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區塊鏈峰會話題:區塊鏈與金融基礎設施

買賣虛擬貨幣

本文為HashKey Group新加坡首席代表鄭丹楓(主持人)、Trustology創始人兼CEO  Alex Batlin、野村綜合研究所高階顧問 周藤一浩、Conio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Vincenzo Di Nicola,在第五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的圓桌討論內容《新金融:區塊鏈與金融基礎設施》。

本屆峰會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辦,獲得了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以及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指導,並獲得了PlatON、微眾銀行、Qtum、MYKEY、Nebulas、Irisnet、Blockstack、Harmony、啟明創投等企業共同合作支援。

全文整理自現場速記稿,點選閱讀原文,可檢視本圓桌論壇的影片錄播。

會議現場

鄭丹楓:大家好,我是HashKey Group集團新加坡的首席代表。另外三位嘉賓分別是來自Trustology的Alex Batlin,來自野村綜合研究所的周藤一浩,以及來自Conio的Vincenzo Di Nicola。他們來自歐洲、日本和歐洲,地域覆蓋面比較廣,我們可以很好地討論這個話題。

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是“區塊鏈與金融基礎設施”。這是個很大的話題,區塊鏈技術一直在影響、重構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價值交易機制、新的經濟模型,比如Libra、JPMCoin、DeFi等。聽到基礎設施,我會想到電、水、道路等等,基礎設施應該是所有人都能用的功用產品。建立新的金融架構,要談論的就是如何實現大規模落地,讓區塊鏈真正成為每個人都能用的基礎設施。

下面先請各位嘉賓介紹一下自己,以及你們所做的哪些專案是可以代表新金融的。

Alex Batlin:我是Alex Batlin,是Trustology的創始人和CEO。Trustology是錢包託管平臺,就像手機錢包一樣,同時還支援其他的形式,比如智慧汽車等。我們幫客戶儲存金鑰,你給我們傳送指令轉移資產,我們會以最快、最安全、最輕鬆的方式幫你進行資產轉移。錢包有各種各樣的能力,這就是區塊鏈的美好之處。但如果不容易使用的話就不可能實現大規模落地,所以需要確保關鍵的能力加速加密經濟。最基礎的元素就是成為區塊鏈的閘道器,錢包就像因特網一樣的瀏覽器。

周藤一浩:大家好,我是周藤一浩,來自野村綜合研究所。50年前野村綜合研究所是野村證券的一部分,之後分離出來成為了獨立的實體,現在向日本大公司提供諮詢服務和IT解決方案。關於區塊鏈,很多日本客戶已經意識到了區塊鏈的優勢,所以他們想啟動小型的區塊鏈專案,我們也會幫助他們開展這些專案。但其實日本大公司要做區塊鏈專案是很難的,因為大公司很難改變自己的做法,必須要用現有的業務模式、業務資源去做,所以很難解決問題。

我們公司成立了新合資企業,這個月初成立了區塊鏈平臺,來發行和分銷公司證券,相當於證券型Token。我們公司的目的是把想要投資的人連線在一起,並充分利用區塊鏈的特點,比如說透明度、可程式設計、魯棒性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同時降低成本、降低價格,提供更快的結算過程。事實上,我們需要克服很多障礙,包括技術方面、監管方面,但我們希望能夠打造全新的金融世界。

Vincenzo Di Nicola:非常榮幸能夠來到這裡,十年前我在北京微軟工作,很高興看到十年間中國取得了這麼大的進步。現在我是義大利政府的顧問,為政府建立區塊鏈國家戰略。作為創業者,我在義大利成立了Conio企業,獲得了義大利最大銀行的支援,向數字資產提供安全的託管,向消費者、機構提供支援。

鄭丹楓:談到了加密錢包等等,可以把它們看成是新的金融基礎設施。根據你們之前所做專案的經驗,你們覺得把概念、產品、解決方案轉化為真正市場化的產品是什麼樣的情況?可能性有多大?

Alex Batlin:一般來說,交易區塊鏈不會預設給你交易清單,對於賬戶來說,必須要有索引服務才能看到。我們想用到第三方不太可靠,所以就自己建。目前不同技術平臺的成熟度不一樣,還要繼續提升,所以現在需要更可靠的效能和服務。

大型機構我不知道會不會進入,除非我們先把加密經濟建起來,他們可能才會進來。但為什麼要進來呢?它們已經處於現有的金融基礎設施壟斷地位了,為什麼還要涉足新的領域呢?現在比較火的DeFi,允許人們在零售層面建立衍生品合約,五年前只有高盛銀行才能做。所以實際上這是能力的民主化,意味著我們建立了公平的競爭環境,並不意味著機構不能進來,原則上所有人都能進來,這是最令人激動的,這應該會改變整個行業的格局。我們的基礎設施不再面向少數人,而是面向所有人,要求所有人都必須要改變生態,建立基礎設施支援所有人,包括機構和零售客戶。

周藤一浩:關於區塊鏈、新金融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推廣,對所有技術來說監管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技術層面還需要技術完善,比如隱私、可擴充套件性、使用者友好、互操作性。但我認為技術還是很樂觀的,因為技術本身演化非常快,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在日本,監管對技術大規模落地非常重要,因為日本加密貨幣市場和監管規律非常獨特。如果你想在日本做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業務,首先要回答政府500個問題,同時要準備各種各樣的檔案,可能有2000多頁以上的檔案。而且還要和FSA會面幾百次,這樣才能獲得政府的批准,基本上是一年的時間,所以創業企業是很難的。如果想要發行證券化Token就必須要遵循證券法規,如果想要發行Stable Coin就要遵循其它的規定,所以很難建立模式。

我是擔心日本監管太嚴格了,會扼殺了創新。但與此同時,監管也是技術大規模推廣所需要的,因為金融世界太大了,不可能一天之內就改變,需要很多步驟,所以只能一步一步執行技術改變金融市場的策略,所以我們希望和政府一起建立新世界,如何在創新和監管之間達成合適的平衡建立的新金融世界。

鄭丹楓:你說的非常好,這樣律師似乎會有很多新業務。

周藤一浩:對,顧問服務和律師服務真的非常賺錢,因為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律師和顧問參與。

鄭丹楓:剛剛Alex提到了大規模落地的主要挑戰是一方面想要彙集所有人,彙集所有最終的消費者,與此同時還有監管問題。系統性的基礎設施會影響公眾利益,所以風險要權衡,如果是開放的平臺、開放的基礎設施就必須要有標準,以前是很多執照許可機構來做,實際上這挺難的。Vincenzo,你在義大利所做的似乎是這樣,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經驗?

Vincenzo Di Nicola:對的,要進行大規模應用一般人會先想什麼是區塊鏈,這可能對普通人而言是非常複雜的技術。就像我們和普通人講Google,只有你把Google網頁呈現他面前並且搜尋的時候,人們才知道Google能做什麼或者到底什麼樣子。如果你只是告訴他們區塊鏈概念的話他們是沒有辦法理解的。在義大利,人們很相信銀行,在這種情況下,要推動區塊鏈應用,可以跟銀行程式結合起來推出服務,客戶點選按紐就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服務。這些都是在未來幾年會發生的事情,需要和銀行進一步合作。

鄭丹楓:大家還有沒有什麼要補充的?比如說你們希望在接下來大規模應用中有什麼樣的期待?

Alex Batlin:區塊鏈要過渡到大規模應用的話,有些可能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是大部分是沒有技術能力的,這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在隱私和大規模應用間達成平衡。如果有隱私的話可能就沒辦法大規模應用。所以,務實一點,我們需要在兩者之間達成平衡。

周藤一浩:接下來幾年,我相信規則以及監管制度會發生變化,對日本而言,在區塊鏈領域會出新的監管政策,我相信證券型Token會被監管起來,對小的創業公司來說進入市場會比較難,但是對大公司來說會比較容易,因為監管規則會更加清晰,運作起來更加順利。我們需要對監管規則進行進一步明確,一旦規則明確之後,對大公司來說可能是比較好的發展機會。

Vincenzo Di Nicola:過去幾個月Facebook推出了Libra,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加密貨幣感興趣。對於區塊鏈應用來說也是這樣的過程,由於Libra和穩定幣,銀行會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區塊鏈行業,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加密貨幣的神秘面紗會被揭開來。比較有趣的現象是人們不希望擁有比特幣,因為它價值波動比較大,但對於穩定幣和Libra這樣的貨幣而言,大家還是有一定的興趣來嘗試的。

鄭丹楓: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就是食物,為了節省時間,用幾分鐘來解決談論。監管者對新技術的態度對區塊鏈的廣泛應用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推動力,Alex如何看待目前監管方對區塊鏈的態度?

Alex Batlin:從英國或者歐盟來看,歐洲已經對每一個歐盟成員國列出來了一個最小的要求,所有歐盟成員國都需要最小化地滿足相關規則,目前還處於諮詢以及意見徵集階段。但是對於Libra,大家認為它不是貨幣也不是證券,所以在下一階段會提供更加具體的監管和轉帳要求。這和新加坡是非常類似。

Vincenzo Di Nicola:歐洲也剛推出來了一系列政策,歐盟希望利用機會採取行動。

周藤一浩:日本相對比較獨特一點,日本監管是基於一些其它條款的,日本遵循效仿了一些國際當局機構,制定出了監管規則。區塊鏈是全球化的專案,如果想要共享區塊鏈的話就需要共享共同的監管規則。

鄭丹楓:監管需要標準化,這一點非常重要。感謝大家精彩的分享。

小編本文與圓桌討論現場影片搭配食用更佳,點選閱讀原文,即可觀看影片!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