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C今晚即將出生!日媒:讓我們換個角度看比特幣分叉

買賣虛擬貨幣

目前,虛擬貨幣的代表比特幣,在日本作為一種新的支付手段,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所接受。然而,隨著比特幣的普及,使用者數量增多卻讓結算時間越來越長。

要解決問題,圍繞比特幣分叉的風波隨之而起,局面一度混亂。其實,分叉問題與比特幣獨特的運營模式關聯甚大。

比特幣的運營模式

比特幣和法定貨幣體系不同,無需金融當局的維持,也不存在管理者利用中央伺服器對交易進行集中化管理。

在比特幣網路中,所有交易記錄全部公開,資料全部共有,參與者還能隨時檢查,因此,資料的公正性得以保障。

實現比特幣網路以上特點的,是其基礎技術--區塊鏈的“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

將交易資料打包成區塊,隨著時間戳的加蓋一直持續下去。假設在某個時點,老王給老張轉了幣,在這個時間點上,還存在許多其他的交易。區塊鏈會把這段時間內發生的所有交易轉賬等記錄一起打包在一個區塊上,無數區塊則堆積成鏈。

由於資料記錄由全網參與者共同完成,因此,區塊鏈的歷史記錄無法被篡改。在比特幣區塊鏈網路中,每隔約十分鐘就會產生一個新區塊。比特幣網路在這種機制下,便保證了交易的公正性。

在新區塊誕生時,需要用某種高難度計算對之前區塊中的資料進行檢證,而第一個算出正確結果的計算機會在得到新塊記賬權的同時,得到系統派發的比特幣作為獎勵。

完成這樣的工作,需要強大的計算力,我們將其稱為“工作量證明(PoW)”。

目前作為獎勵的比特幣數量為12.5個。以2017年7月28日為時間基準,1BTC≈2700美元,每十分鐘將會產生33700美元,大約四百萬日元的價值,而計算力強者將得到這筆財富。

每十分鐘發獎一次,一天下來,就會有144次得獎機會。而檢證計算,其實每次也就改變部分條件即可算出答案。

人們將這種為求比特幣獎勵而展開的激烈運算角逐類比於淘金,並形象稱為“挖礦”。而參與者自然而然就成了“礦工”。

如果有人想改變區塊鏈中的內容,他需要將之前所有區塊的計算重新來過。要完成如此龐大的運算幾乎不可能,所以上的資料難以篡改,而進一步可認為,比特幣區塊鏈是一種以礦工運算得獎競爭方式保證公平公正實現的機制。

另一方面,要保證挖礦的順利進行,不僅需要採用專門計算機,還需要在執行裝置和製冷裝置上耗費大量的電能。因此,能做挖礦這行的人,也是不太多。

順帶一提,比特幣的發行上限是2100萬個,給予礦工的挖礦獎勵每四年將進行減半。

2009年挖礦之初,獎勵為50個比特幣,之後是25個,從2016年7月開始減少為12.5個。發行時間預計2140年結束。


比特幣的分裂問題

下面來看比特幣分裂的問題。

在比特幣區塊鏈網路中,一個區塊的大小是1MB。理論上講,處理交易的能力為每秒7筆。但隨著使用者增多,交易量增大,交易擁堵問題日益凸顯。

於是,擴容問題浮出水面。從8月1日開始,將可能實施被成為“硬分叉”的擴容操作。

硬分叉會強制性地從原有區塊鏈上分枝出容量更大的區塊,形成與之前完全不同,不具備交易相容性的新鏈。

據觀察,中國礦工,他們佔比世界最大挖礦份額,對硬分叉的支援呼聲漸高,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處理交易能力較高的礦工容易形成某種算力壟斷。

其實,2016年,硬分叉事件已在以太坊區塊鏈網路發生過。

當時,由於以太坊系統的薄弱問題,在遭受攻擊後導致了大量資產損失,為了挽回局面,少數運營者決定實施硬分叉。

對此,有人認為就算情況特殊,但更改歷史仍有違常理,所以他們堅持使用舊版以太坊。關於硬分叉的這個決定,在某種程度上,埋下了些許隱患。

而在這次比特幣的分叉中,也有人提出分離區塊內部分資料,同時不改變區塊大小,增加資訊處理空間的方案,但也沒能達成統一的態度。日本國內,為防止分叉帶來的問題,很多交易所已準備在8月1日停止相關交易。

像比特幣網路這樣,雖然與當下的金融秩序截然不同,無需中央管理者運營,但在分叉問題上存在分歧也是著實耐人尋味。

最終,是礦工勢力壓倒一切,還是全靠參與者憑信任交易維持系統正常執行,在比特幣的未來之前,橫跨著巨大的歧路。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