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了,比特幣的價值都不如一套卡牌。

買賣虛擬貨幣

前不久,美國CCN新聞網在一篇報道中寫道:“一套1999年的口袋妖怪卡牌在拍賣會上賣出10萬美元的價格——它的價值超過了比特幣。

這套卡牌之所以賣出天價,是因為它的稀缺性:第一,這套卡牌首次釋出時的數量極少;第二,往後的版本跟這一版完全不一樣,這使得1999年的這套牌格外稀缺,在卡牌收藏者心中佔據神級地位。

而報道的結尾,CCN提出一個挑釁十足的問題:“同樣以稀缺性聞名的比特幣,為啥價值還不如卡牌?也許是時候開始炒口袋妖怪卡了。”

讓人誤解的比特幣稀缺性

上面這個價格對比的問題其實是一個陷阱,對比講究維度,如果不論單價論市值,價值孰高孰低不言而喻,當然,我們今天不是來比口袋妖怪卡牌和比特幣的價值的,下面要聊的是兩者的共同點:稀缺性。

卡牌出廠即絕版,比特幣2100萬枚恆定總量,這種數量上的稀缺性,是這套卡牌的主要賣點,不是比特幣的主打賣點。

在幣圈待久了,相信大家也聽過不少“販賣比特幣稀缺性”的故事:

比如:“比特幣只有2100萬枚,按世界的人頭來算,1個人連1枚都分不到,如果擁有1枚比特幣你就領先全球98%的人口了.....

再比如:“85%的比特幣都被挖出來了,獲得比特幣的難度越來越大,這種稀缺性會導致比特幣價格越來越高……

從數量上來看,比特幣確實具有稀缺性——總量恆定,有大約400萬枚永遠沉寂於歷史之中,別人多買一枚,市場上就少一枚。

但是仔細想想,比特幣和卡牌的價值,來源於數量上的稀缺嗎?

比特幣真正的稀缺性在哪兒?

比特幣曾是暗網的重要支付方式,但在它出現之前,樂高玩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充當著暗網硬通貨的角色,甚至不少黑幫都用它來洗錢。

五顏六色的塑膠玩具之所以具備支付屬性,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稀缺性,跟上面的卡牌是一個道理,出廠即絕版;

第二,不可複製性,技術含量高導致造假成本高;

第三,價值共識,在暗網做交易的人認可它的價值。

數量稀缺性、不可複製性都不是重點,有價值共識才是關鍵。

首先,數量上的稀缺並不是真的稀缺。比特幣雖只有2100萬枚,但數字化的比特幣最小的單位是聰(一枚比特幣的一億分之一),這種可分割性很自然地打破了數量上的稀缺性。

即便一個山寨幣只發行2100枚,數量稀缺性是比特幣的十倍,人們也不會因為這一點去買它,就像去年愛思社群發的愛思幣,只有500枚,單價看似高於比特幣,但其實是左手倒右手,一天的成交量連100塊都不到。

其次,不可複製也不是價值的關鍵因素。比特幣的程式碼可以任由複製,市場上確實也有無數比特幣的分叉幣、衍生幣、但在成千上萬種代幣面前,最終佔據最大市值比例、得到廣泛認可的只有比特幣。

像樂高一樣,比特幣的價值歸根結底還是來源於共識,共識的稀缺性是比特幣升值的關鍵因素,就像開頭所說的口袋妖怪卡牌,在卡牌圈能賣出10萬美元,出了這個共識圈子就不一定了,在圈外人眼裡或許就是一副還算特別的紙牌而已,在它上面花100塊可能都嫌多。

當你想要的東西別人也想要,市場上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多了,這個東西自然而然就有了價值屬性,黃金、法幣都是這個理。

結語

雖說“物以稀為貴”,但追求稀缺性其實是人類的缺陷,說得誇張一點,人的這一生都在和稀缺性做鬥爭,希望上最好的學校、找到最好的工作、享受最好的待遇。

放在投資市場,人們也常拿稀缺性說事兒,比如說炒鬱金香、炒郵幣卡、炒普洱茶、炒鞋等等,最後總是套牢一批又一批的投資者。

如果把稀缺性看得太重,人們難免會掉進炒作的怪圈。

把價值跟2100萬枚這一數字繫結毫無意義,比特幣價值增長最終由共識使用者的數量決定,如果問比特幣何時才有大爆發,不如先去看看願意把法幣、黃金換成比特幣的人是否變多。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