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了 DeFi,以太坊現在已不可能分叉

買賣虛擬貨幣
為什麼永遠不會再出現另一個以太經典(ETC)了?撰文:Leland Lee 、Haseeb Qureshi (Dragonfly Capital 合夥人 )編譯:詹涓2016 年的 DAO 駭客事件之後,以太坊社羣面臨一個生存難題:社羣應該把區塊鏈回滾,返回到駭客攻擊之前,還是放任此次事件不管?那些回答是的人分叉去了現在所謂的「以太坊」。而那些對分叉說不、不同意回滾的人,他們就是現在的「以太經典」(ETC)。這是區塊鏈治理之道的一個經典例子:透過建立一個新的分叉,少數派聯盟可以有效地脫離多數派。但以太坊以後將永遠不會再出現一次有意義的少數派分叉,原因主要在於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固有的脆弱性。
一個思想實驗想象一下,ProgPoW 這個有爭議的以太坊改進建議 (EIP) 被整合到程式碼庫中,並部署到即將到來的以太坊升級中,會發生什麼情況。這個 EIP 代表著這一代 ASIC 礦工陣營的極端觀點,會讓社羣爆發內訌。很快,社羣就分成不同的派別:反 ProgPoW 派和親 ProgPoW 派。Reddit 和 Twitter 使用者會紛紛修改自己的線上暱稱,以表明他們的態度。一場內戰正在醞釀,每個人都必須選擇一邊站隊。與此同時,DeFi 運營商們也在焦慮地觀望著。他們的手腳都被捆住了:他們沒法過早選邊站隊。為什麼?因為對於 DeFi 運營商來說,選擇正確的分叉對於他們的系統存活是生死攸關的,而且沒人希望因選邊而挑起額外衝突,並被罵。假設 USDC 是第一個破釜沉舟做出選擇的。發行 USDC 的組織 「CENTRE」 宣佈,他們不支援 ProgPoW,而且 USDC 在 ProgPoW 分叉上將無法兌換回美元。當然,這就意味著在 ProgPoW 分叉上,USDC 將一文不值——畢竟,USDC是一個由美元擔保的「IOU」系統,只有唯一一個記錄可以對應到 CENTRE 的真實負債,這樣一來,USDC 賬本在另一條鏈上其實毫無意義。

看到CENTRE的選擇,所有DeFi 運營商不得不追隨 USDC 的腳步。他們不能違背CENTRE 的旨意,其原因很微妙,這也日漸成為以太坊 DeFi 的特徵。

可組合性規範並限制著所有一切。

在去中心化金融中,USDC是使用量位居第二的穩定幣,但在另一比例中,USDC 代表了 99% 的份額,即鎖定在 DeFi 應用中的由法幣支援的穩定幣中,USDC 的市場份額為 99%。

USDC 有著不成比例的影響力

截至 2019 年 10 月 21 日,在主要 DeFi 專案中,由法幣支援的幾個主要穩定幣的總餘額(以各自的穩定幣價值計)。

其他法幣支援的穩定幣在 DeFi 中的使用量微乎其微。但你可能會說,這沒關係,畢竟這是一個市場可以解決的問題。比如讓 Tether 和 TUSD 這樣有數十億美元流通量的穩定幣站出來,取代 USDC 的位置,問題不就解決了嘛。

但是,那些直接或間接使用 USDC 的現有金融工具,該怎麼辦呢?沒有 USDC,DeFi 理論上或許能存活,但它現在已經與 USDC 糾纏得太深了,要快速安全地抽離出來將會異常複雜。

分割的痛苦

任何不追隨 USDC 站隊的 DeFi 應用程式,都需要一個多方協調的抽離過程:分叉後,所有以 USDC 計價的事物都將變得毫無價值。考慮到 DeFi 的可組合性,這種分割必須在整個生態系統中進行協調。我們想象一下,會發生哪些事情:

· 定期 USDC 貸款或衍生品必須提前終止合約(Dharma 和 Nuo 網路)。

· 當人們紛紛離場並試圖賣出手中的 USDC 頭寸時,套利者(將 USDC 兌換成美元的人)不可能迅速處理這些訂單,USDC 的價格會暴跌。

· 在 Compound 之類的合約中,可能發生擠兌,因為其中的大部分USDC其實都在被借出,放款人無法取回自己的存款。這將推高 USDC 的借款利率。

· 那些被動的 USDC 持有者不得不上線操作,而那些使用了冷儲存的人將比較麻煩。

· DeFi 抽象層的運營商,如 Outlet.finance  或 Astrowallet 將不得不整合其他可供替代的穩定幣。

面對這樣一個痛苦的分割過程,DeFi 運營商將別無選擇,只能和 CENTRE 站在一起,傾盡全力支援這個得到了 USDC 歡心的分叉,他們根本不用考慮以太坊社羣的意見如何。如果他們選擇另一邊,損失將不僅是什麼技術上的打嗝,真正的傷痛將來自其使用者的信任破裂和盡失。

金融系統和智慧合約都是基於可預測性的假設,一旦這種假設被打破,使用者就不太可能再回來了。

如果 DeFi 運營商步調不一致,其金融生態系統將陷入混亂。這是一個經典的博弈論情形:激勵機制壓倒性地鼓勵協作,因此所有的 DeFi 都被迫共同行動。

所以,所有的 DeFi 都選擇站在 USDC 一邊。那麼,那些選擇站隊另一分叉的人會遭遇什麼?

D-ETH 的深谷

最後,一小群人透過分叉選擇了另一條路。他們仍然很樂觀,給自己的區塊鏈冠以「去中心化 ETH」(簡稱 D-ETH)的名稱。在這條新鏈上他們會遇到什麼?如同所有分叉一樣,所有智慧合約的整體狀態都將被移植過去——但是,如果沒有運營商來維護它們的執行,將會發生什麼呢?

預言機停止釋出資料流,報價不會再有了。任何使用價格資訊流的工具現在都無法繼續使用。

所有中心化的穩定幣現在都一文不值。Tether、USDC、TUSD、PAX……一切都化為烏有。大多數運營商會凍結合約,現在代幣將無法轉移,也無法兌換成法幣。對於規模更小的穩定幣,甚至都無人搭理。

任何使用 USDC 作為抵押品的借款人帶著免費的代幣一走了之。當然,除非借來的代幣是 Dai,否則它們實際上是沒有價值的——甚至不存在「D-REP」(分叉的 REP 代幣)市場,因為 Augur 不再執行。Augur 上所有的長期押注實際上都已貶值。沒幾個 D-REP 持有者會出來報告賭局的結果。甚至沒有指向 D-ETH 版本的使用者介面,儘管還會有人在 Github 上的某個主題釋出一些複雜的操作指南。最終,這個合約完全沒人搭理了。

0x 合約仍在執行,因為它們不需要任何外部參與者,不過此時它的流動性已經不足,只有莫名其妙的中繼者偶爾以 「D-ZRX」 的形式收取手續費。Uniswap 也比較幸運,在不同的交易對中可以保持一些交易量,因為有投機者在裡面玩。

當然,屋子裡的大象其實是 Maker。它在少數派的分叉中有太多 D-ETH 被鎖定,因此不能忽視。他們可以讓這個體系安然度過危機,但是因為這個體系現在是由 D-ETH 而不是 ETH 支援的,在分叉後該體系馬上就會碰到擔保不足的問題。幾乎每一個抵押債倉 (CDP) 都必須被清算,而 D-PETH 必須被拍賣,兌換為 D-Dai(系統將銷燬此代幣以自行去槓桿)。但是對被拍賣的 D-PETH 的需求很少,而且大多數 D-Dai 的持有者壓根不會注意這個少數派的分叉,所以 D-Dai 的供應非常蕭條。這導致 D-Dai 嚴重供應不足、D-PETH 則有大量供應進入市場,導致去槓桿螺旋,以及D-Dai 價格的顯著飆升。

看到這一不祥之兆,Maker 治理方會決定,在這一少數派分叉上直接觸發全域性結算。為它操心壓根不值當。該鏈上的所有 D-Dai 都被清算並轉換為 D-ETH 餘額。注意到這一點的 D-Dai 持有人要求兌付他們的 D-ETH。但是,當他們轉身出售他們新獲得的 D-ETH 時,拋售將導致了一波擠兌潮,使其他 D-ETH 持有者手裡的 D-ETH 價格暴跌。

這將導致任何依賴 D-Dai 的事物立即崩潰。Uniswap D-Dai 市場、Compound D-Dai 市場、Augur v2,幾乎所有使用 D-Dai 的事物現在都從根本上崩潰了。即使他們為全域性結算準備了故障保險措施,大多數運營商也沒有基礎設施和部署流程來管理兩條鏈上的系統,因此許多運營商乾脆直接將之報廢。

所有的網站、介面、區塊瀏覽器和錢包最終指向多數鏈。像加密貓 (CryptoKitties) 這樣的遊戲運營商會鎖定他們的 D-ETH 合約,以免讓使用者感到困惑。少數鏈變得如此貧瘠,基本上成了一個空蕩蕩的區塊鏈。

你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傳奇故事的電影版本:少數派的鏈看起來就像一個廢棄的大都市。高聳入雲的建築物裡空無一人,警報響起,無人響應,遠處濃煙滾滾。甚至沒人操心要不要重建這座城市。

少數派社羣對這場陰謀怨聲載道。但是,一旦 D-ETH 的流動性放緩為涓涓細流,顯然各交易所將不會把貶值的D-ERC-20 掛牌交易,經濟機制就無法把造反派們聚到一起了。早期的志願開發者不再出現,社羣漸漸凋零。最後,這個專案會被放棄,就跟其他所有的 ETH 分叉一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ETH 的價值

以太坊已不再是昔日模樣。2016 年,它仍然是一個概念證明,ETC 有理由聲稱自己是「世界計算機」演進方向的另一個更佳版本。但是到了今天,顯然 ETH 更有價值,原因在於基於其上的系統。比特幣的賬本比較簡單,因此其分叉在功能上等於空投。而 ETH 則不同,其生態系統已變得不可思議的複雜。因為它的系統與不可分叉的元件交織在一起,所以整個系統也就無法分叉了。任何少數派的分叉註定將竹籃打水一場空。

DeFi 最終成了未來任何一次治理危機的話事人——使用者、礦工和開發者當然都有發言權,但拆散 DeFi 而導致的混亂會讓所有人攜手。隨著所有新的更高階別的金融應用在明年上線,DeFi 可能只會變得更加脆弱。

如果 ETC 型的分叉不會再出現,那麼,「透過分叉來進行治理」將成為歷史。歡迎來到後分叉時代!

感謝 Dan Robinson 和 Tarun Chitra 對本文提供的反饋和見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