絡譜數字證照:構建資料流轉新樣本

買賣虛擬貨幣
8月26日晚,由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主辦的公元小學X絡譜沙龍舉行了第五期線上活動——《絡譜數字證照 挖掘資料價值》。絡譜數字證照是基於絡譜區塊鏈、數字身份與可驗證憑證技術,面向資料共享、資料流轉領域,提供的一套標準化資料流通協議與服務,旨在解決資料流轉的合規性問題,明確資料權屬關係,挖掘資料共享流轉價值。在此沙龍上,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數字證照產品經理胡邵聰帶來主題演講《絡譜數字證照——基於區塊鏈的資料流轉解決方案》。以下內容根據直播整理。資料的消費者,也是資料的生產者近幾年,數字化轉型一直是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熱門話題,隨著資訊化建設的發展,越來越多面向企業和個人的數字化服務應運而生。企業和個人不僅是資料的消費者,同時也是資料的生產者。政策層面,國家鼓勵和積極推進政務資料的開放共享和社會化治理應用。
在2016年的全國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目前我國資訊資料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裡,‘深藏閨中’是極大浪費。”此後,國家和地方相繼出臺了跟大資料發展相關的一系列政策,包括《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等,旨在加快政府資料開放共享,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引導社會力量使用政務資料方面,黨和國家在2019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上,首次將“資料”增列為生產要素。今年的四月份,國家出臺了《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該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快培育資料要素市場,充分挖掘資料要素價值。6月17日,浙江省頒佈了《浙江省公共資料開放與安全管理辦法》,該辦法旨在規範和促進本省公共資料開放、利用和安全管理,面向社會提供具備原始性、可機器讀取、可供社會化利用的資料集的公共服務。

那麼政府是如何推進政務資料的開放共享的?政府的資料共享經歷了三個階段:離線採集、API授權對接和資料共享平臺。目前,是由公共資料主管部門(大資料管理局)牽頭建設面向社會的資料開放共享服務,提供多樣化的技術實現方式,標準化的資料共享管理體系。

在上述的模式下,會出現包括成本問題、法律風險、資料質量、責任風險、共享尺度、使用有效等六方面的核心問題。

引入“使用者”和“區塊鏈”的共享資料模型

基於上述痛點,絡譜數字證照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絡譜數字證照是在政府資料共享3.0階段的基礎之上,引入“使用者”和“區塊鏈(絡譜開放許可鏈)”搭建標準化的資料流通協議與服務,解決資料共享的風險、質量、成本等問題,實現高效挖掘資料共享價值。

絡譜數字證照首先引入“使用者”的資料共享模型。

對於社會機構而言,委辦局和大資料管理局均是政府部門,為“資料提供方”,原有的業務關係是資料提供方和社會機構(資料應用方)兩者之間的業務關係。

引入“使用者”的資料共享模型,就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資料擁有者。資料擁有者是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部門的“資料生產者”或真實的資料權屬人(帶有自身資料標籤的企業和個人),例如公安部門頒發張三的電子身份證,那張三就是這份帶有張三身份證號碼的電子身份證資料的真實擁有者。

引入“使用者”之後,絡譜數字證照的核心產品設計要點就是資料提供方首先將資料還給使用者(資料擁有者),由資料擁有者自行決定向哪個應用方進行資料分享,以及分享何種資料及尺度。還是以張三的電子身份證為例,引入“使用者”的設計要點為將電子身份證資料先給到張三,由張三自行決定向誰出示這份資料,滿足資料應用的需要。

由此,能夠合規風險、按需匹配資料、轉移責任關係、豐富共享維度。

進一步引入“區塊鏈”來構建資料共享模型。

核心設計要點是透過區塊鏈來構建分散式數字身份體系和可驗證憑證的統一協議標準,實現資料在三個業務方之間的共享流轉。

還是以張三的電子身份證為例,將公安機關、張三和某個資料應用方都在區塊鏈上建立數字身份,公安機關頒發的電子身份證憑證就以鏈上的數字身份為使用者的唯一標識進行頒發和憑證的流轉,流轉的電子身份證憑證即為可驗證憑證,電子身份證憑證經使用者流轉至特定的資料應用方時,資料應用方可以驗證接收到的憑證的真偽。

如此設計能夠構建共享生態、降低隱私風險,並使資料能夠有效追溯。

絡譜數字證照,挖掘資料價值

絡譜數字證照是基於絡譜區塊鏈、數字身份與可驗證憑證技術,面向資料共享、資料流轉領域,提供的一套標準化資料流通協議與服務,旨在解決資料流轉的合規性問題,實現資料權屬關係清晰,挖掘資料共享流轉價值。

標準規範層面,絡譜數字證照在資料流轉上遵守W3C(全球資訊網聯盟)的DID標準,包括分散式數字身份和可驗證憑證標準。採用DID標準去構建分散式數字身份和可驗證憑證規範的好處在於數字身份資訊的互認以及流轉資料的互認。

可驗證憑證定義了資料的標準流通規範,涉及三大部分:憑證後設資料、宣告和數字簽名。

資料加密傳輸。本方案結合非對稱加密技術,驗證資料來源的身份可信,從而保障資料來源提供的資料是可信的。

資料來源頭管理。本方案保障了資料提供方在共享資料之後仍能對資料的有效性進行追溯。

集中一站式共享。使用者可收集自己在多個部門存留的資料,統一向資料應用方進行出示,大大降低了資料應用方的資料收整合本,間接提高了使用者的資訊披露效率。

可控隱私披露。這是隱私增強技術在業務上的體現,能夠較好地實現資料價值傳遞的同時,減少資料隱私洩露的風險。

應用場景介紹:政務資料融資

假設當前有一家制造業企業存在融資的需求,但是企業沒有可抵押的資產,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得知銀行可以利用企業的經營資料(企業社保繳納情況、稅務納稅情況、工商營業執照登記情況)向銀行進行融資貸款。該製造業企業透過政府部門的企業服務APP,向工商局、稅務局、人社局等部門申請了企業自身的證明資料(即企業從政府部門獲取的數字證照)。

政府各部門透過安全可信的資料通道,將資料直接交給使用者,並由使用者安全存管在絡譜空間中。待融資所需的所有證照齊全時,透過可控隱私披露展示融資所需的資訊,選擇性披露給銀行。

銀行獲取數字證照資訊後,透過區塊鏈驗證資料完整性、一致性,再進行企業融資業務的辦理。政府機構透過區塊鏈可監管企業使用者向誰披露資料,以及披露資料的使用情況,從而做到有效監管。

在上述的應用場景中,形成政府、企業、銀行三方可信的資料交換網路,打通訊息孤島,挖掘政府沉澱的資料價值,解決企業辦理金融貸款、銀行持續客戶識別過程中資料共享的問題,為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的同時,也為政府資料開放和社會化應用提供新思路。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