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垃圾分類回收領域的應用發展報告

買賣虛擬貨幣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從2009年開始,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持續上升,到2018年,生活垃圾清運量已高達2.28億噸,成為全球垃圾生產最多的國家之一。

我國垃圾分類回收相關企業超過15萬家,年平均增速超過35%;與之相對應,我國生活垃圾處理能力與日俱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766195噸/日。

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難以在短期培養使用者生活垃圾分類的習慣和觀念,加上產業自身發展尚不成熟,垃圾分類在實際推進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

區塊鏈天然適用多方協作場景,而垃圾分類要求政府、企業和民眾的多方共同參與,這意味著區塊鏈與垃圾分類具有結合的前提條件。利用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的融合,將垃圾分類處理資料實時上鍊,可以加強相關主體協作效率,實現對垃圾分類產業的精細化管理。

基於區塊鏈構建積分激勵機制,培育民眾分類理念,激發其參與熱情,是當前相對成熟也是國內外採用的普遍做法。但如何讓區塊鏈真正深入垃圾分類回收產業,最佳化重塑垃圾分類回收的完整產業鏈仍需時間探索。

一、國內垃圾分類回收現狀

2019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1、生活垃圾生產量持續上升

對個體而言,垃圾分類或許只是一件小事,但對整個社會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程序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垃圾生產量迅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從2009年開始,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持續上升,到2018年,生活垃圾清運量已高達2.28億噸,成為全球垃圾生產最多的國家之一。

圖:2009-2018年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情況(單位:萬噸)

來源:國家統計局,01區塊鏈

2、政策推動垃圾分類走向強制階段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合理處置日益增長的生活垃圾迫在眉睫,否則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會使環境隱患日益突出,成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限制因素。

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引導人民群眾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鄉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也有利於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北京等城市就已提出垃圾分類的概念。到2000年6月,建設部正式釋出《關於公佈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的通知》,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8個城市列為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垃圾分類試點由此開始。

2016年12月,《“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釋出,則標誌著中國正式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

到2019年6月,住建部等部委釋出《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垃圾分類政策自此從試行階段向強制實行過渡。

表:國家層面關於垃圾分類的政策檔案梳理(2000-2019)

來源:01區塊鏈、公開渠道

地方層面上,上海、北京、杭州等重點城市相繼釋出具體管理條例,將垃圾分類納入監管框架。2019年7月1日,上海市正式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提出個人分類投放垃圾。北京、太原、長春、杭州、寧波、廣州、宜春、銀川等城市也出臺相關條例;近25個城市已明確對個人違規投放垃圾處罰;6個城市正在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各地制定的垃圾分類管理措施都規定了明確獎懲措施。如上海等地鼓勵透過積分兌換等多種方式,促進單位和個人形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良好生活習慣;而對於隨意投放、混合投放垃圾等行為,則會選擇處以不同程度的處罰。

3、我國垃圾處理能力與日俱增

政策推動下,我國垃圾分類產業近些年發展迅速,垃圾處理能力與日俱增。

(1)垃圾分類產業鏈

當前,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採取垃圾分類“四分法”,即將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不同型別垃圾回收後將採取不同處理方式。如可回收垃圾綜合處理後再次利用,廚餘垃圾經過生物技術處理後多用於堆肥,有害垃圾則需單獨回收或填埋處理。

常見的垃圾分類處理鏈條主要包括系統收集、分類運輸及終端處理等環節。

圖:垃圾分類產業鏈

來源:國開證券、01區塊鏈

垃圾分類產業鏈上各類企業數量逐年上漲。以“垃圾處理”等為關鍵詞檢索,截至2020年6月19日,企查查資料顯示,全國共有超過15萬家垃圾分類處理相關企業,年平均增長率保持在35%以上,尤其是近五年幾乎保持指數增長態勢。

圖:全國每年新增垃圾處理企業數量(2010-2020/6)

來源:01區塊鏈、企查查

與此同時,我國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也在與日俱增。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廠、堆肥廠、焚燒廠等無害處理廠數量穩步上升。到2018年,全國已有超過1090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已高達766195噸/日,無害化處理率高達99%。

圖:全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數及無害化處理率

來源:01區塊鏈,國家統計局

圖:全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

來源:01區塊鏈,國家統計局

垃圾分類市場規模快速擴張,有望達到千億規模。安信證券研究報告測算,到2020年垃圾分類服務全國市場規模超過610億元,“十三五”期間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投資市場規模達千億級別。東方證券的研究報告則認為,以上海模式向全國城市人口推廣,中國分類垃圾市場規模超過1960億元。艾媒諮詢的研究認為,垃圾分類帶動的上下游產業規模到2021年可能達到2300億元。

4、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的挑戰及難題

市場熱情受益於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導,但沒有自上而下的貫徹執行,垃圾分類離全面施行還有很遠的距離。垃圾分類在我國實際推進過程中,確實面臨諸多挑戰。

在垃圾分類投放端,一方面,普通民眾對垃圾分類的概念及標準認知模糊,難以快速準確理解和進行垃圾分類;另一方面,某些地區在政策推行上過於簡單粗暴,為了垃圾分類而分類,強行增加居民負擔,引起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牴觸。

在收集運輸端,由於各城市發展程度差異,很多地方的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並不成熟,僅能對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集中處理。部分地區甚至出現過居民將垃圾分類投遞後,在收集運輸環節又被混合處理的情況。這種現象對後續全面推行垃圾分類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同時,專業垃圾分類運輸車等設施的缺乏也限制了垃圾分類全面展開。

另外,由於近些年再生資源回收價格持續走低,加上廢品回收、運輸、加工等環節的人工、租金等成本不斷攀升,回收再生資源的利潤空間很小,很多拾荒者及回收企業相繼退出再生資源回收產業鏈條,導致產業鏈上各環節參與熱情降低。

政策層面,雖然國家和多地相繼出臺明確管理條例,但由於早期未制定全國統一分類標準,各地垃圾分類標準存在一定差異,既不利於全面推廣,也影響了下游產業的跨區域發展。

當分類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民眾的普遍習慣之時,垃圾分類將是我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兒。而在那之前,垃圾分類的推廣並非易事。

二、區塊鏈駛向垃圾分類的千億藍海

1024講話使區塊鏈在中國的發展邁入全新階段,與金融、民生和實體產業深度融合。今年4月,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範疇,成為未來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技術支撐。產業區塊鏈發展正當時。

作為新一代資訊科技,區塊鏈在多方協作的資料問題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衍生於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區塊鏈,在激勵機制方面也能發揮巨大作用。這些特性決定了區塊鏈技術在垃圾分類回收場景中有廣闊的施展空間。

1、區塊鏈+垃圾分類專利全部集中在近三年

從專利方面看,與區塊鏈+垃圾分類回收產業直接相關的專利全部集中在2018年之後,2019年增長迅速。

相關專利的主要申請者包括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杭州複雜美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愛城市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吉林建築大學等各大高校。

從專利內容方面看,主要是利用區塊鏈為生活垃圾分類資料存證、管理溯源、以及積分激勵設定等提供技術支援。

表:與區塊鏈+垃圾分類回收直接相關的相關專利資訊

來源:國家智慧財產權局、01區塊鏈整理

2、垃圾資料上鍊,加強產業鏈協作

區塊鏈天然適用多方協作場景已成為基本共識。垃圾分類需要監管、普通民眾、垃圾回收運輸系統、處理系統等多方共同配合協作,依靠某一方的力量顯然無法獨立完成。這就意味著,區塊鏈與垃圾分類產業具有結合的前提條件。

資料是區塊鏈解決垃圾分類問題的基礎。相關主體可利用區塊鏈技術,透過在垃圾分類回收箱等硬體上安裝電子識別器,將投放的垃圾種類、投放主體、投放時間、地點、重量(或數量)等資訊資料實時上鍊儲存。

目前識別垃圾種類和投放主體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給民眾發放帶有專屬二維碼的垃圾分類袋,投放時由垃圾箱等硬體的識別器識別;或者由民眾購買ID卡,啟用繫結後透過給垃圾貼上ID卡實現資訊同步識別;或者由人臉識別裝置配合垃圾掃描裝置進行識別。

基於這類資料,產業鏈上相關主體能夠加強協作效率,針對各地區生活垃圾產生情況,定製合理有效的回收處理計劃,實現精細化管理。如生活垃圾運輸系統可以根據鏈上實時資料有效規劃運輸車數量、頻率及路線,發揮有限垃圾運輸能力的最大效用,降低垃圾運輸成本。

同時,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可追溯等技術特性,可以實現對生活垃圾的監控溯源。這對下文基於區塊鏈建立激勵機制至關重要。

圖:基於區塊鏈的垃圾分類溯源機制

來源:01區塊鏈

3、積分制形成正向激勵,增加全民參與度

垃圾分類回收是一個系統性產業鏈條。過去近二十年的實踐證明,單純依靠自上而下的政策強制,雖能推動垃圾分類發展,但卻無法使分類回收的觀念深入人心。要想讓垃圾分類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需要激發垃圾分類產業最前端的民眾廣泛的參與熱情。

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有效解決前端參與問題的方案,即利用區塊鏈發行積分等形式建立正向激勵機制,驅動多中心協作共享。同時,基於鏈上資料情況,對不配合和垃圾分類處理不當的環節進行懲罰,形成相應的問責制度,與積分正向激勵形成互補,構建制度閉環,促使各環節積極主動地按規則執行垃圾分類。

基於區塊鏈構建的積分激勵機制,實際上是建立了一個讓民眾能參與、有獲得感的公眾平臺,將垃圾回收產業的利潤與每個參與者分享,並將原有的相對生硬的提倡、引導甚至政策干預,轉變成透過系統內生的激勵體系獎勵民眾的垃圾分類行為,使民眾主動校正自身行為。

對其他參與主體而言,基於區塊鏈的積分激勵機制介入產業前端收集後,既能幫助政府提升城市治理效率,也能幫助企業迅速整合資源,快速獲得市場份額。

上海等地此前的垃圾分類相關管理條例中,已經制定了相應的獎懲措施,包括建立積分機制。但如同其他積分一樣,如何合理有效地發放積分?積分實際流透過程中如何使用?如何回收?不使用的積分能否長期儲存?這些問題在垃圾分類場景中依舊存在。

區塊鏈能以技術手段,在垃圾分類產業鏈上包括政府在內的各主體之間構建一個區塊鏈生態圈,以資料傳導為基礎,透過發行積分實現價值的轉移與共享。

基於區塊鏈的積分激勵機制,可以基於識別器等終端採集的資料以及系統反饋結果,實現積分的發放;在積分消費使用後自動核銷;即便所有者長久不使用,積分資料也能完好地在鏈上儲存,實現對積分的全生命週期管理。

圖:基於區塊鏈的垃圾分類積分激勵機制

來源:01區塊鏈

三、國內外“區塊鏈+垃圾分類回收”案例分析

雖然區塊鏈在垃圾分類回收產業中的應用目前基本處於探索階段,但國內外也逐漸湧現了一批比較典型的應用案例。

1、國際案例:塑膠銀行(PlasticBank)

塑膠銀行成立於2013年,最初是一個海地的太陽能供電的廢品回收市場,人們可以用塑膠及塑膠製品在這個市場中交換基本生活用品,比如利用太陽能給手機充電等。

隨著塑膠銀行的發展,創始人發起了一個由IBM建立的銀行應用程式,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一個安全的超級賬本。超級賬本可以追蹤當地人用塑膠換得的收入情況,還提供數字錢包供他們使用獲得的收入。

當地人收集到塑膠後,可以將其送到一個由當地企業和僱員管理的回收中心,並獲得基於區塊鏈發行的積分獎勵。人們可以利用這些積分在塑膠銀行的商店中購買商品,也可以兌換成法幣,甚至以此換取銀行抵押貸款等服務。該公司表示,之所以選擇區塊鏈技術,是因為它更加安全、更易監控追蹤和管理。

回收的塑膠,則會在回收中心加工轉化成塑膠顆粒,出售給跨國品牌重新制成產品,再次流向市場。

過去數年,塑膠顆粒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這也使塑膠銀行模式的市場潛力與日俱增。

如今,塑膠銀行已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針對極端貧困人群的連鎖商店,不僅在海地、菲律賓等地開設,也擴大到巴西、印度尼西亞、南非、巴拿馬等地區。

2、國際案例:SwachhCoin

SwachhCoin目前建立了一個主要由工業企業和家庭組成的全球性的去中心化廢品垃圾管理生態系統。

SwachhCoin以區塊鏈技術為驅動力,試圖對來自家庭和行業的垃圾進行微觀管理,並有效將其轉換成有用的產品,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

SwachhCoin正在實施一項代幣激勵機制,鼓勵對人們合理的廢物垃圾管理進行獎勵,幫助人們養成正確的垃圾管理習慣。

Swachh通證是100%的實用型通證,各環節參與者均可參與該通證流通環節:

家庭和工業企業可在交易所出售妥善處理的垃圾後,根據垃圾數量等各種引數進行測量評估,然後獲得通證獎勵,並將其用於各類實用場景。所有相關資料都將儲存在公開的區塊鏈分散式賬本上。

垃圾處理工廠透過出售廢品垃圾再處理,生產出包括電力、沼氣、肥料、玻璃塑膠、紙張、鋼鐵等高經濟價值的產品出售給客戶,獲得等量的通證收入。其中部分通證將用於向提供垃圾的家庭支付獎勵,另一部分可以向交易所出售,以滿足工廠日常經營及盈利需求。

產品購買者可以從交易所兌換通證,然後以與法幣相比更低的價格,從垃圾處理工廠購買其再生產的產品或服務。

圖:Swachh通證流通示意圖

資料來源:SwachhCoin官網、01區塊鏈

該通證的價值升值或者貶值,理論上由市場供需關係決定。但為了提升通證升值潛力,SwachhCoin推出一個去中心化廣告平臺,個人使用者可以在自己選擇的方便位置上投放廣告。在一個透明的投標過程之後,使用者將使用Swachh通證來支付顯示廣告的費用。

圖:Swachh通證分配情況

來源:SwachhCoin官網、01區塊鏈

同時,該專案整合融合了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高階先進技術,提升廢物垃圾處理效率,提高廢物垃圾處理的盈利能力和應用範疇。

SwachhCoin還開發了一個慈善基礎設施,將網路費用作為捐款為窮人提供服務。透過這種方式積累的資金將被公平、透明地自動地分配出去,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以提高社會最低生活水平。

3、國內案例:青島海倫街的智慧垃圾回收

青島市北區海倫路街道是國內較早進行區塊鏈+垃圾回收嘗試的地區。

該地區聯合外部企業,透過在社羣內放置智慧垃圾分類回收箱等硬體裝置,並配備每個居民均可便捷登陸、且能及時獲得激勵的軟體平臺。居民使用收集掃描箱體二維碼或透過刷IC卡(方便大齡使用者)登陸裝置,將垃圾投放到箱體後,根據投放量的多少獲得高於市場回收價格的積分獎勵。所獲積分可以在社羣線下實體商店或線上商城兌換生活消費品。

該專案利用區塊鏈技術,透過將平臺內的“物質激勵”以積分的形式發放流通,並將積分成本在流通環節中分擔。同時,建立靜態積分兌換規則,透過智慧裝置讓更多居民親身感受和參與進來,實現現場積分兌換。

另外,吸引足夠商家加盟或者設立社羣實體店至關重要。社羣實體店和加盟商家將實現積分的有效流通,實現積分在生態內的閉環流動。

2017年底,該專案在海倫路街道海倫路社羣試運營,四天時間吸引了500名街道使用者參與並領取“市北智慧分類卡”,共回收8154.672斤可回收資源。

到2018年2月,該專案累計註冊使用者1850人,活躍使用者1131人,共計回收16.2噸可回收資源,累計分類投放次數7763次。

2019年1月,在青島舉辦的區塊鏈與人工智慧跨界融合峰會上,提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在網際網路+垃圾分類智慧回收的解決方案,並表示將在2019年底,將海倫路街道打造成島城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垃圾分類示範街道。

4、國內案例:雄安基於區塊鏈的智慧垃圾收集樣機

雄安是國內區塊鏈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近兩年積極發掘區塊鏈的現實運用場景,垃圾分類回收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4月,雄安新區釋出了一則招標公告,計劃建設一處佔地500畝、投資近26億元的垃圾綜合處理設施。招標檔案特別要求,要以大資料和區塊鏈為基礎,充分考慮數字化、智慧化要求。此外,專案方還需要透過區塊鏈資產管理平臺,實現對專案的全流程資金管理。

而在此之前,雄安新區就已經出現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慧垃圾收集樣機。市民可透過下載APP,在透過掃碼後進行垃圾分類傾倒,給予垃圾投遞者積分獎勵。透過後臺資料處理,實時將垃圾位置和承載量傳送給垃圾運輸公司,提高垃圾從公民到處理機構的效率。

5、國內案例:銀川“區塊鏈+垃圾分類”多方聯動

2020年6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日前出臺《銀川市“區塊鏈+垃圾分類”多方聯動模式試點實施方案》,將“區塊鏈”引入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在此之前,銀川市也曾透過資源垃圾稱重兌換積分,按要求投放積累積分等模式,但存在積分價值較低、積累速度較慢、只能在社羣超市兌換商品等現象,導致群眾參與熱情不夠。

此次利用區塊鏈技術,銀川對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提檔升級,聯動相關部門、街道、社羣、物業服務企業、商戶,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的綠色收集房,推行定時定點回收,示範打造A、B、C三級“綠色業主”體系,居民正確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可獲得“綠色業主”資格,得到積分可在社羣周圍的“垃圾分類綠色商家”消費,並持續獲得綠色積分(1積分=1元)作為獎勵。綠色積分不但可以用於購物,還可用於交納物業服務費、停車費和水電費,大大激發了社羣居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透過政府主導,企業、商家參與,居民互動的垃圾分類多方聯動模式,銀川市正在實現“讓政府看到成績、居民得到實惠、商家健康發展”的垃圾分類目標。

目前,銀川市已在福星苑、財運家園等21個小區推行“區塊鏈+綠色業主”模式,引導小區周邊便利店、蔬果店等78家商戶註冊“垃圾分類綠色商家”,發展“綠色業主”1.4萬餘戶。

除了青島海倫街、雄安和銀川,杭州、長沙、南京等地也在積極探索區塊鏈在垃圾分類回收應用場景中的應用。

四、結語

從當前各地實際情況看,區塊鏈技術在垃圾分類場景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構建積分激勵機制,培養和激發C端使用者的參與熱情,這對於早期普及垃圾分類理念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至關重要。

但受限於產業自身基礎設施完善度不足,以及各環節參與意願不一,區塊鏈技術在國內尚未完全覆蓋垃圾分類回收的全產業鏈,也因此未能發揮區塊鏈在打通資料價值流通、提升多方協作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從而對垃圾分類產業鏈條進行最佳化重構。

而隨著區塊鏈技術自身的不斷成熟,以及各地積極探索區塊鏈與垃圾分類回收產業的業務模式,區塊鏈與垃圾分類場景的融合必將日益深入和成熟,並逐步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加速垃圾分類回收產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貿易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此前也曾提出,我國可運用大資料分析及區塊鏈技術,建立垃圾分類的資訊服務和管理平臺,對垃圾分類處理過程、措施成效和社會成本等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對政策效應進行評價,並將垃圾分類與信用體系聯絡,讓垃圾分類納入信用懲戒框架。

End.

“區塊鏈中國力量”之區塊鏈企業競爭力調研已正式啟動。我們希望透過對中國區塊鏈企業發展現狀以及區塊鏈技術應用實際案例的調研,全方位地反映區塊鏈產業發展的真實情況,特別是技術研發和應用落地情況,清晰地展現產業發展脈絡和未來發展趨勢。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