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讀——然而比特幣市場依舊談笑風生

買賣虛擬貨幣

  bitx是一家新加坡的主要經營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數字貨幣公司,marcus swanepoel在裡面任ceo。

  在該意見欄板塊中,swanepoel在解決有關比特幣壞名聲的問題時觀察到,比特幣相關的壞名聲主要來自於相關的誤導資訊而不是基於事實。

  作為業內人士,對於比特幣的一些負面看法會比較難以接受:多數人還是會不由自主將比特幣與毒品、恐怖融資和洗錢聯絡起來。

  毋庸贅言,這些看法會對那些利益相關者有極大的心理暗示作用:減緩消費者接納程序,致使監管者給比特幣相關的企業運營設定更高的門檻,很多銀行拒絕為比特幣公司提供有關賬戶。

  所有這些舉動都在扼殺創新,創造了一種不公平的競爭環境,最終給試圖利用這項新的、有益的技術的消費者傳達了一種負面的訊息。

  於此,我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告知利益相關者這樣一個事實,即所有這些關注主要源於大眾主觀的觀察和情緒,而非源於客觀事實與資料。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這些風險的本質和級別是怎樣的,相對於這項新技術給社會帶來的好處,是否能夠以及在何種程度上的減少風險。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嘗試著客觀地看待一些事情: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呢?

  在探討前,比較重要的是首先我們要了解我們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一路走過來,如今的比特幣行業紮根於的兩大行業高峰:silk road和mt gox。

  不少人是從mt gox的破產事件(給人以很強的訊息——比特幣屬於詐騙或者投資比特幣有風險)以及silk road(比特幣被毒販用以販賣毒 品)的崛起與衰弱才開始瞭解比特幣這個概念。無須學心理課,我們都能知道,無論正確與否,第一印象總是能夠持續很長時間,即使之後人們一直有接收到相反方 面的訊息。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我們是在一個原本就不穩定的基礎上構建我們的想法。考慮到這個,在對某些重要和複雜的議題做出全面的判斷之前,呼籲人們按邏輯且公正地看待這些事實。

  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比喻也有助於我們客觀地看待這些事件:像lehman brothers這樣的破產案例並不意味著美元是欺詐或者美元是不安全的, 或者近期聖地亞哥的一樁十億美元毒品破獲案件並不意味著“美元只為那些毒品販子所使用”。比較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silk road和mt gox屬於 個別案例,在這兩個案例中,主要關注點應該落在有人參與的功能而非使用的貨幣上。

別本末倒置

  讓我們後退一步看看比特幣經濟市場究竟有多大,這點很重要,因為當所有的媒體都將目光聚焦於比特幣上,往往觀點就會被扭曲,以致於評論員容易將小規模市場的比特幣問題擴大化。

  比特幣的市場經濟範圍非常有限。

  用市值衡量,比特幣現在市值約在六十億美元。據估計,其中的30%是不可用的,所以實際中市值會更小,我們現稱其為自由浮動利率。利用這種來自visualcapitalist(是的,它是一系列移動的點目標,不過卻能夠獲取精準的視角)的一種便利的視覺化功能,我們能知道比爾蓋茨的個人財富大概是bff的二十倍左右,而蘋果公司的市值是bff的一百五十倍左右。

  沒錯,美國的一家公司市值大約是整個比特幣可用經濟的一百五十倍。我們甚至不需要看行業的增長率或者其他大資料項,像金價、全球支付系統的市值或者寬泛意義上的錢——不論你怎樣看待它,現在看來,比特幣市場經濟的規模大小毫無意義。

醫生,現在的狀況有多麼糟糕?

  獲取可靠的比特幣應用資料非常困難,不過我們現在必須著手進行了。

  在另一篇文章中,我們有談到分散化佈局的作用力,現在我們避開“比特幣會被毒品販子以及類似恐怖主義分子利用”的思維套路,具體來探討一下以下幾個方面:

恐怖融資

  儘管我們並沒有比特幣經濟發展程度的確切資料,我們對大致情形還是有一定的瞭解。首先,與我們打過交道的法律執行官員有看過一篇關於isis利用比 特幣為其活動提供資金的文章(我們暫時忽略此篇文章釋出在福克斯新聞上,而對福克斯新聞報道持有異議的人群曾紛紛指責此次報道)。

  令人不安的是,僅有為數不多的官員瞭解到歐盟執法機構歐洲刑警組織隨後釋出了一篇報告,稱沒有直接證據表明isis與比特幣有關聯。事實上,從恐怖 融資的觀點看,預付卡,一項由萬事達信用卡公司於2017年發起的、超過八千二百萬美金的專案(超過bff兩百多倍)才是此次巴黎襲擊事件的頭號肇事者。

  恐怖主義者利用很多其他更大的受監管和不受監管的金融系統(如地下錢莊)以達到他們的目標。

  記者已經不是第一次飽受指責——他們不恰當地將極具爭議性的isis與比特幣話題結合起來,目的在於給他們的網站帶來流量。儘管媒體無意間的報道提升了此項技術的關注度,然而透過某些他們精心挑選的或者惡意的錯誤報道,某種程度上他們對此項新技術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讓我們看看其他有用的資料:一篇近期由fatf(西方七國首腦組成的金融特別行動小組)發表的關於恐怖融資湧現的報告這樣建議——儘管虛擬貨幣有被 恐怖融資利用的風險,不能否認的是虛擬貨幣為金融改革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傳統融資手段仍然具有極大的可能牽涉到恐怖融資的風險。

  在一份單獨的報告中,fatf發表了一份基於風險之上的有關虛擬貨幣的指南——某種程度上比特幣比其他恐怖融資手段更具風險性,而這是無處警告的。

  一份由歐洲委員會於2016年發表的關於恐怖融資的宣告中有專門提到,“虛擬貨幣會帶來一定的風險,但是由於它們自身的規模限制,並不會在此刻威脅到財政金融的穩定性……”。

  考慮到比特幣市場的規模、透明度和市場深度的缺乏,我們認為對於恐怖融資和非法轉移財物來說,這可能是最糟糕的方式。

洗錢

  這是一個很難的獲取實際資料的,不過比較有用和可靠的訊息來源是英國財政部最近釋出了一篇報告,報告中指出,相比較於其他方式,用比特幣洗錢的機率是非常低的。

  有趣的是,我們透過其他官員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說法:洗錢者更傾向於選擇流動性較高、規模較大、透明度低的市場,這些比特幣市場都不具備。雖然不瞭解 比特幣的工作原理,一些洗錢者可能很早就已經使用了比特幣。不過隨著世界的向前發展,他們中的很多人開始意識到用比特幣不是最好的開展業務的方式。

  這篇美國銀行家協會的採訪報道顯示,頂級的洗錢專家也贊同此種觀點,儘管他們不相信這項技術。

  最後,讓我們再次全面而清晰地看待這些:儘管獲取準確的全球市場洗錢資料極其困難,據估計,洗錢仍佔了全球gdp的2%到5%,相比較整個的比特幣經濟這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非法商品

  上癮有很多種形式,最糟糕的一種便是閱讀比特幣和毒品的故事成癮。

  沒錯,我們自己也該為此而內疚。如同毒品市場,生產者和推手是最大的受益人:那些將這些故事捧上頭條的新聞記者、媒體公司,是他們推動了流量、點選數以及收入的上升。

  有關比特幣以及毒品的報道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某些來源於事實,然而這不能概括所有的比特幣經濟,下面是一些例子:

  儘管傳統意義上來說很難檢測出來,對於比特幣經濟,還是有一些新工具來獲取非法活動規模的準確資料,特別是違禁物資的買賣。一個較好的例子就是利用區塊分析的工具對2015年比特幣活動做一個大概情況的描述。

  你能發現,直接導向違禁物品交易的網站連結的(顯示紅色)數量非常少,經進一步的分析,它們主要來自兩大網站:btc-e和localbitcoins,這兩者都不需要身份證明以及完成反洗錢(aml)的過程(或者說是需要保持這種狀態)。

  瞭解這個之所以必要,是由於這有助於合規的比特幣玩家標出或者刪除那些很可能在這些網站交易的使用者。這也應該成為執法的一個指標,他們可以在打擊此類造成風險的活動中集中精力以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注意此問題的波及範圍也是有幫助的,全球毒品交易市場規模巨大,有人估計這已經超過了全球汽車行業規模並且很快將超過三萬七千億美金市值的石油天然氣市場,比特幣世界中的任何有關毒品的交易都與之相形見絀。

  最近,我們給人們利用比特幣購買毒品的相關執法情況做了一個報告演示,在演示的程序中有位官員指出,在某條緊挨著會議地點的市中心道路上,毒品交易價值總量比當天的所有比特幣相關的經濟總量要多。

  考慮到全球毒品市場的規模,這種說法應該八九不離十。如果你處於執法部門,想要擺脫毒品和恐怖主義,試圖用比特幣追蹤那些交易可能不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那麼問題來了,人們會用比特幣進行毒品交易嗎?會的話,他們用比特幣支付會多於其他方式嗎?有證據顯示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越多的人認識到比特幣 不具有真正的匿名功能以及比特幣交易多麼容易被追蹤(甚至是那些行業中的優勢者,如被公開逮捕以及判刑的silk road),人們越傾向於避開用比特幣 作為此類交易的支付手段。

  這種風險會消失嗎?不會,那有降低風險的途徑嗎?答案是肯定的。

勒索軟體

  時不時還會發生此類事件:駭客透過勒索軟體劫持公司的it系統,要求公司支付比特幣來取消鎖定。

  首先要注意的是,這種做法並不是只能透過比特幣才能施行——此前已經存在很久(事實上,從1989年就有了),因為近些年網際網路的盛行,此種行為復 又大行其道。其次要認識到,就像其他的金融交易一樣,比特幣只是勒索者用以支付的一種手段:根據組織或策劃,它也可以是一種電匯方式、電話簡訊、網路代金 券或預付卡。

  一部分人甚至認為勒索軟體可以帶來某些好處:它可以幫忙找出it系統的漏洞,激勵著人們發現並解決這些潛在的問題,這對於使用者和消費者來說是好訊息。

  coin center 的peter van valkenburgh指出,要想制止這種事件,我們需要在自己的it系統中更好地補救它的薄弱之處而不是試圖阻止能夠識別且利用這種漏洞的工具。

龐氏騙局

  多數龐氏騙局大多在灰色地帶悄悄進行,直到官方正式稱其為“旁氏騙局”(通常是在它們大量湧現之時)前它都不能算是非法的,而這可能也將成為下一個報道比特幣的值得我們警戒的時間點。

  我打賭接下來的一年內所有的新聞報道都會附有這樣的頭條——“比特幣龐氏騙局土崩瓦解”,這使得比特幣在大眾眼中就像龐氏騙局那般最終宣告破產,不 過幸運的是,包括在世界銀行工作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內的很多人已經認識到比特幣並不是一個龐氏騙局。不過現實中還有一些像mmm這樣的龐氏騙局,它們利用比 特幣作為向會員集資的眾多手段之一,當這類騙局最終走向破產時,在市場上給民眾帶來很大的困惑。

  多數媒體的關注點將從龐氏騙局轉到比特幣身上,這點跟在mt gox和 silk road上發生的幾乎是一模一樣。

真相就在那裡

  寬泛來講,為了對行業資料有更清晰的看法,我們需要謹記:比特幣行業仍然是一個很新的行業,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來慢慢發展至成熟。

  這就是說,對於一個非常新和小的財政系統,在構建獲取準確資料以及幫助行業進行自我調節的工具上它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兩三年前,我們完全不能預見比特幣生態系統中將會發生什麼,而現在我們有非常多的不斷完善的工具幫助我們獲取更優質的資料,同時提供給我們新的途徑以降低風險。

  包括chainalysis, elliptic, coinalytics, blockseer, scorechain, sabr 以及其 他這樣的公司。所以當我們在收集資料以及降低比特幣風險上思考什麼是可行的方法時,我們儘量不要把眼光侷限在當前,尤其是考慮到比特幣市場的規模時。

  放眼將來,我們正處在一個積極正面的快速發展的軌道上,而它也將把我們帶到一個比其他任何金融體系都更有能力識別以及管理風險的制度上。

看得見的惡魔vs潛伏的惡魔

  在與一些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合作時,我們注意到了一些很特別的現象。比如,我們可以用公共區塊鏈來展示這麼一個事實——當某個人用比特幣在網上購買毒品時他會多擔心:“我們不想在這樣的客戶和風險面前暴露自己……”。

  不過,你認為在這個看似正常的銀行系統中,客戶的銀行會在哪裡?是的,大部分就像是你自己的銀行,如果那位客戶不能夠用比特幣購買毒品,那麼他將從此不再購買毒品嗎?答案是否定的。

  現在他們用現金購買毒品,那購買毒品的錢從哪裡來的?——你的atm機。

  比特幣公司對這些事情的驚人預見性對於執法部門和社會來說是大有裨益的,奇怪的是,這些比特幣公司實際上卻會因為他們能夠非常精準的檢測而被處罰。 銀行客戶正在一個更大的規模上重複著此類不好的操作,多數情況下,銀行不能直接將它們與客戶聯絡起來。因此他們會首先欺騙自己,認為這種問題根本不存在。

  很多銀行中的決策者同樣誤認為,相對於其他更具有創新性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比特幣的固有特性使其更容易被違法使用,這並非個案。

  比特幣之所以看起來情況更糟糕是因為它是最先被使用的數字貨幣,而且依舊是最廣泛使用的幣種。

  任何相同的機制在未來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即使問題換了一個稱謂也不會使問題消失。

比特幣是一個機遇而非威脅

  比特幣的核心主張就是服務社會:它是一種能使人們和機構間傳輸以及儲存價值變得更簡單、更廉價和更安全的新型財物正規化。就像網際網路,它不會因為你的身份或者你的階層而歧視你,它支援平等的和普遍的金融准入機制。

  尤其是在這個人們將所有有關比特幣的東西都聯想到不好的事情上的大環境中,利用網際網路在這個平臺進行擴張是很有價值的。

  對於5%到10%的流量都來自色情網站這個事實,有的人可能會感覺不自在,儘管我們還沒有提到網路的更深層與更黑暗的方面。

  恐怖分子、洗錢者、毒品走私者每天在 facebook, twitter和whatsapp上交流與合作。

  儘管存在著種種這樣的問題,人們有試圖禁止網際網路嗎?並沒有,究其原因不在於這真的很難做到,更由於網際網路帶給社會的積極影響遠超過其負面影響。

  同樣地,我們應該認真地思考比特幣,有證據顯示比特幣至少能帶來同網際網路一樣的積極影響。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比特幣,都可能被別有用心的或者用心良苦的人利用,幸好世界上多數人都屬於後一類。

  所以我們可以開始使用“半杯滿”的樂觀思維考慮事情。當我們在評估該行業的時候好好考慮這些事實,對於好的和不好的繼續保持透明公開,齊心協力報告 和進行負責任地交流。是的,總會有風險,不過就像世界中其他的金融和通訊系統當中總會存在風險一樣,我們應該試著去化解這些風險而不是試圖消除它們。

  比特幣並沒有離開,因此我們最好開始積極地、以建設性的態度去對待它。

  更多精彩:比特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