訊息簽名驗證機制, 使用基於改進的RAFT 共識演算法在數字資產安全交易方法中。改進的 RAFT 共識演算法驗證節點有三種狀態: leader(領導)、follower(跟隨者)、candidate(候選人),過程如下圖所示。

演算法描述如下:
Input: Message signature x+p Message number h
Begin
(x+p, n)→leader
Leader→(Verfication)(x+p, n)
(x, n)→Follower/*Leader 複製給 follower*/
Leader←Verify from follower
If leader is bad/*如果 leader 宕機, 重新選舉*/
Leader→Candidate
Follower→Candidate
Voting(follower)→New leader
/*follower 節點透過 leader 是否 timeout, 驗證 leader 節點是否宕機, 如leader 節點宕機, 所有節點為candidate 狀態, 重新選舉新的leader. */End


5 特有技術描述
5.1 安全加密演算法加密技術主要應用在數字資產交易過程中, 對交易資訊的簽名進行加密處理。傳統數字資產交易方法通常採用對稱加密技術, 對稱加密技術要求加密和解密過程使用相同的金鑰, 該加密技術基於雙方共同保證金鑰的安全而實現的。而商信鏈採用非對加密技術,加密和解密過程中使用不同的金鑰,適用於互不信任的雙方安全的完成交易過程。商信鏈提出的數字資產安全交易方法中, 採用雙HA256 雜湊函式與RSA 加密演算法結合使用, 驗證交易資訊真偽性,防篡改。該方法中借鑑比特幣區塊鏈系統的雙 SHA256 雜湊函式, 將原始資料經過兩次SHA256 雜湊運算後轉換為長度為 256 位(32 位元組) 的二進位制數字。雜湊演算法因其不可逆性, 適用於驗證機制。而 RSA 加密演算法屬於非對稱加密技術, 非對稱加密技術相比與對稱加密技術, 加密與解密過程用的是不同的金鑰, 分別為公開金鑰和私有金鑰。公開金鑰和私有金鑰相互配合,如果使用者 A 使用它的公開金鑰對資料進行加密,只有用對應的私有金鑰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金鑰對資料進行加密,那麼只有用其對應的公開金鑰才能解密。公開金鑰可以向其他人公開, 私有金鑰則不公開,並且私有金鑰無法透過公有金鑰推算出來, 保證傳輸資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RSA 加密演算法生成公私鑰流程如下圖所示。

在實際應用中, 交易傳送者 A 發起一筆新的交易,例如轉一張價值 5 個比特幣的數字資產給使用者 B, 此時呼叫 SHA256 雜湊演算法對報文進行簽名, 得到Hash 後的一段摘要。RSA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生成一對公有金鑰和私有金鑰。使用公有金鑰對簽名加密, 傳送方將 RSA 加密後的簽名、報文一起傳送給接收方。接收方使用傳送方的公鑰對簽名解密,還原出一個雜湊值。檢視該雜湊值與報文經過 SHA256 雜湊演算法處理得到的結果是否一致,驗證訊息是否來自傳送者以及資訊是否被篡改。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5.2 智慧合約協議

商信鏈透過“智慧合約”規定著各方對承諾執行,可以實現零售買賣和交易的透明,同時合同可以讓資金自動支付給賣者或其他利益相關者。

商信鏈合約式交易流程如下:

1) 合約擬定。這部分是由零售賣方來進行合約擬定,將自己所要出售的零售商品寫到智慧合約中形成合約制程式碼,然後買者檢視原生條例,進而在協商共識後儲存到區塊鏈的過程。商信鏈的區塊鏈未來計劃支援多種語言來編寫智慧合約。

2) 合約觸發。合約觸發是在合約儲存之後,透過商信鏈的外部條件來觸發合約執行的過程,支援定時觸發、事件觸發、交易觸發和其他合約觸發的方式。定時觸發是指滿足合約中預設的交付時間之後,節點就觸發時間共識之後,自動觸發合約呼叫的過程。觸發事件、交易和其他合約呼叫都是一次新的請求共識過程中觸發合約執行。

3) 合約執行。合約執行是合約程式碼在獨立的環境中執行的完整過程,包括對合約構造映象環境、程式碼執行、執行程式碼中狀態修改的共識以及共識的異常處理。

4) 合約登出。合約登出,是對已經執行過、過期作廢或者業務需求變更不再需要的結算合約進行轉存清理。而清理的過程需要多節點共識之後才能完成。

5.3 溯源和防偽演算法

演算法 1.溯源資料儲存
輸入: 某零售商品產品的生成 P 以及各溯源部門的溯源資訊 M1 ,M2,...Mn 。私有鏈及公有鏈中沒有該零售商品產品的資訊。

輸出: 對於每一件零售商品產品, 私有鏈儲存該產品的生產 P 及各部門的溯源資訊 Mi, 各部門的簽名 Sig(i),以及這些資訊的雜湊值 H(Mi,Sig(i)), 公有鏈儲存上述資訊的雜湊值 H(H(M1,Sig(1)),H(M2,Sig(2)),…)。每一件零售商品產品其詳細資訊在私有鏈中的位置會儲存到一個連結 Lpr 中, HPR=H(H(M1,Sig(1)),H(M2,Sig(2)),…)在公有鏈中的位置將會儲存到另一個連結 Lpu 中。

過程 1.儲存溯源資料
BEGIN
Pl.generrate(P);
Sig(pl)=Pl.sign(P);
hP=H(p);
Pl.send(p,Sig(pl),hP ,Pr);
//傳送者為生產商,接受者為私有鏈
for(i = 0 ; i
++i ){ Di.generate(Mi);
Sig(i)=Di.sign(Mi);
hMi=H(Mi) Di.send(Mi,
Sig(i),hMi,Pr);
}
ℎ =H(ΣhMi|Sig(pl));
Pr.send(h,X);
X.generate(ID);
hID=H(ID);
X.send(ID, Lpr,Lpu,Tag);
X.send(ID, h, Sig(x), Pu);
Sa.genrrate(S);
Si=Sa.sign(S);
Sa.send(S, Si, Pu);
END
演算法 2. 溯源資料查詢
輸入: 某零售產品的 Tag 包括 Lpr , Lpu 以及 ID
輸出: 該產品的詳細溯源資訊
過程 2. 溯源資訊查詢
BEGIN
get( Lpr , Lpu ,ID, Tag);//由 Tag 獲得 Lpr , Lpu ,ID
Cl.send( Lpr ,Pr);
Pr.send(M1,M2,...,Mn ,P,Cl);//從私有鏈中獲得資訊
Cl.send ( Lpu , M1,M2,...,Mn , P, ID, Pu ); //將資訊送往公有鏈驗證
IF(! HPR=H(ΣH(Mi, Si(i) )+H(P, Si(c)) )
return error; //資料篡改或仿冒
Pu.send(S,Cl); //從公有鏈獲得銷售資訊
END

6 爭議解決系統

6.1 權益授權證明機制

在新零售交易過程中,零售產品買方和賣方之間有可能會產生爭議,例如:買方覺得零售的真實質量不達標。出現了這種情況,在中心化的平臺中,往往由平臺充當協調與仲裁者。一方面平臺需要為此付出高昂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交易雙方都有可能認為平臺是做出了不公允的仲裁。

BCAC 基於權益授權證明機制(DPOS)所設計的爭議解決系統,透過區塊鏈很好地解決了以上問題。首先,在服務登記階段,零售賣方可以明確指出自己願意支付的保證金額度。交易開始後,交易資金以及保證金都會被鎖定在指定的區塊鏈錢包中。如果在服務過程中產生了爭議,任何一方都可以提出仲裁請求。

6.2 爭議解決流程

爭議解決系統的工作流程如下:

·提出爭議的一方透過智慧合約觸發啟動爭議解決系統。提出爭議者需要支付爭議解決服務費(例如 0.5BCAC token)。
·爭議雙方上傳證據到 IPFS 檔案系統中,證據的雜湊值會被記錄在區塊鏈中。
·系統自動根據爭議涉及的金額組建相應人數的仲裁委員會(最少 5 個)。

·仲裁委員會的選擇會以仲裁者的活躍度與信用評分做為根據。
·被通知到的仲裁者根據證據作出投票,投票最終會被公佈在區塊鏈中。仲裁者將得到相應的 BCAC token 作為獎勵。
·如果爭議的任何一方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提出上訴。每次上訴的爭議服務費都會翻倍,仲裁委員會的人數也會翻倍,直到爭議服務費超出申訴的賠償金額為止後不得再提出上訴。
·爭議系統會根據最後一次的最終投票結果將資金分配給相應的爭議方,得出結果。


關於更多商信鏈資訊:

更多區塊鏈專案:http://www.qukuaiwang.com.cn/news/xiangmu
風險提示:區塊鏈投資具有極大的風險,專案披露可能不完整或有欺騙。請在嘗試投資前確定自己承受以上風險的能力。區塊網只做專案介紹,專案真假和價值並未做任何稽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